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人参疫病菌生长发育温度幅度是10—32℃,最适温度为25℃,病菌在PH值3.5—11.5之间基础培养基上生长良好,但以PH值6为最佳。病菌在55℃、10分钟以上,50℃、20分钟以上,45℃、40分钟可全部死亡。孔雀石绿浓度为10-5—1/8×10-6以上时,病原菌可以生长,而在孔雀石绿为10-4以上时,病原菌不能生长。病菌利用淀粉能力强,淀粉水解指数为0.6—0.88。恶霉灵浓度为10—150ppm时,对病原菌生长有部分抑制作用。液菌在CMA、OMA培养基上生长速率快,在V4A,OMA及参根汁液培养基上可产生大量卵孢子,在PPA和茎叶汁培养基上不产生卵孢子。光照处可使孢子囊、卵孢子的产孢量增加。人参疫病菌均为同宗配合。

  • 标签: 人参疫病 孔雀石绿 恶霉灵 最适温度 同宗配合 淀粉水解
  • 简介:以沈阳地区芹菜斑枯病菌的纯培养菌株为试材,通过对菌丝生长、孢子萌发的营养及环境条件的多因子试验,明确了芹菜斑枯病菌菌丝生长以在CDAMS—VI培养基上最好,其次是CSA、CCSA和PDA,菌丝生长及产孢对碳源、氮源种类有明显的选择性。菌丝生长的最适pH值为4~5,最适温度为21℃,致死温度为39℃(处理40min),光照明显抑制菌丝生长。病菌分生孢子在水和芹菜汁中不能萌发,在水琼脂上萌发最好;孢子萌发的适宜pH值为4.6~6.6,适温为17—25℃,致死温度为42℃(处理20min),RH100%最适宜孢子萌发。光照和变温处理可促进分生孢子器的形成,病菌在PDA上从孢子萌发到分生孢子器形成并释放出分生孢子需要16~18d。

  • 标签: 芹菜斑枯病菌 培养条件 孢子萌发 孢子器形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与探讨血液透析患者进行静脉置管后发生导管感染的病原菌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方法选取静脉置管血液透析患者60例,于患者静脉置管后进行导管血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持续观察10周,以分析相关感染病菌

  • 标签: 血液透析 静脉置管 感染 病原菌
  • 简介:摘要目的对质控考核样品进行检测,分离鉴定沙门氏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分析其中特别的生物学现象。方法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GB4789.4-2010)》对考核检样进行检测。结果分离出都柏林沙门氏菌而未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并在检验过程中观察到特别的生物学现象。结论沙门氏菌在沙门氏菌属显色培养基上并非都一致显紫色,极个别有时也显示蓝色。

  • 标签: 分离鉴定 都柏林沙门氏菌 金黄色葡萄球菌 生物学现象
  • 简介:板栗疫病Endothiaparasitica,又名干枯病,胴枯病,腐烂病,是板粟上最严重的病害,曾在美国大流行,为世界著名的病害之一。在我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在南昌地区发病率高达60%以上,严重时树枝干枯死亡。据作者在南昌地区定株观察,此病菌的子囊壳在8月下旬就开始产生,并在个别子囊壳中出现没有成熟的单细胞子囊孢子;9月份,没有成熟的子囊壳在棕褐色的子座中

  • 标签: 有性阶段 胴枯病 南昌地区 干枯病 地区发病率 子囊孢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由PyriculariaoryzaeCavara引起的稻瘟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余年来,病害常发区多以引进、推广抗病品种作为该病综合防治的中心环节,育种部门也相应将抗病育种提到议事日程,与植病研究部门协作,筛选抗源培育抗病品种,取得

  • 标签: 稻瘟病菌 常发区 抗病品种 鉴别品种 抗源 研究部门
  • 简介:摘要目的消化内科住院患者的院内感染的状况,分析患者的感染因素和感染特点,并提出一些控制的措施和方法;方法对2010年12月至2012年06月本院收治的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计40例的临床诊疗资料,施行回顾性剖析;结果40例消化内科院内感染患者总共分离出60株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大肠埃希菌等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呈不断升涨发展方向;结论要重视患者呼吸道的预防工作,同时还要正确使用抗菌药物,这将大大提高患者感染的恢复效果。

  • 标签: 消化内科 感染 患者 分析
  • 简介:科学家们在澳大利亚辣椒中辨认出4种之前未被发现的病原体。该研究成果近日发表在学术期刊《植物病理学》上。这些病原体全都属于炭疽菌——引起炭疽病的真菌,会导致多种果蔬减产并产生大量的黑斑。这些病原体宿主范围广泛,这意味着它们能够传染其它品种的水果和蔬菜,特别是像木瓜和芒果这样的热带水果。

  • 标签: 热带水果 植物病理学 墨尔本大学 宿主范围 农业科学 炭疽菌
  • 简介:摘要:在时代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畜牧业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同时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市场上对生猪等商品的需要量也逐步增加,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国的养猪业也不断向着集约化和规模化的方向发展。此过程中能否对一些常见病菌感染疾病进行科学的控制,将会直接影响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和猪产品的安全性,为此养殖人员需要不断对诸如常见菌群感染情况及其防治方法进行研究,通过这样的方式来更好的避免承受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为我国的养殖行业发展提供更有力的帮助,本文中对猪常见病菌感染情况进行了分析,并针对性的对其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 标签: 病菌感染 防治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文章从历史的角度概述了传播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其主要代表人物及代表作品以及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又通过理论性的分析论证得出未来传播学的发展趋势是,研究内容的日益深化和分支方向的多元化;再通过音乐传播学学科的成立与发展,进一步证实了未来发展趋势.

