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的因素。方法:统计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743例患者展开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原有疾病种类、患者或照护人员对压力性损伤防范知识的知晓率情况展开观察。结果:2020年1月-2020年12月我院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部位多以骶尾部、髋部为主,依次为:591(52.72%)例、229(20.43%)例。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患者的原有疾病种类最多的为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依次为:159(21.40%)例、114(15.34%)例、90(12.11%)例。患者或照护人员对压力性损伤防范知识的知晓率,依次为:知晓(16.69%)、部分知晓(31.22%)、不知晓(52.09%)。结论:慢性病居家患者作为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的高发人群,医务人员需结合社区患者现状,构建压力性损伤防治体系,尽早开展预防措施,降低压力性损伤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获得性压力性损伤 危险因素 慢性病 部位 防治
  • 简介:【 摘要 】 目的: 探讨对跟痛症损伤患者采用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的临床价值,旨在为临床治疗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8 年 4 月 -2019 年 4 月期间收治 80 例跟痛症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将其分为常规治疗组与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组,各 40 例,比较两组患者 VAS 评分与临床疗效。 结果: 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组 VAS 评分明显低于常规治疗组,且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 95.00% ,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的 82.5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跟痛症损伤患者予以弹道式体外压力波治疗可显著其 VAS 评分,提高临床疗效。

  • 标签: 跟痛症 损伤 弹道式 压力波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脊柱骨科围手术期患者压力性损伤护理作用分析。方法:本次研究搜集于2016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在我院骨科接受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重点对象,根据实施护理方案的不同划分为参照组(传统护理模式)及观察组(预防护理模式),且每组等分成55例。经围术期实施不同护理干预后,对所有患者的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情况给予观察与分析,并作出总结。结果:通过对两组脊柱内固定围手术期采取对应的治疗方案及不同的护理策略后发现,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为1.81%,较参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压力性损伤总发生率的10.90%的临床效果更好。差异有可比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临床骨科脊柱内固定手术过程中,采取带有针对性的围术期压力性损伤的防护干预对策,获得的临床疗效确切。

  • 标签: 脊柱骨科 围术期 压力性损伤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营养干预对肿瘤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60例肿瘤患者,按照随机法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模型组使用营养干预,对照组使用一般干预,记录并分析不同干预条件下患者的压力性损伤情况。结果:模型组使用营养干预后,相对于对照组,模型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出现明显下降,P

  • 标签: 营养干预 肿瘤患者 压力性损伤 发生率
  • 简介:【摘要】:通过对部分代表人群的心理压力源、压力现状的分析,针对不同压力源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并评价其效果,从而缓解人群中普遍存在的不良情绪状态,抑制其发展为心理疾病的倾向。

  • 标签: 心理压力 减压方式 压力源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伤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及治疗的意义。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0年1月期间本院内科收治的共计80例压力性损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对比两组住院患者护理前后的疼痛VAS评分、护理知识评分。结果:实验组住院患者应用了伤口护理小组管理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疼痛VAS评分显著降低,护理人员的护理知识评分更高,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对于内科住院患者开展伤口护理小组管理的效果突出,能够有效预防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促进患者的机体恢复,具有较为突出的临床价值,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适用。

  • 标签: 伤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疼痛评分 预防 治疗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压力性损伤病患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3例压力性损伤病患进行分析与研究。将63例病患分为研究组(32例,伤口造口护理模式)、对照组(31例,传统护理),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病患护理效果(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神经内科危重患者多、护理难度大、护理工作任务繁重,长期高强度工作可导致护士压力大,影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及其身心健康。为了提高护理质量,确保神经内科优质护理服务工作持续开展,必须明确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的采取干预措施。本文就神经内科护士工作压力源相关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探讨干预对策,现综述如下:

