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踝关节手术患者采用超声引导或传统解剖定位下进行区域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纳入300例我院2013年8月至2016年8月期间收治行区域阻滞的踝关节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00例患者在超声引导下进行区域阻滞作为超声组,另200例患者采用传统解剖定位穿刺下进行区域阻滞作为传统组。观察两组患者疼痛情况及并发症。结果超声组患者术后2h、12h以及24h疼痛评分均低于传统组,P<0.05。超声组、传统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00%、14.00%,超声组明显较低,P<0.05。结论超声引导在踝关节手术麻醉中应用效果较好,明显减轻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及推广。

  • 标签: 超声引导 传统解剖 区域阻滞 踝关节 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性切除术在治疗腮腺良性肿瘤中的效果。方法对2008年12月~2011年12月收治的50例腮腺浅叶良性肿瘤(肿瘤直径<3.0cm)采用区域性切除术治疗。术后对肿瘤的复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等观察。结果50例患者术后随访2~5年肿瘤无复发,术后并发症不明显,治疗效果好。结论对于体积较小的腮腺浅叶良性肿瘤(直径<3.0cm),区域性切除术具有肿瘤复发率小,能保存腮腺功能,术后并发症少等特点,是一种较好的腮腺浅叶肿瘤手术方式。

  • 标签: 腮腺 良性肿瘤 区域性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与孝德镇卫生院联合组成绵竹市医共体为基础,通过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管理绵竹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出院带管的患者,构建绵竹地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建立与不同医疗服务机构间的无缝对接,使病人出院后也能得到专业、连贯的延伸护理服务1。

  • 标签: 医共体 延伸护理 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的构建。方法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绵竹医院与孝德镇卫生院联合组成绵竹市医共体为基础,通过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管理绵竹市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出院带管的患者,构建绵竹地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结果实验组患者生活质量高于对照组患者,再入院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构建区域医共体延伸护理服务体系,建立与不同医疗服务机构间的无缝对接,使病人出院后也能得到专业、连贯的延伸护理服务1。

  • 标签: 医共体 延伸护理 服务体系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哈密地区部分城市和农村女性下生殖道感染性疾病发病状况,为女性健康知识的宣传及下生殖道感染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方法2009年3月~2010年12月我院对部分城市、农村已婚妇女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和有关病原体实验室检查。1结果体检已婚女性1975例,生殖道感染患病718例,患病率36.36%。城市女性患病率29.22%,农村为48.37%,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其中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最高,为15.85%,细菌性阴道炎患病率农村分别为29.49%高于城市7.75%,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其次为念珠菌感染12.21%,念珠菌感染二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衣原体感染7.4%,滴虫感染0.92%,衣原体感染城市为9.69%高于农村3.54%2,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滴虫性阴道炎患病率农村分别为2.18%高于城市0.17%,二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05),未检出淋病HIV和生殖道梅毒感染。结论女性下生殖道炎症性疾病是危害女性健康的重要因素,加强不同区域间女性下生殖道感染妇女的健康教育,定期普查普治妇女病是预防和早期治疗妇科炎症疾病的关键。

  • 标签: 女性 下生殖道 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区域性门脉高症在老年人中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近13年24例区域性门脉高压患者的诊断治疗效果及随访情况。结果除了7例胰腺癌患者分别于1个月至14个月死于原发病和肿瘤并发症外.其余17例术后随访4年均未发生消化道出血。结论区域性门脉高压症的老年患者,多有胰腺病史,结合胃镜、超声内镜及血管造影等检查发现胃底静脉曲张结合脾肿人及肝功正常可协助明确诊断;区域性门脉高压症通过脾切除手术或同时结合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可以治愈,同时预后也与原有疾病是否为恶性肿瘤相关。

  • 标签: 区域性门脉高症 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 脾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必净常规治疗和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对炎症介质、器官功能、治愈程度的影响,评价临床疗效。方法ICU患者符合SAP诊断标准患者共60例,随机分成外周静滴血必净治疗组和血必净区域动脉灌注治疗组,测定治疗前后血清中TNF-α、hs-CRP及IL-6的含量,继发器官功能衰竭的个数,评估疗效。结果B组TNF-α、hs-CRP及IL-6的含量均显著比A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发生器官功能衰竭数量低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愈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AP患者实施血必净区域动脉灌注治疗后治愈率提高,炎症介质释放减少,器官功能衰竭数量减少。

  • 标签: 血必净 区域动脉灌注 SAP
  • 简介:摘要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是当前的一个严重而艰巨的任务。本文提出了构建延安区域内心脑血管疾病防控体系的思路和目标,结合延安大学附属医院心脑血管专科医院所做的具体工作表明,需要政府推动并从医疗信息技术层面实现的方法是可行的。

