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联合促性腺激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子宫腺肌症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1年内(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74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展开分析,以奇偶数字表法分组,记作对比组和研究组,单组例数37例,分别采用HIFU、HIFU+GnRHa治疗,比较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2组子宫体积、病灶体积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更小(P<0.05);治疗前,2组CA125、PGF2a水平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均更低(P<0.05)。结论:对于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HIFU+GnRHa治疗,可显著缩小子宫体积、病灶体积,明显降低CA125、PGF2a水平。

  • 标签: 子宫腺肌症 高强度聚焦超声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 HCG)与孕酮水平检验对早期先兆流产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方法:根据妊娠结局将该中心卫生院2020年1月--2021年8月的80例先兆流产患者分成妊娠持续组以及妊娠失败组,对所有患者的血清HCG以及孕酮水平进行检测,分析其诊断结果。 结果:两组之间的血清HCG水平对比存在明显差异;和妊娠失败组对比,妊娠持续组孕酮低于15nmol/L发生率相对较低;而大于等于35nmol/L的发生率较高,差异明显(P

  • 标签: [] 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孕酮水平 早期先兆流产 回顾性临床分析
  • 简介:【摘 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联合促性腺激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子宫肌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实验所研究的对象是2018年2月-2019年7月因子宫肌腺病入院进行治疗的患者,患者总数为102例,依照硬币法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1例。对照组患者实行单一腹腔镜治疗,观察组患者在腹腔镜治疗的基础上进行促性腺激释放激素激动剂治疗,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各项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联合治疗的效果。结果:将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进行对比以后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也优于对照组,两者数据具有明显的差距,差异有统计学上的意义(P

  • 标签: 腹腔镜下子宫腺肌病病灶切除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 子宫腺肌病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治疗(progestin-primed ovarian stimulation,PPOS)的卵泡晚期应用低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human chorionic gonadotropin, hCG)替代人绝经期促性腺激(human menopausal gonadotropin,hMG)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患者体外受精(in vitro fertilization, IVF)/卵胞质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 ICSI)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辅助生殖科行IVF/ICSI治疗的PCOS患者的临床资料。促排卵方案均采用PPOS,根据PPOS的卵泡晚期是否应用低剂量的hCG替代hMG分组:A组,PPOS常规方案组(hMG+孕酮),完全应用hMG(141个周期);B组,PPOS卵泡晚期hCG替代hMG组(hMG/hCG+孕酮),即在PPOS促排卵治疗的卵泡晚期应用低剂量的hCG(200 IU/d)完全替代hMG(80个周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妊娠相关指标。本研究的主要监测指标包括获卵数、可用胚胎数和临床妊娠率。结果两组的促排卵治疗时间[A组(9.7±2.6) d比B组(10.3±3.4) 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6);B组hMG用药时间[(7.8±3.5) d]及hMG用药量[(1 592.8±840.5) IU]均显著低于A组[(9.7±2.6) d,P=0.01;(1 825.2±795.3) IU,P=0.04];两组的获卵数和可用胚胎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随后的冻融胚胎移植(frozen-thawed embryo transfer, FET)周期中,A组与B组间患者的临床妊娠率[52.8%(105/199)比49.2%(60/122)]、胚胎种植率[37.1%(139/375)比37.1%(86/232)]、早期流产率[4.8%(5/105)比5.0%(3/60)]及持续妊娠率[47.7%(95/199)比44.3%(54/12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OS患者在PPOS的卵泡晚期应用低剂量的hCG替代hMG,能安全、有效地维持卵泡生长发育,且不影响PCOS患者的IVF/ICSI-FET治疗的结局。

