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开展舒缓疗护(对象为晚期肿瘤患者)工作中的各类人群心理状况,为今后的工作开展提供意见。方法调查78例舒缓疗护患者及相关人员的心理状况。结果了解自己患病情况的患者及其服务人员症状自评量表(SCL-90)显示部分因子优于不了解自己患病情况的患者。结论让患者早期了解自己病情有利于晚期舒缓疗护工作的开展。

  • 标签: 舒缓疗护 症状自评量表 了解病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急诊输液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6年3月我院急诊输液的80患者根据随机对照原则均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根据问卷调差结果比较两组患者输液前后的心理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后其护理满意度为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5.0%、8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急诊输液患者应用中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减轻患者输液过程中的恐惧感、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满意度,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意义。

  • 标签: 急诊 输液患者 护理干预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综合肺康复对矽肺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住院治疗的矽肺患者40例,给予健康教育、运动训练、中医治疗、心理疏导等综合肺康复,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理状况。结果治疗3个月后,40例患者的焦虑严重指数、抑郁严重指数明显降低,SCL-90中躯体化、焦虑、抑郁因子平均分明显低于治疗前,阳性项目数减少,结果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综合肺康复可改善矽肺患者的心理状况

  • 标签: 综合肺康复 矽肺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存在问题及生成原因,提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处理对策。方法运用校园心协网对职大大一新生进行个性问卷UPI测试,随机抽取1500份问卷进行分析。结果432名(28.8%)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即A类和B类)。结论通过加强大学生心理干预,提高大学生德商、情商,应用阅读疗法,开展体育教育等多种途径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 标签: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问卷调查法 大学生 心理健康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并掌握HIV感染者/AIDS患者的心理状况以及进行心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142例HIV感染者/AIDS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和分析,并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干预,8周后再次用SCL-90测评其各项因子分,并与干预前进行比较。采用SPSS11.0软件统计分析资料。结果HIV/AIDS患者的SCL-90的9个因子与常模比较,除偏执外,其他各因子得分和总分都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理干预前后患者SCL-90项各项因子分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IV感染者/AIDS患者普遍存在负性心理情绪,采用SCL-90调查能较全面了解患者的躯体症状和心理问题,为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护理及心理干预提供有力依据,有效的心理干预能够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消极情绪,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从而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外科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对其心理状况与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4月—2016年2月的150例普外科手术患者,抽签分为2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常规+心理护理干预。并对两组焦虑、自我效能评分与手术配合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后焦虑与自我效能评分均有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配合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普外科患者采用心理护理干预,可使其心理状况充分改善,提高自我效能与手术配合度。

  • 标签: 心理干预 普外科患者 心理状况 自我效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小儿白血病病人心理状况的影响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至今我院曾收治的白血病患儿7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儿均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5例)。给予对照组患儿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儿心理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儿的心理状况和治疗依从效果,并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在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后,大多数患儿的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得到明显减轻,心理护理干预前后,患儿的抑郁、焦虑评分呈现明显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5);患儿治疗依从效果也明显优于对照组(P<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可明显缓解白血病患儿负面情绪,提高患儿治疗依从效果,有助于患儿的心理健康、治疗与身体健康的恢复。

  • 标签: 心理护理 白血病患儿 心理状况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对宫颈癌患者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入组研究对象来自于在2016-2017年期间阶段在我院治疗的宫颈癌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宫颈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SDS评分和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改善宫颈癌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心理护理 宫颈癌 心理状况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心理干预观察癌症放疗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合并有情绪障碍的癌症患者全部进行应对方式测试(CSQ)、焦虑自评(SAS)、抑郁自评(SDS),血浆T细胞亚群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水平检测,随机分成干预组(n=30)与对照组(n=30)。结果两个月后干预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组求助及解决问题的积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p<0.01),退避、幻想的消极应对方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D3+、CD4+、CD8+及CD4+/CD8+、NK细胞等免疫参数干预组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或0.01)。结论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癌症放疗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改善,而且有益于癌症放疗患者自身免疫功能的提高。

