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评价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筛选2020年3月至2022年1月期间接诊的心内科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基础上增加协同护理模式干预。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并统计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ESCA评分及AD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高达98.00%。结论:在心内科临床治疗中实施协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帮助其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治疗 ESCA ADL
  • 作者: 倪应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22
  • 出处:《护理前沿》2022年第11期
  • 机构:京山市人民医院,湖北 京山431800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协同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护理的效果。方法:从2020年7月至2022年7月我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抽选86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者例数为43例,接受协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例数为43例,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依从性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采取协同护理干预可以帮助患者更好的控制血糖指标,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患者治疗效果更好,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协同护理干预;老年糖尿病;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次调查的研究对象均为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病例数52例,病例选取时间跨度为两年,具体时间为2018年1月-2020年10月。采用抽签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一般护理)和实验组(协同护理模式),每组患者26例,对比临床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对比结果说明统计学意义存在(P

  • 标签: 老年 糖尿病 协同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观察老年糖尿病采用协同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9.3-2020.10月内收治的68例老年糖尿病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34例,给予一般护理干预)和观察组(34例,给予协同护理)。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对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观察分析。方法 选取 2018 年 9 月 -2019 年 8 月我院收治的心内科疾病患者 90 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患者 45 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内科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执行协同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日常行为能力( ADL 评分)以及自我护理能力( ESCA 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心脏病相关症状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后的 ADL 评分以及 ESCA 评分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研究组患者干预后 ADL 评分以及 ESCA 评分升高更加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患者心律失常恢复时间、房室传导阻滞恢复时间以及住院天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LVEF 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0.05 )。结论 在心内科实施协同护理模式的效果显著,患者日常行为能力以及自我护理能力显著提高,疾病恢复较快,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应用。

  • 标签: 心内科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帕金森病患者予以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为研究时段,抽取72例帕金森病患者参与研究,依照护理措施不同分组,各36例。参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接受协同护理模式。检验研究中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自我效能评分相比于参照组较高,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与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7.22%(35/36)比较,参照组护理满意度为77.78%(28/36)较低,两组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对帕金森病患者予以协同护理模式,使患者的各项护理、管理能力提升,并对护理服务表示满意。

  • 标签: 帕金森病 协同护理模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在心内科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模式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一年间收治的患者一共70例,将70例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合观察组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再给予协同护理,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结果加以分析。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情况有明显好转。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协同护理对肺炎患儿病情康复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255例肺炎患儿分成两组(2018年3-9月),给予A组基础护理,给予B组在A组基础上给予协同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A、B两组护理后,患儿家属对肺炎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技能评分、患儿症状缓解时间、出院时间及护理有效率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针对肺炎患儿实施协同护理的效果明显,能提升患儿家属的疾病知识掌握评分、护理技能及患儿的治疗效果,加速患儿的康复。

  • 标签: 协同护理 小儿肺炎 病情康复 作用
  • 简介: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在心内科护理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就浙江医院在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心内科患者中,选择具有可比性的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基础上再给予协同护理模式,分别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ESCA评分和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一般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者的一般情况,观察组患者与对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前ESCA评分和ADL评分差异不明显,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AD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ESCA评分和ADL评分(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提高心内科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日常生活能力,提高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预后。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心内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模式用于心内科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12月期间我院心内科收治的98例患者,将其均分为2组,参照组行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行协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ESCA、ADL以及护理满意度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各项评分经护理干预后相较于参照组均具备显著优势,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护理效果,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对于患者预后的改善有积极作用,同时患者护理满意度也能够得到提升。

  • 标签: 心内科护理 协同护理模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协同护理用于老年糖尿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老年糖尿病患者64例(2019年2月至2020年4月),随机分为协同护理的观察组(32例)与常规护理的对照组(32例),观察患者血糖水平及疾病知识知晓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糖水平低,疾病知识知晓评分高,P<0.05。结论:在老年糖尿病护理中应用协同护理,能降低患者血糖水平,提高患者疾病知识知晓程度,值得借鉴。

  • 标签: 协同护理 老年 糖尿病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协同护理在肾内科透析患者中的运用实际效果。方法:挑选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行透析治疗的100例病人做为研究对象,任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一组各50例。对照组给与基本护理,观察组给与协同护理。结果:观察组Hb、Cr、BUN、TP、ALB等生化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病率、再住院率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能开展日常工作中的病人占比显著高过对照组(P<0.05)。结论:协同护理管理可显著降低血液透析病人的并发症,提升治疗效果和病人生活品质。

  • 标签: 协同护理方式 肾内科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协同护理干预对心内科病人护理效果。方法:纳入102例观察对象,均为心内科患者,全部在2020年2月到2021年2月于本医院接受治疗,以数字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所有观察对象分成例数相同的两组,即研究组和参照组,后者接受常规护理,前者则接受协同护理。将两组患者自护能力、生活质量评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从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评分看,干预前对比结果(P﹥0.05),两组差异不显著;干预后对比结果(P﹤0.05),研究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评分均更好,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从护理满意度看,对比结果(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更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对心内科患者实施协同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及家属的自护能力和生活质量,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鼻咽癌放疗行协同护理模式的价值。方法:纳入64例鼻咽癌放疗患者,入院后随机分组,组别为协同组和基础组,样本量均维持在32例,前者行协同护理,后者行基础护理,样本在2020年8月-2021年8月入选,需观察依从性,评估自护能力。结果:护理依从性在协同组(96.88%)比基础组(78.13%)高,P

  • 标签: 协同护理模式 使用价值 效果评价 鼻咽癌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协同护理干预对心内科病人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72例在2020年1月至7月来我院心内科就诊患者,利用随机分配法将其均匀划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研究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自理能力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为97.2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55%,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经过护理,生活自理能力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且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协同护理模式融入到心内科患者临床治疗上,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自理能力及满意度,缓解患者心理压力,具有潜在推广价值。

  • 标签: 协同护理 心内科患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腰部运动损伤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的实施效果。方法:于我院腰部运动损伤患者随机抽取70例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治疗,观察组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JOA(26.34±1.70)分,ODI(13.20±1.85)分,显著优于对照组[JOA(20.67±1.56)分,ODI(19.20±1.62)分]。治疗后观察组VAS(1.80±0.24)分,SF-36(85.20±7.14)分,显著优于对照组[VAS(2.75±0.41)分,SF-36(76.90±5.46)分]。2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腰部运动损伤采取腰腹肌协同训练可有效改善腰部功能,减轻起疼痛感,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腰部运动损伤 腰腹肌协同训练 腰部功能 疼痛感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留置针延续护理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医院在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就诊的82例留置针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模式,研究组开展协同护理模式,41例/组,将两组留置针患者的延续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并发症(渗液、导管堵塞、压疮、感染)发生率4.88%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护理服务态度(95.45±1.56)分、操作规范(94.25±2.63)分、操作感受(95.12±2.01)分等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留置天数(6.85±1.52)天长于对照组,(P<0.05)。结论:门急诊患者留置针延续护理中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可以更好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留置针留置时间,值得推广。

  • 标签: 留置针 协同护理模式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传统护理法和协同护理法在血液透析护理中所取得的护理效果。方法:病例选取时间为2022年1月份至2023年1月份,血液透析患者有78例,随机分组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和观察组(协同护理),各39例。结果:自我管理行为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协同护理方法用于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护理效果突出,有助于确保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

  • 标签: 血液透析 传统护理 协同护理 自我管理行为 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