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我省成新、朱港、珠湖三个滨湖农场,农田主要杂草共173种。其中常见的水田杂草29种,常见的旱地杂草76种,水旱混生杂草21种。在农田中出现危害的杂草45种。用5级调查方法调查,其中造成二级以上危害,其危害率在3%以上、出现频率在20%以上、草情指数5以上的严重杂草,水田有牛毛毡等11种;旱地有马唐等22种。并明确了在农田中共出现60个不同类型的杂草群落。文中还根据调查的结果对防治策略进行了探讨。

  • 标签: 农田杂草 马唐 簇生卷耳 危害率 看麦娘 雀舌草
  • 简介:1995~1997年,我们先后在万载、泰和、万安、南昌、丰城等县、市进行百合害虫天敌种类调查,从采到的千余号标本,鉴定出百合害虫天敌计2个纲、8个目、23个科、41种。

  • 标签: 江西 百合害虫天敌
  • 简介:为了对江西烤烟进行综合评价,利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江西烤烟71个烟叶样本的香气成分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79.60%提取前7个主成分,计算综合得分,并将综合得分以卡方距离为衡量样本间品质差异的指标,运用离差平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将71个样本分为4类。从第1类到第4类,评吸总分和香气指数B值逐渐降低。

  • 标签: 烤烟 香味物质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 简介:猕猴桃是当今世界上一种新兴果树,其果实营养丰富,并具有很高药用和经济价值,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江西猕猴桃资源丰富,适宜种植,是国内主要产区之一。随着人工栽培面积的扩大,水肥管理条件的改善,生态条件的变化,病害危害日趋严重,常常因病害的为害而导致减产,品质变劣。国外

  • 标签: 生态条件 水肥管理 落果率 园艺所 日灼病 叶片边缘
  • 简介: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我省1991年植棉面积扩大到170多万亩,比上年增加62.12%,预计1992年植棉面积可达200万亩。广大棉农经过实践已深刻认识到,扩种棉花等经济作物是农民致富的重要途经之一,但要实现棉花高产、优质、高效益,搞好病虫防治工作则是关键所在。过去我省在

  • 标签: 植棉面积 二代棉铃虫 棉叶蝉 农业产业结构 防治指标 常规防治
  • 简介:近几年来江西棉铃虫几乎年年大发生。本文提出适合江西棉区推广应用的棉铃虫综合治理措施,包括种植抗虫棉、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冬耕、中耕和灌水灭蛹,整枝灭卵,杨柳枝把或高压汞灯诱蛾都是有效的综防措施。防治策略、防治指标和施药技术是化学防治的关键。

  • 标签: 棉铃虫 综合治理
  • 简介:甘薯小象甲在江西仅发生于石城及以南地区,一年4~5代,以成虫、幼虫、蛹在薯地遗株、枯叶、杂草、土缝、砖瓦碎片下以及窖藏薯块内越冬。越冬代成虫于3月底4月初开始活动,越冬代幼虫和蛹,于4月中、下旬陆续羽化。防治甘薯小象甲,主

  • 标签: 甘薯小象甲 越冬代成虫 药剂防治 大田防治 越冬虫源 种苗繁育
  • 简介:江西发生面积较大,危害较严重的农业外来入侵生物主要有水花生、水葫芦、豚草、加拿大一枝黄花、福寿螺等。它们的危害不仅造成农业减产和破坏生态,还可传播病害。对外来有害生物的防治,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综合防治措施。

  • 标签: 农业 外来有害生物 防治
  • 简介:土居养二等[1967]关于桑萎缩、马铃薯丛枝、翠菊黄化以及泡桐丛枝等4种植物病害中,存在类菌原体[MLO]的报导,澄清了一些在历史上曾被误认为是病毒的病害,已经证明这些病害是由另外一些原核微生物MLO或RLO的新病原引起的,因而引起了国内外植病工作者的普遍重视。迄今为止,国外先后报导了115种植物类菌原体病

  • 标签: 类菌原体 MLO 植物病害 丛枝 柑桔黄龙病 重阳木
  • 简介:由PyriculariaoryzaeCavara引起的稻瘟病,是我省水稻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十余年来,病害常发区多以引进、推广抗病品种作为该病综合防治的中心环节,育种部门也相应将抗病育种提到议事日程,与植病研究部门协作,筛选抗源培育抗病品种,取得

  • 标签: 稻瘟病菌 常发区 抗病品种 鉴别品种 抗源 研究部门
  • 简介:江西庐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位于江西北部,地处九江市南部。北濒长江,东临鄱阳湖,十九世纪末就成为世界著名的避暑胜地。蜘蛛是农林生态系统害虫天敌的主要类群,也常作为生态系统稳定的指示生物。课题组通过对庐山景区蜘蛛资源及数量分布进行野外调查、标本采集和鉴定分类等,发现该景区有蜘蛛17科58属94种,其中,有7个江西新记录种,1个雄性新发现,21个未确定种。其蜘蛛资源以常见园林和农林蜘蛛为主,但也出现了较多的地域性种类,这可能与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地理位置相关。

  • 标签: 蜘蛛 资源 庐山 景区
  • 简介:云锦杜鹃是一种美丽的园林观赏植物,也是山顶生态功能重要的维持者。对云锦杜鹃长期监测样地的群落特征、树木生长和种群动态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云锦杜鹃群落物种组成简单、生物多样性较低,但群落密度较大,在这样的群落中生长的个体树高、胸径和材积生长过程符合舒马切尔(Schumacher)方程,且胸径生长明显滞后于树高生长。由胸径生长方程D=31.07exp(-32.92/a)推导出样地中云锦杜鹃的种群年龄结构与动态,幼苗幼树不多,但其期望寿命较高,达30a左右,从20~30a死亡率开始增加,这些结果为云锦杜鹃的年龄判定、种群动态监测提供了依据。

  • 标签: 自然保护区 静态生命表 生长规律 年龄结构 监测样地
  • 简介:为了明确江西瑞昌山药炭疽病病原菌种类归属,本文从当地采集呈典型症状的炭疽病叶片进行了病原菌分离鉴定。通过组织分离获得8个在培养性状和分生孢子形态大小均一致且均具有致病性的分离株,8个分离株在PDA平板上菌落初为白色,后变为灰色至深灰色,菌落中央产生橘红色黏质分生孢子团。分生孢子无色,长椭圆形至纺锤形,单胞,大小为(15.6~18.0)μm×(3.6~6.0)μm。对其中之一的分离株YRRC-1进行rDNA-ITS区段扩增和序列测定,获得长度为536bp的rDNA-ITS序列,该序列与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gloeosporioides)的对应序列同源性达100%。根据分离病菌的培养特征、形态大小和序列鉴定结果,认为瑞昌山药炭疽病菌属于胶孢炭疽菌(C.gloeosporioides)。

  • 标签: 山药炭疽病 病原菌鉴定 rdna-its序列 胶孢炭疽菌
  • 简介:本文对我省赣州、宜春、南昌稻区1978~1991年白背飞虱田间和灯下系统调查资料进行了整理,初步弄清了我省白背飞虱自然种群年度间和季节性消长动态。通过分析虫源,温度、湿度以及雨量与主害代发生量的关系,明确了虫源是影响白背飞虱发生量的主要因素,为该虫的测报和制定防治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白背飞虱 种群消长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