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2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后疼痛与舒适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9月-2016年6月行复杂性视网膜脱离术的136例视网膜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盲选的方式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有68例患者,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对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及疼痛原因进行评估,并选择恰当的护理对策。结果对照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58例,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级别分别为43例、10例、5例;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发生率为42例,轻度、中度、重度疼痛级别分别为16例、20例、6例,对照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明显高于观察组患者,两组术后疼痛及疼痛程度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在使裂孔处于最高位的基础上,对体位的适当调整,能够提高患者术后舒适程度。

  • 标签: 视网膜脱离术 术后疼痛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激光治疗的方法、原则以及护理体会。方法作者通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产生的原因、治疗方法的选择、激光治疗的原则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总结,形成激光治疗的一套标准参考方案。同时从健康护理、术前护理、心理护理、出院指导等方面总结护理经验。结果作者所在医院参考本文进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和护理,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减少了医患矛盾。结论根据糖尿病视网膜患者所处的阶段以及全面检查的结果选择合适的激光治疗方法,效果明显,合理的护理方式能够减轻患者痛楚,加快患者康复。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激光治疗 护理
  • 简介:目的通过对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在住院期间提供全方面的优质护理服务,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方法通过对本院2016年1月至12月收住的41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实施科学系统的治疗、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方式进行观察。结果患者能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积极地配合医生护士的治疗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提高疾病的治愈率。结论为患者提供优质全面的整体护理,是病毒性角膜炎患者取得较好治疗效果的重要因素。

  • 标签: 病毒性角膜炎 优质护理
  • 简介:AIM:Todefinetheultrasonographicstructureofnormallowereyelidanatomiccompartmentsandtheirspacialrelationshipindynamicmotion.METHODS:Highresolutionultrasound(15MHz)wasperformedonthelowereyelidsof7normalsubjects.Movementsofthelowereyelidanditscompartmentswerevisualizedwithultrasound.Inaddition,themaximalexcursionareaofthelowereyelidfatcompartmentsandretractormotionswasmeasuredbeforeandaftermotion.RESULTS:Theorbicularismusclecouldbeseenasanecholucentstructurebetweenthedermisandtheechodencefatpads.Lowereyelidfatpadseemstobedividedinto2compartmentsasrangeofmotionanddirectionofmovementofeachofthemvaries.Itseemsthatthesecompartmentshavealsodifferentbehavior.Themeasuredprofileareaofthevisiblenormallowereyelidfatpadsduringmovementofglobefromup-gazetodown-gazedecreasedby50%.Orderofmovementoflowereyelidstructuresseemstobeasfollows:afterglobemovementfistweseeretractormovement,anteriororbitalfatpad,thenskinandseptum,andfinallymovementofinferiorfatpad.CONCLUSION:Ultrasoundrepresentsanoninvasivetoolforthevisualizationoflowereyelidmorphology.Expandingitsapplicationcouldhelpusunderstandthecompartmentalchangesinphysiologicaleyelidmovement,inaginganddiseasedstudypopulations,aswellasassessoperativeoutcomes.

  • 标签: LOWER EYELID ULTRASONOGRAPHY DYNAMIC MOTION analysis
  • 简介:目的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手术中,通过细致入微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提高患者术中的配合程度,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翼状胬肉术后的复发率。方法通过对2014年10月至2015年12月44例(44只眼)翼状胬肉切除联合游离结膜移植患者进行规范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配合,观察随访1年。结果治愈42例,复发2例,未发生术中角膜穿孔、出血,术后角膜溃疡、结膜肉芽肿、结膜瘢痕甚至睑球粘连、视力下降等并发症,护理效果满意。结论优质的围手术护理,可以更好的护患沟通,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提高术眼治愈率。

  • 标签: 翼状胬肉 游离结膜移植 护理
  • 简介:护理安全是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患者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内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通过对护理安全问题的分析,认为造成护理安全问题和护患纠纷的主要原因有护理人员方面的、管理方面及病人、社会方面的。只有依法行医、恪尽职守、加强自律和道德建设、规范服务行为、改善社会对医院的再认识,建立协调健康的医护关系,合理应用人力资源,优化护理管理制度,增强护理风险意识才能有效解决护理安全问题。

