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逆行性牙髓炎是牙周途径引起牙髓病变,临床上既有牙周炎表现,又有牙髓炎症状,治疗棘手,效果欠佳^[1]。由于越来越多老年人意识到保存患牙重要性,因此要求医生进行保守治疗而拒绝拔牙。近年来,笔者以探索和提高逆行性牙髓炎疗效为目的,对56例逆行性牙髓炎患者进行综合分析研究,并于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完成随访观察,结果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逆行性牙髓炎 综合治疗 老年人
  • 简介:目的:通过分别采用Er:YAG激光与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处理老年根面龋,观察患者术中疼痛反应、去龋时间及充填效果。方法:共20位患者52颗患牙,随机分为2组,分别用Er:YAG激光和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去龋,去龋完成后用玻璃离子充填窝洞,记录两种方法去龋所用时间及术中疼痛程度,对患牙术后1个月后有无过敏感觉、6个月后充填体边缘着色,边缘密合等情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Er:YAG激光组较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术中疼痛感明显降低,(P=0.0026);Er:YAG激光组和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去龋时间分别为(394.8±27.92)和s(132.1±8.438)s。1个月复查,两组患者均未出现自发痛,牙本质过敏症状也无明显差异(P=0.159);术后六个月,两组充填体边缘着色(P=0.638)、边缘密合性(P=0.149)及脱落情况(P=0.685),均无明显差异。结论:Er:YAG激光组在去龋过程中疼痛感明显低于高速涡轮金刚砂车针组,但Er:YAG激光去龋所用时间更长,两组充填术后疗效观察无明显差异。

  • 标签: ER:YAG激光 根面牙本质 玻璃离子 抗剪切强度 微渗漏 临床反应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短周期义齿修复技术临床运用原则并初步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6月至2009年8月从我院口腔门诊就诊患者中选择需要义齿修复老年,随机分为短周期序列修复组:年龄65-92岁,平均:74.14±6.93岁,男性7例,女性10例;正常修复组:年龄65-85岁,平均:72±5.15岁,男性:8例,女性:6例。应用微创拔牙、无翻瓣种植、即刻种植即刻修复、附着体义齿修复、即刻临时义齿等技术,完成咬合重建,随访三个月到十个月。结果:短周期修复序列组患者咬合重建时间为:47±30天,正常修复序列组患者修复时间95±25天,两者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短周期序列修复序列组29枚种植体骨结合良好,目前种植体存留率为100%,行使功能良好。短周期序列修复序列组患者对义齿修复效果均满意。结论:老年短周期义齿修复临床效果是可以预期。可以缩短患者缺牙时间,减少手术创伤和拔牙后牙槽骨吸收,并在最短时间内重建患者口内咬合功能,明显改善老年生活质量。

  • 标签: 种植牙 即刻负重 序列治疗 老年人 修复 短周期
  • 简介:目的评价ROSY——一种类机器电子模拟器(由作者发明)在复制患者髁突运动记录方面的精确性。方法和材料模拟器由定制超声系统组成,它可以在三维方向(垂直面、水平面和冠状面)以六自由度记录下颌运动。模拟器可以通过有6个快速运动马达沿着机器系统轴自动复制所有的运动。通过2种方法记录10个受试者双侧非正中颌位来测量模拟器在空间内所有方向精确性:(1)通过超声记录系统;(2)同时使用牙△记录材料。使用两种测量方法差异标准差和四分位间距来统计性地描述ROSY精确性。结果整个系统精确性好于0.28mm。结论电子模拟器满足了临床应用精确性。

  • 标签: 机器人系统 髁突运动 精确性 超声系统 生物学
  • 简介:目的检测凋亡抑制蛋白Livin在成釉细胞瘤(ameloblastomas,ABs)中表达,探讨ABs发生发展中Livi。作用及其与ABs临床生物学行为关系。方法2007--2012年中国医科大学口腔病理科存档蜡块选取80例ABs标本和10例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标本,以及同期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术中取材30例ABs标本和智齿拔除术中10例正常黏膜(NOM),应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blot方法和RT—PCR法分别检测Livin蛋白和mRNA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免疫组化:Livin在NOM中表达呈阴性;在OSCC中Livin阳性表达;ABs中阳性率为88.75%(71/80),以中度阳性和强阳性表达为主,定位于牙源性上皮外周柱状或立方状细胞及中心星网状层胞质中。(2)Western—blot:Livin在ABs中表达高于NOM(P〈0.05),而在ABs和OSCC组织中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RT—PCR:在ABs和OSCC中Livin表达高于NO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尸〈0.05)。结论ABs中Livin在mRNA水平和蛋白质水平上表达都上调,并且Livin有胞浆表达,提示Livin在ABs发生和发展中发挥重要功能。

