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4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创伤病人使用冷在临床工作中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对于创伤冷的病理基础的认识可以指导临床工作,其在控制创伤后的疼痛、肿胀有显著的疗效,同时作为一个不良反应小、成本低、操作简便及依从性高的治疗方式,可以很好的缓解患者的经济负担及护理工作量。该文就冷的病理基础及目前冷的进展及应用作一综述。

  • 标签: 冷疗 软组织创伤 局部冷疗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晚期癌症病人对安宁护的需求,分析安宁护对病人生活质量的具体影响,为晚期癌症护理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8月-2018年5月期间期间的110例晚期癌症患者,进行安宁护需求调查,实施安宁护,总结患者安宁护需求以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晚期癌症患者安宁护需求较高,安宁护对患者躯体、角色、社会、情绪、认知功能等生活质量影响明显,干预前后差异显著P<0.05。结论晚期癌症病人安宁护需求高,基于患者安宁护需求进行护理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晚期癌症 安宁疗护 护理需求 生活质量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新生儿红臀局部氧的疗效。方法从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新生儿红臀患儿96例,采用数字随机分配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接受局部氧疗治疗。对照组48例仅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总有效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实验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皮损愈合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新生儿红臀患儿中采取局部氧疗治疗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新生儿红臀 局部氧疗 疗效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静小组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与价值。方法选取我院近两年收治的100例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达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参考组,各50例。观察组在护理风险中采用静小组管理,参考组实施常规护理风险管理,观察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输液意外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参考组(P<0.05);观察组对护理满意评分显著高于参考组(P<0.05)。结论成立静小组,并实施护理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护理风险意外事件的发生情况,有助于护患关系的推广。

  • 标签: 静疗小组 护理风险管理 意外事件 护患关系
  • 简介:摘要本文阐述使用维吾尔医药治疗涩味粘液质所致的高脂血症临床疗效观察,配合成熟剂、清除剂以调节异常体液,同时根据患者体制调配药物,给予复方艾菲提蒙汤,降脂丸药物、合并使用膳食控制,健康教育等方法治疗高脂血症。主要是针对患者体内的异常体液进行排除,调整其气质等方法综合治疗高脂血症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1月-2018年6月收治涩味粘液质所致的高脂血症患者69例。对69例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现实有效率91.3%。

  • 标签: 维吾尔医药 高脂血症 涩味粘液质
  • 简介:摘要目的恶性肿瘤患者体外高频热护理及观察。方法选取我院1000例恶性肿瘤行体外高频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针对性的临床护理,并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治疗均完成,未发生烫伤和硬结仅有5例皮肤发红,经临床处理后均治愈。结论体外高频热是一种无创、无痛、非介入性治疗,对中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具有良好的效果,但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皮下脂肪硬结、烫伤等不良反应,需要给予有效的护理,从而保证临床疗效,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恶性肿瘤 体外高频热疗 护理 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间断冲洗加VSD(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难性创面的应用观察与护理。方法选取我科---到----收治的—例难性创面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断冲洗加VSD治疗,同时给予相应护理。结果----例难性创面患者通过间断冲洗加VSD治疗结合护理后,感染控制有效,创面渗出明显减少,肉芽生长良好,未发生创面继续感染,患者治疗时间缩短,无护理并发症。结论采用间断冲洗加VSD治疗各类难性创面,并给予综合护理,能有效控制创面感染,促进创面愈合,提高治疗疗效,加快患者康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难愈性创面 间断冲洗加VSD治疗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深部热在放射性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胸部CT片明确显示放射性肺炎的患者50例,其中2级45例、3级4例、4级1例。其中20例拒绝行深部热患者设为对照组并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其余30例除给予常规治疗放射性肺炎药物外,同时给予深部热,每周两次。结果30例行深部热患者均可耐受,相较于对照组,放射性肺炎治疗后在临床表现、CT表现及生存质量均有明显改善。结论深部可有效缓解放射性肺炎。

