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应用于ICU护理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在我院选取2015年3月-2016年8月ICU室的患者3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措施,实验组采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3.3%,对照组患者的满意度为67%,实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对ICU室患者进行护理,疗效显著,帮助患者减轻了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基础护理质量,使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都相应的提高,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及应用。

  • 标签: ICU护理 持续性人文关怀理念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持续护理干预对于胫骨骨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2017年5月前来就诊的胫骨骨折患者32例采取在围术期进行持续护理干预,之后随访6个月,从而对患者的膝关节功能进行评分。结果患者经过3个月的持续护理干预后在30分以上的有31例占96.88%,经过6个月的持续护理干预之后所有患者均达到30分以上(100%),由此可见持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使患者康复。且这些患者在6个月持续护理干预之后,治愈的有17例,有效的有15例,总有效率为100%。有1例患者发生伤口感染,1例患者发生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6.25%。结论持续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地促进胫骨骨折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并具有较小的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骨折 膝关节功能 持续性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放射科在县级疾控中心疾病筛查、防治工作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放射医学技术与影像诊断是维持放射科日常工作的基础,先进的放射医学技术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准确的影像学资料,是临床医师准确判断疾病的重要保证。所以,运用放射医学技术,规范操作医学影像设备,尤其是在县级疾控中心广泛应用的DR数字摄影设备,更能提高影像图片的分辨率,为临床诊断工作提供更多充分的图像信息以及诊断依据,提高临床工作效率。本文根据本区疾控中心的情况,简要分析县级疾控中心如何利用放射医学技术实现DR的规范操作,以作参考。

  • 标签: 疾控中心 DR 技术规范
  • 简介:摘要目的对持续人文关怀理念在ICU护理中的应用体会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本文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并选用随机数发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5例。观察组患者选用常规护理方式对其进行干预,常规护理主要包括病情观察、治疗配合等。对照组在观察组基础上加以人文护理关怀,在护理完成后对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以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护理干预完成后对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进行对比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明显优于观察组,同时,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也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较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持续人文关怀护理应用于ICU患者治疗过程中,可有效降低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几率,提升患者及其家属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持续性 人文关怀理念 ICU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慢性阻塞肺疾病护理中应用持续人文关怀理念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期间收治的45例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进行研究,根据随机原则分为两组,即对照组(n=22)、观察组(n=23)。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持续人文关怀护理,对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满意度进行统计比较。结果在焦虑、抑郁评分方面,观察组患者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2.7%,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慢性阻塞肺疾病患者应用持续人文关怀护理的临床效果更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持续性人文关怀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对小梁切除术治疗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患者的临床效果展开观察与分析。方法以我院收治的90例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为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前者在行小梁切除术之前接受药物治疗,直至眼压下降到正常水平;后者在持续高眼压的状态下采取小梁切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与评价。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滤过泡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方面,两组患者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青光眼患者而言,无论是在眼压正常还是持续高眼压状态下接受小梁切除术治疗,可获得相似的治疗效果。但是,在持续高眼压状态下展开手术治疗时,可将患者治疗时间大大缩短,而不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因此,临床应尽早对持续高眼压青光眼患者展开小梁切除术治疗。

  • 标签: 持续性高眼压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数字X射线摄影系统(digitalradiography,DR)不同于传统的X线影像,它是一种新型的X线成象技术,利用探测器接收被检查者部位的信号,并上传到计算机,经图像处理系统和PACS系统分析,将图像显示、保存,以方便临床诊断1。临床上利用DR检查可辅助诊断诸多常见的疾病,以便于使患者能够得到更准确的治疗,本文总结分析基层医院常见疾病(急性胸部创伤、肠梗阻、腹部空腔脏器穿孔、泌尿系结石等)的DR检查,现报道如下。

  • 标签:
  • 简介:摘要以前医院对病案存档主要采用纸质存档,久而久之病历就会越来越多,相关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量也会增多,其所占用的空间随时间推移逐步增大,临床查找变得越来越困难。在这一情境下,数字的病案管理系统应运而生,系统能够通过数字手段对相关病案数据予以详细的存储,并构建出与之相应的数据库,让工作人员能够利用计算机迅速的检索到所需病案,以便于快速查阅与分析。基于此,本文就数字病案系统在病案管理当中的运用进行探讨。