  • 标签: 眼科 住院患者 护理安全 干预措施
  • 简介:目的探讨如何对翼状胬肉手术患者术前准备流程护理措施优化,以缩短患者的等候时间,避免护理缺陷及安全风险,从而提高护理质量。方法以2012年至2015年12月共收治约654例688眼翼状胬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分析2组的护理质量及患者和医生对术前准备的满意度。结果采用优化护理流程的观察组择期手术前准备不完善率10.3%,手术医生满意度95.17%,患者满意度91.03%,与对照组术前准备不完善率30.77%,手术医生满意率71.98%,患者满意度78.57%,相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室接患者时间少于10min占93.79%,与对照组的72.5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缩短了转运时间。结论术前准备中实施优质护理的确能提高护理质量及患者、手术医生对于术前准备的满意度。

  • 标签: 翼状胬肉 术前准备 优质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并分析眼科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表面麻醉给药的观察及护理。方法采用统计分析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6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患有白内障疾病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采取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同时采取表面麻醉给药方法配合治疗,同时采取术前教育、心理护理、术后护理的综合护理手段帮助治疗,观察并分析患者术后情况。结果经过相应的治疗,患者术后1d、16d、80d视力达到0.5以上占总数的97.5%(78/80),其中视力达No.8及以上患者占总数33.75(27/80),视力达No.3及下患者占总数的2.5%(2/80)。结论针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中给于表面麻醉治疗的同时实施相应的护理配合治疗可以显著提高患者的疾病治愈率,帮助患者视力恢复,值得深入挖掘。

  • 标签: 白内障 超声乳化 表面麻醉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的护理。方法通过对35例(35眼)黄斑裂孔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实行全方位的整体护理,制定护理措施并监督执行。结果35例病人经手术治疗和实施各项护理措施,34例(34眼)视网膜复位,视力提高。结论规范的护理可以巩固和提高手术疗效。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黄斑裂孔 玻璃体手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手术治疗虹膜缺损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所诊治的虹膜缺损患者24例,24例患者均行带虹膜隔张力环植入的手术,针对性的对该手术不同类型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所有患者均根据虹膜缺损的范围和程度选择并放置合适型号的带虹膜隔张力环,术后随访3个月,均未发现张力环、人工晶状体偏位、移位,晶状体囊袋损伤及瞳孔阻滞等现象。结论囊袋内植入带人工虹膜的张力环治疗部分或完全虹膜缺损,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开辟了该类疾病治疗的新思路,手术期间应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及术后的密切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减少并发症,提高疗效。

  • 标签: 带虹膜隔张力环 虹膜缺损 护理 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一种规范的的高度近视白内障超声乳化方式,总结手术注意点。方法选取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91例(91眼)均予以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并总结。结果所有病例的术后裸眼视力均优于术前裸眼视力。术后第1天裸眼视力≥0.2共72眼(79.12%),≥0.5共37只眼(40.66%);术后3月裸眼视力≥0.2共85只眼(93.41%),≥0.5共42只眼(46.15%)。最佳矫正视力≥0.2共89只眼(97.80%),最佳矫正视力≥0.5共72只眼(79.12%)。术前散光度平均1.10D±0.78D,术后3月散光度平均1.25D±0.72D。术后散光度与术前散光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1.166,P=0.261)。无瞳孔严重变形、视网膜脱离、囊样黄斑水肿、瞳孔夹持、青光眼以及顽固性葡萄膜炎等并发症。结论低能量,高负压,低灌注,连续环形撕囊,双手劈核技术对于高度近视白内障患者更加安全有效。

  • 标签: 高度近视 白内障 超声乳化
  • 简介:目的探讨数字多媒体系统矫治训练对大龄儿童弱视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我院门诊收治的大龄弱视患儿86例(128眼),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治疗方案的差异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儿接受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41例患儿接受数字多媒体系统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双眼视功能变化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立体视改善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大龄弱视患儿采取数字多媒体系统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弱视症状,提高患儿双眼视功能,缩短患儿视功能障碍治疗时间,具有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

