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历史惊人地相似重复,幽王嬖褒姒而成丧身亡国的末主,玄宗嬖杨玉环而成弃都丧国的准末主;宗周都城镐京宫室宗庙被毁,变得黍稷离离,而李唐都城长安被胡骑践踏,太庙为乱贼所焚。周大夫感伤而作《黍离》诗写西周之亡,抒发故国之思和哀挽之情。千馀载后杜甫于镐京遗址彷徨悲伤,作《哀江头》诗写曲江池岸萧条破败景况,抒发故都沦陷的沉痛之情,言外寓《黍离》之悲。本文比较分析二诗以体察其相同的美刺伤闵哀思之言,乱世之音,以及诗人笔下所寓的“末主乃有嬖女”之意。诗经杜诗中有关诗史方面的传承,是个内涵丰富、意蕴深沉的话题,对此进行比较研究.具有丰富的学术价值和深远的学术意义。

  • 标签: 镐京 曲江池 黍离 嬖女 末主 诗史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2-28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09-09-08
  • 简介:"'国故'、'国学'、'中学'、'古学'、'国粹'、'国故学'等歧异名词,'国学'、'中国[学]'、'古学'三者,就是'国故学'

  • 标签: 区分国学 国学国故 国故学
  • 简介:<正>此君肯定有异秉,其作肯定有异品。年轻的她由写诗而把精神的触角伸向文坛,又转而以其别样的意绪意态意味的小说孤峭于文坛。起笔之初便以自我的“象形文字”式的形象塑造而表现出一种现代之子的精神之相,并于情绪的颤动中传真出其一份“心电图”,形象画面的流转中波光水影般地倒映出一段人生风景。尔后竦笔一摇写起小镇“志异”来,下笔如有神如有鬼,“芙蓉泣露香兰笑”,带来新的美文给人新的惊异。那种神兮兮或诡奇的写法又进而泛化到其大多数近作,由小镇到都市又无论你我他所构成的对象世界,并继承和深化了由小镇志异开启

  • 标签: 陈染 形象塑造 象形文字 自叙传 小说 形象画
  • 简介:电视作为视觉艺术,镜头就如同画家手中的笔,画面就如同画家的画案。一百个画家画“蛋”,会画出一百个风格不同的“蛋”式。那么,一百个摄像师拍同样的规定性的镜头,其风格也势必各异。

  • 标签: 电视艺术片 电视记录片 镜头 视觉艺术 画家 摄像师
  • 简介:王世贞编选的《艳编》当为45卷,刊印后出现众多精选本及效仿的内容不同的《艳编》。这些传世本可以分为三大系统:一是45卷本系统,包括《艳编》45卷本、《新镌玉茗堂批选王奔州先生艳编》40卷本和《玉茗堂摘评王弁州先生艳编》12卷本;二是不分卷系统,包括57卷本和53卷本《艳编》;三是12卷本系统,包括国图本《艳编》和《安雅堂重校(古艳编)》。只有45卷本系统可归于王世贞名下,其他系统的本子盖为书坊主所为,不能题署王世贞编选,这应引起目录学、版本学、图书馆学界的重视。

  • 标签: 王世贞 《艳异编》 版本 效仿
  • 简介: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尤其是喜欢吃木耳、银耳以及喜欢恶作剧的朋友们要注意啦!我的表妹告诉我,她的淘宝店即将开张,专门销售时下欧美很流行的高科技生物产品——真菌生长喷雾剂,只要偷偷胡学的课桌上喷一喷(请勿对讲台或黑板使用),第二天就能长出—簇货真价实、营养美味的木耳来,

  • 标签: 高科技生物产品 异种 科幻 真菌生长 喷雾剂 木耳
  • 简介:《华文文学》是由汕头大学台港及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心出版的一本文学季刊。笔者出席汕头“海内外潮人作家研讨会”时,跟其他与会作家一起各获赠一套《华文文学》。此季刊的宗旨主要是发表研究中国大陆以外各地区的华文文学,重点是台湾、香港、北美及东南亚等地区,借以促进文学交流,是一本创作研究并重的刊物。其版型为十六开本的杂志型。笔者所得到的《华文文学》是从1988年2月出版的第9期到1991年11月出版的第18

  • 标签: 华文文学 台港 文学交流 郭永秀 周粲 中国文学
  • 简介:葛德文功利主义理论产生于十八世纪后半叶。受到当时理性主义大环境的熏陶,通过不断研究,葛德文运用理性的思维分析各种必然性选择、发展的规律,最终提出了追求更多利益将与人类发展史同步存在的功利主义理论。在其功利主义理论思想体系中,他肯定了道德利益的联系,认为个人价值的大小决定于个人的贡献及个人贡献能力之间的比例,主张个人利益要服从社会公众利益,在评价一种行为是否道德时,应当将动机效果相结合。目前,法律趋同已深入到国际交往各个领域的规范中,功利主义为解释这一现象的必然提供了根本性的支持。

  • 标签: 功利主义 利他 法律趋同
  • 简介:民国时期的《印度艳记》记录了作者对印度社会的观察,也大量参考了英国作家费纳摩尔(JohnFinnemore)的《印度一瞥》及《印度家庭生活》的内容,并与二者形成鲜明的互文关系。《印度艳记》在所记述内容上虽然后者大同小异,但在对印度的态度上却多有不同。其对印度的态度是复杂矛盾的,表现出在西方现代文明东方传统文化之间的艰难抉择和矛盾的立场,在当时的中国是具有普遍性的。

