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2 个结果
  • 简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邓小平主持下,于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会议确定全党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力求争取有一个和平稳定的环境,以利社会主义建设。全会公报首次提出“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实现统一大业。”代替昔日的“解放台湾”的提法。

  • 标签: 和平对话 海峡两岸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社会主义建设 1978年
  • 简介:时间:1999年5月30日下午5时至6时许地点:复旦大学第9宿舍贾植芳教授寓所人物:贾植芳教授、胡守钧教授主题:鲁迅胡守钧教授(以下简称胡):贾老,今天我们谈一谈鲁迅,谈谈阿Q。贾植芳教授(以下简称贾):好的,可以,我们随便谈谈。胡:我们就围绕着鲁迅谈谈吧。贾:好的。上周上海卫视播放了我的一个专题片,原来是东方电视台(播的),你看到了吗?

  • 标签: 对话贾植芳 胡守钧谈 谈鲁迅
  • 简介:一、大写的客家人曾令存(以下简称曾):我们谈谈有关客家的话题,包括你的创作与客家的关系,客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客家人的精神品格,客家历史与人文,等等。你的创作有两点值得注意:一个是跟你家族与个人经历的关系,特别是你的父亲母亲对你的影响,从“土改”到“大跃进”、“四清”,到“文革”被打成“反革命”,还有你的的编辑记者生涯;另外一个是与客家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客家人 程贤章 文化观 节选 对话 “大跃进”
  • 简介:仲夏六月,六朝古都南京姹紫嫣红,分外妖娆。继2002年、2005年、2006年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之后,由南京大学、哈佛大学燕京学社联合主办的“第四次文明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于2010年6月11日至14日在南京召开。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文明对话 综述 南京大学 2010年 六朝古都
  • 简介:《陈述的形式配置》是本维尼斯特关于陈述理论的一篇重要论文。在这篇文章中,本维尼斯特明晰地阐释了关于陈述的定义、前提、特征以及其实现的框架结构的思考,并在文末留下一个开放的结尾,特别指出关于书面陈述中的复杂话语形式还有待作进一步地分析。本文即从此处入手,运用本维尼斯特的陈述和对话结构的理论,试图按照书面陈述中的陈述层面、陈述对象、对话结构的实现形式的不同来重新梳理小说中的对话结构,同时针对小说对话模式中陈述行为指示词"XX说"的缺省现象,运用本维尼斯特陈述理论中的"参照指涉"概念,来对小说叙事变革过程中叙事者逐渐隐身的问题进行进一步的探讨。

  • 标签: 本维尼斯特 陈述 小说中的对话结构
  • 简介:2017年夏天广东最热的一个展览,绝对是“其命惟新广东美术百年大展”。在广东美术馆门口排队入场时,很多人争着跟立在门口的雕塑《海的女儿》合影,这件唐大禧的经典作品,正好浓缩了本次大展“开风气之先、领时代之新、走变革之路”的主旨。广东大展还没结束,81岁高龄的唐大禧,又动身前往北京,在中国美术馆展出的“首届中国雕塑艺术大展”这个新中国建立以来规模最大的雕塑艺术大展强烈地吸引着唐老师,其中,也有他的三件雕塑精品。

  • 标签: 雕塑艺术 老百姓 广东美术馆 价值 对话
  • 简介:福田亚细男先生,前日本民俗学会会长,历任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教授、新渴大学教授、神奈川大学历史民俗资料学研究科教授等职,现任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名誉教授。福田先生是日本“二十世纪民俗学”的代表,批判性地继承了“柳田民俗学”,所提出的“地域民俗论”“村落社会论”等具有广泛影响。值得一提的是,福田先生组织的中国调查项目历时二十年,对于中国民俗学人的交流与合作做出了突出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施爱东研究员在日访学期间,于2010年9月3日对福田亚细男先生进行专访,旨在加深两国民俗学界的相互理解,本刊特配发福田先生的新作以飨读者。今后,还将不定期刊载对海外民俗学名家的学术专访,敬请留意。

  • 标签: 相互理解 民俗学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福田 民俗博物馆 对话
  • 简介:许锡栐,字笏丞,1912年在广州出生,清廉干吏许应锵之曾孙,许广平、许卓的侄子。97岁的他目前是许氏家族中的第六代族长,也是家族中年纪最大的一位,本刊记者日前在天河的一个住宅小区内采访了许锡栐。