  • 标签: 成釉细胞瘤 LIVIN 免疫组化 口腔鳞状细胞癌
  • 简介:目的:评价应用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对老年进行口腔治疗麻醉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2组,试验组使用无痛局麻注射仪,对照组使用手动注射方式。分别对注射时疼痛情况、麻醉效果及麻醉注射前、后血压、心率变化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注射时疼痛情况差别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麻醉效果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注射后血压变化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率变化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痛口腔局麻治疗仪能有效减轻注射疼痛,预防术中血压升高,麻醉效能高,是老年人口腔治疗理想麻醉方法。

  • 标签: 局部麻醉 无痛口腔局麻注射仪 老年人
  • 简介:目的:了解高龄老年余留牙牙周情况.方法:对850名平均年龄为80岁老年牙周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1)本调查组老年人中牙周疾病患病率较高.牙龈炎为93.18%,牙龈退缩为93.53%,牙周炎为64.35%.牙石检出率为90.35%,似随年龄增加有所加重.(2)全身慢性疾病对牙周组织影响不尽相同.糖尿病患者牙龈炎及牙周炎检出率,较其他疾病为多.(3)口腔内不良修复体,是老年患牙周疾病一个因素.结论:牙周疾病仍是高龄老年常见病,是牙齿缺失重要原因.

  • 标签: 老年人 余留牙 调查分析 牙周疾病 流行病学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男性,68岁,主诉左上后牙间歇性自发痛半年余。因近日疼痛加重,于外院诊治后效果不佳来解放军第23医院口腔科就诊。临床检查:左上颌第三磨牙牙合面洞,髓腔暴露,髓底中部探及一疼痛及出血区,高度怀疑髓底穿孔,叩(+),拍全颌曲面断层片显示髓底穿孔,另见双侧上颌第四磨牙低位埋伏阻生,左右对称,大小形态与相邻第三磨牙相似(见附图)。因该患者左侧第三磨牙穿孔修补困难,且患者坚决要求拔除,故给予拔除。

  • 标签: 第四磨牙 牙齿发育异常 额外牙
  • 简介:目的:探讨老年颌面部带状疱疹临床特点、诊断,旨在对老年颌面部带状疱疹患者早期发现及早期治疗。方法:复习2000-062011-06我院口腔科收治60岁以上老年颌面部带状疱疹30例临床资料。结果:30例中皮疹首发2例,28例以疼痛为首发,误诊12例,误诊率40.00%。疼痛后1-3天出现皮疹8例,4-6天16例,〉1周4例。被误诊疼痛有三叉神经痛、头部肿瘤、牙髓炎、偏头痛等4种疼痛。以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治疗后一般于2周治愈,遗留神经痛3例。结论:老年颌面部带状疱疹临床表现早期复杂、多样,正确诊断,有赖于提高认识,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对于发生在颌面部单侧沿神经放射痛又缺乏阳性体征者,应想到带状疱疹可能。

  • 标签: 老年人 颌面部 带状疱疹
  • 简介:目的探讨姜黄素对体外培养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凋亡形态学影响。方法以30、40、50μmol/L姜黄素溶液处理体外培养的人舌鳞癌Tca8113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状态,吖啶橙荧光染色和透射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结果倒置显微镜下可观察到细胞皱缩成圆形,核染色质浓集呈球形;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吖啶橙染色)可见凋亡细胞多种形态学改变;透射电镜见核染色质浓缩并沿核膜排列,可见凋亡小体。结论姜黄素作用于舌鳞癌Tca8113细胞后可出现细胞凋亡形态学改变。

  • 标签: 姜黄素 鳞状细胞 细胞凋亡
  • 简介:目的:研究放射治疗对唾液腺腺样囊性癌(adenoidcysticcarcinoma,ACC)细胞核转录因子NF—κBp65(nucleartranscriptionfactor—κBp65)信号传导通路影响,初步探讨放射线引起唾液腺腺样囊性癌p65信号传导通路变化规律。方法:采用人唾液腺腺样囊性癌细胞系ACC-2进行细胞培养,在培养皿底部均匀贴附1~2层细胞时.予以不同剂量高能X线照射。继续进行细胞培养,观察细胞形态,并在不同时间段对细胞进行NFκBp65染色。采用LeicaQwinPlus细胞图像分析系统对染色后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并自动计算细胞核灰度值,计算其方差。通过比较不同照射剂量组及不同染色时间组之间腺样囊性癌细胞p65染色深度差异,研究放射治疗对腺样囊性癌细胞p65信号传导通路影响。对所得数据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包进行t检验。结果:高能X线照射后,贴壁细胞减少。各组测得图像灰度值与空白对照均有显著差异(P〈O.05),各放疗组细胞核平均灰度值均低于空白对照组。高放射剂量组平均细胞核灰度值显著低于低放射剂量组(P〈O.05)。除48h染色组外,各不同时间染色组平均细胞核灰度值均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48h染色组平均细胞核灰度值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O.05)。结论:高能X线可引起腺样囊性癌细胞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放射剂量与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存在量效关系,即在一定范围内.随着放射剂量增加。p65信号通路表达更为明显。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具有时效性,即放射后p65信号传导通路开放增加,后逐渐减少,48h内恢复正常水平。

