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简便可靠的紫杉类药物激素预处理方法及重度过敏反应后再输注的可能性。方法在注药前12h、6h各口服地塞米松10mg,紫杉醇输注前半小时口服苯海拉明50mg,静点西米替丁400mg,肌注异丙嗪25mg。结果共发生与紫杉醇输注相关性过敏反应50例,其中36例发生荨麻疹,12例出现面色潮红、胸闷、气急,1例出现头晕、视物模糊、心.悸,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发生率为10.3%。结论本组测验结果与国内外报道的过敏发生率明显减低,说明该激素预处理方法及发生过敏反应时的治疗流程有效.安全可靠。

  • 标签: 紫杉醇 过敏反应
  • 简介:目的评价和比较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联合经皮微波凝固治疗(PMCT)与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大肝癌的效果。方法46例原发性大肝癌患者接受TACE联合PMCT治疗,20例接受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术后2个月、3个月分别行动态增强CT复查。观察并比较两组疗效、毒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综合治疗后3个月,TACE联合PMCT组的有效率为82.61%,明显高于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组的有效率55.00%(P〈0.05)。两组的临床总控制率分别为93.47%、85.00%(P〉0.05)。两组发生的毒副反应无明显差异,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TACE联合PMCT及TACE联合^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均为原发性大肝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两组毒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相当,前者治疗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肝肿瘤 化学栓塞 微波消融 125I放射性粒子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近5年20例乳腺癌术后出现皮下积液的临床资料。结果20例皮下积液患者,12例行穿刺引流,8例敞开引流,70%(14/20)病例1周愈合,20%(4/20)病例2周愈合。结论防治皮下积液关键是术中结扎淋巴管,出现积液后行穿刺和引流、胸外加压包扎等治疗后可出现较好效果。

  • 标签: 乳腺癌 皮下积液 治疗
  • 简介:手术在胃癌的治疗中占主导地位,根治性手术是能够达到治愈目的的重要方法.胃癌根治性切除的手术原则为整块切除包括癌灶和可能受浸胃壁在内的胃的部分或全部,按临床分期标准清扫胃周围淋巴结,重建消化道.

  • 标签: 少见并发症 并发症防治 根治术少见
  • 简介:6年来在384例癌及贲门癌手术中共发生早期吻合口瘘21例,占5.5%,治愈18例,死亡3例,占14%,对所发生吻合口瘘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术中安置三条橡皮管引流的必要性,并注意拨管时间,以防止发生瘿时图引流不畅而造成腹腔感染,其至治疗失败。本组病例无一例出现广泛性腹膜炎和腹腔积脓。并提出了早期吻合口瘘的治疗原则。由于重视监测和治疗方法得当。18例早期吻合口瘘获得自愈,治愈率高达84%。

  • 标签: 胃癌 贲门癌 早期瘘 三管引流 术后监测
  • 简介:上海市闸北区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以下简称肿瘤合作组织)系集肿瘤学科医、教、研、防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单位。在闸北区卫生局的领导下,肿瘤合作组织由市北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上设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中心组和专家委员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包括预防干预组、综合治疗组、肿瘤病人康复随访和临终关怀组、技术支持组。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肿瘤防治 合作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闸北区卫生局
  • 简介:上海市闸北区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以下简称肿瘤合作组织)系集肿瘤学科医、教、研、防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单位。在闸北区卫生局的领导下,肿瘤合作组织由市北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上设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中心组和专家委员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合作组织 肿瘤防治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闸北区卫生局
  • 简介:<正>经过了多年的努力,我国肿瘤学者在中西医结合防治癌症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中医药预防癌症的研究某些中药或复方具有癌症化学预防作用和潜能经研究已知许多中药(食用及非食用植物)能防止和减少致癌物质诱发癌形成,有抗致突变、抗促癌及抗化学致癌作用。

  • 标签: 肿瘤病 癌症化学预防 中西医结合 化学致癌 致突变作用 免疫功能
  • 简介:放射治疗是恶性肿瘤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放射疗法已广泛应用于腹腔和盆腔肿瘤的治疗,如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宫颈癌.但因个体的差异、放射剂量与疗程和保护措施等因素,在杀死肿瘤组织的同时,照射区域正常组织亦会出现急慢性损伤.

