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青海地区医院分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的基因型。方法采用CLSI推荐的表型确证实验来收集产ESBLs大肠埃(173株),提取质粒DNA;分别用TEM、SHV、CTX-M-1、CTX-M-2和CTX-M-9扩增引物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后在Genbank数据库进行比对确定基因型。结果检出9种ESBLs基因型,检出比例较高的是CTX-M型(100株)和TEM(55株),检出CTX-M型亚型以CTX-M-14、CTX-M-55、CTX-M-15为主。其中单一基因型占总检测菌株数的50.29%,两种及两种以上基因型占20.23%。结论(1)青海地区ESBLs大肠埃的主要基因型是CTX-M型和TEM型。TEM、CTX-M-14和CTX-M-55是本地区主要流行的ESBL基因型。(2)同时携带两种及两种以上耐药基因菌株占总检测菌株数的20.23%,提示多重耐药基因菌株比例较高,需引起临床的重视。

  • 标签: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基因型 青海地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引起肛门脓肿的主要病原大肠埃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正确诊断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要求操作,对2009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临床肛门脓肿患者的脓液进行培养,分离出大肠埃。采用K-B法做体外药敏试验,并开展常规ESBLs的检测工作。结果大肠埃这三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率分别为46.1%、47%、47.9%,耐药率最高的前2位抗菌药物分别是头孢噻吩和哌拉西林,而头孢哌酮/舒巴坦、妥布霉素、米诺环素和头孢西丁有较好的抗菌活性,没有发现对美洛培南的耐药株。结论以往用于治疗感染的常用药物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头孢呋新、头孢噻肟等已产生较高的耐药性。医院大肠埃的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应加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管理,严格控制耐药的产生和流行。

  • 标签: 肛门脓肿 大肠埃希氏菌 耐药性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检测肺炎克雷伯以及大肠埃超广谱β-内酰胺酶及其耐药性。方法在我院门诊以及住院患者胸腔积液、胆汁、脓液、分泌物、中段尿以及胆汁、痰、血液等标本中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244株和大肠埃311株,全部菌株均为非重复菌株。依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鉴定细菌及药敏试验,所用质控菌株为肺炎克雷伯以及大肠埃。结果肺炎克雷伯共计分离出244株,检出155株肺炎克雷伯ESBLs阳性,检出率为63.52%,大肠埃共计分离出311株,检出162株大肠埃ESBLs阳性,检出率为52.09%。结论肺炎克雷伯以及大肠埃产ESBLs具有较高发生率,且对多种抗生素存在多重耐药以及交叉耐药性,对产ESBLs菌株及时进行报告并确保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能够使细菌耐药性产生得到延缓,可使耐药菌株播散得到有效控制。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肺炎克雷伯菌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肺孢子在免疫功能正常的宿主中依靠巨细胞的吞噬作用和T细胞免疫反应可将其成功清除,而在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宿主中则人肺孢子可不断增殖,最终可导致肺间质纤维化。治疗的首选药物是复方磺胺甲基异噁唑,同时加用糖皮质激素可减轻渗出病变,早期诊断及早治疗对改善疾病的预后至关重要。

