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评价。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0年7月我院实施常规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对照组,选取2020年8月-2021年8月我院实施强化流程管理的563件外来器械作为研究组。结果研究组不合格率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工作环节质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来器械管理流程改造实施强化流程管理可提高工作环节质量,降低不合格率,值得应用。

  • 标签: 外来器械管理 流程改造 工作环节质量
  • 简介: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的检查和评价要结合大体病理学、组织病理学及临床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全面考虑、逐步分析,并使用国际统一推荐的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避免主观、不确切的诊断。简要介绍了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的基本原则,大体病理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毒性病理学诊断方法、程序及注意事项,诊断术语及诊断标准的国际统一,临床病理学参数分析,解剖病理学与临床病理学数据结合一致性分析等内容,以期为我国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毒性病理学靶器官毒性检查及评价提供一定参考。

  • 标签: 临床前药物安全评价 毒性病理学 靶器官毒性 临床病理学
  • 简介:有针对性的对当前病案复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科学分析,应用先进技术设备对病案复印流程进行升级改造,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技术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使病案复印证件保存及病案复印收费流程更加合理合法,保护医院和患者的合法权力不受侵犯,减少在病案复印过程中的纠纷隐患。通过优化病案复印工作流程,不仅提高了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同时也提升了医院的整体服务水平和患者服务满意度,使病案更好的为医院和社会服务。

  • 标签: 科学优化 病案复印流程 病案管理 效果评价
  • 简介:现代教育测量学认为,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是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过成绩的考核,不仅使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以及对各个方面学习目标的差距,自动调节努力方向,充分发挥学习的主观能动作用;而且对教师来说,也是了解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式,改进教学方法,保证

  • 标签: 考试分析 理论课成绩 科学评价 得分率 实验课 教育测量学
  • 简介:目的为了解孕期胎儿肾脏结构异常的变化。方法观察肾盂积水孕期及出生后的发展转归,评估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产前诊断肾盂分离的胎儿进行孕期连续、动态观察,产后对婴儿继续追踪、随访。结果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本院产科系统超声检查孕妇7938例,胎儿检出单纯肾盂分离共109例,累计肾脏182只;肾盂分离合并输尿管异常扩张6例,左肾缺如1例,重复肾畸形1例,多囊肾1例。婴儿出生后随访:单纯肾盂分离胎儿出生后1月积水消退率为22.5%,3月消退率为79.1%,6月消退率为98.3%。肾盂分离合并异常扩张者3例出生后1月未提示输尿管异常扩张,肾积水减轻;另外3例胎/婴儿染色体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单纯肾盂分离小于7mm,肾皮质厚度在5mm以上者,其积水属于生理性积水,可在孕34周后,复查超声观察分离有无进行性增加或者皮质变薄。孕34周前发现胎儿肾盂积水在7mm以上,或肾脏皮质厚度低于5mm,或合并输尿管的异常扩张者,应该高度重视,超声动态观察其变化。对于病理性肾积水出现孕周早,发展迅速者必要时胎儿镜下肾脏穿刺放水或者手术解决梗阻原因,缓解肾脏压力,尽量保证肾脏功能。产前诊断肾脏积水的所有婴儿均应随访,出生后1d、1月、3月直至积水消失。目前尚未发现胎儿肾盂积水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 标签: 胎儿 肾脏 结构异常 评价
  • 简介:玻璃酸钠又名透明质酸钠,是由N-乙酰葡萄糖醛酸反复交替而形成的1种高分子多糖体生物材料。玻璃酸钠作为高分子多糖,对骨关节疾病有良好的治疗作用。近年来对其研究越来越广。本文综述玻璃酸钠的生理作用以及在治疗骨关节疾病、眼科、美容等方面应用的情况和发展前号。

  • 标签: 玻璃酸钠 骨关节炎 眼科
  • 简介:办刊宗旨:报道药物评价工作实践,推动药物评价方法研究,开展药物评价标准或技术探讨,促进药物评价与研究水平的提高,为广大药物研究人员提供交流平台。内容与栏目:针对药物及其制剂的评价规范以及药学评价、安全性评价、药效学评价、药物代谢动力学评价、临床评价、上市药物评价评价研究的内容,设置论坛、综述、方法学研究、试验研究(论著)、审评规范、国外信息、专题7个栏目。

