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一、财政分权制度的历史发展1978年改革前,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较少考虑地区优势和地方自主权的发挥,地方政府完全从属于中央政府,更多地扮演中央政府的代理人角色,而不是地方利益的代表。从1978年开始,围绕如何赋予地方更多的自主权,国家出台了相关的改革措施,除对北京、天津、上海三个直辖市继续实行"总额分

  • 标签: 分权制度 制度地方 地方政府
  • 简介:摘要:本论文研究了财政分权改革与地方税收政策的协同发展,旨在探讨这一关键议题对中国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通过财政分权改革,地方政府获得了更多的财政自主性,能够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调整税收政策,以更好地满足地方发展需求。这种协同发展有助于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吸引投资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然而,它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如税收竞争和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平衡问题。因此,本文强调了合理政策制定和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密切合作与协调的重要性,以确保国家财政体系的稳定性和公平性。这一研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对中国财政改革中的挑战与机遇。

  • 标签: 财政分权改革,地方税收政策,地方政府,财政稳定性,公共服务供给
  • 简介: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受政府财政能力、配置结构等因素制约。财政分权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大小,地方政府城市偏向影响了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资源配置结构。通过对2004年~2011年我国26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财政分权的程度客观上会强化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而地方政府的城市偏向不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要实现我国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必须改变现行官员晋升的激励机制,扭转政府官员公共决策中的城市偏向。

  • 标签: 财政分权 城市偏向 晋升激励 公共服务 均等化 城镇化
  • 简介:本文利用2007-2015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用收入和支出两个指标衡量的财政分权地方政府教育支出总量的影响。研究表明,收入分权度对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规模没有明显的影响,支出分权度与地方政府教育支出规模呈显著的正相关。此外,财政分权存在显著的地区差异。支出分权在东部地区的正效应大于西部,收入分权只在东部地区表现为明显的负效应,而在中部地区,财政分权对教育支出无明显影响。

  • 标签: 财政分权 教育支出 收入分权度 支出分权度
  • 简介:集权与分权问题是民初政坛中央与地方争论的焦点.这在军权问题上也有深刻反映。围绕对军权的控制问题,双方产生了一系列的冲突,最终中央政府借助武力,同时采取一系列加强中央军权的措施,暂时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军事体系。

  • 标签: 民国初年 军事政策 中央集权 地方分权 辛亥革命 将军制
  • 简介:尽管晋升锦标赛理论在解释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偏好方面具有较强的说服力,但也面临不少批评。作为对锦标赛理论的一个有益补充,本文以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契约关系为出发点,在Holmstrom和Milgrom(1991)的框架下,构建了一个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说明地方政府在这种契约关系下,可能将有限的财政资源投向那些能够相对准确度量和中央考核力度大的任务上面去。这一趋势会随着财政分权程度的增加而得到加强。

  • 标签: 晋升锦标赛 财政分权 政治集权 财政支出偏好
  • 简介:一、引言我国最早的地方债务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初期,1979年各地政府就有借债办事的先例。截至2010年底,除了54个县级政府没有政府性债务外,全国省市县三级地方性政府债务余额共计107174.91亿元,占同期全国GDP的比重27%,债务率(债务本息/可支配收入)超过了150%。中国银行在2011年12月份发布的2012年第一季度经济展望报告中表示,实际地方债规模或比官方预计的10.7万亿元规模更大,这一系列数据引起公众一片哗然。

  • 标签: 债务规模 地方政府 格兰杰因果检验 财政分权 改革开放初期 地方债务
  • 简介:中国式分权的典型特点是以政治集权为实施背景,政治经济双重激励下各地方政府针对FDI展开激烈的优惠政策竞争,这些竞争会通过降低流入外资质量或提高外资企业相对竞争力的方式影响FDI的技术溢出效应。本文利用1995--2006年省级动态面板数据考察了分税制改革后财政分权对FDI技术溢出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FDI可以显著提高我国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但财政分权带来的恶性引资竞争会阻碍这种促进作用;分地区回归表明,东部地区地方政府竞争不会阻碍FDI对技术进步的促进作用;西部地区引资质量较低,FDI会阻碍区内生产率水平提高,并且地方政府竞争会加剧这种阻碍作用。

  • 标签: 财政分权 FDI竞争 全要素生产率
  • 简介:行政管理支出具有双重属性:过多的支出不利于经济增长,使地方政府在竞争中处于劣势而不利于官员的晋升,同时有违中央政府的宏观政策目标;但能直接提高地方政府官员个人的福利水平。所以,地方政府及官员对行政管理支出存在两难选择。本文利用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998—2006年的面板数据对财政分权与行政管理支出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和稳健性检验。主要结论是:在中国特色财政分权的制度环境下,地方政府在财政支出自由裁量权扩大时,总体效应是加大了行政管理支出的规模。同时,行政人员规模与行政管理支出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社会结构等因素对行政管理支出也有显著性的影响。在公共财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其他公共财政支出项目(社会保障支出除外)对行政管理支出存在显著的"挤出"效应。

