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3 个结果
  • 简介:本文对聋康复中"医教结合"的模式进行了探讨,并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叙述了医教结合模式的理论基础、医教结合模式的基本构架、构成成分的基本功能、它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发挥医教结合模式效能的途径.

  • 标签: 聋儿 康复治疗 医教结合模式 医学康复 教青康复
  • 简介:本文总结了教师在确立聋康复教学活动目标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确立教学活动目标应注意的问题,以期帮助聋康复教师提高教学活动效果。

  • 标签: 聋儿康复 活动目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思密达联合碳酸氢钠洗胃液治疗新生咽下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2例新生咽下综合征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碳酸氢钠溶液洗胃,观察组联合思密达口服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呕吐停止时间、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48%)高于对照组(76.09%),呕吐停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4.65±0.58vs10.63±1.1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思密达联合碳酸氢钠一次性洗胃,有助于提高患儿服药依性,迅速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

  • 标签: 新生儿疾病 咽下综合征 思密达 碳酸氢钠
  • 简介:的语言获得是在'干预'的进行的,由于聋的特殊性,其语言获得是在非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是有计划学习第一语言的过程.聋语言的获得既有语言习惯的特征,又有语言学习的特征,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才能更好地去考虑聋语言获得的途径问题.本文从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入手,对聋的语言学习,即聋听力语育康复的实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建议.

  • 标签: 语言功能 聋儿 语言获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术室新生手术护理安全管理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通过改善完善科室工作制度;加强人员培训,改善新生身份识别制度;预防压疮;控制输液;加强各部位的防护等措施,使得新生在手术过程的风险降低。结论通过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可以改善新生在手术中的各种风险,提高手术的安全系数,确保手术顺利、成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新生儿 手术室 护理 安全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耳蜗植入手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常规,以期促进聋的术后听力言语康复。方法对行人工耳蜗手术的34例患儿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所有人工耳蜗植入患儿手术成功,未出现并发症。人工耳蜗植入后的助听听阈为20~40dBHL。结论积极有效的护理措施是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人工耳蜗植入 护理 重度感音性聋
  • 简介:目的探讨耳别对新生听力筛查结果的影响。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月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出生的1204例新生分别接受左耳和右耳听力筛查,对筛查的通过率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排除早产、窒息、高胆红素血症等可能导致听力障碍的高危因素的新生。结果共筛查1204例,右耳听力筛查的通过率高于左耳。结论耳别对新生的听力筛查结果有影响。

  • 标签: 新生儿 听力筛查 耳别
  • 简介:目的探讨高胆红素血症、早产低体重和缺氧三个因素对新生听性脑干反应(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ABR)结果的差异性.方法选取在本院听力中心行ABR检查的高危新生607例(1214耳),分为高胆红素血症组394例(788耳)、早产低体重组122例(244耳)和缺氧组29例(58耳),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组62例(124耳),对以上组的ABR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高胆红素血症组、早产低体重组、缺氧组、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组的ABR异常率分别为27.79%、36.07%、34.48%、38.71%.高胆红素血症组的异常率和早产低体重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早产低体重组的异常率和缺氧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组的异常率和高胆红素血症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这三种高危因素中,早产低体重新生听力损失发病率较高,程度也较重.另外合并多种高危因素的新生听力损失的几率和程度仅较高胆红素血症组的新生高.

  • 标签: 新生儿 听性脑干反应 高危因素
  • 简介:目的了解聋对声调的识别能力,以指导聋的言语康复训练。方法将受试对象分为3组:人工耳蜗组、助昕器组和对照组。人工耳蜗组和助昕器组均为双耳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患儿。人工耳蜗组43例,其中男20例,女23例,人工耳蜗植入年龄在2.5~7岁;助听器组41例。男22例。女19例;对照组28例为听力正常儿童,男13例,女15例,年龄3~6岁。测试3组儿童对单音节词声调、扬扬格词声调的识别能力。结果人工耳蜗组对单音节词、扬扬格词声调的识别能力显著优于助昕器组(P〈0.01),但弱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不同的听觉干预手段对聋声调识别能力有影响,人工耳蜗对重度或极重度听力损失的儿童较助昕器有更好的声调识别能力。

  • 标签: 人工耳蜗 助昕器 声调辨别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口语交流是聋康复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但是其前提条件是培养聋的交流意识,而这是聋康复的难点。怎样培养聋主动对话、自主交流的意识是聋康复教师长期思考的问题。晨间对话是聋一日语言学习和沟通交流的开始,通过合理设计展间对话课程,能给聋刨设优良的语言交流环境。本文从实践经验出发。对晨间对话在聋语言交流中的作用进行了详细阐述。

  • 标签: 展间对话 聋儿 语言发展
  • 简介:目的通过本实验证明s/z比值在聋言语呼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在上海市随机选取4-17岁640名健听儿童,从国内外数家康复中心随机选出共29名配戴助听器且采用腹式呼吸的聋接受s/z测试,以及30名接受胸式呼吸训练的配戴助听器聋.方法采用"实时言语矫治仪"进行测试,令受试者先发/s/音,然后发/z/音,均符合最长声时的发音要求,然后求其比值.结果s/z比值不受年龄、性别的影响,且聋组康复训练前后s/z比值有着显著性差异,胸式呼吸的s/z比远大于腹式呼吸组.结论s/z比值能够进一步检测出聋言语呼吸不协调的问题,为制定康复方案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同时证明胸式呼吸不仅使得聋的言语呼吸支持不足,而且造成呼吸和发音系统的严重不协调.