  • 标签: 肺孢子菌肺炎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免疫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P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咳嗽6例(100%),咳痰2例(33%),呼吸困难5例(83%),发热6例(100%),精神疲倦4例(60%),体重减轻3例(50%),腹泻1例(10%);呼吸音粗2例(33%),湿性罗音1例(17%),胸腔积液1例(17%),气胸1例(17%);实验室检查1例白细胞升高,4例正常,1例降低;5例LDH升高,正常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例pH>7.45,5例PaCO2降低,1例在正常范围,6例PaO2均降低;血清白蛋白2例正常,4例降低。降钙素原1例升高,5例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2例升高,4例在正常范围。胸部HRCT的主要特点双肺磨玻璃样影4例;双侧云雾状、网状不均匀条索影2例。经甲强龙及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治疗,其中1例联合克林霉素,好转5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以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时,应行胸部HRCT检查,同时给予HIV筛查,若为阳性,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奇霉素(舒美)治疗CAP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我院以往收治的60例CAP患者作为研究分析对象,将此60例患者按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患者以及患者家属均明确治疗方式,并签字确认),每组各30例,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疗效。结果比较两组治疗疗效,研究组(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80%),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存在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CAP可首选舒美进行治疗,此药物可提高治疗疗效,缩短患者治疗时间,具有较大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希舒美 CAP 疗效 头孢呋辛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核病院近年来大肠埃检出率的变化及耐药特点,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1年12月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大肠埃菌株,利用MIC法对其检出率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9年检出大肠埃84株(占9.59%),2009年检出90株(占7.21%),2011年检出94株(占6.31%),呈逐年下降趋势。亚安培南、美罗培南、米卡星及头孢西丁对大肠埃保持较高的敏感度,耐药率低于20%。对氟喹诺酮类及头孢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较高,高于60%。结论结核病院大肠埃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部分抗生素耐药率表现为逐年升高,治疗上以碳青酶烯类为最有效的抗生素,临床上应注意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减少耐药菌株的产生。

  • 标签: 结核 大肠埃希菌 抗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临床标本中大肠埃的患者分布及耐药性。方法收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临床送检标本,培养分纯后采用梅里埃VITEK2Compa进行鉴定和药敏分析,并用K-B法对部分抗菌药物做补充实验。结果分离出的285株大肠埃主要的标本分布为胆汁、血标本和尿标本;其它依次为腹水、脓液、痰、穿刺液等,主要分布在肝外科,胆道科,综合内科;对头孢唑啉,头孢他啶,头孢曲松,氨苄西林,环丙沙星和左氧沙星的耐药率均大于50%,对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替坦,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小于10%。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药物敏感实验 耐药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我院新生儿科大肠埃(E.coli)感染的分布特点及对不同抗生素的敏感情况,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大肠埃的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采用CLSI推荐的MIC法,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NCCLS/CLSI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和ESBLs确证试验。结果新生儿E.coli检出率最高的标本是呼吸道标本为主,其次是血液标本,ESBLs检出率为46.4%,药敏结果显示亚胺培南,美诺培南敏感率为100%,派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率为79.4%,头孢西丁敏感率为71.7%,氨基糖苷类敏感率为52.8%~88.8%。对常用的青霉素类、头孢一代、头孢二代及头孢三代中的头孢噻肟呈较高耐药,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敏感率>65%。结论在我院新生儿科呼吸道感染中大肠埃感染是最常见临床类型,大肠埃耐药性已十分严重,医院应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预防与控制院内感染的发生。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超光谱&beta -内酰胺酶 药物敏感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2011年1月—2015年12月对大肠杆菌菌株进行临床试验后对18种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化,以提供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实验证据。方法收集5年间门诊及住院患者标本分离大肠埃,大肠埃的培养和鉴定严格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药敏试验CLSL推荐的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仪VITEK-2MIC法和K-B纸片扩散法,产超光谱β-内酰胺酶(ESBLs)测定采用NCCLS/CLSL推荐的双纸片协同法和ESBLs确证试验。结果在五年内,观察了514种大肠菌株,其中含有伤口、尿液、痰等排出物是大肠埃的重要来源。本院大肠埃临床分离株对美罗培南最敏感99.6%,亚胺培南99.4%,其次为米卡星86.5%,呋喃妥因85.43%。大肠埃对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的敏感率60%~70%,对喹诺酮类、庆大霉素敏感率30%~50%,对一代、二代、三代、四代头孢、氨曲南、复方新诺明敏感率20%~40%,对青霉素类敏感率低于10%。结论引起不同类型临床感染的最重要病原体之一是大肠埃,临床试验必须与有效使用抗生素和有效控制耐药性菌株传播的措施相结合。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 医院感染 耐药性
  • 简介:摘要血流感染是感染性疾病中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同时由于地区、医院水平、收治患者病情程度及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等不同,不同地区、不同级别医院的耐药监测数据不尽相同1。为了解本地区社区和医院血流感染大肠埃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对我院2015年临床血培养分离的大肠埃的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现报道如下。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血流感染 敏感性 超广谱&beta - 内酰胺酶资料和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紫色感染(SLE)发病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随机选取一位在我院就诊的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紫色感染患者,经诊断确认为SLE并且检查出体癣、黑点癣以及股癣。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并发泛发性紫色感染,我院采取了口服外敷的原则,有针对性的治疗。结果在随访的6个月过程中,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恢复状况良好。结论由患者的治疗情况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并发真菌感染的条件是由于长期服用免疫抑制剂和糖皮质激素,免疫功能紊乱等导致自身免疫功能的下降。

