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我国应用航天诱变育种技术选育出的首批太空蔬菜品种,如今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家。目前,“太空蔬菜”已经开始在全国大面积种植,其中“太空番茄”已累计推广了3万亩,“太空青椒”的累计推广面积则已突破20万亩。黑龙江省农科院的科研人员从1987年起先后进行了7次卫星搭载试验,并在2000年和2002年分别育成“宇番一号”番茄新品种和“宇椒一号”青椒新品种,成为国内首批育成的太空蔬菜品种。经检测:“宇番一号”的贮存期可达20天,比一般品种延长一周,“宇椒一号”的维生素C等物质含量可以提高20%以上。同时,太空蔬菜品种的成熟期提前、产量提高,

  • 标签: 蔬菜品种 种植 育成 青椒 黑龙江省农科院 太空番茄
  • 简介:本刊北京讯:2011年10月14日,中国食品添加剂和配料协会受卫生部委托在京召开加强食品添加剂新品种管理研讨会。卫生部卫生监督局食品标准处刘明,食品添加剂新品种许可审评专家委员会秘书处张俭波、张霁月,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李惠宜教授级高工,行业骨干企业代表及协会相关人员共25人参加会议。

  • 标签: 食品添加剂 品种管理 食品发酵工业 专家委员会 食品标准 卫生监督
  • 简介:采用日立L-8800型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五个不同品种的荔枝果汁的游离氨基酸和水解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荔枝果汁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和药效氨基酸,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为18.68%~23.25%;鲜味氨基酸含量为30.80%~58.23%;药效氨基酸的含量为21.91%~52.79%。其中,γ-氨基丁酸含量达到游离氨基酸总量的38.6%。此外,荔枝中的还原糖主要以果糖和葡萄糖的形式存在,黑叶和妃子笑品种的荔枝以积累单糖为主,属单糖积累型。

  • 标签: 荔枝 品种 氨基酸 糖类
  • 简介:利用网路检索NCBI有关植物机能性成分的文献,最近在实验动物的研究动向方面,依照文献的多寡排列是:类胡萝卜素、辣椒素、异硫氰酸盐、金雀异黄素(genistein)、皂素(saponin)、槲皮酮(quercetin)、白藜芦醇。从论文研究的领域来看,生理学及药理学领域各2000篇以上,营养学领域157篇。探讨的项目以肿瘤、癌症、脑神经系统最多,有500篇以上,远比血管系统、免疫系统、骨骼代谢项目多,主要是期待植物机能性成分,能用于疾病治疗、预防、维持健康及新药开发。

  • 标签: 机能性成分 植物 类胡萝卜素 异硫氰酸盐 金雀异黄素 脑神经系统
  • 简介:采集饭馆各物品共502份标本,用RPHA法监测HBsAg。在饭馆各物品中均检出HBsAg阳性,平均HBsAg阳性率13.75%,私营个体饭馆的HBsAg阳性污染程度高于国营集体饭馆(X~2=4.04P<0.05),直接入口用品中茶具污染明显高于餐具(X~2=6.40P<0.025结果说明:在食品卫生工作中的一冲,二洗,三刷,四消毒在总体上还未达到消毒目的,存在着一定的死角,如不及时纠正,肠道传染病的发病率可能要大幅度上升。

  • 标签: 污染状况调查 乙肝表面抗原 食品卫生工作 餐具消毒 肠道传染病 灭菌生理盐水
  • 简介:选用130份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测定其脂肪氧化酶(LOX)活性,全麦粉白度,黄度,类胡萝卜素含量和RVA参数,并进行相关,方差,聚类分析和根据来源地分类.结果表明,LOX活性品种间差异极显著;LOX活性与全麦粉白度呈显著正相关,与全麦粉黄度极显著负相关.

  • 标签: 小麦品种(系) 全麦粉 LOX 活性 类胡萝卜素含量 英文
  • 简介:我国野生植物资源品种多,产量较大,质量好,是偏远地区和山区致富的宝贵资源,也是人类获取天然保健品的重要来源.目前,国内对野生植物资源的开发利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多野果从未被人们认识,更谈不上利用,在已经开发的产品中,基本上是传统的果汁、果酱、蜜饯和果酒等.

