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乳腺钼靶摄影技术对乳腺摄影图像质量的影响研究。方法将我院2013年-2016年所收治的26例乳腺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的方式将26例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13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超声诊断的方式,而实验组患者则采用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进行诊断。结果在对照组13例患者中,诊断符合率为61.54%);而实验组诊断符合率为84.62%;实验组患者所的图像甲级片占92.31%,明显的高于对照组的69.23%,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上所述,乳腺钼靶摄影技术能够有效地提高乳腺摄影图像质量。

  • 标签: 乳腺钼靶摄影技术 乳腺摄影 图像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在乳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2月于我院因乳腺肿瘤需进行手术治疗的患者共88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44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超声检查,而综合组患者进行超声光散射乳腺断层成像检查。两组患者都进行手术切除病灶且做病理检查。结果通过不同检查,综合组患者、常规患者检查数据与病理数据对比结果经过一致性检验可知Kappa值分别为0.742和0.631,由此可以看出,综合组一致性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能够显著乳腺肿瘤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医院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超声光散射成像 乳腺肿瘤 诊断价值 常规超声检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乳腺癌治疗中予以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样本病例为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5例,以2013.10~2016.10为样本病例选取时段,采用抽签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其中8例予以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实验组,而7例予以传统根治术治疗的患者为对照组,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对和分析。结果相比对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较短、术中出血量明显较少、清除率明显较高、下床时间明显较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2组以上比对数据均验证均P<0.05,统计学形成意义。结论在乳腺癌治疗中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在临床治疗中值得应用和推广。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区段切除术在乳腺良性肿块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8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行常规乳腺区段切除术,研究组行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对比两种术式的临床应用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与住院时间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切口疼痛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2%,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4.49%(P<0.05)。研究组患者对乳房外形的满意度评分为(8.56±1.37)分,对照组为(6.25±2.04)分,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改良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确切,并发症少,并且对乳房外形影响小,。

  • 标签: 乳腺 区段切除术 良性肿块 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9月-2017年8月收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手术方法,研究组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手术入路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瘢痕VSS评分、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患者的乳房外观的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以及瘢痕VS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乳房外观满意度为96.3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切除治疗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的手术时间较短,瘢痕VSS评分较低,患者对乳房外观满意度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行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纤维腺瘤 乳腺后间隙入路 乳腺下缘切口 临床效果
  • 简介:"我今年体检各方面指标都很正常,就是有个乳腺小叶增生。";"我也是,这个乳腺增生年年有。不知道怎么回事儿。"拿到体检报告,许多女性朋友会在"主要健康问题"这一栏看到乳腺小叶增生这种病。有些人为此十分紧张,担心乳腺增生会演变成乳腺癌。其实它只是一只"纸老虎",对于女性朋友来说,它像感冒一样常见。

  • 标签: 乳腺增生 女性朋友 体检报告 乳腺癌 乳房 乳腺上皮
  • 简介:子琳:乳腺癌把才华横溢的姚贝娜从这个世界上带走了。她作为国内公开自身乳腺癌经历的艺人,大胆讲述努力抗癌的经历;也曾在病中日记里写道:决定今后工作不要再那么紧张,每天告诉自己身体第一……

  • 标签: 乳腺癌 保健法 医学心理学 心理卫生 心理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急性乳腺炎的治疗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治疗及护理提供指导。方法对本院门诊诊断的628例急性乳腺炎患者使用乳腺低频脉冲治疗仪进行治疗,并配合适当的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使用乳腺低频脉冲治疗仪对急性乳腺炎进行理疗,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结论乳腺低频脉冲治疗仪配合适当的护理措施对急性乳腺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低频脉冲治疗 理疗 急性乳腺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疗效、安全性。方法2013年1月-2015年12月,随机选择医院采用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120例。结果病灶直径与术中出血、创伤恢复时间存在相关性,不同分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4.2%(5/120),术后随访未见复发。结论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治疗乳腺多发良性肿瘤疗效较好,复发率、并发症发生率低,出血少。

