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出一种反演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的一般数值模式.采用有限体积对竖直环隙间多孔介质模型进行离散化,通过simple算法获得竖直环隙间多孔介质传热系统的温度场和流体的速度场.通过构建误差信息最小化函数,建立反演模型.利用共轭梯度对单宗量和多宗量的多孔介质热物性参数进行了反演,并讨论了待反演参数的初始猜测值、温度测点数、温度测量误差等对反演结果的影响.

  • 标签: 多孔介质 共轭梯度 反问题
  • 简介:用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制备了一定孔隙率的多孔硅样品,然后用脉冲激光沉积以PS为衬底生长一层ZnS薄膜.用X射线衍射仪、扫描电子显微镜和荧光分光光度计分别表征了ZnS薄膜的结构、形貌和ZnS/PS复合膜的光致发光性质.XRD结果表明,制备的ZnS薄膜沿G—ZnS(111)方向择优生长,结晶质量良好,但衍射峰的半峰全宽较大;SEM图像显示,ZnS薄膜表面出现一些凹坑,这是衬底PS的表面粗糙所致.室温下的光致发光谱表明,沉积ZnS薄膜后,PS的发光峰蓝移.把ZnS的蓝绿光与PS的橙红光叠加,在可见光区450~700nm形成了一个较宽的光致发光谱带,ZnS/PS复合膜呈现较强的白光发射.

  • 标签: 脉冲激光沉积 光致发光 ZNS 多孔硅
  • 简介:目的:探讨经头皮冠状切口或睑结膜切口入路,应用钛支架重建眶底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CT扫描和三维成像诊断,对18例眶底缺损患者进行微型钛网内固定术重建眶底缺损,其中10例为眶底伴邻近颅面骨折,采用头皮发际内冠状切口;8例为陈旧性眶底骨折,采用睑结膜切口。结果18例患者的眼球内陷和部分合并颧骨骨折的状况得到纠正,切口均愈合良好,切口位置较隐秘或未遗留瘢痕,颜面畸形得到明显改善。术后随访3~24个月,钛支架无1例松动或移位或者其他并发症,疗效满意。结论头皮冠状切口入路以及睑结膜入路都能为术者提供足够视野与操作空间,应用微型钛网内固定术可重建眶底缺损,防止复视,术后美观效果佳。