  • 标签: 损伤防治 放射性肠 放射疗法放射性
  • 简介:上海市闸北区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以下简称肿瘤合作组织)系集肿瘤学科医、教、研、防为一体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为独立的社团法人单位。在闸北区卫生局有领导下,肿瘤合作组织由市北医院、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区域内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组成,上设肿瘤防治合作组织中心组和专家委员会,下设四个职能部门,包括预防干预组、综合治疗组、肿瘤病人康复随访和临终关怀组、技术支持组。

  • 标签: 上海市闸北区 肿瘤防治 合作组织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闸北区卫生局
  • 简介:在接受化疗或免疫治疗的HBsAg阳性癌症患者中,HBV的再激活风险很高,尤其是给予利妥昔单抗或类固醇治疗时。HBV再激活的机制分为HBV复制增加,HBV破坏肝脏细胞,以及HBV下降的恢复期这三个阶段。对高风险患者应在化疗前进行HBV标志物的筛查(包括HBsAg、anti-HBc和/或anti-HBs)和/或HBVDNA的检测,但检测项目的数目目前还存在争议。对达到预防性抗HBV治疗标准的患者尽早进行抗HBV治疗,并根据患者的治疗计划以及合并症情况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通常在免疫抑制性治疗结束后还要进行6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抗HBV治疗。

  • 标签: HBV 再激活 癌症 化疗 免疫抑制治疗
  • 简介:目的回顾性分析骨盆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探讨其合理的手术指征、切除重建方式、肿瘤学和功能预后。方法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共8例骨盆原发恶性肿瘤复发再手术病例,6例行肿瘤整块切除及重建手术,2例行半骨盆截肢。平均36(27~58)岁。男5例,女3例。软骨肉瘤6例、恶性骨巨细胞瘤1例、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1例。结果平均手术时间5(3.0—8.5)h,术中平均出血2300(1100~7500)ml。4例为Ⅰ+Ⅳ型切除,1例为Ⅱ+Ⅳ+H型切除,1例为Ⅱ型切除,2例半骨盆截肢,无围手术期死亡患者。平均随访12(8~23)个月,围手术期并发症:2例术后出现伤口并发症,清创后二期愈合,坐骨神经损伤1例,深静脉血栓1例,髋关节脱位1例,1例出现局部复发。结论骨盆肿瘤局部复发率高,再次手术难度大,须合理的掌握手术适应证,降低再手术并发证,良好的切除范围和手术风险控制可获得较好的肿瘤学及功能预后。

  • 标签: 骨肿瘤 骶骨 肿瘤复发 局部 手术并发症 骨盆肿瘤
  • 简介:对于髋关节与膝关节非感染性的晚期病变来说,人工关节置换已成为清除病灶,缓解疼痛和保留改善关节功能的最佳选择。《中国骨与关节杂志》本期围绕人工髋关节与膝关节置换术之主题刊登了数篇文章。这些文章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目前关节外科医生最为关注的热点和焦点,非常值得阅读和讨论。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相关并发症 膝关节置换术 人工髋关节 防治 晚期病变
  • 简介:目的探讨奥氮平联合盐酸帕洛诺司琼及地塞米松防治顺铂高致吐风险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90例接受3日顺铂方案的恶性肿瘤患者,化疗前给予盐酸帕洛诺司琼0.25mg静推,d1、d3;地塞米松10mg静滴,d1~d4。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低剂量组每晚加服奥氮平5mg,d1~d4;高剂量组每晚加服奥氮平10mg,d1~d4。比较两组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及有效率,评估不同剂量水平的奥氮平治疗恶心、呕吐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低剂量组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的完全缓解率分别为70.2%(33/47)和63.8%(30/47),均低于高剂量组的83.8%(36/43)和74.4%(32/43),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急性期CINV和延迟性CINV控制的有效率接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低剂量组头晕、嗜睡的发生率分别为8.5%和4.3%,低于高剂量组的27.9%和1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奥氮平联合帕洛诺司琼、地塞米松对于防治高致吐化疗方案致恶心、呕吐的控制率较好,需要解救性抗呕吐治疗的发生率较低,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荐。

  • 标签: 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 奥氮平 化学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四脑室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和术后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8月至2012年8月60例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分析四脑室肿瘤显微手术治疗操作技巧及术后并发症的防治。结果60例中手术全切除52例(86.7%),次全切除8例(13.3%)。术后并发脑积水3例,缄默症2例,头皮下积液2例,脑脊液漏5例,颅内感染4例,1例出现术区血肿致脑疝,经抢救无效死亡。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四脑室肿瘤接近脑干或直接来源于四脑室底,手术解剖部位特殊,周围组织结构复杂,其并发症十分常见且严重。熟练的显微外科技术,积极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提高手术质量,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

  • 标签: 脑肿瘤 手术 第四脑室 并发症 显微外科
  • 简介:自2010年第2卷第2期起,本刊启用由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和同方知网技术有限公司联合开发的“科学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AMLC),旨在杜绝抄袭、伪造、剽窃、不当署名和一稿多投等学术不端行为,以提高期刊学术质量和水平。

  • 标签: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 科学期刊 检测系统 杂志社 癌症防治 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