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6
319 个结果
  • 简介:<正>§1汉语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的界限,有一种常见的格式,可记作“A以B”。例如:唐代以前长江以北五十个以上洛阳以远十年以来白线以里消灭了陈友谅张士诚等南方割据势力以后划定的临时军事分界线以南从这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处在A位上的成分是开放性的。这些成分可以是单音节的,也可以是双音节的;可以是词,也可以是词组。数量无法穷尽。处在B位上的成分,全都是单音节的。这是封闭性的,仅限于如下17个词:上、下、内、外、里、前、后、左、右、东、西、南、北、远、近、来、往。“以”位于“A”和“B”二者之间,是由古代汉语延用下来的,似应视为连词,连接修饰语和中心语。整个“A以B”是名词性结构。

  • 标签: 类事物 围墙 有定无定 拐角 异类 喀什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主语和表语同形的判断句,由于在修辞上产生某种特殊的表达作用,很早就引起了人们的注意,陈望道先生曾把这种修辞现象归入“复叠”修辞格。语法上最早注意到这种句式的大约是吕叔湘先生,他在《中国文法要略》中曾作过一些有启发性的分析。然而,正式命名为“同语”,并从修辞特点方面专门作了论述的当推张弓先生。他给“同语”下了一个简明的定义:

  • 标签: 判断句 同语式 修辞特点 主语 老舍 吕叔湘
  • 简介:徐通锵先生发现不同系统同源音类的叠置,建立叠置音变类型。作为一般离散音变中的一种比较特殊的形式,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但在以文白异读作为动因,区分“竞争”和“变化”方式,叠置音变与离散音变的差异等理论概括和表述等方面,还值得进一步讨论。

  • 标签: 语音演变的类型 离散式音变 叠置式音变
  • 简介:本文对《超越词汇:一思维如何构建意义的新科学》一书做了内容概述和简评。首先介绍了该书的写作背景,其次对各章内容做了概述,最后从学术上的主要贡献及对科研和教学的启示两个方面做了简要评述。

  • 标签: 思维 语言 意义 世界
  • 简介:作为二十世纪初最重要的女作家之一,左拉·盖尔(1874—1938)已逐渐被人淡忘,近年来对她的研究也鲜有出现。盖尔的文体风格表面上简洁朴素,但实际上却有着不动声色的细腻。借助现代文体学的研究方法,可以更系统地分析作者使用语言的高超技巧。文中选取盖尔现实主义创作阶段的短篇小说《厄尔尼·登豪尔》,讨论作者如何通过各种及物性过程和言语呈现方式塑造男主人公厄尔尼的形象。

  • 标签: 左拉·盖尔 厄尔尼·门登豪尔 及物性过程 言语呈现 文体学
  • 简介:前几天,有个在中文学校的老师打电话给我说:“这里的孩子生活常识太少了,都三年级了,问他们猕猴桃不知道,茄子也不知道!”我一听,乐了!告诉她:“你下次再去华人超市购物时,

  • 标签: 中文学校 孩子 多元化 加拿大 叫法 物品
  • 简介:德里达是法国后现代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论文字学》是他的重要著作之一。对《论文字学》一书,某些人认为这是一部纯哲学著作,是给哲学家读的。其实不然,西方的某些哲学家自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起,为了走出“哲学危机”,纷纷把某学科作为了哲学的研究对象。德里达正是在此时涉足了语言学领域。他从哲学的角度重新审视了“语言学”的一些传统概念并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 标签: 文字学 德里达 学科 后现代主义哲学 哲学著作 代表人物
  • 简介:不同的量词在语义、原型意象两方面都会有所区别,同样的事物也具有多方面的特征。这就造成了同样的事物可以用不同的量词计量,同一量词可以计量不同事物;不同量词的用法既有重合,又有不对称的情况。量词“”、“种”、“类”是一组表示类别的量词,其用法既有重合之处,也有不对称现象。文章运用意象分析的原理和方法,提示其用法的认知理据,为对外汉语教学提供帮助。

  • 标签: 量词 用法 意象
  • 简介:法语动词六大语之一的条件,一般说来,是一种表达现实性的语,但严格地说,它既是一种语,也是一种时态。作为时态,它可以表达过去中的将来时或过去中的先将来时的概念,这实际上属于直陈的范畴;作为语,条件主要用来表示有可能或没有可能发生的动作或状态,这一动作或状态能否实现得取决于某种条件或假设是否成立。本文试图从条件一般用法及特殊用法入手,将其作一简要而较全面的归纳。限于篇幅,每种用法之后,一般仅举两例。下面就从语意义和时态意义两方面,先来谈谈条件

  • 标签: 条件式 语式 未完成过去时 陈式 过去将来时 完成体
  • 简介:文章对汉语重叠进行俯瞰综合研究,探索重叠产生的认知机制,并以此为据阐明重叠表达的若干特点。

  • 标签: 重叠 语法 语用 认知
  • 简介:  凡是主语是受动者的叙述句,称为被动.汉语特别是古汉语缺乏形态标志,被动和主动有时是同形的.如"伐者""攻者"既可以是施动者(主动者)即施行动作行为者,也可以是受动者(被动者).……

  • 标签: 特殊被动式
  • 简介:命令表示说话者要别人完成某种行为,表示说话者的命令、请求、建议、要求、警告、希望等。但在实际运用中,除了上述祈使意义外,还有一些特殊用法,从而使命令所具有的祈使意义减弱或完全消失。例如这类重迭结构的命令就是如此。这类结构是由两个相同的动词第二人称命令单数形式,中间嵌而成。其中的两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与句中第三个行为相对立,表明它们对第三个行为是无能为力的。例如:(不管你怎么哭,过去的一切不可挽回)。根据语义,这类结构叫作如下替换,基本意义不变。1.用的让步从句来替代。例如:

  • 标签: 命令式 让步从句 祈使 类结构 口语色彩 完成体
  • 简介:“拿”字处置元代已出现,但其发展有着较大的地域差异性,即元代产生于北方,明代才出现于南方。自清代中叶开始直到现代汉语,南方的发展超过了北方,特别是在吴语中,处置“拿”字句几乎完全替代了“把”、“将”字句。

  • 标签: 处置式 “拿”字句 方言
  • 简介:通过对初级上汉语水平留学生汉字与"图片—注音"听力测试对比实验发现,初级上水平留学生在"图片—注音"下的正确率都高于汉字。理论上说,"图片—注音"更能反映被试真实的听力水平,但实验结果显示,汉字比"图片—注音"具有更高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文章认为,对于初级上阶段而言,"图片—注音"在测试理念上更为合理与科学,但操作上尚存改进空间,并据此提出将现行"图片—注音"中用图片呈现的对话理解项目改成汉字注音的设想。

  • 标签: 初级上听力测试 汉字式 “图片—注音式” 结构效度 内容效度
  • 简介:“被”字构的应用在现代汉语中越发广泛,除了及物动词外,不及物动词、名词和形容词皆可进入该构,形成错配构。几类构因家族相似性形成“被”字构范畴,认知语法和构语法的互动分析为该构范畴成员的可接受性提供了概念上的理据。

  • 标签: “被”字构式 认知语法 构式语法
  • 简介:众所周知,不同层次、不同性质的院校,由于外语教学有着各自的不同背景,学生的英语水平总是参差不齐。尤其我们石化院校,学生大多数来自山区和边缘地区,这些学生与江浙一带和一些大城市来的学生英语水平悬殊很大,即使实行分级教学,在同级段内的学生,由于个人差异的客观存在,发展仍然不

  • 标签: 学生 大学英语教学大纲 英语水平 分层式 教学方法 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