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的临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22
/ 2

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的临床应用

罗敏 王雯俊

武汉市儿童福利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目的 本文旨在针对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具体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儿科所收治的90例患儿进行研究。研究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为主,并对患儿展开分组治疗,研究组45例患儿根据病情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参照组45例患儿根据病情仅接受常规治疗。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显高,共有42例患者治疗有效占比(93.33%);参照组治疗总有效率显低,共有33例患者治疗有效占比(73.33%);两组统计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值<0.05, 表示检验结果有意义。结论 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基层儿科的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而且对于消化道类疾病的治疗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儿科;微生态制剂;应用效果

微生态制剂是通过正常微生物、或能够促进微生物生长的物质,制成的活性微生物制剂[1]。所以凡是能够使正常微生物群生长繁殖、抑制致病菌生长繁殖的制剂,均可定义为微生态制剂[2]。微生态制剂具有调节肠道的作用,使肠道微生态加速平衡,对于老人或儿童的腹泻、便秘情况,均可起到预防及治疗的作用。本文针对性分析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具体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1年1月我院儿科所收治的90例患儿进行研究。研究以不同的治疗措施为主,并对患儿展开分组治疗,研究组患儿共有49例男童和41例女童,年龄在5个月-8岁;参照组患儿共有48例男童和42例女童,年龄在6个月-7岁;研究资料数据分析显示P>0.05,具备分组条件。

1.2 方法

研究组45例患儿根据病情常规治疗的同时结合使用微生态制剂,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生产企业:北京韩美药品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S20020037),一周岁以下,0.5袋/次;二周岁以下,1袋/次;二周岁以上,2袋/次,口服,2次/日。连用一周。

参照组45例患儿根据病情仅接受常规治疗。

1.3  判定标准

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统计、检验。

1.4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以(n%)代表率,行χ2检验。文中所生成的数据均借用SPSS21.0数据包处理,P<0.05 显现检验结果有意义。

2 结 果

下表针对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统计,并将两组统计数据进行检验,检验结果显示P值<0.05, 表示检验结果有意义。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儿治疗效果[(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研究组

45

28(62.22%)

14(31.11%)

3(6.67%)

42(93.33%)

参照组

45

15(33.33%)

18(40.00%)

12(26.67%)

33(73.33%)

P





<0.05


3讨论

3.1微生态制剂可应用于乳糖不耐受的患儿。婴幼儿时期乳糖不耐受情况较为常见,经常会使患儿腹泻,而且不易治愈,对其健康造成伤害。将益生菌用于此疾病的治疗上,可帮助乳糖酶恢复,同时还可治疗腹泻。

3.2 微生态制剂可应用于腹泻病的患儿。此类患儿在儿科较为多见。有研究显示,将益生菌应用于儿童急性轮状病毒水样性腹泻治疗上效果佳,可有效缓解腹泻情况。针对水样便腹泻尽早使用足量微生态制剂。针对细菌感染性腹泻者在应用微生态制剂之前使用抗生素杀灭致病菌[3]。根据有关研究,病菌的生长繁殖可通过益生菌来抑制,抑制效果的好坏和细菌生长环境及细菌数量有很大关系,这其中的致病菌对于益生菌具有抑制作用,所以对于细菌性腹泻者的治疗需要进行抗生素治疗,然后再利用益生菌加以补充。

3.3 微生态制剂临床可应用于功能性胃肠道疾病的患儿。此类病症有肠易激综合征、功能性消化不良、功能性便秘和功能性腹痛[4]。通过益生菌的使用可将患儿的肠道酸化,有助于更好的排便,同时对于肠道免疫炎症还具有调节改善的作用。

3.4 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临床还可应用于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辅助治疗。此类疾病对于患儿的影响较大,如果不尽早治疗很容易造成新生儿严重脑损伤及严重神经系统后遗。微生态制剂治疗,可促进新生儿肠道正常菌群的定植过程,使其它有害菌得到抑制。还能够使肠道内 β-GD 活性降低,减少胆红素的肠=肝循环

[5]。同时肠道 pH 值得到缓解,更利于肠蠕动。同时促进肝酶活性。治疗期间,临床没有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服用方便,味道适宜,有利于患儿的配合,价格也比较合理,微生态制剂值得在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治疗期间做为辅助药物使用。

3.5 微生态制剂在基层儿科临床应用于湿疹等过敏性疾病的患儿。微生态制剂的应用可刺激IL-10和TGF-β,抑制Th2诱导的过敏反应,诱导口服免疫耐受[6]。 可调节免疫系统,恢复Th1/Th2平衡,IgA分泌增强,黏膜防御机制提升,对抗过敏起到积极的作用。据有关研究,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变应性鼻炎患儿治疗中,效果显著,可同时微生态制剂来帮助患儿的免疫功能得到有效调节,促使变应性鼻炎复发的可能降低。

综上所述,通过将微生态制剂应用于基层儿科的临床中,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而且对于消化道类疾病的治疗效果非常好,可于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卢云, 刘燕飞. 微生态制剂在某院儿科门诊中的应用分析[J]. 实用医药杂志, 2021,38(1):66-69,83.

  2. 申兆文. 分析微生态制剂在治疗小儿腹泻中的临床应用[J]. 医药界, 2019, 000(003):0131-0131.

  3. 尉耘翠,都赛飞,张俐等. 微生态制剂治疗儿童功能性便秘的临床用药现状调查[J]. 中南药学, 2020,175(08):121-126.

  4. 赵文斌(综述), 陈朋(审校). 微生态制剂在胃肠道疾病中的临床应用[J]. 微生物学免疫学进展, 2019(2):69-74.

  5. 赵志超,王晓玲,张俐等. 我国儿科微生态制剂超说明书用药调查[J]. 儿科药学杂志, 2020, v.26(12):40-43.

  6. 于瑶. 小儿腹泻治疗中微生态制剂具有的临床价值探讨[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10):142-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