  • 标签: 野生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 保健食品 保健药品
  • 简介:本文介绍了有关植物鞣剂和合成鞣剂的定性检测方法,并详细地阐述它们各种性能的定量分析检测方法,对植物鞣剂和合鞣剂的研究、检测和应用等方面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 标签: 鞣剂 植物鞣剂 合成鞣剂 分析
  • 简介:本文研究了甲酸、乙酸、丙酸、已酸和环已烷酸缓冲溶液对水解类鞣质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鞣质的溶解度随酸根浓度的增加而明显增加,酸根所含的脂肪碳原子越多,对鞣质的溶解度增加的促进作用越明显。这表明,植物鞣质的疏水基团(如棓酰基)与有机酸根的脂肪链发生了疏水结合。

  • 标签: 制革 植物鞣质 有机酸缓冲溶液 溶解度 疏水反应
  • 简介:目的考察我国保健食品动植物原料的用量特点、安全性及与药典用量的关系,为技术审评提供数据支持,为保健食品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方法分析2003—2005年SFDA注册保健食品中常用动植物原料的用量情况,并与药典治疗用量进行比较,分析常用动植物用量区间范围分布。结果保健食品动植物原料用量总体偏低.常用原料每日用量远低于药典用量,并多集中于(0~3]和(3—6]两个区间范围,与药典用量符合率多低于5%。其中“药食两用物品”和“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原料用量的中住数分别集中于药典用量下限的20%和30%。结论急需加强动植物原料量效关系研究及安全性研究,尤其是有潜在安全问题动植物原料的研究与管理,及时制订,修订相关技术审评规定和动植物原料名单。

  • 标签: 营养保健品 植物 食用 动物 食用 参考值 安全 中草药
  • 简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食品相关产品新品种行政许可管理规定》的规定,现批准3,4-二乙酰氧基-1-丁烯等4种物质为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新品种,环氧丙烷改性的乙烯-乙烯醇聚合物为食品包装材料用树脂新品种,十八酸钴盐等3种食品包装材料用添加剂扩大使用范围。

  • 标签: 食品包装材料 新品种 添加剂 乙烯醇聚合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告
  • 简介:对气相色谱,紫外吸收和比色等测定制浆纸厂废液废水挥发酚的三种方法进行了研究。根据制浆纸厂废液废水的实际情况,修订了样品蒸馏条件。蒸馏硫酸盐浆废液废水时,加过量硫酸铜消除硫化氢干扰。对含亚硫酸盐废液废水,改为在PH7~8蒸馏,以排除二氧化硫干扰。气相色谱法使用三氯甲烷萃取加盐加酸的样品蒸馏液,萃取率达95~100%。样品经萃取浓缩后用15%Apiezonl—ChromosorbWAWDMCS(80~100mesh)柱分析愈疮木酚,苯酚,邻-、对-、间-甲酚,邻-、对-、间-氯酚,2,4-二氯酚等九种酚。紫外吸收法测定碱性样品溶液在240nm及290nm附近的吸收峰强并根据峰位及两峰峰高比判定主要挥发酚的品种,以此计算总酚。4—氨基安替比林比色法进行水相测定时,波长由原来的510nm改为495nm。在此波长下,愈疮木酚和苯酚都有最大吸收。除使用制苯酚副产物亚硫酸钠为蒸煮剂的浆厂外,一律按愈疮木酚计算总酚。用三方法分析硫酸盐法、碱性亚硫酸盐、酸性亚酸硫盐、碱法等六个浆厂的废液废水中挥发酚,所得数据是互相吻合的。废液中主要挥发酚成分得到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的证实,除愈疮木酚、苯酚外,有的废水中有痕量氯酚,文中讨论了形成与不形成氯酚的原因。经修订的比色法仍可用于常规测定。硫酸盐浆厂挥发酚产量最高。愈疮木酚是制浆过程中产生的挥发酚的主要成分,但苯酚也有不容忽视的含量,建议每隔一定时期,用气相色谱法对浆厂废水挥发酚做全面分析,以取得污染情况的可靠情报。气浮池处理废水,漂白废水洗浆等对减少挥发酚污染有效,建议在浆厂推广实施。

  • 标签: 制浆纸厂 含量调查 品种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