  • 标签: 传播 传播学 大众传播学 音乐传播学 流行音乐传播
  • 简介:【背景】小麦叶疫病菌于20世纪60年代入侵我国后,迅速传播扩散并在局部区域造成严重危害,对我国小麦的健康发展构成了巨大威胁。【方法】设计出检测小麦叶疫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建立快速检测该病菌的PCR方法。用真菌通用引物ITS4/ITS5对小麦叶疫病菌进行PCR扩增,将扩增产物进行克隆和测序,使用DNAMAN软件设计出检测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LJY1和LJY2,优化PCR反应体系。【结果】建立了该病菌的PCR检测方法,PCR反应体系:25mmol·L^-1MgCl22.5μL,10mmol·L^-1dNTP1.0μL,10μmol·L^-1引物各0.5μL,DNA模板8ng,最佳退火温度57.6℃。【结论与意义】该方法可以准确地将小麦叶疫病菌与其他链格孢属的真菌区分开。本研究结果为小麦叶疫病的快速检测提供了依据,能够有效防止该病菌在小麦进出口贸易中传入我国。

  • 标签: 小麦叶疫病菌 PCR 体系优化 引物LJY1和LJY2
  • 简介:冬季气候阴冷、干燥,气温会出现骤降、霜冻及冰雪。而这一季节正是呼吸道传染病的好发季节,冬季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有普通感冒、流行性感冒、肺结核、麻疹、水痘、风疹、腮腺炎等,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防治呼吸道传染病应注意以下事项:

  • 标签: 呼吸道传染病 冬季 致病菌 入侵 好发季节 流行性感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肠道致病菌PCR检测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通过PCR法检测,分析PCR检测在肠道致病菌检测中的作用。结果多重PCR方法可扩增致病菌目的基因片段,具有较强特异性,可检测随意接种3个细菌。结论多重PCR可快速、准确检测大肠杆菌、普通变形杆菌、副溶血性弧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菌4种肠道致病菌,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肠道致病菌 PCR检测
  • 简介:对葡萄白腐病病菌生物学特性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供试材料中,葡萄培养基最适宜其生长,葡萄糖为最适碳源,最适氮源为甘氨酸和硫氨酸;葡萄白腐病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对光照不敏感,病菌的致死温度为38℃。

  • 标签: 葡萄白腐病 病原菌 生物学特性
  • 简介:目的调查威海地区腹泻患者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指导国际旅行者用药。方法收集2016—2017年威海市立医院门诊及住院腹泻患者粪便样本2400份,接种于肠道致病菌选择培养基,对可疑菌落进行纯化,利用微生物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鉴定致病菌的种类及其对阿米卡星、头孢噻肟、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诺氟沙星、头孢唑啉、氨苄西林、环丙沙星8种药物的敏感性。结果在2400份粪便样本中,有1105份检出致病菌,其中以弧菌属细菌最多,共837份(75.75%)。其次是志贺菌属,共148份(13.39%);大肠埃希菌属、气单胞菌属、假单胞菌属、沙门菌属及耶尔森菌属合计120份(10.86%)。各菌属致病菌对8种药物的敏感率平均值由高到低依次为阿米卡星95.30%、头孢噻肟89.76%、庆大霉素76.98%、头孢唑啉68.91%、环丙沙星55.79%、复方新诺明55.19%、诺氟沙星33.97%、氨苄西林21.54%。结论威海地区腹泻致病菌主要是弧菌属细菌,大部分致病菌对阿米卡星和头孢噻肟敏感,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

  • 标签: 腹泻 细菌 抗生素 药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褥期常见致病菌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本院2015~2016年23~36岁产褥期感染及治疗方法。结果产褥感染为妇产科常见急性并发症,是由分娩及产褥病原体感染所致的生殖道炎症反应,常见的致病菌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包括B族链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松鼠葡萄球菌、人葡萄球菌人亚种、溶血葡萄球菌、粪肠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革兰氏阴性菌,包括大肠埃希菌、奇异变形杆菌、肺炎克雷伯菌、洛非不动杆菌等;常见真菌,包括白假丝酵母菌、白色念珠菌、光滑念珠菌等。治疗上经予全身抗感染及局部阴道灌洗、感染部位的切开引流治疗后病情好转。

  • 标签: 产褥感染 致病菌 治疗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参加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组织开展的对2011年食源性致病菌监测工作的监测技术机构的质量控制考核,验证本实验室的检测能力。方法样品的检验标准按照国家标准食品微生物学检验部分相关章节进行检验。结果样品GX-MJ4菌落总数计数为10CFU,样品GX-ZK4分别符合蜡样芽孢杆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的生化特性,检出蜡样芽孢杆菌及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结论通过开展实验室间盲样考核工作,对本中心实验室检测技术的提高和证实自身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蜡样芽孢杆菌 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 质控样品 结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