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管道标识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南通市通州区人民医院ICU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使用管道标识护理的ICU重症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原则将90例患者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常规护理联合管道标识管理。结果:(1)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均分为(94.18±3.0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均分(80.12±2.45分),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给药差错、管道更换差错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患者实施管道标识护理不仅能够有效降低管道更换差错率、给药差错率,同时也能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管道标识 ICU 满意度
  • 简介:气管切开术是抢救和治疗呼吸道梗阻的主要措施之一,近年来,其应用范围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已从单纯解除上呼吸道梗阻发展为抢救各种危重患者上、下呼吸道梗阻的重要手段。气管切开术后护理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手术的成败和患者的预后,因此,国内外护理人员对此进行了大量研究,笔者将气管切开术后护理技术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气管切开 气道管理技术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观察分析气管切开术后金属气管套管的堵管方法与护理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2-2023.2内就诊的100例气管切开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50例,常规堵管)和实验组(50例,制定堵管方法)进行试堵管,收集分析堵管情况。结果:实验组堵管成功率显著更高,堵管时间显著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之后可以有效减少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堵管所需时间,提高堵管成功率,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金属气管套管 堵管
  • 简介:【摘要】 目的:研究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接受奥马哈系统联合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6月间在我院就诊且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66例,根据延续护理方法的不同分成两组。对照组中33例患者接受常规出院后延续护理;观察组中33例患者接受奥马哈系统联合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切口感染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K-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及家属对护理知识掌握率高于对照组(P<0.05);切口感染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接受奥马哈系统联合微信平台的延续护理,可减少切口感染事件的发生,改善K-B-S评分,提高患者认知,使护理满意度提高。

  • 标签: 气管切开 带管出院 奥马哈系统 微信平台 延续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系统护理配合纤维支气管镜吸痰在促进重症肺部感染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在我院重症监护室(ICU)于2019年7月-2020年9月收诊的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选出82例为研究对象,均给予综合治疗和纤维支气管镜吸痰治疗,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系统护理,对比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等。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7.56%高于对照组的82.93%,P<0.05;观察组的退热时间、咳嗽及咳痰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重症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本院2021年1月至2021年11月期间收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重症患者59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29例重症患者实施基础性护理,针对B组30例重症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两组重症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护理满意度评分、焦虑评分、治疗依从性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重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给予系统性护理的有效性较为显著,改善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促进患者预后。

  • 标签: 系统性护理 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 重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采用常规护理与急诊系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以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为对象,分为参照组30例与研究组30例,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急诊系统护理干预,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经过护理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更高,与参照组比较,差异是P

  • 标签: 急诊系统护理干预 支气管哮喘 治疗效果 急性哮喘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系统性护理对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重症病患的应用效果。方法 挑选院内2020年1月-2022年1月救治的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重症病患10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划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50例。参照组予以常规护理支持,研究组则予以系统性护理支持,观察对比两组病患的依从性。结果 相较于研究组依从率明显优于参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系统性护理能够充分提升慢性支气管炎合并肺气肿重症病患依从性,值得临床广泛运用与推广。

  • 标签: 系统性  慢性支气管炎 肺气肿重症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系统性护理模式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我院收治的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抽选8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患儿例数为40例,接受系统性护理,对照组患儿例数为40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验组患儿喘息消失时间、肺部喘鸣音消失时间、呼吸不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中采取系统性护理可以很好的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恢复时间,临床护理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系统性护理模式 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ICU是危重症患者、大型手术后患者集中治疗和护理的场所,在具体的护理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做好管道护理管理工作,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持续性,动态性的观察和护理干预,这样才能体现出应有的护理成效。需要注意的是,在ICU的护理过程中涉及众多方面的管道护理工作,在这种情况下需要充分认识到管道护理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或者问题,然后行之有效的应对处理,以此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结合这样的情况,本文重点分析管道护理的相关类别以及管道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和护理对策等相关内容。

  • 标签: ICU 管道风险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大众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日益重视,对卫生保健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在对儿科小儿病患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识别出小儿病患携带的管道,做好管道的看护,对于整个护理工作的护理质量起到很大的影响,因此,要做好小儿外科管道标识工作,就要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管道安全护理的能力,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结合医院的护理工作实践,本文介绍了管道标识在管道安全护理中的运用。

  • 标签: 管道标识 安全护理 应用
  • 简介:总结16例危重症患者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行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默契配合医生行纤维支气管镜直视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术后做好气道管理.16例患者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均取得成功.

