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接受人工电子耳蜗植入患者26例作为研究组,回顾分析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以及其护理结果。结果研究组患者经一系列术前、中、术后的优质护理后,人工电子耳蜗置入均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无严重并发症情况,且术后随访发现患者的听力改善情况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显示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电子耳蜗植入中对患者进行优质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为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辅助手术顺利进行,有效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病率,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人工电子耳蜗 电子耳蜗置入术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一种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植入隔离阴茎背神经技术,降低阴茎的敏感度,观察其对早泄的影响。方法确定适应症后,选择50例早泄患者,采用距冠状沟1cm切口,行包皮环切并于白膜浅面分离脱套至阴茎根部;植入脱细胞异体真皮,用5-0可吸收线与背侧白膜固定,术后加压包扎。4周后开始过性生活。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顺利,平均随访时间半年,未发现血肿、感染、排异反应等并发症。术前阴道平均射精潜伏期(0.5-2min);术后阴道内射精潜伏期(3-7min)。

  • 标签: 早泄 脱细胞异体真皮 外科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输液港植入中应用腔内心电进行辅助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一年间(2021年4月至2022年4月)接收诊治的乳腺癌患者当中,选择64例乳腺癌患者的临床一般资料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单独使用输液港植入)和研究组(在腔内心电的辅助下进行输液港植入),对两组患者的输液港植入进行评价,分析两种输液港植入的应用价值。结果:两组患者均完成了输液港植入,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一次性成功率均优于对照组,数据之间对比差异较为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输液港植入的手术干预中,增加腔内心电进行辅助干预,能缩短输液管植入的手术时间,提高手术成功率,进而为乳腺癌患者的化疗干预提供保障。

  • 标签: 腔内心电 输液港植入术 乳腺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Toric人工晶状体(Toric IOL)植入与传统IOL植入联合角膜缘松解(PCRI)在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合并≤3 D角膜散光的有效性、安全性以及对视功能的影响。方法:循证医学研究。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Clinicalke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万方、中国维普数据库等,搜集有关白内障合并角膜散光及其治疗措施的相关文章,由2位评价者独立进行文献检索、文献筛选及质量评价,将术后裸眼远视力(UCDVA)、散光矫正量、术后残余散光、对比敏感度等方面进行比较,视力采用最小分辨角对数视力表(LogMAR)的形式进行记录。采用RevMan软件(Ver 5.3)对纳入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随机对照研究,包含白内障患者352例(510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传统IOL植入联合PCRI(对照组)相比,Toric IOL矫正年龄相关性白内障合并≤3 D的角膜散光在术后3、6个月UCDVA的更好[均数差(MD)=-0.04,95%CI:-0.07~-0.01,P=0.005)];植入Toric IOL组手术散光矫正量大于对照组[MD=0.56,95%CI:0.36~0.76,P<0.001;标准均数差(SMD)=0.94,95%CI:0.47~1.40,P<0.001];植入Toric IOL组术后1个月残余散光度数(MD=-0.13,95%CI:-0.21~-0.04,P=0.003;SMD=-0.34,95%CI:-0.59~-0.10,P=0.007)及术后3、6个月残余散光度数(MD=-0.30,95%CI:-0.51~-0.10,P=0.004;SMD=-0.84,95%CI:-1.42~-0.25,P=0.005)均低于对照组;植入Toric IOL组术后3个月对比敏感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1,95%CI:-0.08~0.11,P=0.77)。结论:与传统IOL植入联合PCRI相比,Toric IOL植入矫正白内障患者合并≤3 D的角膜散光效果更好。同时,Toric IOL在提高患者术后视力上略具优势,但其临床意义可能不大。二者在术后视功能及视觉相关生活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

