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 要:为了能够显著提升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并推广麦麸在面粉中的使用,本文将以麦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整可溶和不溶性膳食纤维的比例,构建膳食纤维-淀粉混合体系,并研究其对流变特性及消化特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麦麸中的可溶(SDF)和不溶性膳食纤维(IDF)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是不同的,尤其是麦麸中的水溶性膳食纤维对小麦淀粉性质的影响更为显著。

  • 标签: 麦麸 可溶性膳食纤维 不溶性膳食纤维 小麦淀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可溶糖蛋白130(sgp13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合并肺损伤患者5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L-6、sIL-6R和sgp130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血清IL-6、sIL-6R和sgp130水平与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sIL-6R及sgp130水平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6、sIL-6R、sgp13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08.62 ± 11.39) ng/L比 (57.41 ± 7.63) ng/L、(73.28 ± 6.94) ng/L比(45.13 ± 6.57) ng/L、(435.64 ± 36.52) mg/L比 (281.71 ± 68.3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IL-6、sIL-6R、sgp13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 = 0.824、0.937、1.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血清IL-6、sIL-6R、sgp130水平分别以最佳诊断临界值为83.96 ng/L、68.51 ng/L和367.42 mg/L诊断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时,其灵敏度分别为84.80%、78.20%、87.10%,特异度分别为70.30%、85.50%、81.00%。结论血清IL-6、sIL-6R及sgp130水平与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6、sIL-6R及sgp130水平检测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有较好的诊断 价值。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可溶性糖蛋白130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可溶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可溶糖蛋白130(sgp130)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重庆市巴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百草枯中毒合并肺损伤患者50例(观察组),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30例(健康对照组)。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两组血清IL-6、sIL-6R和sgp130水平,并进行比较。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对血清IL-6、sIL-6R和sgp130水平与百草枯中毒肺损伤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状况评估-Ⅱ(APACHE-Ⅱ)评分的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IL-6、sIL-6R及sgp130水平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IL-6、sIL-6R、sgp130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108.62 ± 11.39) ng/L比 (57.41 ± 7.63) ng/L、(73.28 ± 6.94) ng/L比(45.13 ± 6.57) ng/L、(435.64 ± 36.52) mg/L比 (281.71 ± 68.35) m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清IL-6、sIL-6R、sgp130水平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 = 0.824、0.937、1.215,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当血清IL-6、sIL-6R、sgp130水平分别以最佳诊断临界值为83.96 ng/L、68.51 ng/L和367.42 mg/L诊断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时,其灵敏度分别为84.80%、78.20%、87.10%,特异度分别为70.30%、85.50%、81.00%。结论血清IL-6、sIL-6R及sgp130水平与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患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IL-6、sIL-6R及sgp130水平检测对百草枯中毒致肺损伤有较好的诊断 价值。

  • 标签: 百草枯 中毒 肺损伤 白细胞介素6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 可溶性糖蛋白130
  • 简介:生产技术指标的控制是浸渍纸生产企业的关键控制工序,对生产质量的影响较大,特别是"可溶树脂"指标的波动较频繁,不易控制,更是关键中的关键。文章综述了浸渍实际生产过程中可溶指标的一些控制细节,对一些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必要的应对措施进行了总结。

  • 标签: 可溶性 浸渍
  • 简介:摘要:实验室用水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分析结果,可溶硅含量是一、二级水的重要指标,执行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该方法中可溶硅含量的分析时间需

  • 标签:
  • 简介:美国PPG公司的一个产品管理部一全面服务解决方案公司日前推出一种新型可溶喷漆生产线磨料“清洁逻辑DA1”,这将成为该公司“清洁逻辑”喷漆生产线维护产品和服务中的一部分。

  • 标签: 美国PPG公司 喷漆生产线 可溶性 磨料 产品管理 逻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VEGFA及其可溶受体sFlt-1表达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在我院行肺切除手术的150患者,根据术后病理检查结果分为观察组109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和对照组41名肺部良性病变患者。采用realtime-PCR的方法分别检测肺部病变组织VEGFA,sFlt-1在mRNA水平的变化情况,用ELISA检测肺癌患者外周血中VEGFA、sFlt-1蛋白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部组织及外周血中VEGF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sFlt-1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中Ⅲ期和Ⅳ期肿瘤组织VEGFA含量明显高于,sFlt-1明显低于Ⅰ期和Ⅱ期肿瘤组织;中低分化的肿瘤组织中VEGFAmRNA含量明显高于,sFlt-1明显低于高分化的肿瘤组织。结论VEGFA和sFlt-1的表达量的改变与肺癌的发生以及肺癌的分期均有密切的关系,检测该指标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积极意义。

  • 标签: VEGFA sFlt-1 非小细胞肺癌 PCR,ELISA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力衰竭患者sST2的水平变化,分析其与射血分数、NT-proBNP等因子的相关性,sST2探讨在心衰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在HF-PEF组患者中,sST2仅与NT-proBNP相关,在HF-REF组患者sST2与NT-proBNP、左室舒张末直径、左室射血分数均相关,两组中sST2与肌酐和年龄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在HF-PEF组中,sST2仅与NT-proBNP有明显相关性,在HF-REF组中,sST2与NT-proBNP、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径有相关性。