  • 标签: 深部热疗 放射性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小组对临床护理工作的临床影响。方法以2017年1月-12月为病例选取时间,纳入106例住院患者,按照入院登记先后顺序为依据,分为参照组、研究组,各53例,参照组常规静脉输液护理,研究组在静脉滴液过程中使用静小组,对比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89%(1/53)明显低于参照组的13.21%(7/53),(X2=4.867,P=0.027<0.05)。研究组患者满意度评分为(93.24±3.35)分明显高于参照组的(81.03±5.12)分,对比差异均显著,(t=15.198,P=0.001<0.05)。结论在静脉输液中应用静小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护理满意度,安全可靠,推广应用价值高。

  • 标签: 静疗小组 静脉输液 护理工作
  • 简介:摘要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以提高,对医疗服务追求更高的水平,尤其是在儿科液室护理安全方面表现极为突出。由于儿童自身机体功能还未完全成熟,身体免疫力较差、病情变化快且复杂程度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导致儿科液室在护理方面的风险逐渐增大,监护人员对护理服务者的要求也极大的提高。所以,为患儿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至关重要。接下来,本文将对优质护理服务进行阐述,并且从儿科液室护理安全方面着手,进而分析优质护理服务对儿科液室护理安全产生的影响。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中晚期胃癌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局部热联合化学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住院病人共40例,经简单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给予“DCF”方案静脉化疗+局部热。对照组单纯给予“DCF”方案静脉化疗。结果两组在近期临床疗效方面比较未见显著差异(P>0.05)。在生活质量方面,治疗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中晚期胃癌患者中采用局部热联合化疗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安全性较高。

  • 标签: 局部热疗 中晚期胃癌 临床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心理护理对胃癌术后热患者体温上升的影响。方法将46例胃癌术后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5年10月-2017年7月期间收治),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心理护理。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护理后比较,其达到目标体温的时间更短,两者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心理护理对加快胃癌术后热患者体温上升具有积极影响,可在今后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实施。

  • 标签: 心理护理 肿瘤 热疗 体温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舒缓护在社区居家晚期肿瘤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6年3月~2017年9月诊治的晚期肿瘤患者60例进行护理分析,根据研究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0例,研究组进行舒缓护护理,对照组患者仅进行传统家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焦虑情绪评分和满意度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舒适度评分和满意度评分高,焦虑情绪评分低,组间数据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社区居家晚期肿瘤患者进行舒缓护能够提升患者的舒适度,减少焦虑情绪,显著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应用。

  • 标签: 舒缓疗护 晚期肿瘤 居家护理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近些年恶性肿瘤的发病率逐年升高,对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放疗是恶性肿瘤治疗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肿瘤的异质性、易于扩散等特点,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放疗的进一步应用。热是利用高温将肿瘤细胞杀死,同时有助于提高肿瘤细胞的放射敏感性,从而提高放疗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文对近些年关于热联合放疗的恶性肿瘤治疗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照。

  • 标签: 热疗 放疗 恶性肿瘤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探讨脐安眠方对失眠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选择山西中医学院第三中医院失眠症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所有患者分为吕氏脐药灸治疗组和脐对照组,每组各60例。吕氏脐药灸治疗组在脐的基础上加用脐安眠方进行治疗,脐组选用脐进行治疗。治疗前后以匹兹堡睡眠指数(PSQI)评分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SQI各因子评分及总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后PSQI中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催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及总分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均下降更为明显(P<0.01,P<0.05)。结论:脐安眠方对失眠症患者的临床症状的改善,疗效确切。

  • 标签: 失眠症 脐疗 中药外用 吕氏脐药灸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患者病情改善情况和对患者焦虑心理的影响情况。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3月进入本院接受治疗的突发性耳聋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护理干预者设定为实验组,给予常规护理者设定为对照组,每组40例患者。结果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病情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焦虑心理缓解方面,护理干预后,实验组焦虑情绪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对突发性耳聋患者应用护理干预的效果更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焦虑情绪,故此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护理干预 突发性耳聋患者 焦虑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