  • 标签: 第六代 家族 族长 对话 潮州
  • 简介:在1999年历经921地震后的台湾,公共工程重建的主流论述引导建筑设计思潮巧妙地与'地域主义'结合,在思维逻辑上,反省并接纳早期现代主义所拒绝的'地方性'环境因子,尊重长久被忽略的常民生活模式路线;在空间形式的表征向度上,'地域主义'与城市遗产保护所追求的原真性课题不谋而合。城市遗产是台湾社会的缩影,具有多元并陈、复杂与矛盾的本质,在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讨论决策过程中,核心议题是原真性多元化修护层级的判断,此与规划设计准则的决策伦理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整理归纳近十五年来台湾在遗产保护与活化利用的探索方向,逐步建构城市遗产调查研究方法论与保护决策之层级性思维,为城市遗产保护与再生活化效益价值评估时,从中发掘具有保存价值与规划伦理决策意义的讯息,一同建构兼顾地区人文性与永续发展的规划设计理论。

  • 标签: 原真性 城市遗产保护 保存伦理 再生活化效益
  • 简介:在十七到十八世纪,耶稣会士成为中国和欧洲之间的使者。《教育信笺》是关于哲学思考的主题。许多知识分子发现古老的中国,受到震撼。《圣经》里对历史大一统的认识遭到质疑。中国的历史让圣经的编年史受到冲击,历史学家、哲学家和神学家徒劳地试图调和东西方思维对世界起源的分歧。热爱汉学的人士和反对汉学的人士相互辨争。耶稣会士的作品被某些哲学家、例如海德,认为缺乏真实性;但是在另一些人眼里,例如莱布尼兹,则被看作是“我们时代最重大的事件”,因为他们的作品冲击了《圣经》的编年史,甚至是《圣经》本身所提到的民族诞生和惟一语言的真实性。

  • 标签: 耶稣会士 中国 《圣经》 世界起源 革命
  • 简介:日晷,这一古老的天文计时器,在钟表未问世之前,人们常依其日影在晷面位置的变化来掌握时间。据史料记载,我国日晷多为固定的赤道日晷,因而,在漫长的人类计时历史长河中,赤道日晷作为我国传统日晷而独放光彩。星移斗转,明未清初,外国耶稣会以输入科学技术为法宝,终於搭起了在中国顺利传教的天梯,朝廷内才有了来自欧洲的一些天文仪器。新法地平日晷便是其中的一件。此仪器为德国传教士汤若望所制。於清初顺治元年(1644年)七月初九日,随同其它几件贡品献给清帝。地平日晷,被巧妙地设计成小方桌,晷面(即桌面部分)为银镀金,桌架、桌腿及托泥部分均为红木。长

  • 标签: 天文仪器 掌握时间 托泥 日影 暑中 明式
  • 简介:法语中存在一部分位移动词,其后可直接加动词不定式,中间无须任何介词。本文将其命名为"准连动",那么此结构具有哪些句法语义特征呢?本文主要探讨该结构中各个动词、地点状语及其它成分的特征,以及所受的限制,并将其与VP1+pour+VP2结构进行对比。通过分析,发现准连动用于表达目的,但受到诸多句法语义限制,且并非是通过省略介词pour得来的结构。

  • 标签: 准连动式 位移动词 目的
  • 简介:根据省政风行风评议领导办公室的要求,结合全省旅游行业的实际情况,省旅游局于10月23日在太原金辇酒店召开2006年全省旅游行业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听证对话会。

  • 标签: 旅游行业 行风评议 民主评议 政风 对话 听证
  • 简介:近年来,学界对“核心素养”的研究方兴未艾。如何在教学中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迫在眉睫的教学担当,应该是让“核心素养”在课程中可教、可学。具体到语文学科,聚焦到写作板块,日益突显的问题是教材提供的习作知识明显不足,

  • 标签: 知识建构 教学 习作 对话 图学 回归
  • 简介:在2012年举办的第九届中国摄影金像奖评选中,肖吉地在众多高手角逐中脱颖而出,一举摘取金像奖桂冠,获得中国摄影个人最高成就奖."作品静谧、柔美、简洁、空灵.

  • 标签: 对话摄影家 心境 拍摄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