  • 标签: 泛发性 红斑狼疮 系统性 紫色毛癣菌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PCP)的临床及影像学特点,提高临床医生对PCP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例艾滋病合并PCP的资料,对其临床及影像学特点进行总结。结果6例患者中,咳嗽6例(100%),咳痰2例(33%),呼吸困难5例(83%),发热6例(100%),精神疲倦4例(60%),体重减轻3例(50%),腹泻1例(10%);呼吸音粗2例(33%),湿性罗音1例(17%),胸腔积液1例(17%),气胸1例(17%);实验室检查1例白细胞升高,4例正常,1例降低;5例LDH升高,正常1例;动脉血气分析检查,5例pH>7.45,5例PaCO2降低,1例在正常范围,6例PaO2均降低;血清白蛋白2例正常,4例降低。降钙素原1例升高,5例在正常范围;C反应蛋白2例升高,4例在正常范围。胸部HRCT的主要特点双肺磨玻璃样影4例;双侧云雾状、网状不均匀条索影2例。经甲强龙及复方磺胺甲嗯唑片治疗,其中1例联合克林霉素,好转5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艾滋病合并PCP多见于青壮年人群,临床以干咳、发热、呼吸困难为主诉就诊时,应行胸部HRCT检查,同时给予HIV筛查,若为阳性,应尽早给予积极治疗。

  • 标签: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影像学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鹿城区人民医院尿路感染患者检出的大肠埃的耐药性变化,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调查2012年1月至2016年1月本院的住院患者尿培养分离出的150例大肠埃的耐药性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ATB鉴定系统进行鉴定,采用Kiby—Bauer纸片扩散法检测耐药情况。结果大肠埃对常用抗生素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其中产ESBLs株占49.3%,其对抗生素有着多重耐药性。大肠埃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卡星的敏感性很高,对青霉素类、头孢类、喹诺酮类、磺胺类等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结论尿路感染大肠埃对不同药物的耐药性有所不同,产ESBLs株耐药率较高,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减少耐药的产生,达到有效的治疗。

  • 标签: 尿路感染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ESBLs)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大肠埃肺炎的临床特点及抗生素应用的耐药性与敏感性分析。方法通过对105例婴幼儿大肠埃肺炎的临床分析,探讨此类小儿肺炎的临床特点,并对大肠埃的药物敏感性与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105例均为2岁以内婴幼儿,以1-5月龄发病最多,以咳嗽、气促、多痰为主要临床表现,肺部可闻及广泛痰鸣音,多数可闻及湿罗音及哮鸣音。胸片提示小叶性肺炎改变95例,双肺纹增多、增粗、边缘模糊10例,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34例(占32.4%),最敏感抗生素为亚胺培南、氨曲南、左氧氟沙星、头孢他啶等。结论大肠埃肺炎好发于小婴儿,起病急、病情重,应加强耐药性监测,根据耐药性实验合理使用抗生素,绝大多数治疗有效,预后良好。

