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9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的最优剂量。方法选取沧州市中心医院于2013年6月~8月间行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检查的疑似冠状动脉病变住院患者90例,其中男性53例,女性37例,年龄28~87(58.7±6.2)岁。将患者随机分成A组(30例,对比用量为0.7ml/kg)、B组(30例,对比用量为0.6ml/kg)和C组(30例,对比用量为0.5ml/kg),推注浓度为350mgI/ml,注射速率均为5.0ml/s,行冠状动脉CT成像检查,评价CT图像质量。同时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结果C组右冠状动脉远段和近段、左回旋支近段、左前降支近段、左冠状动脉主干的平均CT值均比A组和B组要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组与B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Ⅳ级图像957个(92.7%)、Ⅲ级图像54个(5.2%)、Ⅱ级图像21个(2.1%),图像质量较高。B组中30例患者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CT成像显示≥50%狭窄共219段,左冠状动脉主干2段,右冠状动脉71段,左回旋支57段,左前降支89段,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分别为92.6%、96.1%、98.0%、86.3%。结论320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比的最优剂量为0.6mg/kg,推注浓度为350mgI/ml,此剂量诊断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度较高。

  • 标签: 对比剂 多排螺旋CT 冠状动脉成像 图像质量
  • 简介:目的:探讨不能耐受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NYHA分级Ⅲ~Ⅳ级,射血分数〈40%)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ARB)治疗和长期规律随访的效果。方法:前瞻性长期随访23例不能耐受ACEI的CHF患者接受ARB治疗和31例应用ACEI治疗患者的疗效,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ARB组生存患者治疗5年前后的临床资料。结果:(1)ARB组与ACEI组5年死亡率无明显差别(52.17%:48.39%,P〉0.05);(2)ARB组中高龄、肌酐清除率(Ccr)降低的患者死亡率高(P〈0.01);(3)ARB组中NYHA分级Ⅲ~Ⅳ级、射血分数〈40%的患者大多死于心力衰竭恶化(75%),而猝死和明确死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占死亡总数的25%;尽管规范地进行抗心力衰竭药物治疗。5年死亡率仍高达52.17%。长期接受ARB治疗的生存患者,其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明显增加[(32.5±1.6)%:(44.5±3.2)%,P〈0.01]、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明显缩减[(66.3±2.0)%:(60.2±2.9)%,P〈0.05],NYHA分级显著改善(P〈0.05)。结论:部分不能耐受ACEI的CHF患者可能从ARB长期治疗中获益。

  • 标签: 心力衰竭 充血性 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拮抗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死亡率
  • 简介:目的研究镇静和抗精神病药致心律失常作用。方法对197例有情绪、失眠和精神病者,在使用镇静或抗精神病药前和用药1w后,作常规12导联心电图,观察心律失常情况,并进行比较。结果用药前窦性心动过速较用药后明显增多(P〈0.05),而用药后窦性心动过缓、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房室传导阻滞、Q—T延长较用药前显著增多(P〈0.01)。结论镇静和抗精神病药有致心律失常作用,应给予重视和预防。

  • 标签: 药物 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 简介:目的:探讨小剂量β受体阻滞治疗老年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方法:150例冠心病心绞痛病人被随机分为两组(阿替洛尔治疗组75例,对照组75例),将治疗前、后两组临床症状、心率、心电图的变化进行对比观察.结果:阿替洛尔治疗组在临床症状、心电图、心率三方面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总有效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结论:在无临床禁忌的情况下,小剂量β受体阻滞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有较好疗效.