  • 标签: s/z比值 聋儿康复 言语矫治 重读治疗
  • 简介:家长心理是影响聋康复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对四种影响聋康复效果的家长心理(期望过高、依赖康复教师、自卑、内疚)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 标签: 人工耳蜗术 家长 心理学 聋儿 康复治疗 手术
  • 简介:畅听未来项目(HearingtheFuture,HTF)是由卫生部、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瑞声达听力集团共同发起组织的一个中国耳聋防治五年计划(2006—2010),总目标是通过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和早康复来减少听力损伤对个人对社会带来的负担,

  • 标签: 新生儿听力筛查 HTF 听力损伤 卫生部 残疾人 早预防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耳聋基因普遍筛查的意义,对携带耳聋基因儿童的家长提出预警并指导其进行听力学随诊和生活防护。方法用9项遗传性耳聋基因检测试剂盒(微阵列芯片法)对15343例新生进行4个常见耳聋相关基因9个突变位点的检测,包括GJB2(35delG、176del16、235delC、299_300delAT)、SLC26A4(IVS7-2A>G、2168A>G)、线粒体DNA12SrRNA(1555A>G、1494C>T)、GJB3(538C>T),对阳性结果的家长进行电话或门诊咨询,给予相关指导。结果15343例新生检测出单基因单杂合突变545例,分别为GJB2基因杂合突变277例,携带率为1.8%;SLC26A4基因杂合突变188例,携带率为1.2%;线粒体12SrRNA基因均质或异质突变46例,携带率为0.3%;GJB3基因杂合突变34例,携带率为0.2%;9个热点突变单杂合突变阳性率为3.6%。另有单基因复合杂合突变2例和双杂合突变6例。结论新生耳聋基因普遍筛查对听障患儿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干预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新生儿 耳聋基因筛查 听力筛查
  • 简介:目的:从2-3岁聋的动作、气质、注意、记忆等方面的特点出发,探讨检验2-3岁聋言语训练的原则和方法.方法:通过日常记录2-3岁聋言语训练中的反应和表现,并加以理论分析和归纳.结果:言语训练运用直观性原则可操作性强,聋主动开口说话的频率高;运动游戏、隐藏和装饰等方法能较快地带领小年龄的聋进入语言情境中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言语训练.结论:在2-3岁聋的言语康复工作中,只有遵循一定的原则,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才能将康复工作真正做好.

  • 标签: 2-3岁 聋儿 言语康复训练 耳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安全管理在危重新生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方法在静脉输液的各环节设立安全管理制度并实施。结果安全管理制度实施后,护士安全意识得到提高,无输液相关纠纷发生。结论安全管理有效避免了输液安全隐患,为临床护理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危重新生儿 静脉输液 安全管理
  • 简介:在聋语言康复这一长期艰苦、复杂的过程中,家长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家长必须以正人先正己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工作、生活和学习,在日常生活中有意识主动去示范和影响子女,给聋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把家庭变成聋在比较自然的状态下运用语言的最佳场所,以利于聋对语言的掌握.家长要端正态度,放弃幻想,尽早使孩子进入到正确的康复训练中去.在心理上正确对待聋,矫枉适度,在生活、学习、训练中使孩子心理健康.聋康复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但只要家长运用科学的方法,遵循必要的原则,就能使聋康复达到理想的程度.

  • 标签: 家长 聋儿康复
  • 简介:本文对活动课在聋幼儿语训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在聋幼儿听力语言训练中,活动课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形式.通过活动课的训练,最终可让聋幼儿能够用语言进行交流,这不仅有利于聋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而且符合聋幼儿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从而为聋幼儿的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

  • 标签: 作用分析 聋儿语训 活动课
  • 简介:目的根据诱发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法(DPOAE)听力筛查初筛“通过”情况,确定合理的“筛查通过标准”及DPOAE的应用价值。方法用DPOAE仪测试出生后2~4天的新生。结果正常足月新生听力初筛的通过率为84.8%,早产儿为71.4%;轻、中度窒息通过率为57.1%。结论此“筛查通过标准”设定合理。应加强早产儿,轻、中度窒息等高危的听力筛查及随访,以便及早确诊,进行早期干预。

  • 标签: 诱发性畸变产物耳声发射 新生儿 婴儿 听力筛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