  • 标签: 大肠埃希氏菌肺炎 药敏实验 婴幼儿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我院2010至2012年临床大肠埃菌株的耐药情况,为监床合理使用抗菌素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10年至2012年送检的分离235大肠埃菌株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分离株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VitekATB系统,分离株鉴定使用法国生物梅里埃ATB试条,药敏结果根据美国国家临床实验标准化委员会(NCCLS)标准进行判读。将2010年到~2012我院临床3年分离出大肠埃235例株进行13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3年总计分离出大肠埃235例,对大肠埃最为敏感的是美洛培南、亚胺培南,三年来几乎无细菌耐药性,但也检出耐药菌株,应引起重视。头孢菌素在我院使用较为普遍,耐药性特别严重。氨基苷类耐药性也特别严重,但米卡星相对有较好的敏感性。结论医院对用药频度高的药物(前十名)要加大耐药监测力度(100%),超过警戒线的抗菌素要及时停用,至少三年内本院不得使用,可有效防止大肠埃的耐药性。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耐药性 抗菌素 合理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及分析克林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用于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临床疗效。方法此文研究资料为本医院治疗的64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患者(选取时间2016年3月—2018年5月),依据抽签法实施分组,一组纳入32例,实验组采用克林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复方磺胺甲噁唑片治疗,观察两组临床有效统计率,判定两组治疗前和治疗3周后血清清蛋白检测值、血乳酸脱氢酶检测值。结果实验组临床有效统计率高于对照组数值,实验组治疗3周后血清清蛋白检测值高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数值,实验组治疗3周后血乳酸脱氢酶检测值低于治疗前与对照组数值,P<0.05,体现指标数据间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患者实行克林霉素与复方磺胺甲噁唑片联合治疗呈现较优临床效果。

  • 标签: 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噁唑片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5年3月至2016年7月间收治的38例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肺炎患者,随机划分为对照组与联合组各19例,对照组常规给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治疗,联合组在对照组的用药基础上加用克林霉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73.68%,且联合组治疗后血浆真菌β-(1,3)-D-葡聚糖及血清LDH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有明显好转,P<0.05。结论采用克林霉素联合复方磺胺甲恶唑片可有效提高艾滋病合并肺孢子的治疗效果,改善其临床症状,值得推广。

  • 标签: 克林霉素 复方磺胺甲恶唑片 艾滋病 肺孢子菌肺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地质粒介导的耐多药大肠埃的CTXM-22、CTXM24基因分布情况。方法用K-B法进行耐药菌株的筛选。PCR扩增CTXM-22、CTXM24基因。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基因大小。基因测序仪检测碱基序列。结果71株大肠埃中,有一株死亡。全敏6株,占8.57%,单耐16株,占22.86%,双耐18株,占26.71%,耐多药30株,占42.86%。耐多药质粒中携带有CTXM-229株,12.86%。CTXM2424株,占34.29%。两种质粒均有的6株,占20%.结论泸州地区耐多药大肠埃存在质粒介导的CTXM-22、CTXM24基因。耐多药的大肠埃对第三代头孢菌素的头孢唑肟敏感,对头孢他啶,头孢哌酮,头孢曲松,丁胺卡那霉素中度敏感。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敏感。

  • 标签: 大肠埃希菌耐多药质粒介导CTX M-22 CTX M 24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医院常见临床分离大肠埃的分布情况及耐药现状,为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治疗感染性疾病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月1号至2009年12月31号临床各科送检标本,采用美国德灵MicroScanWalkAway240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同时进行菌株鉴定与药敏测定,分析大肠埃中ESBLs阳性和阴性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结果共分离出大肠埃965株,2008年度对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5.58%、60.15%、52.26%、40.94%、16.98%,11.21%。2009年度庆大霉素、卡那霉素、链霉素、妥布霉素、奈替米星、米卡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8.08%、62.75%、56.96%、40.64%、20.68%,14.31%。临床分离的ESBLs大肠埃对庆大霉素耐药率最高,对米卡星敏感性最高。结论各种药物耐药总数09年度比08年度有上升。大肠埃对不同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程度不同,临床应加强对细菌感染性疾病的耐药性监测,并根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以指导临床用药。

  • 标签: 大肠埃希菌 氨基耱苷类 耐药性 超广谱&beta 内酰胺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