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现阶段,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对于医疗卫生的要求也逐渐提高。人们在进行就诊的过程中,经常会涉及抽血化验这一过程。抽血化验的各项指标对于临床医师评估病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保障血液标本的完整性和无污染性对于化验指标的准确性具有直接的关系。但是现阶段,我国医疗卫生机构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还很多,而通常情况下,造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主要原因是护理人员操作方面存在失误。本文基于此,对我院 2019年 5月至 2019年 12月各科室产生的 35例不合格血标本进行了分析,探究了产生的原因。

  • 标签: 血液标本 不合格 原因分析
  • 简介:摘要:血液中的性激素水平对评价生育功能及诊断不孕症性早熟等疾病有重要意义,性激素检测的影响因素较多,检测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临床诊断,因此深受人们关注,为了得到一份有价值的检验报告,不仅要求检验过程准确无误,标本采集及处理因素也是人为可控的影响因素,正确的标本采集与处理有助于提高检验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效性。

  • 标签: 性激素6项 采集 处理
  • 简介:【摘要】在临床工作中,采集各类标本是我们日常护理工作中常见操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血液、痰液、咽拭子、粪便、尿液中均含有新型冠状病毒[1],我们在采集和转运中均应严防标本外泄污染环境,并注意医务人员的自我防护,笔者基于自己在武汉新型冠状病毒定点医院病房中的工作经验及感悟,形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标本采集经验总结。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鼻咽拭子采集过程中的护理管理要点以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7月发热门诊鼻咽拭子受检者共40例参与本次研究,根据护理模式不同,将所有受检者分为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均20例。对于参照组受检者,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对于实验组受检者,采用舒适护理模式。对两组受检者的满意度进行评估和对比。结果:在本次护理干预中,实验组受检者满意度为(18/20)90.0%,高于参照组受检者满意度(15/20)75.0%,P<0.05,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发热门诊受检者鼻咽拭子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以及医护人员的身心压力均比较大,对此,应当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合理安排医护人员的工作内容,为受检者提供舒适护理服务,提升受检者满意度,提升鼻咽拭子采集效率。

  • 标签: 鼻咽拭子 采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手术室标本管理中 PDCA 循环法的应用效果。 方法 以 2019 年 4 月至 2020 年 4 月为时间节点,分为两个阶段开展研究, 2019 年 4 月至 10 月采用常规管理纳为一般组, 2019 年 10 月至 2020 年 4 月采用 PDCA 循环法管理纳为观察组,观察两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 结果 通过分析发现,观察组标本登记率、医护共同送标本率、标本核对准确率、标本固定液规范率等指标的合格率均显著优于一般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在手术室标本管理中应用 PDCA 循环法可整体降低手术标本丢失、管理误差、混淆、回收错误的情况发生,有助于减少药物的错误使用,整体提升了标本管理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手术室 标本管理 PDCA 循环法 质量管理
  • 简介:为了获得准确可靠的检验数据用以指导临床诊断及治疗,医护人员必须注重分析静脉血标本的质控工作。因为临床反馈不满意的检验结果大约有80%的报告最终可追溯到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标本采集是最容易出现问题并且是潜在因素最多的环节。

  • 标签: 血样采集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标本采集对于血液检验的影响相关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针对本医院当中血液检验患者个体情况进行分析,并选取100例入组,采用单双号方式实施分组,每小组50例,分析组均采取护理干预,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对比两组误差率及误差影响因素。结果:分析组误差率低于参照组(P<0.05),产生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心理因素、空腹时间、采血时间、采集部位、体位因素。结论: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实施护理干预能够对患者实施有效心理护理及体位护理,降低检验结果误差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护理干预 影响因素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常规检验中采血标本质量的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为提高临床血常规检测数据准确性提供保证。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在L市某医院进行血常规检测的同年龄段临床确认的健康人群54例受检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采取肘部静脉血与指端末梢血,采用SPSS20.0软件统计学分析处理数据。结果:静脉血标本中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检测结果均高于末梢血标本(p<0.05);立即送检的血液样本中的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水平高于放置超过3h的血液样本(p<0.05);当放置温度不同时,室温放置的血液样本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值同样高于冷藏放置的血液样本(p<0.05)。结论:血常规检验中血液样本的采集部位、送检时间、放置温度会影响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计数值,推荐静脉采血后在室温下立即送检,能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血常规 白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血液标本采集的缺陷原因,总结改进措施以减少采血缺陷发生。方法:对2020年8月~2022年8月期间的血标本缺陷类型进行分析,总结产生缺陷的原因及对策。结果:血标本采集中的缺陷主要包括凝血、溶血、采集标本数量错误、血标本与化验单不一致、试管使用错误、采血量不足、漏采。缺陷的发生与患者原因、没有充分评估患者病情、技术不娴熟、采血器材因素、工作量大,人手不足、没有严格执行查对制度有关。结论:临床血液标本采集中血标本缺陷常有发生,其发生类型较多,与患者因素、护士因素、管理因素等均存在密切关系。加强对采血的流程管理及采血护士的管理,规范采血,对减少缺陷血标本数量,提高血标本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血标本 采血 缺陷 改进措施
  • 简介:摘要:针对目前广州市某三甲医院儿科患者24小时尿标本留置情况进行分析调查,提出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循因导果,探讨解决思路及办法,拟定政策及进行实施,确保患儿尿标本规范留取,确保患儿标本规范管理,提高标本留取合格率,从而使临床工作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同时提高患儿住院满意度。