  • 标签: 神经内科 工作压力源 影响因素 干预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干预压力性损伤病患的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21年12月期间我科收治的63例压力性损伤病患进行分析与研究。将63例病患分为研究组(32例,伤口造口护理模式)、对照组(31例,传统护理),对比两组病患临床护理效果。结果:经研究发现,研究组病患护理效果(96.88%)显著高于对照组(77.42%),组间差异显著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压力性损伤 伤口造口护理小组 效果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 对细节化护理措施对消毒供应室预防工作差错率和提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影响进行讨论。方法 选择某院2018年3月-2019年3月共60名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作为研究样本,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消毒供应室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上细节化护理措施,对两组人员工作差错率和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工作差错率显著降低,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工作人员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70.00%),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细节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降低工作差错率,实现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的提升,具有较大推广价值。

  • 标签: 细节化护理 消毒供应室 工作差错率 灭菌消毒服务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分组排班制度的有效性与应用性,以此来提升呼吸内科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方法 将我院呼吸内科护士分为两组,分别是 A组与 B组。 A组进行普通管理制度, B组实施分组排班管理制度。选取时间为 2018年 3月~ 2019年 2月,选取人数为 60人,两组人数数量相等,均为 30人( P>0.05)。从护理质量以及护士压力评分两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经过 6个月调查统计工作, A组护理质量评分远远低于 B组( p< 0.05)。护士工作压力评分 A组显著低于 B 组( p< 0.05)。结论 对我院呼吸内科人员实施良好的分组排班管理,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减轻护士工作压力、提高工作责任意识以及改善工作态度。同时对于提升医患关系以及预防医疗纠纷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值得临床管理应用的全面推行与实施 [1]。

  • 标签: 分组排班管理 呼吸内科 护理质量 护士工作压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的生活质量状况。方法:根据临床症状程度及尿垫实验将压力性尿失禁患者进行分度,随机选取2019年至2020年我院接诊并收入院进一步治疗的女性压力性尿失禁轻到中度患者60例,对所选病例患者进行基础资料调查,同时采用尿失禁生活质量量表(I-QOL)进行生活质量调查,失禁生活质量量表( I-QOL) 评价内容包括限制性行为、心理影响、社会活动受限 3 个领域,共 22 个问题,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相对较高。结果:62%的患者存在中到重度睡眠障碍,73%的患者认为如果今后生活始终伴有现在的失禁症状,生活将不太满意,乃至十分苦恼或糟糕;60例患者生活质量平均分为85.32分;行为限制维度平均分为30.67分;心理影响维度平均分为36.03分,;社会功能维度平均分为18.62分。结论:尿失禁对患者生活质量,心理状况均影响明显,压力性尿失禁

  • 标签: 压力性尿失禁 生活质量 行为限制 社会功能障碍
  • 简介:[摘要] 目的:了解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护士实习生心理健康及压力状况和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临床护士实习生正确认知及减轻工作压力提供理论参考,维护护士实习生的身心健康。方法:通过“问卷星”平台发送问卷链接对某三甲医院120名护士实习生压力状况、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共发放120份,回收有效问卷120份,有效率为100%。结果: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下实习护士心理弹性调查总条目均分为(2.12±0.60)分,3个维度条目均分依次为坚韧维度(2.17±0.56)、力量维度(2.14±0.61)和乐观维度(2.01±0.63),结果显示实习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护理实习生在压力源调查结果中在患者护理、时间及工作分配情况两个维度得分结果处于中等压力水平以上,其中35个条目中排在前5的条目分别是担心工作中出现差错事故;护士工作未被患者及家属承认;工作量大;缺乏病人教育的有关知识;患者突然死亡。结论:医院应高度关注在突发公共事件下对护理实习生身心的影响,针对性地建立干预方案及积极应对方式,正确引导护理实习生面对工作压力源,掌握自我心理调适方法,保持身心健康,从而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 标签: []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护理实习生 压力及心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 2018年 1月 -2019年 12月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进行评估,比较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者的评估结果,采用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 80名精神科护理人员中重度工作压力者 15名,占 18.75%,不同性别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不同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护理人员的重度工作压力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且多因素 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文化程度、职称、护龄、社会支持程度、职业倦怠感、主观幸福感及情绪状态均是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的影响因素( P<0.05)。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工作压力较重,且影响因素较多,应重视对影响因素的干预与调控。