  • 标签: 气管切开术 纤维支气管镜 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口咽通气管在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固定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本院ICU2014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82例经口气管插管躁动患者,一病区42例设为对照组,二病区40例设为实验组;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牙垫,实验组患者采用口咽通气管,观察两组患者在气管插管移位、口腔黏膜损伤等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发生导管移位、口腔黏膜损伤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口咽通气管用于躁动患者经口气管插管可有效固定导管、减少口腔黏膜损伤等,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 标签: 气管插管 口咽通气管 躁动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方法 对某医院 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术的四十名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进行分析。结果 这四十名患者经支气管动脉栓塞手术后,支气管大咯血的症状立即减轻,而且术后患者在调理五六天后出血现象基本上完全消失。结论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对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疗效很明显,治疗之后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和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 标签: 支气管动脉栓塞术 支气管扩张大咯血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主要是探讨综合护理应用在经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样本均来自到我院接受治疗的70例支气管扩张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35例对照组、35例观察组,并分别给予两个小组不同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综合护理,之后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护理效果:观察组更高(P<0.05);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更满意(P<0.05)。结论:对支气管扩张患者进行纤维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辅助治疗期间采取综合护理后,其临床护理效果较为显著,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更高。

  • 标签: 支气管扩张 经纤维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 护理
  • 简介:【摘要】回顾分析1例气管狭窄行气管支架植入术后移位的观察护理,总结经验方法。此患者气管切开后导致气道内粘膜损伤,引发肉芽组织增生,产生瘢痕,反复出现气道狭窄,予气管支架植入术。根据患者的特点,护士重点做好术前、术后的宣教、心理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及时发现气管支架移位,立即行急诊气管镜下支架调整术,避免了窒息的风险,经过10天的治疗护理,患者症状缓解出院。

  • 标签: 气管狭窄 气管支架 移位 观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浅析支气管扩张患者采用经电子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辅助治疗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3年5月收治的支气管扩张患者120例,均采取经电子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针对性护理,对比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治疗总有效率(93.33%)高于对照组(78.33%),P<0.05;此外,在对比患者的血气指标和炎症因子指标上,观察组数据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肺功能指标对比下,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支气管扩张患者实施经电子支气管镜行肺泡灌洗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还能够解决炎症问题,有助于患者病情好转,故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电子支气管镜 肺泡灌洗治疗 支气管扩张 针对性护理
  • 简介:通过对文献的循证分析研究,就气管内吸引提出以下循证推荐措施:气管内吸引只有在充分评估病人有需要的情况下才进行,若病人有能力应尽量鼓励病人自己咳出;吸引时操作应熟练、轻柔,吸引前不应向气道内滴入生理盐水,吸引管直径不应超过气管导管内径的二分之一;每次吸引时间应小于15s;吸引负压不超过300mmHg;封闭吸引系统可减少病人吸引过程中肺容量损失;高浓度给氧时间应达到2min;颅脑损伤的病人吸引前应对病人进行彻底的评估,颅内压力增高、心血管术后或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病人扩肺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吸引间隔时间应超过10min。

  • 标签: 人工气道 气管内吸引 循证护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支气管扩张咯血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70例支气管扩张咳血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将以上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接受一般护理,观察组则接受综合护理,分析两组所获得护理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咳血时间等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2%,高于对照组的80.0%。结论:支气管扩张咳血是一种严重疾病,虽然经纤维支气管镜局部治疗可控制出血量,但为了提升疗效还需要强调护理干预。

  • 标签: []支气管扩张咳血 纤维支气管镜 咳血护理 综合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