  • 标签: 高孕激素状态下促排卵 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人绝经期促性腺激素 多囊卵巢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异位妊娠(EP)疗效及对血清人绒毛膜促性腺激(β-HCG)、癌抗原125(CA125)、子宫内膜厚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宁波市鄞州区第二医院收治的EP患者8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给予甲氨蝶呤治疗,观察组加用米非司酮治疗,评估两组临床疗效,观察两组不良反应、临床相关恢复指标,对比两组治疗前后的血清生化指标、子宫内膜厚度及包块直径大小。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12%(3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5.61%(31/41)(χ2=6.248,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4.88%(2/41),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51%(8/41)(χ2=4.100,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清β-HCG、CA125、孕酮(P)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分别为(1 106.26±122.36)U/L和(902.65±61.32)U/L、(32.26±6.86)kU/L和(28.26±5.26)kU/L、(15.33±3.01)nmol/L和(10.33±1.92)nmol/L及(85.36±16.41)ng/L和(65.33±12.22)ng/L,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t=56.964和82.206、12.380和17.642、9.976和19.471、7.490和12.912,均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10.624、3.304、8.967、6.991,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子宫内膜厚度、包块直径分别为(8.23±1.81)mm和(6.25±1.25)mm、(2.21±0.52)cm和(1.52±0.35)cm,较治疗前均显著减少(t=3.555和15.118、11.631和24.167,均P<0.05),观察组显著低于或少于对照组(t=6.248、7.861,均P<0.05);治疗后,对照组和观察组的症状消失时间、血β-HCG恢复正常水平时间、尿β-HCG转阴时间、盆腔包块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7.26±1.92)d和(4.23±0.85)d、(16.25±3.82)d和(12.33±2.21)d、(15.36±3.26)d和(10.66±2.12)d、(24.12±4.12)d和(18.66±3.61)d、(29.58±5.68)d和(23.52±4.36)d,观察组均显著短于对照组(t=10.305、6.343、8.631、7.118、6.044,均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治疗EP疗效显著,可减少不良反应,能降低血清β-HCG、CA125、P及VEGF水平,促进血β-HCG水平恢复正常、子宫内膜变薄和附件区包块消失,利于患者及早康复,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 标签: 妊娠,异位 子宫内膜 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亚单位,人 癌抗原125 孕酮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甲氨蝶呤 米非司酮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孕不育症治疗中绒毛膜促性腺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择取92例不孕不育症患者均分后进行不同治疗方法的对比研究,以分析克罗米芬治疗(对比组)与克罗米芬片+绒毛膜促性腺激治疗(试验组)的疗效。结果:试验组采用克罗米芬+绒毛膜促性腺激治疗后46例患者中共有44例得到了有效治疗,而对比组采用克罗米芬治疗后46例患者中共有38例得到了有效治疗,两组总有效率对比中,前者大于后者(95.65%>82.61%),P

  • 标签: 绒毛膜促性腺激 克罗米芬 不孕不育症 效果
  • 简介:摘要肺泡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肺部良性肿瘤,常见于中老年患者,无特异性临床症状,多为体检发现。现报道3例肺泡性腺瘤,总结临床病理特征,探讨鉴别诊断要点。3例患者均为女性,年龄66、61、33岁,体检影像学发现肺部结节,予手术切除,组织学呈多囊性结构,囊壁衬覆Ⅱ型肺泡上皮细胞,间质为增生的纤维细胞,均形态温和。肺泡性腺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及组织学形态,手术切除后预后良好。

  • 标签:
  • 简介:摘要子宫囊性腺肌瘤是子宫腺肌病的罕见类型,全面认识该病对临床诊疗有重要意义。目前腹腔镜手术切除病灶是针对该病的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治疗手段。同时需警惕子宫囊性腺肌瘤具有恶性变的风险,重视有影像学支持的随访工作。

  • 标签: 子宫囊性腺肌瘤 子宫腺肌病 痛经
  • 简介:摘要:目的 乳腺硬化性腺病是乳腺腺病的一种,属于常见的女性非肿瘤性良性增生性病变。该病组织结构复杂,通常伴随其他病变,还表现出恶性病变的声像图特征,特别是当患者为男性时,更是增加了超声精准诊断的难度。本文旨在正确认识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超声声像图表现,探讨超声在本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通过一男性乳腺硬化性腺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比超声声像表现和病理结果,并复习相关文献。结论 虽然乳腺硬化性腺病在超声表现上无典型声像图特征,易存在误诊或漏诊情况,但超声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仍有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 标签: 乳腺硬化性腺病 男性 超声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通过临床调研可以看到,当前我国大肠癌患者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在本文中所综述的结直肠黏液性腺癌是大肠癌中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和特殊的病理类型,其发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涨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在临床实践中对其进行高度关注,进一步明确该病症的临床病理以及相对应的治疗手段,然后在实践过程中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灵活有效地应对和处理,这样才能呈现出应有的治疗效果,为患者预后质量的提升提供必要保障。基于此,本文重点综述结直肠黏液性腺癌的临床病理以及相对应的治疗手段等内容。

  • 标签:
  • 简介:摘要我国2型糖尿病患病人数居世界第一,其与性腺疾病密切相关,2型糖尿病合并性腺疾病的患病人数也在逐年增高,尤其在男性,主要表现为男性性腺功能减退,两者相互影响,加重代谢紊乱的发生,降低生活质量。本文从病因、疾病特点、治疗三个方面阐述2型糖尿病与男性性腺疾病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治提供思路。

