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由于强调专业化茶园建设,集中成片,造成群落内植物种类单一,长期无树木遮荫和防护,夏日受烈日暴晒,冬天遭寒风侵袭,生态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繁,水土流失严重,土壤有机质含量低,土层浅薄,茶叶产量低,自然品质不佳。茶园生态系统的能量输入由过去的有机能如有机肥、人畜力等为主转向现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生长激素、机械等石化能为主,这种能量的变化,虽然暂时提高了产量,但从长远来看,使环境质量降低,土壤结构僵化,土地报酬递减,同时大量施用化学氮肥,也导致茶树生育不健壮,减弱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 标签: 茶园建设 试验初报 共作技术 土壤有机质含量 自然灾害 能量输入
  • 简介:茶树病虫害绿色综合防控技术,是实现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保障。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协调利用物理防治,优先采用生物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的综合防治技术,创造有利于茶叶生产、不利于病虫为害的生态环境,使茶叶产品中的农药残留量符合食品安全要求,达到优质,安全,高效的目的。本文总结2017年陕西省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体系,为维持茶园健康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 标签: 茶树 病虫害 绿色防控
  • 简介:本文通过对凤凰山古茶树的生长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古茶树衰退及至死亡的原因,在此基础上,为减缓各地古茶树的消失状况,提出了初步保护技术措施。

  • 标签: 凤凰单丛茶 古茶树 保护
  • 简介:技术路线图(TechnologyRoadMapping)是研究开发和技术经营管理的基本工具,反映了对某一领域前景的看法,以及实现这个前景的方法。美国前总统科技顾问、哈佛大学教授布兰斯科姆把技术路线图定义为“以科学知识和洞见为基础的、关于技术前景的共识”。由此可见,技术路线图与产业的科学规划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编制过程中应坚持实事求是,

  • 标签: 路线图 技术 广东省 茶业 经营管理 研究开发
  • 简介:茶叶生产历来被称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计划经济年代,农村劳力充裕而又廉价,对茶园管理实行“人海战术”也在情理之中。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农村劳力已不再是取之不尽的廉价劳力了,二三产业与农业劳力之争日趋激烈,特别是茶叶产业,由于种种原因,在劳力竞争中已无优势可言。同时,劳动报酬、农资价格上扬过快、过猛,也与茶叶涨幅缓慢产生了强烈的反差,因此,形势迫使茶叶行业必须狠抓内部挖潜,千方百计地减少不必要的劳力投入和其他投入,节省成本开支,以此来获取一点经营效益。

  • 标签: 茶园管理 栽培管理 茶叶生产 茶叶产业 劳动密集型 计划经济
  • 简介:综述了微波萃取技术在茶叶成分提取领域中的研究现状,并对其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技术在茶叶深加工和茶保健产品开发等领域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中的应用 微波提取 成分提取
  • 简介:我国是世界茶树原产地,产茶历史有三千多年。茶树分布世界五十多个国家。世界茶园面积约3500万亩,茶叶生产量4324.80万市担。我国现有茶园面积1600万市亩,居世界第一位。88年全国总产为1080万市担,居世界第二位。除供国内人民需要外,积极扩大茶叶出口,1988年我国输出茶叶19.8万吨,国内销售近30.5万吨。

  • 标签: 茶叶质量 茶树品种 产茶历史 大叶种 叶底 茶类
  • 简介:黄山茶区利用当地品种的大宗茶原料和绿茶加工设备,集成应用清香型乌龙茶加工技术,提出了萎凋、做青、杀青、初揉、初烘、复揉、复烘、烘焙等创新工艺流程,研制出花香型的特质绿茶.

  • 标签: 黄山 花香绿茶 大宗茶原料 技术集成
  • 简介:南海农场建立胶茶人工群落已取得显著成绩,大部分茶叶投产收获,部分进入旺产期,从1984年起,年产干茶两万担以上,1988年全场干茶总产突破三万担大关。历年累计为国家提供干茶产品达十七万九千余担。随着胶茶生产发展,胶茶种间出现了新的问题,橡胶按常规修枝整型,形成了多主枝多轮次的庞大树冠,群落中荫蔽度达70—80%,严重地影响了茶叶大幅度减产。荫蔽度过大成为胶茶群落成败的主要矛盾,1988年1月针对此问题,改革胶茶

  • 标签: 荫蔽度 栽培技术 人工群落 茶树生长 茶园管理 整型
  • 简介:茶叶生产农事历是根据茶树生长发育对温度、光照、水分、湿度、热量、土壤条件的要求而列述的,配有主要技术措施。由于我国宜茶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差异较大,所述内容仅供参考。

  • 标签: 茶叶生产 农事历 技术措施 气候条件 栽培管理
  • 简介:本文综述了发酵工程和基因工程在内的生物技术在茶氨酸制备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包括发酵工程菌和基因工程菌的选择和发酵条件的优化等,并在最后提出茶氨酸合成研究的一些观点。

  • 标签: 生物技术 茶氨酸 发酵工程 基因工程
  • 简介:(1)采制夏茶。夏茶采制期间光照强,气温高,茶芽生长迅速,容易老化,宜早采、嫩采、分级采、适时勤采,采净对夹叶。鲜叶贮放应尽量减少发热和避免阳光照射。制茶时应重视采用减轻夏茶苦涩味和增加鲜爽度的各项技术措施,提高夏茶品质。

  • 标签: 茶叶生产 农事历 茶叶品质 茶园管理
  • 简介:台湾乌龙茶品种台茶12号,别名"金萱",是八十年代初育成的灌木型早生中小叶品种.该品种具有适应性广、抗性强、耐肥力强等特点,在台湾的种植面积已达2000多公顷.其制成的乌龙茶具有独特"清香"和"韵味",在台湾颇受消费者欢迎.我所于1998年引种金萱品种,现种植面积达百余亩,并在逐步推广到全省其他茶区.试制的金萱乌龙茶品质接近台湾原产风味,金萱绿茶香高味醇,市场反映良好,经济效益显著.但是,直至目前,我们对于金萱品种的栽培施肥技术特点尚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影响了该品种的推广和价值提升.

  • 标签: 配方施肥技术 茶品种 研究初报 种植面积 效益显著 台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