  • 标签: 白内障 角膜散光 散光人工晶状体 角膜缘松解术 Meta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角膜基质透镜植入矫正远视的效果。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纳入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九八九医院行角膜基质透镜植入矫正的远视者14例(16眼)。术前远视屈光度1.50D~5.00(3.61±1.08)D。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裸眼远近视力和屈光度的矫正情况以及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变化。结果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6个月:裸眼远视力(logMAR)为0.47±0.19,明显优于术前的0.61±0.30(t=3.64,P=0.003);裸眼近视力(logMAR)为0.26±0.11,明显优于术前0.66±0.30(t=5.83,P<0.001);裸眼近视力较术前提高两行以上者14眼(87.50%)。术后1个月眼呈轻度近视状态,3个月后屈光度基本稳定。术后6个月平均等效球镜为(0.74±0.29)D,较术前(3.61±1.08)D明显下降(t=9.45,P<0.001)。术后6个月与术后3个月相比无明显远视回退现象。术后1周、1、3及6个月角膜内皮细胞密度与术前相比均无明显下降(F=1.76,P=0.128)。结论角膜基质透镜植入矫正远视安全、有效,预测性较好,为远视者提供了更好的手术方式选择。

  • 标签: 矫正,远视 移植术,透镜,角膜基质 取出术,透镜,基质,角膜,小切口,激光,飞秒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脉支架植入的护理策略及临床效果。方法将48例行冠脉支架植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4例,分别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干预组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心理状况改善和护理满意度均优(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冠脉支架植入患者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提高护理满意度,应引起临床重视。

  • 标签: 冠脉支架植入术 护理策略 并发症 满意度
  • 简介:早期,人工耳蜗植入(CochlearImplant,CI)的适应症仅为重度、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或全聋。目前,CI不仅是全频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的首选干预措施,也可面向于低频听力较好,而中、高频听力重度、极重度听障患者。2003年制定的人工耳蜗植入工作指南中规定,CI适应症标准为双耳纯音气导听阈〉80dBHL(0.5、1、2、4kHz听阈的平均值,WHO,1997)。

  • 标签: 残余听力 气导听阈 感音神经性聋 人工耳蜗植入术 全聋 听障
  • 简介:摘要白内障囊外摘出合并人工晶体植入有许多并发症,本文将其分为中和术后并发症二大类,对他们的预防和处理方法进行综述,以期探讨共同提高该手术的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植入术前术后的护理效果。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非常严重的心血管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会严重的威胁患者的生命,并且治疗后患者的预后并不理想。随着近年来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患者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进行治疗,使患者闭塞的动脉得以复通,纠正心肌缺血的情况,有效的缩小梗死面积,与传统的溶栓治疗相比,治疗快、成功率高,明显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1。但心脏介入治疗需要医生具有熟练的操作技术,还需要护理人员的精心护理。就此对我院采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48例进行综合护理,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支架植入 护理
  • 简介:下颌骨缺损后的整复治疗,旨在重建骨的完整性,恢复其功能,矫正颌面矫形。利用自体骨移植整复下颌骨缺损,是目前最常用而有效的一种方法,但切取自体骨有增加患者痛苦的缺点,用以整复下颌骨大型缺损,每因塑形困难,效果往往不够满意,尚有不少病例,如切除下颌骨的恶性肿瘤(尤以儿童病例),则不宜立即采用自体骨移植修复,而异体骨移植

  • 标签: 下颌骨切除 下颌骨立即 切除下颌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颈动脉支架植入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效果,总结其临床经验.方法16例病人均在术前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及颈动脉血管造影,植入自膨式支架,术后行神经专科及颈动脉超声随访.结果成功植入自膨式支架16个,围手术期无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未发现神经系统损害,颈动脉超声检查示靶血管开通且无明显狭窄.结论颈动脉支架植入能安全有效地解除颈动脉狭窄,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

  • 标签: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意外 支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中骨内种植体植入的应用方法。方法临床资料回顾法。结论术后3天内应用口服广谱抗生素、消炎消肿药物及口腔消毒含漱液。

  • 标签: 骨内种植体植入术 口腔种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