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深静脉全血置换治疗新生重症黄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42例重症黄疸,其中18例采用深静脉全血置换为治疗组,24例采用保守治疗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儿一日后总胆红素水平,总住院天数,胆红素脑病发生率以及临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组胆红素下降快,住院时间短,临床不良反应少,降低了发生胆红素脑病的风险。结论:新生重症黄疸采用全血置换疗法疗效好、副作用少。

  • 标签: 新生儿 重症黄疸 全血置换
  • 简介: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黄疸。方法:对本组的143例患儿采用蓝光照射治疗、口服妈咪爱、中药退黄汤。结果:本组的143例患儿中显效129例,显效率为90.2%;有效11例,有效率为7.7%;无效2例,无效率为1.4%。总的有效率为97.9%。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新生黄疸大大的提升了治愈率。

  • 标签: 新生儿黄疸 蓝光 退黄汤 妈咪爱
  • 简介:脐带是胎儿与母体进行营养代谢和物质交换的重要通道[1]。而新生出生断脐后,脐带残端却成为病原微生物侵袭新生命的危险通道[2]。残端脱落愈合越早,新生脐部感染机会就越小,故作为脐部护理工作的第一步——断脐,就显得尤为重要[3]。

  • 标签: 新生儿脐部 断脐方法 脐带残端 病原微生物 物质交换 营养代谢
  • 简介:目的:通过此病例探讨新生出生后死亡的原因。方法:通过对病例中产妇产程分析,新生出生后Apgar氏评分情况分析,结合胸部X正位片表现,探讨新生死亡原因。结果:摄胸平提示:胸片提示双侧胸廓对称,新生双侧胸腔未见肺纹理,无明显肺泡结构,心膈显示不清,心膈,纵膈及双侧顶正常结构消失,多考虑先天性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结论:新生死亡原因为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

  • 标签: 新生儿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 简介:1病例报道初产妇,22岁。因孕足月腹胀痛伴见红1d于2009年11月5日10时入院。平素月经规律,末次月经2009年2月1日,预产期2009年11月8日,早孕反应轻,整个孕期无头晕、心悸等不适,不定期孕检均未显示异常。孕足月腹痛伴见红1d,无阴道排液。既往体健,无手术及药敏史。查体:T36.7℃,P80次/min,R19次/min,BP120/80mmHg,神志清,心肺听诊无异常,腹隆,肝脾肋下未及,双下肢无水肿。专科情况:骨盆各径线测量均无异常,耻骨弓偏低,宫高32cm,腹围102cm,头先露,固定,宫口开0.5cm。化验结果:血、尿常规无异常,肝肾功能及凝血功能及血糖均无异常。B超检查结果提示:BP8.6cm,HC31cm,FL6.9cm,AC35.2cm。入院诊断:G1P0,孕39+4周,单胎、活胎,左枕前位,先兆临产。入院后经8h试产,宫口开全1h后拨露,当胎头娩出后发生肩难产,助产者推压宫底,接产者暴力向外牵拉胎头,胎儿娩出,新生1min阿普加评分6分,5min评分10分,但右上肢肌张力差,未见活动,体重3600g。产后第3d产妇出院时新生右上肢垂臂,考虑为臂丛神经损伤。出院后新生先后到北京、上海经2次手术才基本康复。

  • 标签: 肩难产 新生儿 臂丛神经损伤
  • 简介:目的探讨前置胎盘患者新生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响水县人民医院住院分娩的单胎妊娠前置胎盘6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前置胎盘患者作为研究组,同期无胎盘异常的单胎妊娠产妇60例为对照组。分析前置胎盘患者新生出生体重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新生出生体重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早产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前置胎盘患者分娩的新生出生体重较低,前置胎盘对新生出生体重的影响主要是由于早产的发生率升高。在前置胎盘患者,随分娩时孕周的增加,新生出生体重增加。

  • 标签: 前置胎盘 新生儿 出生体重 影响因素
  • 简介:目的:通过1例新生溶血病的检测,探讨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测在新生溶血症的诊断、治疗、输血等方面重要性。方法:采用血型抗体的吸收和放散试验、抗体鉴定试验等血型血清学方法。结果:母血清和新生红细胞放散液中均检测出抗-e。结论:为了优生优育,所有产妇都应做产前血型血清学检查,对于产前就发现问题的,可及时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对防止新生溶血病的发生及治疗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新生儿溶血病 RH血型 IGG类抗体 抗-e产前血型 血清学检测
  • 简介:<正>本文是2011年发表在《EarlyHumanDevelopment》杂志上的一篇综述,回顾了近10年有关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新生及婴儿的患病情况和死亡率。与前篇"Long-termneurodevelopmentaloutcomeinmonochorionictwinsafterfetaltherapy"一文不同,该综述除了回顾TTTS出生神经发育方面的缺陷以外,更加全面地回顾了心血管方面、肾功能衰竭、血液学、内脏损伤(包括肝梗塞和肠损伤)、