  • 标签: 乳腺良性肿瘤 多发良性肿瘤 Mammotome乳腺旋切系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乳腺钼靶摄影检查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我院50例女性乳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研究对象均采用乳腺钼靶摄影检查,将诊断结果与病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抽取的患者中确诊为乳腺癌的共有44例,其纤维腺瘤3例,乳腺囊性增生2例,乳管内乳头状瘤1例。结论乳腺钼靶摄影检查是诊断早期乳腺癌的重要方法之一,检出率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乳腺钼靶 早期乳腺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乳腺超声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 4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 2016 年 3 月 ~2017 年 3 月,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 20 例,观察组患者采用乳腺彩超进行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 B 超进行检查,对比各两组患者的临床诊断正确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正确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早期乳腺癌诊断中应用乳腺彩超的临床诊断正确率明显较高,可作为疾病诊断的首选方法,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 标签: 乳腺彩超 早期乳腺癌诊断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5年7月—2016年7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72例,依据患者治疗方式差异性分组观察,观察组39例采取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36例,仅开展常规根治术,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术后12个月存活率对比无明显差异性;不过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癌的治疗给予改良根治术治疗效果确切,降低患者手术并发症率,提高患者存活质量。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2016年3月到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乳腺癌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患者所选择的治疗方式,纳入改良组与保乳组(n=37)。改良组应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保乳组应用保乳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的乳房美容效果满意度以及疾病复发情况。结果改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住院时间均高于保乳组患者,改良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41%,与保乳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21.62%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改良组患者乳房美容满意率为97.3%,保乳组患者乳房美容满意率为86.49%(p<0.05)。改良组患者疾病复发1例,转移1例,保乳组患者疾病复发2例,转移1例,组间数据资料比较无明显区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好资料乳腺癌的疗效理想,能够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与疾病复发率的同时,患者的乳房美容满意度相对比较理想,建议乳腺癌患者治疗期间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临床治疗 保乳术 乳腺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4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7例。实验组患者采用改良乳腺癌根治疗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乳腺癌根治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经不同方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5.88%(1/17),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5.29%(6/17),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1年生存患者有16例,生存率为94.12%,对照组术后1年生存患者有11例,生存率为64.71%,实验组患者生存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改良乳腺癌根治术治疗乳腺癌患者,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存率,且减少该类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乳腺癌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7年月期间在我院普外科住院治疗的50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其中观察组予以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治疗,对照组予以乳腺癌传统根治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相关手术指标及术后的生活质量、复发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生存质量评分为(87.3±4.2)分,术后1年复发率为4%(1/25),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乳腺癌传统根治术,术后生存质量高、复发率低,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乳腺癌 改良根治术 传统根治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DNA倍体和P53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因素(患者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分型、淋巴结转移情况、有无癌栓)的相关性,并探讨P53与DNA倍体的相关性,从而为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XX医院2015年9月至2016年4月间乳腺肿瘤患者112例,采用细胞DNA自动检测分析仪测定细胞核DNA含量,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P53,分析DNA倍体和P53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临床病理学因素的相关性以及DNA倍体与P53的关系。结果良性肿瘤、导管内癌、浸润性导管癌三组的DNA异倍体率进行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8.823,P<0.001)。P53蛋白阳性表达与肿瘤组织分级有关(χ2=28.439,P<0.001)。P53蛋白阳性表达细胞中DNA含量高于P53蛋白阴性表达细胞(t=2.18,P=0.033)采用spearman’s秩相关进一步分析P53蛋白表达与DNA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P53蛋白(r=0.753,P<0.01)表达与DNA含量呈正相关。结论恶性肿瘤中DNA倍体率明显高于良性肿瘤,提示细胞DNA定量对肿瘤良恶性鉴别有重要价值。DNA含量与组织分级和分子分型有关,组织分级越高,DNA含量越高,提示肿瘤的恶性度越高。P53阳性表达与组织分级、分子分型及淋巴结转移有关;DNA含量越高和P53阳性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肿瘤大小、临床病理分期和有无癌栓无关。

  • 标签: 乳腺癌 DNA倍体P53临床病理相关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和乳房重建在乳腺外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31例乳腺癌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接受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及乳房重建手术治疗,指定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医生完成相关操作,记录其手术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预后效果等。结果31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成功率100.00%,3例术后发生相关并发症,并发症发生率9.68%;有效随访5年,2例骨转移(6.45%)、3例复发(9.68%),5年无瘤生存率高达83.87%。结论对符合指征的乳腺癌患者给予保留乳头乳晕的乳腺切除及乳房重建手术治疗可获得较为理想的疗效及预后,有利于保障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

  • 标签: 乳腺外科 乳腺切除手术 保留乳头乳晕 乳房重建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2016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4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患者乳腺微创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分别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其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后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形体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乳腺良性肿块患者采用乳腺区段切除术治疗,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愈合时间较少,患者对形体满意度得到提高,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因而值得我们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 标签: 乳腺良性肿块 乳腺区段切除术 治疗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