  • 标签: 老年 冠心病 心绞痛 Β受体阻滞剂 药物治疗 阿替洛尔
  • 简介:目的评价不同流速对比注射方案对多层螺旋CT冠状静脉成像质量的影响。方法将行冠脉CTA患者56例随机分成A、B两组,分别给予对比速率3.0ml/s和4.0ml/s进行16层MSCT冠状静脉CTA检查。分析比较两组的冠状静脉的显示率、显示评分及CT值。结果4.0ml/s组CT值优于3.0ml/s,两组心大静脉、心中静脉、左室后静脉的CT值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冠状静脉的显示率均为100%。但显示评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采用流速4.0ml/s显示冠状静脉总体优于3.0ml/s,但两组显示率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对比剂 多层螺旋CT X线计算机 冠状静脉 注射速率
  • 简介: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后血栓形成发病机制中发挥关键作用,因而针对血小板激活途径的药物成为抗栓治疗的主要手段。循证医学表明,抗血小板治疗可以有效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患者发生严重的心血管事件。已经成为防治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主要方法。

  • 标签: 血小板 ADP受体 P2Y12受体 拮抗剂 急性冠脉综合征
  • 简介:在2006年11月北京召开的第十七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上,一个名为ADVANCE的试验结果引起与会人士的高度关注。这项研究显示,在针对亚洲人群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中,基于硝苯地平控释片的联合治疗方案优于氨氯地平的联合治疗方案。这一结论充分说明,合理选择降压药物能够显著提高高血压患者的血压达标率,这对我国的高血压防治工作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高血压治疗 长效钙离子拮抗剂 亚洲人群 联合治疗方案 硝苯地平控释片 原发性高血压
  • 简介:一项大型的国际临床研究发现.合并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用利尿和ACEI类控制血压可降低心脏病风险。利尿促使液体排除.减少体内的循环血容量从而降低血压。而ACEI全称是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可抑制血管紧张素Ⅱ的产生。血管紧张素Ⅱ有收缩血管的作用。这两类药物都属于最常用的抗高血压药物之列。

  • 标签: ACEI 糖尿病患 利尿剂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血管紧张素Ⅱ 抗高血压药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为了深入研究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β-受体阻滞治疗干预后,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0月-2020年6月期间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共32例,将其随机分组,给予β-受体阻滞治疗干预措施组为研究组,给予常规治疗干预措施组为参照组,研究组和参照组各16例患者。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干预期结束后,研究组心力衰竭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优于参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β-受体阻滞治疗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故方案值得推广。

  • 标签: β-受体阻滞剂;心力衰竭;心功能;生存质量;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灯盏花素注射液与小剂量利尿联用治疗缺血性心舒张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因心肌缺血导致心舒张功能不全的心衰患者被随机分为治疗组(72例),对照组(52例),进行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结果:治疗后第3、第7天的显效率:治疗组分别为84.7%、97.2%,对照组分别为69.2%、80.7%,两组有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副反应治疗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灯盏花素并小剂量利尿治疗缺血性心舒张功能不全疗效可靠,且副反应少于对照组,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灯盏花素 小剂量 利尿剂 联合治疗 疗效 副反应
  • 简介: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痉挛(coronaryarteryspasm,CAS)患者基础心率变异性(heartratevariability,HRV)的特点,并了解钙拮抗对HRV的影响。方法对25例CAS患者(CAS组)和20名健康人(对照组)行24h动态心电图检查,进行HRV对比分析。对CAS患者在接受钙拮抗治疗3个月后重复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以观察HRV的变化。结果CAS组SDNN、SDANN、PNN50、LF及HF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经过吸烟和胆固醇水平校正后组问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CAS组经钙拈抗治疗后所有的HRV参数均呈上升趋势,但差异均未达到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AS患者存在明显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非缺血发作状态下基线水平表现为迷走神经活性下降、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增高。钙拈抗预防CAS发作的机制除了阻断钙通道直接扩张血管外,也可能与改善CAS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有关。

  • 标签: 冠状动脉痉挛 心率变异性 钙拮抗剂 自主神经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需静脉使用利尿药的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heartfailure,CHF)患者住院期间电解质紊乱的有效预防措施。方法选择使用袢利尿药的心功能Ⅱ~Ⅳ级CHF住院患者24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一定时间后低钠、低钾血症的发生率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经过治疗护理后,实验组低钾血症、低钠血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对饮食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HF患者在使用利尿药过程中,给予预见性的护理措施能降低电解质紊乱的发生,有助于患者康复,该方法有效且安全。