  • 标签: 双胎输血综合征 患病情况 急性肾功能衰竭 新生儿 神经发育 出生缺陷
  • 简介:探讨对新生幽门狭窄为围手术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提高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完善"以患者为中心"的整体护理观念。

  • 标签: 幽门狭窄 手术 舒适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分析新生静脉留置针穿刺疼痛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72例新生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随机将其分为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措施进行护理,治疗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13.89%)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36.11%),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在新生静脉留置针穿刺中具有显著效果,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新生儿静脉留置针 穿刺疼痛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正>文章发表于2013年11月的《PrenatalDiagnosis》上。该研究是美国的一项前瞻性研究,旨在通过羊水游离RNA测定全基因组表达谱,阐明双胎输血综合征(TTTS)所涉及的生物学通路。共有8例TTTS和8例正常单胎妊娠作为匹配对照纳入研究。所有标本从羊水中提取RNA后逆转为cDNA后利用芯片行微阵列杂交。结果提示TTTS病例

  • 标签: 全基因组 双胎输血综合征 羊水 受血 前瞻性研究 生物学指标
  • 简介:目的:比较新生输液外渗的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方法:将46例因输入高渗性药物外渗的新生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用喜疗妥软膏涂于外渗局部,并轻轻按摩至吸收后,1小时后用0.1%雷佛奴尔纱布湿敷惠处)和对照组(0.1%雷佛奴尔纱布湿敷患处),每组23例,观察2组炎症和肿胀消散情况。结果:实验组痊愈20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0例,对照组痊愈13例,显效5例,有效2例,无效1例。喜疗妥软膏外涂加o.1%雷佛奴尔湿敷治疗新生输液外渗效果明显优于单纯0.1%湿敷。结论:喜疗妥软膏外涂加0.1%雷佛奴尔湿敷治疗新生输液外渗所致局部组织肿胀的效果确切。

  • 标签: 喜疗妥 雷佛奴尔 静脉输液 外渗
  • 简介:目的:探讨脑蛋白水解物在防治新生病理性黄疸中的作用。方法:将180例高危新生、新生吸入性肺炎、新生窒息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各90例,对照组常规给予保暖、防治感染、支持、指脉氧饱和度≤85%给予吸氧,达到光疗指标给予间断光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脑蛋白水解物注射液(长春富春制药有限公司)2ml/d.观察黄疸出现时间、黄疸严重程度、黄疸持续时间。结果:脑蛋白水解物有防治新生病理性黄疸作用。

  • 标签: 脑蛋白水解物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 疗效
  • 简介:目的本研究调查孕妇对"分娩唐氏"和"羊膜腔穿刺所致流产"的接受程度,以指导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工作。方法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对140例主动要求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A组)及97例普通产科门诊未行唐氏综合征筛查的孕妇(B组)分别进行单独的书面问卷调查。比较两组间人口学资料的差异。采用标准博弈法量化孕妇对"羊膜腔穿刺所致流产"和"分娩唐氏"的接受程度,结果以效用值表示,并比较两组间差异。结果共227例(其中A组137例,B组90例)完成整个问卷调查。"分娩唐氏"的效用值为0.50(IQR:0.10~0.70),而"羊膜腔穿刺所致流产"的效用值为0.75(IQR:0.50~0.90),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5)。同时,提示效用值与人口学资料无关。结论孕妇对"分娩唐氏"比"羊膜腔穿刺所致流产"更难以接受。在进行产前筛查或诊断的临床决策时,应充分考虑孕妇本人的意愿和想法。

  • 标签: 接受程度 唐氏综合征 羊膜腔穿刺 标准博弈法 效用值
  • 简介:目的探讨新生先天性消化道闭锁的部位、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中山市博爱医院新生儿科2005年5月至2014年1月期间新生儿科161例消化道闭锁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其随访结果。结果161例病例中,食管闭锁35例、肠闭锁53例、肛门闭锁77例。食管闭锁、肠闭锁和肛门闭锁的手术存活率分别为72.7%、85.7%和88.7%,超声检出率分别为16.7%、28.2%和10%。45.7%食管闭锁、35.8%肠闭锁和28.6%肛门闭锁患儿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结论先天性消化道闭锁是新生儿时期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早诊断、早手术是预后关键。消化道闭锁的产前超声检出率不高。消化道闭锁,特别是食管闭锁,合并其他先天畸形的比例较高。