  • 标签: 心理干预 癌症 放射治疗 免疫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心理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我院住院部收治的96例恶性肿瘤患者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综合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依从性、焦虑值和抑郁值。结果实验组患者依从行明显高于对照组,焦虑值和抑郁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住院恶性肿瘤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况,具有较高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心理护理干预 恶性肿瘤 心理状况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妇产科心理护理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焦虑治疗预后影响,以供参考。方法本研究选择2011年9月至2013年8月我院妇产科子宫切除患者106例,将其随机分组。围手术期A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B组患者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焦虑程度的差异。结果与A组比较发现,B组患者SAS评分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妇产科子宫切除患者围手术期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焦虑情绪,对预后有益。

  • 标签: 妇产科 护理干预 子宫切除 焦虑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人员的心理应激状况,探讨其应对策略。方法选择我院工作时间≥2年的护理人员,共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其心理应激状况,分类统计心理应激状况,并作统计学分析,针对各类因素制定防御措施。结果60%的护理人员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激源情况统计考试压力构成比(60.0%)最高,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其次为护患矛盾构成比次之(41.67%),与其他因素相比,组间差异P<0.05。结论护理人员普遍存在心理应激状态,应及时采取合理方法,改变护理人员的应激状态,进而改善护理工作状态。

  • 标签: 护理人员 心理应激状态 防御措施 应激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费用类别的癌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SCL-90自评量表及自行设计的9项相关因素问卷,对癌症患者家属进行心理状况调查。结果癌症患者家属的各项心理症状因子平均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1)。结论癌症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状况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经济状况及治疗持续时间的长短相关。

  • 标签: 癌症患者家属 心理状况 相关因素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了解婴幼儿头皮静脉采血家长的心理状况,以进一步加强护理干预,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方法对200例头皮静脉采血的婴幼儿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及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结果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紧张等因子明显高于国内常模,偏执、精神病性因子与常模无明显差异。结论根据家长心理状况,需有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

  • 标签: 头皮静脉 采血 心理状况 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心绞痛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抑郁情况和焦虑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心绞痛患者的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心绞痛患者 心理状况 影响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初产妇心理健康的影响。方法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我院收治的初产妇护理干预前后的心理状况进行评价。结果护理干预后所有产妇焦虑症及抑郁症情况均有所改善,而观察组的改善状况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初产妇的焦虑及抑郁情绪,并有效降低初产妇产后抑郁的发生。

  • 标签: 初产妇 护理干预 临床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了解某部执勤官兵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执勤官兵心理健康调查问卷》,对某部133名执勤官兵进行无记名调查。结果义务兵与干部在知道不良情绪有害方面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义务兵与士官在睡眠满意方面相比差异极为显著(P﹤0.01),其它各项差异不显著(P﹥0.05)。官兵在对心理工作的认知上差异不显著(P﹥0.05)。从压力源的不定项选择数据中看,46.5%干部有日常工作压力,其次是家庭压力;35.7%士官有经济压力,其次是家庭压力;55.9%义务兵有日常工作压力,其次是学习压力。69.9%官兵心理、思想有困惑时找朋友、战友倾诉,43.6%官兵找心理咨询师倾诉,39.8%找父母倾诉,6%官兵找领导倾诉。结论应优化警力资源配置,营造职业文化氛围,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切实提高执勤官兵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执勤官兵 心理健康状况 调查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儿科药师在工作中面临的心理压力。方法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调查法,对28名儿科药师进行工作压力源、压力产生不良反应的调查研究。压力程度用0、1、2、3分4个等级分别表示。结果总得分排位前3分别为工作量大、劳动强度高82分,担心工作失误导致用药差错69分,自我价值实现困难63分。结论需要对儿科药师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促进药师心理健康,提高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药师 压力 儿科 心理干预 药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