  • 标签: 糖尿病,2型 性腺疾病 进展
  • 简介:摘要生殖细胞肿瘤(GCT)是一类多见于年轻人群的肿瘤,常发生于性腺部位(包括男性睾丸和女性卵巢),病理类型多样,虽然临床上广泛应用的肿瘤标志物如AFP、β-hCG、乳酸脱氢酶(LDH)有较好的敏感度和特异度,但缺乏特异性肿瘤标志物的GCT及其晚期耐药患者还需要更敏感和特异的标志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发现多种微小RNA(miRNA)在不同类型GCT中存在异常表达,其中miR-371a-3p在GCT的诊断、疗效评估及随访监测方面均优于传统手段,有望成为新型肿瘤标志物。本文就miRNA在性腺GCT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希望能为未来研究提供参考。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手术中为患者实施性腺辐射防护的价值。方法:设置实验后对于在我院心脏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抽取,患者入组时间2020.1-2021.3,共计入组例数为90例,通过随机方式实现研究分组,共分2组,防护组使用防护装置实施性腺辐射防护方法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手术,对照组则实施常规冠状动脉造影手术,比较观察指标:会阴区(相对位置为性腺部位)的辐射剂量。结果:对于防护组、对照组实施性腺部位辐射剂量比较,防护组用防护装置后性腺部位辐射剂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造影检查床上用防护装置在心脏介入治疗过程中为患者实施性腺部位辐射防护,能够减少对于患者性腺部位的辐射剂量。

  • 标签: 介入手术 心脏 防护 性腺辐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旺炽性腺性膀胱炎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2017-2020年收治2例旺炽性腺性膀胱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探讨。结果:2例旺炽性腺性膀胱炎患者均为男性,例1,67岁,下尿路症状明显;例2,33岁,以结石引起腰痛症状为主要表现。2例泌尿系彩超均提示膀胱占位。2例均行经尿道膀胱镜检查术+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病理均提示:旺炽性腺性膀胱炎。例1术后行吉西他滨膀胱灌注,随访3年,未复发;例2未行膀胱灌注,尚未开始随访。结论:旺炽性腺性膀胱炎是临床罕见病,患者有尿频、尿急、尿痛、排尿困难等症状时应警惕。病理活检是诊断该病的金标准,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术后膀胱灌注是目前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可降低复发。

  • 标签: 旺炽性腺性膀胱炎 囊性-腺性膀胱炎 诊治
  • 简介:摘要乳腺癌病理学亚型可根据其免疫组化结果如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及Ki67表达进一步细分为不同的分子亚型,包括管腔型、HER2过表达型和三阴型。管腔型被定义为ER和(或)PR阳性,在分子机制上,ER的表达活性可调控PR表达,所以ER与PR表达通常一致,但在检测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部分ER/PR表达不一致的情况,尤其是ER(-)/PR(+),但关于此类病例是否真实存在尚存争议,应对此型患者重新进行ER和PR免疫组化检测,再根据HER2状态进行分类。因ER与PR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内分泌治疗疗效密切相关,故其检测结果将直接影响临床医生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本文现就ER(-)/PR(+)型乳腺癌存在的原因及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文献复习探讨。

  • 标签: 乳腺癌 雌激素受体 孕激素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无排卵型月经不调者联合使用雌激素与孕激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无排卵型月经不调者80例,随机分为单采用孕激素(孕酮)治疗对照组(n=40)与联合使用雌激素(戊酸雌二醇)治疗实验组(n=40),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50%,高于对照组80.00%,P

  • 标签: 无排卵型 月经不调 雌激素 孕激素
  • 简介:摘要乳腺硬化性腺病是女性常见的良性增生性疾病,影像学表现因酷似恶性病变而诊断困难,常导致不必要的过度治疗。本文主要对其X线摄影、超声和磁共振影像技术的表现和应用进行综述,旨在提高影像医师对于乳腺硬化性腺病的认识。

  • 标签: 乳腺 硬化性腺病 X线摄影 超声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通过对一例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护理,总结护理经验。结果:在快速康复理念下,经过精心护理,患者手术顺利,术后3天出院。结论:对于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患者,应尽早手术治疗,围手术期应遵循快速康复理念,做好患者心理护理,以促进患者身心康复。

  • 标签: 46XY单纯性腺发育不全 两性畸形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