  • 标签: 心力衰竭 利尿药 电解质紊乱 预见性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与职业健康促进研究进展。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临床科室的100名护理人员,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调查,以对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问题进行分析。结果护理人员中针刺伤的发生率最高,为82%,而针刺伤后处理的患者仅有63例,占76.8%,还存在以下几种:净化台使用率低、护理人员操作前后洗手,接触化疗药物佩戴手套以及接触患者体液等。结论护理人员作为医院中特殊的一个职业,因此要保证护理人员的职业健康,以提高医院的护理质量。

  • 标签: 护理人员 职业健康问题 职业健康 研究进展
  • 简介:目的分析老年人充血性心力衰竭(CHF)以及其治疗特点。方法分析60例的临床资料和治疗结果。结果洋地黄类、利尿、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以及β-受体阻滞均能不同程度改善患者的心功能。结论长期应用β-受体阻滞和ACEI可明显改善CHF者心功能。

  • 标签: 充血性心力衰竭 洋地黄 利尿剂 Β-受体阻滞剂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 简介: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联合铁辅助治疗对舒张性心力衰竭(DHF)合并贫血患者心功能、运动能力及贫血的影响。方法:94例DHF合并贫血患者被随机分为:常规治疗组(46例)和联合治疗组(4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EPO联合铁治疗)。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进行6min步行试验,测定两组患者血红蛋白(Hb)、N末端B型利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二尖瓣舒张早期峰速减速时间(DT)、舒张早期血流峰值(E)、舒张晚期血流峰值(A)、E/A值等指标,并进行比较。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患者NTproBNP、DT值显著下降,E/A比值、6min步行距离显著增加(P〈0.05或〈0.01);且治疗后与常规治疗组比较,联合治疗组NT-proBNP[(368.4±110.7)pg/ml比(239±89.7)pg/ml]、DT值[(257.5±73.4)ms比(208.9±59.1)ms]下降更显著,Hb水平[(83.3±9.2)g/L比(122.1±13.6)g/L]、E/A比值[(0.87±0.3)比(1.07±0.27)]、6min步行距离[(367.54±21.08)m比(438.63±20.35)m]显著增加(P均〈0.05)。结论: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铁治疗对舒张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患者能更好地改善心功能及运动能力。

  • 标签: 红细胞生成素 心力衰竭 舒张性 贫血
  • 简介:目的探讨短期应用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造影肾病(CIN)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月至2012年6月在我院心内科住院的262例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60岁)。入选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术前随机(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35例、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组(试验组)127例两组,测定PCI前后血肌酐(SCr)、胱抑素c、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结果试验组患者PCI术后SCr、血浆胱抑素C及h8-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术后GFR高于对照组[(210.4±40.1)μmol/L比(221.3±36.2)μmol/L。P〈0.01;(6.5±1.6)mg/L比(7.2±2.1)mg/L,P〈0.05;(6.8±2.5)mg/dl比(7.9±2.4)mg/dl,P〈0.05;(64.1±11.3)ml/min比(58.9±10.8)ml/min,P〈0.05】;试验组患者造影肾病发生率亦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14(11.02%)比35(25.92%),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胱抑素c及hs—CRP水平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CIN的发生具有预测意义,而短期大剂量他汀联合水化治疗则对降低CIN的发生有保护作用。结论对合并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老年冠心病患者,PCI术前短期给予大剂量他汀类药物联合水化可以显著减少CIN的发生。

  • 标签: 造影剂肾病 他汀 对比剂 冠心病
  • 简介:目的探讨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定)能否更有效地减少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术后对比肾病(Contrast-InducedNephropathy,CIN)的发生率。方法将拟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患者280例,通过使用数字表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n=142例)和对照组(n=138例),对照组常规给予抗血小板、抗凝、控制血压、血糖及水化等治疗,未服用瑞舒伐他汀及其他调脂药,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在使用对比前3天加用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比较两组患者CIN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共发生对比肾病16例(5.71%),其中对照组13例(9.42%),瑞舒伐他汀组3例(2.11%),两组对比肾病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对比引发的急性肾损伤,在常规水化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可以更有效地预防对比肾病的发生。

  • 标签: 瑞舒伐他汀 对比剂肾病 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