  • 标签: 放疗 核转录因子 P65 唾液腺 腺样囊性癌 信号传导通路
  • 简介:目的:研究α—MEM、DMEM—LG、RPMI1640三种培养基对牙周膜细胞(humanperiodontalligamentcells,hPDLcs)生物学行为影响,为体外培养人牙周膜细胞寻找合适培养基。方法:采用改良组织块培养法,分别用α-MEM、DMEM—LG、RPMI1640三种培养基对hPDLcs进行体外培养,比较三组细胞在游出成功率、增殖及矿化等方面的差异。结果:α-MEM促进hPDLcs增殖作用最强。α—MEM组培养细胞表达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含量最高,与其它两组间有显著差异。DMEM—LG组矿化结节形成个数最多且体积大。结论:α-MEM促进hPDLcs增殖,DMEM—LG促进hPDLcs分化。应根据实验要求选择合适培养基。

  • 标签: 人牙周膜细胞 培养基 生物学活性
  • 简介:为了解老年龋齿、牙周病、楔状缺损情况,我们对南阳市968名60岁以上老年上述状况,进行调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老年人 龋齿 牙周病 楔状缺损
  • 简介:目的:观察老年龈下牙体缺损临床及修复特点.方法:通过5年临床病例观察及修复治疗,从临床上对老年龈下牙体缺损病因进行分类,并对修复方法进行初步总结与归纳.结果:采用改进洞型预备、辅助固位方法等修复老年龈下牙体缺损,取得了良好临床修复效果,2年后随访修复成功率为86.4%.结论:老年龈下牙体缺损因其固有特点,其修复方法应认真设计和慎重选择.

  • 标签: 老年人 龈下牙体缺损 牙体修复 临床观察 病因
  • 简介:糖尿病与牙周炎密切相关,具有双向相互作用,有共同发病基础。近些年学者提出将牙周炎列为糖尿病第六并发症,患有糖尿病牙周炎患者,如血糖未能被很好控制,牙周病变发展有其特殊性。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患病年限与牙周病牙槽骨吸收破坏程度比例关系,本研究旨在观察。

  • 标签: 糖尿病 牙周炎 牙槽骨吸收
  • 简介:目的:探讨过表达多能相关转录因子Nanog对牙髓细胞增殖及多向分化能力影响。方法构建过表达Nanog慢病毒载体质粒pSIN-EF2-Nanog-IRES-GFP-puro,采用psPAX和pMD2.G慢病毒包装系统转入293T细胞进行病毒液生产和收取,转染生长良好第3代牙髓细胞,构建稳定过表达Nanog的人牙髓细胞株,以空载体转染细胞为对照组,对细胞进行成脂及成牙本质诱导。采用BrdU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和Sox2表达,以及细胞成脂、成牙本质分化能力。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数据。结果成功构建Nanog过表达的人牙髓细胞株;BrdU法检测结果显示,Nanog过表达组比对照组细胞增殖能力强(F=90.421,P=0.000)。过表达组Oct4、Sox2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FOct4mRNA=71.649,POct4mRNA=0.000;FSox2mRNA=106.278,PSox2mRNA=0.000;FOct4蛋白=41.632,POct4蛋白=0.002;FSox2蛋白=38.962,PSox2蛋白=0.002)。在矿化诱导条件下,Nanog过表达组DSPP、DMP1和OCN表达量、矿化结节产生量高于对照组(FDSPP=15.261,PDSPP<0.05;FDMP1=16.235,PDMP1<0.05;FOCN=17.019,POCN<0.05);成脂诱导21d后,Nanog过表达组LPL和PPARγ2表达量及脂质产生高于对照组(FLPL=15.542,PLPL<0.05;FPPARγ2=10.437,PPPARγ2<0.05)。结论过表达Nanog能提高人牙髓细胞增殖能力,促进多能性转录因子Oct4、Sox2表达,增强细胞多向分化能力。