  • 标签: 眶底骨折 钛网支架 头皮冠状切口 睑结膜切口
  • 简介:[摘要 ]目的:探究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 90 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接受治疗的时间段为 2016 年 8 月 ~2017 年 8 月。将选取的患者采用抽签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中 45 例患者。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修复,对照组采用金属桩 修复。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疼痛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 95.6% ( 43/4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 71.1% ( 32/45 ),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X²=9.3254 ; P < 0.05 )。根据对两组患者疼痛度的调查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治疗前的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 P > 0.05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均有改善,但观察组明显更低,组间比较差异明显( P < 0.05 )。结论: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均较好,治疗的有效率高,采取 预成纤维桩对患者造成的疼痛度较低,缓解了患者的不适,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 ]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口腔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将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分别引入口腔修复临床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随机选择 78例在 2018年 1月~ 2019年 1月间于我院施行口腔修复治疗的患者施行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 39例、可塑纤维桩治疗)、试验组( 39例、预成纤维桩治疗),将 2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 VAS评分和操作难易度评分施行比较。结果:经治疗 10月后,应用可塑纤维桩治疗的对照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和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的试验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分别为 92.3%、 97.44%, (P>0.05);但应用预成纤维桩治疗的试验组患者术后 1dVAS评分、操作难易度评分均明显更低 (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治疗法和可塑纤维桩治疗法在口腔修复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均拥有较高的成功修复率,其中,预成纤维桩治疗患者牙周修复状况更为理想,且更易于操作,更利于保护纤维桩,远期预后良好。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VAS
  • 简介:摘要目的对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桩的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70例口腔修复患者,随机分为35例接受可塑纤维修复的对照组和35例接受预成纤维修复的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观察组修复成功34例,修复成功率为97.14%;对照组修复成功28例,修复成功率为80.00%;观察组修复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评分(95.39±2.74)分高于对照组的(75.67±3.8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修复成功率及修复满意度更佳,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效果。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6例(84颗)口腔修复患者,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38例(42颗)和对照组38例(42颗),对照组患者采用铸造金属桩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单颗纤维桩所需时间(62.13±16.72)min,短于对照组的(104.50±25.64)min,观察组患者修复成功率97.37%,高于对照组68.42%,并发症发生率2.63%,低于对照组的26.32%,治疗满意率97.37%,高于对照组的71.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口腔修复患者,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修复效果良好,可提高修复成功率,缩短修复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获得了患者的好评和认可,值得积极推广应用。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预成纤维桩和可塑纤维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7~2014.7在我院口腔科进行义齿修复的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完成病人的术前检查后,给予实验组病人预成纤维修复,给予对照组病人可塑纤维修复,定期随访观察。结果治疗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咬合力分别为241.51±12.73(lbs)、121.53±13.29(lbs),咀嚼效率分别为92.83±9.45、74.63±8.39,实验组的咬合力和咀嚼效率改善幅度更大;实验组和对照组的龋齿继发率分别为2.5%、7.5%,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采用预成纤维修复残根残冠的临床效果优良,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修复残根残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桩冠修复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预成纤维修复,对照组采用可塑纤维修复,比较两组临床效果,所需时间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每棵纤维桩安装时间为(64.89±9.36)min,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10.52±10.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成功率为100%(59例),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9.32%(3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96.61%,明显高于对照组50.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可塑纤维桩相比,预成纤维桩安装时间短,能够显著提高桩冠修复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大力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桩冠修复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口腔修复患者当中,预成纤维桩或者可塑纤维桩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一整年收治的74例接受口腔修复治疗患者为对象,根据修复方式不同均分为常规组与改良组,分别给予铸造金属桩修复与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修复,对比双方修复效果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修复效果更好,满意度更高,双方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在临床口腔修复材料选择中,选择预成纤维桩或者可塑纤维桩的效果较好,值得应用。

  • 标签: 口腔 预成纤维桩 铸造金属桩 修复 可塑纤维桩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分析可塑纤维桩和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7年1~9月收治的150例(204颗患牙)需行口腔修复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照修复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每组75例,1组患者采用可塑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2组患者则采用预成纤维桩进行修复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的修复效果、修复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1组和2组患者治疗后的修复成功率分别为73.5%和100.0%,每颗纤维修复所需的时间分别为(103.8±10.4)min和(65.2±6.7)min,患者的满意度分别为69.3%和97.3%,2组显著优于1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实施口腔修复的过程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预成纤维桩可以获得更为理想的修复效果。

  • 标签: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口腔修复 修复效果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口腔修复中应用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病例筛选为我院口腔科收治的30例行口腔修复患者,将入选的患者通过电脑随机选取法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有1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可塑纤维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预成纤维桩治疗,对比两组最终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咀嚼功能、牙齿美观度及患者对治疗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最终获得的口腔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口腔修复患者治疗中采用预成纤维桩,可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减少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的口腔咀嚼功能和牙齿美观度得到良好恢复。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的具体作用。方法:在此次研究中,将纳入80例口腔修复患者参与实验,已经对其基本资料进行了分析,确认符合实验参与条件,同时对患者进行了随机分组,最终将其分配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在对照组中,需使用可塑纤维桩,观察组则使用预成纤维桩,比较其治疗效果。结果:记录了不同口腔修复治疗方法的修复成功率和失败率,结果显示应用预成纤维桩的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同时对比了治疗后不同修复治疗方法的修复时间,从结果分析可见观察组修复时间更短,对照组则比较逊色,(P<0.05)。结论:口腔修复治疗中应用预成纤维桩可达到比较理想的疗效,并能够有效改善牙周健康状态。