  • 标签: 闭锁 消化道 食管 肛门
  • 简介:目的探讨糖代谢异常孕妇中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以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与巨大发生的关系。方法测定35例妊娠期糖耐量异常孕妇(GIGT)和12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GDM)的空腹血糖、胰岛素,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HOMA)计算GIGT和GDM的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结果GIGT、GDM两组孕妇HBCI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HOMA-I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OMA-IR与巨大胎儿的发生没有显著相关性。结论GDM较GIGT孕妇存在更为明显的胰岛素抵抗,没有发现胰岛素抵抗指数与巨大的发生相关。

  • 标签: 妊娠期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Β细胞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的母结局,指导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的临床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2015年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住院终止妊娠的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35例的病历资料,对产前超声情况、染色体核型、妊娠结局及新生结局进行分析。结果35例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孕妇中,28例选择引产,发现孕周11+5~31+3周,终止妊娠孕周14+5~31+5周,淋巴管瘤大小1.7~10.1cm;其中完善染色体检查4例,2例正常,2例21-三体,合并胎死宫内5例,胎儿水肿14例,足内翻2例。7例顺利生产,发现孕周24~38+2周,分娩孕周37+6~40+1周,染色体检查均正常,淋巴管瘤大小2.7~7.0cm;其中阴道分娩1例,剖宫产6例;颈部5例,面部1例,腋下伴胸前1例;分别于生后2d至1个月行介入治疗,局部注射药物后未出现相关并发症,恢复良好,按期出院,术后半年至1年返院复查肿瘤无复发,生长发育正常。结论染色体结果正常且不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预后较好,切忌过早选择放弃胎儿引产终止妊娠,应密切随访,选择恰当的终止妊娠时机,介入治疗是胎儿水囊状淋巴管瘤一种良好的治疗方式。

  • 标签: 水囊状淋巴管瘤 妊娠结局 儿科结局 预后
  • 简介:目的探讨复杂性双胎的分类、发生率和预后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2月分娩的617例双胎妊娠中出现双胎之一死胎、双胎之一胎儿畸形、双胎发育不一致等复杂情况,并追踪其预后。结果双胎妊娠中复杂性双胎112例,其中双胎之一死胎28例,双胎发育不一致59例,双胎输血综合征5例,32例双胎胎儿畸形中双胎均胎儿畸形7例,双胎之一胎儿畸形25例(胎儿畸形漏诊5例),其中反向动脉灌注序列征5例,短肢畸形、尿道下裂、神经管畸形各3例,足内翻、并指、肾脏畸形各2例,唇裂、先天性心脏病、单脐动脉、阴茎短小各1例。结论复杂性双胎早产率、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比例较高,研究组新生窒息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不仅异常胎儿本身的预后不良,而且由于一胎异常并发羊水过多、前置胎盘、晚期流产、早产等也影响另一胎预后。

  • 标签: 双胎 双胎之一死胎 双胎之一胎儿畸形 双胎发育不一致 妊娠结局
  • 简介: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是当前计划生育重要任务之一。我中心自2006~2010年应用B超对孕妇进行孕情监测5900例,共查出有缺陷胎儿22例,占总检数的3.7‰,其中神经系统畸形16例,占检出缺陷总数的72.7%,22例缺陷中合并羊水过多10例,占45.5%。1对象和方法1.1仪器:应用WEUT-70X型B超诊断仪,3.5MHz腹部探头。1.2对象:全市育龄妇女怀孕20周以上。

  • 标签: 出生缺陷儿 诊断预防 应用 B超诊断仪 产前 超声
  • 简介:目的:观察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潜伏期长短,及剖宫产、阴道助产及阴道分娩对新生的影响。方法:选2008年5月至2010年5月我院70例孕28-36周早产合并胎膜早破新生进行分析,结果:潜伏期≤24h呼吸窘迫综合症(R0S)明显高于潜伏期〉24h(p〈0.01),新生感染潜伏期〉24小时高于潜伏期24小时≤24小时高(p〈0.01)。阴道助产、剖宫产,正常阴道分娩新生并发症三者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胎膜破的时间延长,新生呼吸呼吸窘迫综合症发生减少,感染发生率增加,分娩方式不同,对新生结局无影响。

  • 标签: 早产 胎膜早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