  • 标签: 财政分权 行政管理支出 政府竞争
  • 简介:20世纪70年代后,广大发展中国家相继进行了分权化改革运动,并逐步形成了一种分权化治理模式。本文在分析发展中国家推进分权化改革的动因和方略的基础上,梳理了分权化治理的概念框架及目标,最后对发展中国家在治理模式创新的际遇中发展和完善问题进行了评价和分析。

  • 标签: 分权化改革 分权化治理 发展中国家
  • 简介:财政分权和绩效管理是目前世界上公共经济领域两个热门的改革话题,但财政分权与绩效管理之间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存不存在两者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呢?它们之间的这种关系对深化我国的财政分权和推进我国的绩效管理又有何启示意义和指导作用呢?在梳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规范分析和实证分析两方面研究财政分权与绩效管理之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并从这种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关系出发,提出深化我国财政分权、推进我国绩效管理的看法和建议。

  • 标签: 财政分权 绩效管理 相互促进 协调发展
  • 简介:在一栋典雅别致的单体建筑里,销售人员正在向客户努力推销自己公司的产品:“您花8万元买下我们金佛山画家村一处物业1/10的产权,就可以享有长达40年四星以上酒店或度假村的权益,每年免费入住28天。

  • 标签: 度假村 分权 推销自己 销售人员 金佛山
  • 简介: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已经成为转轨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之一。大多数经济学家往往只看到财政分权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却忽视了在制度供给失衡的情况下,尤其是对像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而言,它对长期经济发展是不利的,会产生诸如腐败等问题。文章运用中国省级面板数据检验了财政分权与腐败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财政分权恶化了腐败问题。因此,有必要通过完善财政分权体制来缓解其负面效应,这将有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 标签: 财政分权 腐败 经济发展
  • 简介:文章论述了我国权力制约与西方分权制衡的根本区别以及权力制约的具体方式。文章认为,从防止权力滥用这一点看,二者存在联系,但权力制约绝非西方分权制衡的翻版。其根本区别在于,权力制约不是资产阶级内部民主的权力平衡机制,而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过程中的权力运行机制,其根本方法在于建立起一套强有力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

  • 标签: 分权制衡 权力制约 权力腐败 监督机制
  • 简介:2009年,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华为成功经受住了考验,全年销售额超过300亿美元,销售收入达到215亿美元,客户关系得到进一步提升。业绩逆势飘红在这一年里,中国作为本土市场历史性地突破了100亿美元,光传输、接入网,我们走向了世界第一;3G、LTE构筑了全球第一的竞争力;路由器走出了困境,实现了与业界竞争力同步:

  • 标签: 分权制衡 华为 年销售额 销售收入 客户关系 本土市场
  • 简介:宋朝建立之后,首要的防范对象就是军人。对于武装力量,宋朝采取的“兵权宜分”的策略。如何分法?第一招,把全国各地地方军队中的精兵悉数搜罗到中央.编人禁军,在首都地区驻扎,让皇帝直接掌控的禁军成为宋朝国家唯一具有战斗力的武装力量。各地剩下的由地方政府直接管控的军队叫做厢军,人少、个儿矮、待遇差、基本无训练。

  • 标签: 分权制衡 北宋 武装力量 地方军队 地方政府 宋朝
  • 简介:分权竞争是理解中国经济增长的关键,其中财政分权被普遍重视并得到广泛研究,而金融分权则因概念模糊、缺乏正式的制度安排被长期忽视。本文尝试性地对这一重要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基于我国金融分权的演变厘清金融分权的内涵,通过构建模型研究最优金融资本分配问题来理解我国金融分权的内在逻辑,并据此对其演变进行初步解释。研究表明:金融分权包括金融发展与创新权、金融控制权和金融监管权。可分为两个层次,即中央向地方分权(金融分权Ⅰ)和政府向民间的分权即金融民营化或市场化(金融分权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金融分权演变经历了三个阶段,从初期地方金融违规发展(开始分权),逐步转向以风险防范为主(重新集权),并最终调整为当前地方金融发展与风险防范并重(适度分权)。金融分权的演变首要地取决于经济增速和国企经营状况的变化,本文提出"政府对待民营经济态度的钟摆假说"来解释金融分权Ⅱ的演变,而金融分权Ⅰ的演变则主要取决于由财政分权决定的中央与地方的财政状况。国企的金融优惠政策如利率管制和政府隐性担保,对上述两个层次的金融分权演变都会产生重要影响。

  • 标签: 金融分权 中央与地方分权 金融民营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