  • 标签: ST2 BNP 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sST2可溶ST2)对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预后的评估实践思考。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43例重度组、57例轻度组,按照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其分为48例非终点事件组、52例终点事件组。对各组间sST2、NT-proBNP(N末端钠尿肽前体)以及TnI(肌钙蛋白I)血清浓度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sST2、NT-proBNP、TnI、肌酐以及hs-CRP(高敏C反应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低,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高,在LVEF(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血红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高,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低(P<0.05)。 在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重度组较轻度组高(P<0.05)。结论:sST2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可溶性ST2 心力衰竭 诊疗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sST2可溶ST2)对心力衰竭患者诊疗和预后的评估实践思考。方法:对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0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患者的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43例重度组、57例轻度组,按照患者的终点事件发生情况将其分为48例非终点事件组、52例终点事件组。对各组间sST2、NT-proBNP(N末端钠尿肽前体)以及TnI(肌钙蛋白I)血清浓度水平进行比较。结果:在sST2、NT-proBNP、TnI、肌酐以及hs-CRP(高敏C反应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低,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高,在LVEF(左室射血分数)以及血红蛋白方面,轻度组均较重度组高,终点事件组均较非终点事件组低(P<0.05)。 在终点事件发生率方面,重度组较轻度组高(P<0.05)。结论:sST2在评估心力衰竭患者的病情与预后方面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可溶性ST2 心力衰竭 诊疗 预后
  • 简介:沙棘种起源于亚洲和欧洲的温带地区。沙棘是一种很重要的植物,因为它对土壤和空气污染具有很强的抵抗力,所以可以种植于工业污染严重的地区。沙棘品质的好坏取决于果实的营养价值,因为它富含高价值的健康成分(胡萝卜素、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本文阐述了不同沙棘品种果实中可溶蛋白含量,实验样品是在秋季的不同时段,从罗马尼亚不同区域采集的。果实和种子中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99%~45.35%和1.12%~171.10%。地理位置、海拔和土壤类型等因素影响着植物的代谢过程。

  • 标签: 沙棘可溶性蛋白 沙棘种 可溶性蛋白
  • 简介:摘要硅曾经被认为是生物惰性元素,但近年来的研究显示其对人体健康具有重要价值。可溶硅酸是硅的人体可利用形式,本文综述了饮食中的可溶硅酸在人体的吸收、分布和代谢特点,以及它们与人体健康关系的研究进展。现有资料显示饮食中可溶硅酸在预防骨质疏松、维持血管健康、改善老年痴呆和多发性硬化症等方面具有较多支持证据。其独特的对生物大分子的交联能力以及对有毒元素铝的拮抗作用是其发挥作用的关键。人类生命早期对硅具有强烈需求,老年人体内硅水平普遍降低,提示孕妇和老年人群需注意可溶硅酸的摄取。建议加强饮食可溶硅酸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并逐步完善相关营养卫生标准。

  • 标签: 硅酸 饮水 膳食 健康
  • 简介:[概述]现在众多厂家测定麦芽可溶氮使用的仪器方法不尽相同,但其原理都是凯氏定氮法.本文介绍建立在凯氏基础上的一中新方法--分光光度法.与传统方法相比,其操作更简便、快速,适于大批量快速检测的需要.

  • 标签: 光度法测定 分光光度法 可溶性氮
  • 简介:本文综述了乳制品中乳糖、蔗糖、葡萄糖等常见可溶糖的检测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离子色谱法、红外光谱法、毛细管电泳法、比色法、直接滴定法等,并对各方法的原理及其应用情况进行了阐述。

  • 标签: 乳制品 可溶性糖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浆可溶ST2与左心室肥厚的关系。方法收集2017年3月—2018年3月就诊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初诊未服药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82例,正常体检组47例,依据《亚洲高血压合并左室肥厚专家共识》,结合心脏超声结果计算左室重量指数(LVMI)和相对室壁厚度(RWT),并按左室肥厚/左心室重构的几何构型分类,将其分为正常组(normal,N)59例、向心性重构(concentricremodeling,CR)组14例、向心性肥厚组(concentricLVH,CL)41例、离心性肥厚组(eccentricLVH,EL)3例,比较各组血浆可溶ST2及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探讨血浆可溶ST2及I型前胶原羧基末端肽水平与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左室肥厚的关系。结果离心性肥厚组(EL)与向心性重构组(CR)、向心性肥厚组、正常组(N)比较,可溶ST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Ⅰ型胶原释放羧基末端肽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向心性重构组(CR)、向心性肥厚组(CH)与正常组(N)比较,可溶ST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可溶ST2与初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肥厚密切相关,可能成为预测及干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早期左心室肥厚的新靶标。

  • 标签: 可溶性ST2 初诊原发性高血压 左室肥厚
  • 简介:摘要通过检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血清可溶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PD-L1)水平,探讨其临床意义。共纳入44例CAP患者、54例重症CAP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清中可溶PD-L1水平,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分析各临床参数对预后的影响。结果显示,重症CAP者血清可溶PD-L1水平为98.20(57.94,128.90)ng/L,高于CAP者[59.32(33.55,92.58)ng/L]和健康对照者[20.44(12.15,36.20)ng/L](P值均<0.001)。可溶PD-L与CURB-65评分(r=0.481,P<0.001)、肺炎严重指数(PSI)评分(r=0.442,P<0.001)呈显著正相关。单因素回归分析显示,CURB-65评分(HR=2.544,95%CI 1.324~4.889,P=0.005)、PSI评分(HR=1.036,95%CI 1.012~1.061,P=0.004)、可溶PD-L1水平(HR=1.013,95%CI 1.001~1.026,P=0.041)是CAP患者住院期间死亡的危险因素。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SI评分(HR=1.042,95%CI 1.012-1.073,P=0.005)、可溶PD-L1水平(HR=1.011,95%CI 1.002~1.071,P=0.020)是影响CAP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可溶PD-L1≥98.20 ng/L的CAP患者住院期间生存率显著低于可溶PD-L1<98.20 ng/L者(P=0.033)。提示成人CAP患者血清可溶PD-L1水平升高与预后相关,可能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

  • 标签: 社区获得性肺炎 程序性死亡受体配体-1 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