  • 标签: 数字化病案系统 病案管理 运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数字印模与传统印模精确度。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98例行全瓷冠修复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给予研究组患者数字印模法,给予对照组患者传统印模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精确度。结果在对两组患者采取不同印模法之后,研究组患者修复体边缘适合以及邻接关系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但是两组患者在咬合关系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给予行全瓷冠修复术患者数字印模法具有显著优势,能够提升修复体邻接关系和边缘适合,因此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数字化印模 传统印模 精确度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全数字乳腺摄影技术(DR)在乳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接诊的224例乳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全体患者的临床病案资料进行回顾分析。入院后,224例患者均行DR检查诊断,将诊断结果和手术病理活检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诊断准确。结果224例患者手术病理活检均提示为乳腺癌,DR检查结果显示204例患者可触及肿块,其中包括浸润导管癌156例,髓样癌24例,黏液腺癌16例以及浸润小叶癌8例;剩余20例患者未触及肿块,其中包括浸润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各8例,小叶原位癌4例。结论采用DR进行乳腺癌诊断,诊断准确率高,操作便捷,所用成本低,同时其对患者的辐射较小,安全良好,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具备良好的应用价值,可作为临床诊断乳腺癌的首选方法。

  • 标签: 全数字化乳腺摄影技术 诊断 乳腺癌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CA循环持续改进在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7年12月未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240例医务人员作为常规组,选取2018年1月—2018年6月采取PDCA循环管理的与常规组相同的医务人员作为管理组,比较两组医务人员手术卫生知识掌握率、手卫生洗手依从率和手卫生洗手合格率。结果管理组医务人员手卫生知识掌握率高于常规组(P<0.05);管理组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接触患者后、接触患者体液后和无菌操作前等手卫生洗手依从率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医务人员手卫生洗手合格率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医务人员手卫生进行PDCA循环持续改进,有助于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以及提高手卫生依从

  • 标签: 手卫生 依从性 医务人员 PDCA循环 管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推广,医院的病案管理的方式也因此发生巨大改变。医院病案室开始通过医院信息平台,利用数字的病案网络管理系统,促进了病案管理的现代。本文将主要阐述利用数字病案归档系统,解决病历更为大的信息平台,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病案信息服务。

  • 标签: 数字化病案 信息系统 归档系统 应用
  • 简介:摘要放射检查在给人类带来利益的同时,也给人体带来不容忽视的放射损害,对摄影过程中射线防护问题进行分析,不断加强和完善儿童的放射防护,防止和减少照射损害等成为放射防护重要问题。

  • 标签: 放射性检查 儿童 辐射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信息时代,因此各行各业纷纷采用信息的手段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在对病案管理系统进行管理的过程当中,也更加注重运用数字技术来提高管理水平和效果。本文主要围绕数字病案管理系统在病案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展开分析和论述,首先分析建立数字病案管理系统的重要效果和作用,然后分析在进行病案管理中采用数字病案管理系统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在病案管理中正确运用数字病案管理系统的有效举措。

  • 标签: 数字化 病案管理系统 病案管理 应用效果 有效途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臀大肌肌皮瓣联合持续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修复坐骨结节褥疮的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6年12月,我科收治坐骨结节褥疮12例,行局部扩大切除后形成组织缺损,缺损范围5.0cm×4.2cm~10.3cm×8.5cm,采用同侧臀大肌肌肌皮瓣带蒂转移联合皮瓣区域持续负压引流修复同侧坐骨结节褥疮。结果12例患者皮瓣全部成活,且一期愈合;术后随访1年~7年,无局部复发,修复后外形满意。结论臀大肌肌皮瓣联合持续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以满意修复坐骨结节褥疮软组织缺损,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臀大肌肌皮瓣 坐骨结节 褥疮 缺损 持续性低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持续血液净化联合生长抑素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4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在对症处理的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持续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有效率(92.86%)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有效率(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924,P=0.003)。结论持续血液净化联合生长抑素治疗SAP临床疗效显著,临床症状体征改善明显,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持续性血液净化 生长抑素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倍他乐克与地高辛控制老年患者长期持续房颤心室率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78例老年长期持续房颤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n=39)单纯应用地高辛治疗,研究组(n=39)应用倍他乐克与地高辛联合治疗。结果(1)研究组整体治疗有效率是94.87%,同对照组整体治疗有效率79.49%相比较高(P<0.05);(2)治疗前,研究组、对照组患者的心室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心室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倍他乐克与地高辛控制老年患者长期持续房颤心室率的临床效果肯定,可借鉴。

  • 标签: 倍他乐克 地高辛 老年患者 长期持续性房颤 心室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