  • 标签: 口腔修复治疗 可塑纤维桩 预成纤维桩 牙周健康
  • 简介:随着预防意识的增强和种植体的逐渐推广,全口义齿修复日渐减少,甚至有时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有些老年无牙颌患者不想或因全身疾病的原因而不能接受种植义齿修复,那么只能进行全口义齿修复。为了能够成功进行全口义齿修复,牙科医生必须接受大量的教育和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所介绍的改良Lauritzen将有助于提高临床的全口义齿修复水平。尽管Lauritzen法经改良后某些概念发生了变化,但诸如取印模、上[牙合]架以及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对一些参数的检查等具体操作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改良Lauritzen结合了传统和现代全口义齿修复方法。本文对最近Dapprich/Oidtmann所著并由Quintessenz出版社出版的《Totalprothetik—KlinikundTechnikderweiterentwickeltenLauritzen——Methode》中的某些章节进行了节选和总结。

  • 标签: 全口义齿修复 改良 老年无牙颌患者 种植义齿修复 临床经验 预防意识
  • 简介:多孔硅是一种硅基纳米材料,硅基材料的研究是实现光电集研究为硅基发光研究开辟了新的应用研究领域.对多孔硅发光的意义、多孔硅的各种制备方法进行了的报道,论述了多孔硅的微观结构、多孔硅的光致发光机制及多孔硅的光致发射光谱.

  • 标签: 多孔硅 光致发光 发光机制
  • 简介:现在多孔插座已进入干家万户,许多用户图方便省事,使用这种。多功能”插座。目前市场上多孔插座品种式样也越来越多,圆的、方的、长的、短的,各种造型,应有尽有。

  • 标签: 插座 多用户 慎用 多孔 多功能
  • 简介:日本名古屋工业研究所开发出一种具有优良吸、放湿性能和高强度的多孔内墙材料。这种涂料使用直径为10纳米~20纳米的细粒二氧化硅溶液做不可燃性黏结剂,将颗粒直径为10微米(1微米等于1米的百万分之一)左右、带有3纳米~4纳米微细孔的二氧化硅凝胶粘合在一

  • 标签: 日本名古屋工业研究所 多孔内墙材料 二氧化硅 黏结剂 纤维物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口腔修复中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的应用效果及对修复成功率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92例口腔修复患者,2013年12月至2016年12月为研究时段,分试验组、对照组,每组样本容量46例。对照组采纳金属桩口腔修复,试验组采纳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修复。对比修复时间、患者满意度、修复成功率。结果与对照组修复时间比较,试验组较短,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修复成功率比较,试验组较高,具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可塑纤维桩或预成纤维桩进行口腔修复,获得的修复效果较好,且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效果确切,值得借鉴。

  • 标签: 口腔修复 预成纤维桩 可塑纤维桩 应用效果 修复成功率
  • 简介:目的回顾分析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填充儿童良性骨肿瘤刮除术后骨缺损的临床表现。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对29例良性骨肿瘤患儿采用病灶刮除,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修复骨缺损,22例患者随访资料完整。骨缺损大小0.12-47.58cm^3。采用临床和影像学结合的方式评估人工骨降解、骨愈合等情况。结果随访1-4年,除1例单纯骨囊肿复发,避免肢体持重外,其余患儿术后未发生并发症,均在3个月内恢复日常生活及娱乐活动。术后1年X片可见材料降解及松质骨化,随时间延长呈向心性模式,松质骨化速度滞后于降解。11例在4年内完全降解。10例可见骨皮质增厚现象。结论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可安全、有效填充青少年良性骨肿瘤术后骨缺损。

  • 标签: 良性骨肿瘤 骨缺损 多孔生物陶瓷人工骨 骨替代材料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