  • 标签: 药物评价 征订启事 药物代谢动力学 药效学 国外信息 试验研究
  • 简介:目的对狗皮膏的皮肤用药安全性进行评价研究。方法取不同厂家样品10批分别进行家兔急性皮肤刺激性试验和豚鼠皮肤过敏性试验,同时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给药后家兔血铅浓度的变化。结果10批样品中有7批出现皮肤刺激反应,除A厂家1批为中度刺激性,其余为轻度刺激性;10批样品均未见皮肤过敏反应;狗皮膏连续给药7d后,给药组的血铅浓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连续给药14d后的血铅浓度与连续给药7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狗皮膏引起皮肤刺激反应的风险较大,且不同厂家间、厂内批次间存在差异;久贴狗皮膏可引起血铅升高,建议改善制剂以减轻不良反应。

  • 标签: 狗皮膏 安全性评价 皮肤刺激 皮肤过敏 血铅浓度
  • 作者: 王莉
  • 学科: 医药卫生 > 药学
  • 创建时间:2019-06-16
  • 出处:《药物与人》 2019年第6期
  • 机构:中国十九冶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王莉由于肠道组织内存在大量气体,并且与组织密度之间关系密切,声能会因为肠道的气体而散射掉,由此会直接影响到超声医师对检查器官的成像结果,超声技术的发展,高频超声的应用可降低气体对检查部位的影响,腹部超声检查在胃肠道疾病中得以广泛应用,针对含有气体的器官疾病认识也更加深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儿科临床用药过程中的安全风险管理,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价。方法:本研究将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管理作为主要方向,选取部分住院患儿作为主要分析对象,共计60例,均发生过用药不良事件,收集患儿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所有的患者采用安全风险管理,之后分析儿科临床用药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相关管理对策。结果:所有的患儿用药不良事件的原因主要包括:医嘱执行不到位或出现错误、缺乏完善的查对、用药操作引起的错误、护理素质因素、实习带教缺乏严格性、过期药品未检出所致的错误,分别有24例(40.0%)、13例(21.66%)、11例(18.33%)、6例(10.0%)、5(8.33%)、1例(1.67%)。结论:在儿童临床用药的过程中,存在较多护理安全隐患,需要临床中加强用药安全风险的管理,并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综合能力进行提升,并提高护理人员责任意识,从而避免用药不良事件的发生,为儿科临床用药的安全性提供保障。

  • 标签: 儿科 临床用药安全 风险管理
  • 简介:从中药毒性的内涵、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目的及作用等方面,探讨了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已上市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所起的作用。经验和事实证明,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能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性试验数据;能够提示药物风险,权衡药物的风险和效益;弥补临床安全性评价的不足;能逐步深化、丰富上市中药的安全性评价内容,为中成药上市后新发现的不良反应提供基础性研究支撑。因而非临床安全性评价在已上市中药安全性再评价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并可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 标签: 中药 非临床安全性评价 上市后安全性再评价 药品不良反应
  • 简介:自从国家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以来,大家都对生态平衡有了一定的了解。不过,人体内的'生态平衡',却不一定为大家所知,更不用说它对健康的重要性了。体内也有'生态平衡'自然界中生态平衡的关键是林木,而人体内生态平衡的关键是细菌。众所周知,人体肠道是细菌的大本营,生长繁殖着多种细菌,就其分布范围和数量看,从小肠上段往下逐渐增多,进入结肠,细菌成100万倍飙升,一直到直肠段,细菌浓度居高不下。肠道内林林总总有400多种细菌,根据它们与人体的利害关系可分成3大类——益生菌群:主要有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和肠球菌。是我们的朋友。

  • 标签: 细菌分布 人体肠道 肠球菌 分布范围 细菌浓度 上段
  • 简介:【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针对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具体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儿科所收治的90例患儿进行研究。研究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为主,并对患儿展开分组治疗,研究组45例患儿根据病情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参照组45例患儿根据病情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高,共有42例患者治疗有效占比(93.33%);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低,共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比(73.33%);两组统计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值<0.05, 表示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基层儿科的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而且对于消化道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儿科 微生态制剂 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