  • 标签: 儿童 24小时尿标本留取率 健康教育 原因分析 对策制定
  • 简介:摘要:目的:着重分析标本采集对血液检验的影响,并探讨针对性护理干预手段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此次研究共选取158例患者进行对比实验,均行血液检验,采取摇号方式展开分组,沿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与实施针对性护理的观察组各79例患者,对两组临床应用效果展开评价比较。结果:经实验数据来看,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标本、药物、饮食、患者因素影响率明显较低,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整体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血液检验期间,实施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保证标本采集整体质量,最大程度的减少干扰因素,促进患者满意度提升。

  • 标签: 标本采集 血液检验 影响 护理干预
  • 作者: 李清华1,周瑜2通讯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0-12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5期
  • 机构:1.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检验科,重庆400030 2.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放射科,重庆400030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检验医学在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方面发挥着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据不完全数据统计,在国外由于分析前的不规范而引起的检验失误占检验科失误35.3%,在国内,检验结果误差中80%与标本质量不符合要求有关。所以,提高检验质量成为了检验科重要内容之一,在检验科送检标本中,大部分为血液检验标本,因此获得一个合格的血液标本是保证检验质量的前提。临床护士是检验申请单的执行者,护士在执行医嘱、准备检验申请单采集标本的过程中存在出错的可能,从而影响分析前检验质量。因此,作为采集血液标本的临床护士必须充分认识其重要性,以达到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本文现就如何提高血液标本采集质量总结出应当注意的几个方面,具体如下。

  • 标签: 临床护士;检验前血液标本;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2022年10月采集的手术病理标本50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分2组,一组接受常规管理(对照),一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观察),分析2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标本管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标本管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手术病理标本管理中应用PDCA循环法可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确保整体管理效果及满意度,值得借鉴与实施。

  • 标签: PDCA循环法 手术 病理标本 标本管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新生儿女婴采集尿标本时实施改良式采集方法的意义。方法:从 2019年 02月 -2020年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在ICU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3例作为对照组,采用普通2ml注射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498例次;将2012年度收住ICU需要动态监测血气分析的危重患者208例作为观察组,采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共采集500例次。比较2组患者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凝血标本数、不合格标本数、血气包堵塞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穿刺成功率及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BD动脉采血器采集动脉血标本能减少不合格标本数、降低血气包堵塞机率,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血气分析结果的准确度,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可靠依据,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 标签: BD动脉采血器 动脉血标本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护理质量控制在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方法:在本研究工作中,主要择取我院自2021年4月至2022年12月间,我院收治住院患者344名患者的血液标本,按照随机抽样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者172例。在对比分析中,对照组以常规临床血液标本检验为主要方式,观察组则是在家宴过程加强护理质量控制,对比两组标本的合格率、错误率、医疗纠纷事件发生率、护理满意程度。结果:在数据分析中发现,检验标本合格率中,观察组指标合格率为95.34%,明显高于对照组合格率84.30%,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护理质量控制 临床血液标本检验 合格率 错误率 作用
  • 简介:在抢救危重病人过程中,常需反复多次采集血液标本送检,如每次均穿刺血管采血,不但增加病人经受反复穿刺的痛苦,且由于病人病情危重,反复血管穿刺,尤休克病人早期由于血管痉挛收缩,造成穿刺难度大,一针见血成功率不高,延缓抢救工作的进程,采用静脉留置采血标本,可以克服上述缺点,赢得抢救时间,是一种方便、快捷、有效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静脉留置针 采血 危重病人
  • 简介:目的观察两种方法指导患者留中段尿培养标本的效果。方法将215例需送检尿细菌培养患者按先后顺序编号,奇数为对照组,偶数为观察组。对照组108例,采用口述讲解指导,观察组107例,采用口述讲解辅以茶壶冲水演示法指导。观察两组患者对留中段尿培养标本方法的理解程度及尿标本合格率。结果观察组理解率98.13%,尿标本合格率95.33%;对照组患者理解率88.89%,尿标本合格率87.04%。两组患者理解率、尿标本合格率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用边讲解边用茶壶冲水演示指导患者留取中段尿培养标本,易为患者理解并掌握,从而提高尿标本的合格率。

  • 标签: 中段尿培养标本 留取方法 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