  • 标签: 心脑血管疾病 防控 卒中数据库 区域性 健康档案 信息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改进中的作用以及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方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并对比分析在实施岗位建设前后,器械的回收清洗、装载灭菌、包装、储存发放质量以及临床满意度情况。结果统计发现,在实施区域组长岗位建设后,以上各项观察指标均得到显著改善,明显优于岗位建设前(P<0.05)。结论区域组长岗位建设,使临床科室对消毒供应中心的满意度得到了有效提高,并使物品处理全过程的实时质量监控以及持续质量改进得以实现,改善了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品质值得关注。

  • 标签: 区域组长岗位建设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改进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区域以及特点评价中超声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3年6月-2016年9月期间接收的46例甲状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实施超声检查,回顾分析患者采用超声检查的相关资料。结果在淋巴结转移区域方面,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低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在转移性淋巴结中L/T<2的比例方面,颈侧区淋巴结转移率和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率存在差异,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检查在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诊断中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甲状腺癌颈部转移性淋巴结区域以颈侧区为主,对于临床治疗可提供重要参考。

  • 标签: 甲状腺癌 颈部转移性淋巴结 超声 区域特点 评价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接收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处理规范化、流程化,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物品。方法消毒供应中心对有集中处理需求做好流程制定与成本核算。双方签订“复用医疗器材处理合作协议”,通过集中授课、座谈会及现场观摩的方式进行培训与交流,针对性指导,协助各单位作好准备后进行集中处理。结果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集中处理交接有序,运行顺畅,管理规范。结论区域性消毒供应中心在接收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进行集中处理前,双方均根据调研实际情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有利于基层医院复用医疗器材集中处理的顺利运行,规范管理,为病人提供安全可靠的无菌物品。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 基层医院 复用医疗器材 集中处理 准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不明原因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19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与正常早孕绒毛的差异,并分析其可能的发生机制。方法收集不明原因自然流产及正常早孕的绒毛组织各30例,对组织中H19基因启动区域甲基化水平进行检测及对照分析,并对两组绒毛组织中的三种甲基转移酶的表达水平进行对照分析。结果H19上游DMR中甲基化水平检测结果提示两组间绒毛组织中H19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水平存在差异,自然流产组中甲基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DNMT1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与正常早孕组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而自然流产组绒毛组织DNMT3a及DNMT3b的mRNA及蛋白的表达量明显低于正常早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自然流产患者绒毛组织中H19DNA甲基化水平的明显下降,下调DNA甲基转移酶中DNMT3a与DNMT3b的表达可能是甲基化水平差异的重要机制之一。

  • 标签: DNA甲基化 H19基因 自然流产 印迹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性根尖周炎的诊断方法及治疗方法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7月之间收治的31例急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共31例53颗患牙,25例42颗患牙治愈成功,4例8颗患牙好转,2例3颗患牙无效。治疗有效率为94.33%。结论加强对患者炎症的控制,尽早治疗,防止病变发生。

  • 标签: 急性根尖周炎 浆液期 化脓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方法适用性试验,加强对方法适用性试验的重视。方法分别从检验方法的选择、确认以及中药制剂的特殊性等方面分析方法适用性试验。结果药品微生物检查方法适用性试验必不可少。结论相关部门应重视微生物计数方法适用性,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加强质量控制。

  • 标签: 计数方法 微生物检查 方法适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或者结合化疗对局部区域晚期喉癌的疗效和相关毒副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56例局部区域晚期喉癌患者,其中78例患者采用单纯调强放射治疗,作为对照组,78例患者联合使用结合化疗,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4.87%,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8.21%,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放射结合化疗对局部区域晚期喉癌进行治疗,能够明显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远期生存质量,值得使用。

  • 标签: 局部区域晚期喉癌 放射治疗 化疗 毒副作用
  • 简介:摘要医疗设备快速及时维修一直是困扰医院的一个难题,特别是中小型医院和偏远地区医院更是如此,如何提高医疗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率,减少资金浪费,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立一种区域性的医疗器械维修协作网络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 标签: 医疗器械区域网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区域折射多焦点人工晶体与衍射多焦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觉质量。方法选取我院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多焦人工晶体植入的患者385只眼,根据晶体设计原理不同分为对照组(A组,衍射多焦型)和研究组(B组,区域折射多焦型)。A组共192只眼,B组共193只眼。随访1年,对比观察两组远、中、近裸眼视力及最佳矫正视力。结果对照组和研究组裸眼远、中距离与最佳矫正远视力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裸眼近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最佳矫正近视力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满意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衍射多焦型人工晶体植入的裸眼远视力和最佳矫正视力、裸眼中距离视力和最佳矫正中距离视力与区域折射多焦型人工晶体无明显差异;在裸眼近视力方面,区域折射多焦型人工晶体优于衍射多焦型人工晶体。

  • 标签: 多焦型人工晶体 人工晶体植入术 视觉质量 分析
  • 简介:摘要探讨针灸治疗中暑的方法方法对我院2009年6月~2012年8月收治的40例中暑患者的针灸治疗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0例中暑患者经本院的针灸治疗,均取得满意效果,康复出院。结论本院对中暑患者采取的针灸治疗措施是科学有效的,是值得推广的。

  • 标签: 中暑 针灸治疗 中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