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中国近代哲学研究的一部力作读《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李天珠由黑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国近代哲学的宏观透视》(以下简称《透视》)是作者魏义霞多年潜心钻研和不懈探索的结晶,也是一部难得的学术力作。1、第一部研究中国近代哲学的专门论著,开中国近代哲学研...

  • 标签: 中国近代哲学 哲学研究 主观唯心论 基本特征 自然科学知识 西方自然科学
  • 简介:中国哲学向来关注生命,现代新儒家尤其重视生命,但是,从生命的角度来注解哲学的尚为罕见。台湾新士林哲学学派代表人物罗光就是用生命来注解中国哲学的,并著有《中国哲学思想史》九卷本。在这部专著里,罗光明确指出他的哲学就是生命哲学,生命哲学将是未来中国哲学发展的新路径。

  • 标签: 生命哲学 中国传统哲学 新路径
  • 简介:以前学界运用以西释中法来研究中国哲学,已得出了很多有意义的成果。不过,这种方法的局限性也越来越明显。为了挺立中国哲学的主体性,为了让她在世界文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以中评西”更值得我们关注。

  • 标签: 中国哲学研究 以西释中 世界文明 主体性
  • 简介:侯外庐是中国思想史学科的开创者,中国哲学研究是其思想史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侯外庐学术研究的主要领域。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侯外庐相继出版了《中国古代社会与老子》(1934年)、《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1942年)、《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1945年)、《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史》(1956年)等著作,对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发展阶段和主要命题进行了深入研究。40—60年代主持完成的五卷本《中国思想通史》标志着其中国思想史及哲学研究体系的建立。

  • 标签: 中国哲学史研究 侯外庐 《中国思想通史》 中国思想史 中国古代思想 思想史研究
  • 简介:中国少数民族哲学研究已有几十年的历史,通过相关方面学者的不懈努力,少数民族哲学已取得可喜的成绩。然而,对少数民族哲学研究的必要性及意义,学术界依然存在争议。本文拟从少数民族哲学中国哲学中国文化、少数民族自身的发展以及当今社会的发展这几个方面的意义,说明少数民族哲学不仅是必要的,而且还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中国是由56个民族共同构建的大家庭,在中国历史上,各少数民族为中国的发展繁荣贡献了自己特

  • 标签: 中国少数民族 哲学研究 中国哲学 人伦道德 十年 宝贵精神财富
  • 简介:本文分四个部分概述从1995年至2008年中国性别哲学研究的发展历程、哲学学科不同领域性别哲学研究现状、性别哲学研究的热点问题以及对中国性别哲学研究的思考与展望。

  • 标签: 社会性别 性别哲学 本土化
  • 简介:作为哲学研究,本文的考察必须以心灵机能为入路。首先论述书画艺术所需的心灵机能,即知性、想像力、审美判断力和品鉴判断力。由于书画造型、色彩元素各异,对这几种内心能力的需求程度随之不同。这样,从哲学角度透视出的中国书画差异,就是书画对某种心灵机能需求强度的差异。

  • 标签: 心灵机能 书法 绘画 审美判断力 品鉴判断力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而要实现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20世纪中国哲学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探索也说明了这一点,就已经开启了中国哲学研究方法的综合创新之路

  • 标签: 中国哲学史 哲学史研究 方法综合
  • 简介:中国哲学简史》短小精悍、简捷扼要,深刻地反映了冯友兰已然成型的明确、成熟的哲学观和哲学史观。他以“对于人生的有系统的反思”哲学观规范了哲学的内涵,以“无用之大用”和“内圣外王”推出哲学自身的特征和功能,在哲学方法上提出“正的方法”和“负的方法”以及“新理学的方法”。冯友兰关于哲学史和写的哲学史的划分,哲学史目的和任务的诠释,哲学研究方法的阐发,表明他的哲学史观已受到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唯物史观的深刻影响。

  • 标签: 冯友兰 哲学观 哲学史观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这是形式理念的与中国思想一致,所以中国思想的理念不是固化的美的形式,作为西方哲学基石的柏拉图的理念是超验存在的纯粹形式

  • 标签: 中国思想 思想柏拉图 柏拉图哲学
  • 简介:这个知识论关系可能不够表达知识问题(它假定的mind,以对话为条件的共同的哲学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的来自不同文化的思想选择都必须成为解释这些问题的资源

  • 标签: 中国表述 哲学中国
  • 简介:这个知识论关系可能不够表达知识问题(它假定的mind,以对话为条件的共同的哲学问题 ,关于这些问题的来自不同文化的思想选择都必须成为解释这些问题的资源

  • 标签: 中国表述 哲学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中国哲学中国文化的本质是自身人性的,中西哲学在人性意义上的一致性是世界哲学意义的,  人生的哲学中国文化就是个性向理性的超越

  • 标签: 中国思想 思想哲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在语言和逻辑表达的分析意义上,维特根什坦的结论就是语言与逻辑表达在哲学问题上是无意义的,分析哲学成为基于语言和逻辑表达的认识论

  • 标签: 中国思想 分析哲学 思想分析
  • 简介:西方思想的问题成为中国思想的问题,现代中国哲学家们一直都希望能够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贡献给世界一些中国的思想问题或者关于人类共同问题的一些中国论证,所以如果中国思想中的问题能够进入世界的问题体系

  • 标签: 中国表述 哲学中国
  • 简介:赖永海著,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出版。《宝庆丛书》之一,朗宇主编。本书目录如下:《缘起论是佛法的细胞》、《佛性与心性》、《佛性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佛儒异同与相互影响》、《佛道二教的交融与互补》、《佛教对中国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论六祖革命》、《禅宗何以能成为中国佛教的代表》、《禅宗前后期思想比较研究》、《祖师禅与

  • 标签: 中国佛教 佛教哲学
  • 简介:西方思想的问题成为中国思想的问题,现代中国哲学家们一直都希望能够从中国哲学的角度贡献给世界一些中国的思想问题或者关于人类共同问题的一些中国论证,所以如果中国思想中的问题能够进入世界的问题体系

  • 标签: 中国表述 哲学中国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另一方面又是一般意义的历史即所有在中国文化中表现的历史,而中国的历史与中国哲学以同一的形态表现为中国文化,从对历史的表达和研究的观点、方法的自觉使历史哲学进入分析的历史哲学

  • 标签: 中国思想 历史哲学 思想历史
  • 简介:全球化的呼声加剧了我国学术界梳理、沉思、拣选传统文化的急迫性。选择哲学这一文化核心内容为切入点,把我国传统哲学基本精神归纳为三个方面,即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天人合一”宇宙观,人与会(社会)关系上的亲亲人伦价值观,自然、人与自我关系上的直觉思维方式,并从现实出发予以评析。

  • 标签: 中国哲学 天人合一思想 直觉思维 宇宙观 人伦价值观 思维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