  • 标签: 牙髓细胞 NANOG 细胞增殖 多向分化能力 多能相关转录因子
  • 简介:目的:通过老年人口腔种植病例疗效观察,探索老年口腔种植可行性及规避风险方法。方法:筛选2003-2005年在中国核工业北京401医院接受种植手术92例76-82岁老年病例,其中患脑梗塞8,帕金森症3,糖尿病29,冠心病25,骨质疏松症9。手术方法为不翻瓣法,尽量不采用骨增量手术,尽量减少种植数量。但多数实施骨挤压,骨高度不足者采用短种植体。共植入181颗ITI种植体,植入术后4-6个月均成功地进行覆盖义齿(活动组)和固定义齿(固定组)修复。按成功标准进行分析,总结其5年成功率。观察两组种植体脱落和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情况。结果:5年后181颗种植体中11颗脱落,固定组4颗,活动组7颗(P〉0.05),种植体留存率为93.93%。发生种植体周围炎情况:固定组2颗,活动组45颗(P〈0.01)。结论:选择合适时机和方法,如不翻瓣技术等,在没有种植绝对禁忌症情况下,老年人种植修复可以获得较高成功率。从而改善老年生活质量。但是种植体上部修复为覆盖义齿病例应特别注意定期检查,清洁义齿和种植基桩,以防止种植体周围炎发生。

  • 标签: 老年人 种植 存留率 不翻瓣法
  • 简介: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morphogeneticprotein,BMP-2)对炎症牙髓组织来源牙髓干细胞(dentalpulpstemcellsfrominflamedpulps,DPSCs-IPs)体外骨向诱导分化影响。方法:取第三代DPSCs-IPs,按是否于培养基中加入BMP-2分成:BMP-2+DPSCs-IPs组(实验组)和DPSCs-IPs组(对照组)。无成骨诱导条件培养1周后,对各组分泌胶原基质行Tri-chrome染色,观察并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之间骨向诱导分化情况;实时定量RT-PCR检测二者Ⅰ型胶原蛋白(collagenⅠ,COL-Ⅰ)mRNA表达情况。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培养3周后对各组分泌钙化基质行VonKossa染色,通过实时定量RT-PCR检测转录因子及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无成骨诱导培养1周后,实验组DPSCs-IPs分泌胶原基质Trichrome染色较对照组深,COL-ⅠmRNA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说明BMP-2可诱导DPSCs-IPs沉积更多胶原基质;成骨诱导培养3周后,相对于对照组,实验组DPSCs-IPs沉积了更多钙化基质,Nanog、八聚体结合转录因子4(octamer-bindingtranscriptionfactor4,Oct4)、性别决定区因子(SRY-relatedhigh-mobilitygroupbox2,Sox2)等转录因子表达升高,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骨钙素(osteocalcin,OCN)、骨涎蛋白(bonesialoprotein,BSP),牙骨质蛋白1(cementumprotein1,CEMP-1)、COL-Ⅰ等成骨相关基因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结论:BMP-2在成骨诱导条件下可促进DPSCs-IPs进行体外骨向诱导分化。

  • 标签: 牙髓干细胞 炎症牙髓 骨向诱导分化 骨形态发生蛋白-2 BONE morphogenetic
  • 简介:目的:比较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与手用K锉在老年根管治疗中临床应用研究。方法:老年患者127例,138颗患牙。其中手用ProTaper组65例,72颗患牙为实验组;手用K锉组62例,66颗患牙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形成及根尖孔敞开等根管内并发症发生,根管锥度及流畅度极佳。对照组有5个根管发生根尖阻塞,3个根管在根尖1/3处有台阶形成;有5个中度弯曲根管和4个重度弯曲根管有轻度至中度根尖孔偏移。结论:2种器械根管预备有显著差异,ProTaper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维持厚根管形态和高充填质量。

  • 标签: 手用ProTaper镍钛器械 老年人 根管治疗
  • 简介:目的研究牙周膜相关蛋白1(PLAP-1)在牙周膜细胞(PDLC)成骨分化过程中表达变化,为明确PLAP-1在牙周组织中作用奠定基础.方法酶消化法培养人PDLC,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其来源和PLAP-1表达,茜素红染色和碱性磷酸酶(ALP)实验鉴定其成骨分化能力,定量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其成骨分化过程中,PLAP-1、Periostin、RGD-CAP、RUNX2、OCN和OPNmRNA表达变化,Westernblot检测PLAP-1、RUNX2和OCN蛋白表达变化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培养的人PDLC来源于间充质;PDLC矿化诱导21d后茜素红染色阳性,矿化诱导后7、14、21d时ALP活性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具有成骨分化能力;PLAP-1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阳性;定量RT-PCR和Westernblot结果显示,PDLC在mRNA和蛋白水平均表达PLAP-1,且mRNA表达量随PDLC成骨分化过程发生变化,诱导14d上调,诱导21d下调,较对照组有明显差异(P<0.05),Westernblot检测蛋白表达显示类似的表达趋势.结论PLAP-1在基因及蛋白水平均高表达于PDLC,其表达量随PDLC成骨分化成一定模式,提示其参与调控牙周膜功能与稳定,但其精细调控功能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 标签: 牙周膜相关蛋白1 牙周膜细胞 成骨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