  • 标签: 印度游记 《印度艳异记》 民国时期
  • 简介:<正>《光明日报》88年9月12日发表如题(李震)一文,认为社会主义资本主义性质上虽根本不同,但确实存在着一些不可否认的趋同现象。他指出:一、生产力具有共同的本性和要求,超越了社会制度的界限。两种制度的国家现都出现了寻求计划市场相结合的情况。二、两种社会处于同一历史时代。当今的时代是和平发展的时代。现实的社会主义将作为独立的社会形态现代资本主义长期处于同一历史时代,彼此联系,互相竞争,共同解决当代和平发展的主题。三、两种社会具有同一的历史任务,即实现社会现代化。现代化的基本变项是一致的,即物质基础现代化,政

  • 标签: 生产力标准 社会主义 历史时代 计划与市场 资本主义性 相结合
  • 简介:纳博科夫和林语堂同在其本国文化下成长,而后又到外国接受教育,最终成为用双语写作的文学家和翻译家,以各自成功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作品促进了本国外国的文化交流。本文从二者翻译观的形成、翻译观的内涵、翻译美学观、译者修养、译者主体性五方面展开比较研究,重点分析其译作广受欢迎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以期为二者翻译思想研究以及不同国家问的文化交流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纳博科夫 林语堂 翻译观 文化
  • 简介:明词在其特定的历史文化语境下,确实形成了前之唐宋词、后之清词有所区别的自家面目或自家特色,形成了堪称特色而不仅仅是缺点的“量之美”。所谓“明体词”,就是对这种典型的明词特色的概括体认。“明体词”滥觞于明代前期,中间以杨慎为里程碑式人物,至晚明时期基本定型。明体词是在明代后期思想解放和主情文化的语境下,同时又受小说、戏曲和时调民歌等流行文化浸润影响的产物,以吴中地区的吴鼎芳、顾同应、董斯张、施绍莘、单恂等为代表性词人。“明体词”的形成,不是一帮浅薄词人误打误撞的旁逸斜出,而是以王世贞《艺苑卮言》为代表的词学理论指导下的实践结果。世俗化的艳情趣味、生活化的喜剧情境、清新俊逸的语体风格以及民歌手法风味的借鉴点染,是明体词的基本特征。

  • 标签: 明体词 异量之美 基本特征
  • 简介:《聊斋俚曲集》作为清代具有较高语料价值和社会学价值的说唱文学,其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其语言特点显示了当时的口语风貌。同素序词研究是词汇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汉语词汇演变的状况。《聊斋俚曲集》中使用了为数较多的同素序词,但是成对出现的相对较少,对其进行深入调查和统计研究,进而揭示其方式、成因、演变、趋势等方面的特点,了解近代汉语向现代汉语过渡的轨迹。

  • 标签: 聊斋俚曲集 同素异序词 近代汉语
  • 简介:创造社是在文学对青春浪漫气息的呼唤中崛起的。它们在新文坛所掀起的那个文学新浪潮,既封建旧文坛的那种旧文艺有着本质的不同,并将其视为死敌;也不同于新文坛内先他们而起的以《新青年》、《新潮》和文学研究会为代表的那个类型的新文艺。在文学革命运动之中,他们是独树一帜,军苍头突起。用郭沫若在《文学革命之回顾》中的话来说,他们在文学革命爆发期中要算第二期的人物了,《新青年》时代的文学革命运动不曾直接参加,和那时代的一批启蒙家如陈独

  • 标签: 创造社 郭沫若 郁达夫 张资平 成仿吾 文学革命运动
  • 简介:北宋蔡兴宗《杜诗正》为杜诗早期校勘之一家,久佚不存,近人言杜诗学史,多据《诗话总龟·正讹门》引用32条,余则鲜所论列。今从宋人《新刊校定集注杜诗》、《分门集注杜工部诗》、《集千家注杜工部诗集》等书中共辑得49条,题为《(杜诗正)钩沉》。

  • 标签: 蔡兴宗 杜诗正异 辑佚
  • 简介:曹丕的、邯郸淳的和无名氏的是三国时期著名的三部小说,笔者对它们的成书年代作了具体的考证,得出如下结论:成于东汉建安二十二年至魏黄初七年间(217-226),成于魏黄初五年至正始二年间(224-241),成于三国吴初.

  • 标签: 《列异传》 《笑林》 代考 三国时期 成书年代
  • 简介:<正>历史的真实形态要比通常史籍告诉我们的复杂得多,小说是对历史的补充,但我们其实无法走进历史更无法再现历史,只能让我们的思想"接近"历史,力求做出合理的解释。在解读长篇历史小说《问心碑》求教于作者时,崔慕良(老莫)先生这样坦陈己见。我们了解历史,是出于对历史的敬畏,但正因为想象实际之间难以逾越的阻隔,反倒成了人们对历史人物备感兴趣的充足理由,作家们凭自己的理解去填补其中的空白。《问心碑》问世经年,产生一定社会反响,作为本土文化中少见的力作,我们仍然确有必要满怀兴致的探讨这部作品的意义。本文仅就人物塑造的话题试为管窥,以便就教于方家。

  • 标签: 长篇历史小说 赵泽 人物形象塑造 历史人物 龙德 人物塑造
  • 简介:清三代是景德镇瓷器发展的最高峰,尤其是官窑瓷器明代相比有很多的创新之处:瓷器造型新奇多变、装饰品种丰富多样、材料研制更加成功,工艺技术亦更加发展进步。瓷器的这些变化清三代政治的稳定、经济的发达、对外交流的作用是分不开的。本论文正是从各个角度分析清三代和明代官窑瓷器的差异之所在。

  • 标签: 清三代 官窑 瓷器 装饰 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