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如何通过履行告知义务避免或减少医疗纠纷的方法。方法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综合素质,采取有针对性的告知方法,通过详细客观的告知内容和形式。结果避免和减少了医疗纠纷,密切了护患关系。结论护士履行好告知义务可以减少医疗纠纷,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护士 履行 告知义务
  • 简介:摘要癌症是目前夺取人类生命的首要疾病。近年来,癌症患者日趋增多,告知与不告知患癌患者坏消息在我国已成为一直谈论的问题。我国的大部分医护人员更多关注的是患者躯体症状缓解,往往忽视了患者及其家属心理需求和产生心理压力的原因。在癌症的临床治疗中,我国的医护人员通常选择不告知患者病情,其主要障碍在于家属拒绝告知,因为患者家属担心会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伤害,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影响其生存期,极力要求隐瞒病情真相。其实告知患癌患者坏消息在癌症临床治疗中是很有必要的。现在针对告知坏消息有两种沟通告知模式美国的SPIKES模式和日本的SHARE模式。对比二者各方面后发现日本的SHARE模式更适合于中国对癌症患者坏消息的告知,并能对中国的癌症患者的治疗效果、生活质量和生存率有所提高,还能较好的改善中国的医患关系和医疗环境。

  • 标签: 癌症 坏消息 SPIKES模式 SHARE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程护理告知在产科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间在我院住院待产的102例孕妇,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划分为两组,包括观察组与常规组各51例,为观察组孕妇提供全程护理告知干预,为常规组孕妇提供一般院内健康宣教,评价两组孕妇知识掌握评分及焦虑评分。结果观察组孕妇对新生儿护理、母乳喂养、产程、产后康复等知识掌握度评分均高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心理焦虑评分均低于常规组,(t=45.593,P<0.05)。结论在产科应用全程护理告知健康教育干预,可改善孕妇不良情绪,提高孕妇健康知识掌握度。

  • 标签: 健康教育 全程护理 焦虑 分娩
  • 简介:摘要在现在社会中,癌症已经严重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和家庭。它不仅给癌症患者带来不幸,也给患者家属带来了一定的痛苦和压力。与国外相比,由于我国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当患者被确诊为癌症时,医务人员基本上会在第一时间通知患者家属,再由患者家属决定是否告知与患者癌症这一坏消息,在我国大部分患者家属都会选择不告知患者病情。本文章旨在初步探讨患者家属得知患者病情后的心理变化、不告知患者坏消息的几个主要因素及如何恰当的告知患者坏消息来有助于患者的病情治疗和生存质量。

  • 标签: 癌症 患者家属 告知坏消息 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规范性护理告知在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的原发性肝癌患者30例进行分组研究,所有患者均接受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15例行常规宣教,观察组15例行规范性护理告知,对护理告知评分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较低,护理告知评分与对照组相比较高,P<0.05。结论在粒子植入治疗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应用规范性护理告知效果较好,可有效提高护理告知评分,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 标签: 规范性护理告知 粒子植入 原发性肝癌 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将笔者在处方点评中遇到的中药注射剂说明方面的问题进行归纳、分析。方法对中药注射剂说明进行分析,结合处方点评进行总结。结果说明书中的功能主治、特殊人群用药、药理毒理等项目有不同程度缺陷。结论建议相关制药行业应加强关注,对说明做以改进,促进中药注射剂的安全合理使用。

  • 标签: 处方点评 中药注射剂 说明书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国现阶段使用药品说明的规范状况,为规范药品说明提供依据。方法收集广州市第六人民医院、广州市中医院及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内2017年11月—2018年3月所有正在使用的药品说明,对不同剂型的化学药品和中成药说明书中各项欠缺情况进行统计并考察其文字表述的规范性,同时比较国产药品、合资药品、进口药品说明的项目完整性。结果项目欠缺情况统计表明,药物过量、儿童用药、老年患者用药、药代动力学、禁忌症等居前5位;完整性统计显示,进口药品优于合资药品,合资药品优于国产西药,国产西药优于国产中药,国产药品规范问题较为严重。结论药品生产企业、药品审批监管部门、药品使用单位应共同努力,保证药品说明的规范性,提高药品说明的质量。

  • 标签: 药品说明书 规范性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护理工作中施行循证护理的具体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对于我们医院在过去一年之内所收治的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资料100例施行分析,根据随机法对病人实施分组,给予对照组病人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病人循证护理,对比两组病人的临床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出现几率和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将所得各项数值施行统计学计算。结果两组病人疾病治愈率、死亡率、并发症出现几率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两组病人对于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为急性重症胰腺炎病人护理工作中施行循证护理效果理想,能够显著提高疾病治疗效果,降低并发症的出现风险,提高病人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应该给予大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性重症胰腺炎 循证护理 护理效果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个体化疼痛护理对缓解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效果。方法本文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11月-2017年3月收治的74例急诊肾结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所有患者的护理方法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观察两组患者的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止痛药物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无疼痛发生率(70.26%)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无疼痛发生率(24.33%);观察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3.78%);观察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平均止痛药物用量(58.27±7.25)mg显著少于对照组急诊肾结石患者的平均止痛药物用量(96.43±10.68)mg,两组急诊肾结石患者在疼痛状况、护理满意度以及止痛药物用量这三个维度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疼痛护理用于急诊肾结石患者疼痛的缓解,效果显著,且这种护理模式可以显著缩减患者的止痛药物用量,提升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个性化疼痛护理 肾结石 疼痛
  • 简介:摘要目的对某院2018年7月—12月儿科门急诊超说明处方进行分析,促进儿科门急诊合理用药。方法随机抽取2018年7月至2018年12月儿科门急诊的1000张处方作为分析对象,依据药品提供的经中国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最新版药品说明,分析儿科门急诊超说明处方情况。结果1000张处方中,超说明处方率为21.5%;超说明处方类型前3位分别为无儿童用药信息(36.28%)、超给药频次(18.14%)、超适应症用药(16.74%);超说明药物品种前3位分别为抗菌药物(26.05%)、抗病毒药物(19.53%)、呼吸系统用药(18.14%);各年龄阶段前3位为幼儿期(40.47%)、学龄前期(29.30%)、学龄期(15.35%)。结论儿科门急诊存在超说明书用药情况,影响医疗安全,需提高警惕。

  • 标签: 儿科 门急诊 超说明书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在脑外伤治疗中,早期进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应用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将2008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脑外伤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为42例、58例。对照组的患者早期进行脑室腹腔的分流术,之后选择恰当时机行颅骨修补术;早期对观察组进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的同期手术。通过收集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临床效果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恢复情况良好的比率为96.6%,对照组为83.3%,两组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立即进行颅骨修补和脑室腹腔分流同期手术者与分期手术者相比,术后恢复情况较为理想,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明显,能获得更大的收益,在临床中应用的价值更大。

  • 标签: 脑外伤 早期颅骨修补 脑室腹腔分流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血常规检查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儿童呼吸道感染时的水平以及各指标间的联系。方法以本院2015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期间收治的64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血常规检查和部分病原学检查,测量患儿的中性粒细胞比率、白细胞计数、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和降钙素原水平,观察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不同状态下的阳性情况。结果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在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时,其阳性概率高于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白细胞计数不高时(P<0.05),在中性粒细胞比率和白细胞计数升高患儿中,血清C-反应蛋白的阳性概率与降钙素原相比更高(P<0.05)。结论在儿童呼吸道感染疾病中,血清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可作为参考指标,其中血清C-反应蛋白与降钙素原的特异性相比,降钙素原更高。

  • 标签: 血常规 血清C-反应蛋白 降钙素原 儿童 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