  • 标签: 精神科护理人员 工作压力现状 影响因素研究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伤口造口护理小组对临床压力性损伤预防与治疗效果的提升作用。方法 选取2020年7月至2020年11月间我院收治的符合压力性损伤诊断标准的住院患者26例作为本文的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进行平均分组,其中13例接受常规护理的设为对照组,其余13例接受伤口造口护理小组专案护理的设为实验组,分析这两组的治护效果。结果 对比护理满意度,实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

  • 标签: 伤口造口护理 压力性损伤 预防效果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预防性护理对重症监护室患者难免压力性损伤的预防效果分析。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20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的ICU患者68例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2017年7月—2018年12月)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34例(2019年1月—2020年5月)实施预见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压力性损伤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严重程度轻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康复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技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预防性压力性损伤预防护理可降低ICU患者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减轻严重程度,加快患者康复速度,提升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人员护理技能水平。

  • 标签: 预防性护理 压力性损伤 重症监护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补中益气汤加味应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治疗中对其盆底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共纳入我院收治的70例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作为研究对象,病例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2021年2月。以抽签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治疗组,每组35例,前者行常规盆底功能训练,后者行盆底功能训练配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以统计学对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恢复情况以及相关预后指标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盆底肌肉张力评分相似(P>0.05),治疗后,较参照组,治疗组盆底肌肉张力评分更高(P<0.05)。治疗组尿失禁、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预后相关指标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补中益气汤加味应用于产后压力性尿失禁产妇治疗中有利于帮助患者恢复盆底功能,改善患者预后,建议优先选择。

  • 标签: 补中益气汤加味 压力性尿失禁 产妇 盆底功能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利用术中血管外超声及动脉压力梯度测定对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血管进行精准评估,为股浅动脉病变支架的植入与否提供客观依据,探索一条精准、经济、客观的评价方式,最终达到少用或不用支架,提高病变血管远期通畅率。方法 回顾2019年8月─2020年8月于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心脑血管病医院血管外科20例(均为单侧病变)股浅动脉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的患者均针对靶病变进行球囊扩张,其中10例囊扩张后依据DSA造影评估决定是否进行支架植入,10例球囊扩张后依据术中体外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决定是否行支架植入,比较两组患者的支架植入比例 2年期靶病变通畅率及整体花费,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皮温、跛行距离、ABI均较术前得到明显改善。DSA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12例,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10例患者植入支架6例,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24个月靶病变通畅率分别为90%VS90%;DSA组患者与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组患者平均花费4.34 VS 3.54万元;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1) B超联合压力梯度测量对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组支架植入数量及整体花费显著少于DSA组的同时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2) 术中B超评估联合压力梯度测量为股浅动脉短段狭窄或闭塞性病变是否植入支架提供了较为客观的依据,可以在该类患者中推广使用。

  • 标签: 股浅动脉 术中B超评估 压力梯度测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情绪训练对手术室护理人员情绪状态和职业压力及职业倦怠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起止时间分别设为2018年1月与2019年12月,将60名手术室护理人员纳入研究,根据随机分组法将所有护理人员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接受常规培训,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培训的基础上增加情绪训练,对比两组培训前后情绪状态以及职业倦怠程度的变化情况。结果:经过情绪训练培训,两组护理人员的情绪状态以及职业倦怠程度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护理人员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情绪训练培训有助于改善手术室护理人员的情绪状态与职业压力,减轻手术室护理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值得推广。

  • 标签: 情绪训练 手术室 护理人员 情绪状态 职业压力 职业倦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