  • 标签: 大龄儿童弱视 数字化多媒体系统治疗 双眼视功能
  • 简介:目的分析个性角膜切口对白内障术后角膜散光及裸眼视力的影响。方法90例(106眼)白内障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选择位于角膜最大屈光度径线上透明角膜切口,对照组选择11:00处的透明角膜切口,行白内障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术前及术后1周、1个月、3个月分别检测患者角膜散光及视力情况。结果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裸眼视力分别为(4.9±0.15)、(5.0±0.15),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8±0.18)、(4.8±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和3个月试验组角膜散光度分别为(0.78±0.39)、(0.79±0.4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3±0.32)、(1.52±0.2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白内障患者术前大多存在〈1.5D的角膜散光。采用个性角膜切口可降低白内障手术角膜源性散光,术后视力恢复好,是一种简便、可行的手术切口。(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13:168—169,172)

  • 标签: 个性化角膜切口 白内障 角膜散光
  • 简介:目的骨髓移植术后处于慢性排异反应期患睑球粘连者少见,羊膜移植的感染风险大,患者的心理压力大,进行感染风险的评估和预防及心理疏导尤为重要。

  • 标签: 骨髓移植 睑球粘连 羊膜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进行护理指导的作用。方法将96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有计划的进行电话回访;对照组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回访后12个月对两组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经过电话回访式护理指导的患者家庭护理质量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有助于改变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出院患者的行为方式,控制血糖延缓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 标签: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家庭护理指导 临床作用
  • 简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是一种严重的致盲眼病,糖尿病患者约有25%会发生视网膜病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高[1],病人视力严重下降,生活受到很大影响,目前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治疗以手术为主,可行玻璃体切割手术。由于手术相对复杂,对糖尿病患者来说手术既是患者所迫切希望的,同时内心充满了恐惧感。

  • 标签: 护理干预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血糖
  • 简介: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在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科未开展舒适护理模式的2008年3月-2009年12月66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已开展舒适护理的2010年3月-2011年11月9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方式并评价其效果。结果通过对青光眼患者的舒适护理干预,观察组焦虑状况低于对照组,病人舒适度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舒适护理可以增加患者的舒适程度,减轻负性情绪,对疾病的治疗、康复起积极作用。同时,有利于增进医患关系的和谐,提高护理满意率。

  • 标签: 舒适护理 闭角型青光眼 急性 焦虑 舒适度
  • 简介:目的:通过对Q值调整非球面切削与标准LASIK术后视觉质量的观察来分析Q值引导个性切削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8-01/05等效球镜低于-12.00D的46例88眼进行非球面切削或标准LASIK术后进行随访,按术前屈光度数将其分为A组(〈-6.00D)和B组(-6.00~-12.00D)两组,对比各组非球面切削与标准LASIK术后1mo裸眼视力、Q值、夜间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及满意率(后3者采取问卷调查)。结果:A、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LASIK术后裸眼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8,P〉0.05;t=0.62,P〉0.05);A、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LASIK术后Q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3,P〉0.05;t=-0.372,P〉0.05);A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眩光:χ^2=2.397,P>0.05;夜间视物质量:χ2=1.263,P〉0.05);B组内非球面切削与标准LASIK术后眩光、夜间视物质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眩光:χ^2=10.85,P〈0.01;夜间视物质量:χ^2=10.85,P〈0.01);术后效果满意率达到98%。结论:非球面切削能明显改善-6.00D以上的术后主观视觉质量。

  • 标签: 非球面切削 视觉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我科对收治的25例(31眼)复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用显微手术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术前、术中、术后与患者充分交流沟通并给予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患者术后有轻度刺激症状,如异物感不适、流泪、轻度疼痛可忍受,仅有2例患者疼痛难忍,口服止痛药后缓解。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年,平均15个月。30眼痊愈,1眼术后8个月再复发,未出现植片移位、脱落,角膜感染等并发症,治愈率97%。结论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复发性翼状胬肉,配合恰当有效的围术期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减低再复发率,是手术成功、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

  • 标签: 翼状胬肉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 复发性 护理
  • 简介: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在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我院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114例,按入院顺序分为观察组(n=57)与对照组(n=57)。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取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抑郁评分(HAMD)、焦虑评分(HAMA)。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51%低于对照组14.04%(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4.74%高于对照组73.68%(P〈0.05);护理前两组HAMD、HAMA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HAMD、HAMA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手术患者采取综合护理可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糖尿病性白内障 综合护理 HAMD评分 HAMA评分 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