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皮肤血管炎组织病理及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我院收治的皮肤血管炎患者120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根据120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得出皮肤血管炎患者的组织病理基本有血管炎半脂膜炎、肉芽肿性血管炎、阶段透明性血管炎、淋巴细胞血管炎以及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五种。而患者的发病因素主要有过度劳累、食物因素、药物、季节因素、系统性免疫疾病以及感染。绝大部分皮肤血管炎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符合其发病组织病理。结论依据皮肤血管炎组织病理学特点对皮肤血管炎进行类型划分,能够帮助医护人员准确治疗各种皮肤血管炎疾病。

  • 标签: 组织病理 临床探析 皮肤血管炎
  • 简介:摘要乳腺术后瘢痕组织是乳腺局部切除术后由于手术损伤及异物填充等而形成的组织。乳腺术后疤痕组织形成及发生发展过程同一般组织损伤的病理修复过程一样,为老化的结缔组织,其内血管稀少,胶原纤维增多1。由于乳腺术后瘢痕组织质地较硬、活动性差,超声图像上表现缺乏典型特征,与癌灶较为相似,因此鉴别比较困难。本文将介绍超声对乳腺术后的随诊应用。分析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超声检查特点,并着重介绍超声动态观察乳腺术后瘢痕组织的应用及发展前景。

  • 标签: 超声 乳腺术后瘢痕 诊断 应用
  • 简介:摘要机体或细胞内低氧是许多疾病中常见的一种情况,了解EPO/EPOR在这些疾病中的作用机制,能对缺血缺氧性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方法和思路。持续低氧条件下,机体供氧不足,使组织缺氧,逐渐影响靶器官的功能。缺血再灌注损伤及低氧环境刺激使EPO生成增加,与EPOR结合后共同介导缺血缺氧条件下的一系列生理反应,为组织细胞提供充足的氧和能量,减轻低氧对机体的损伤。本文就EPO/EPOR对缺氧组织的保护作用予以综述。

  • 标签: EPO EPOR 缺血缺氧性疾病 缺血再灌注
  • 简介: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医疗质量和服务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信息化的不断发展,也促使新医疗模式将发生新的变革。当前,远程医疗正在以其独特的方式在个人与医院、医院和医院之间实现家庭保健、急救、专家会诊、远程干预和学术交流等多种功能。为抢救危重患者赢得了时间,提高了医院效益。正因为远程医疗带来的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各大医院都把医院信息化建设作为医院发展的战略,十分重视远程医疗。本文着重阐述远程医疗系统软硬件的建设、管理和功能作用的拓展。

  • 标签: 远程医疗技术 组织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结缔组织病合并多重耐药临床特点及高危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结缔组织病患者合并多重耐药的情况。结果有5例继发多重耐药,系统性红斑狼疮2例,干燥综合征2例,类风湿关节炎1例,均是女性,平均病程12.2年,平均年龄47.4岁,3例败血症,3例泌尿系感染,其中有1例同时合并有泌尿系及败血症,3例泌尿系感染均是大肠埃希菌,3例败血症分别是人葡萄球菌亚种、表皮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患者多重耐药均对替加环素敏感。其中有1例干燥综合征患者反复发热1年,曾至多处就诊反复予激素加量,减至类似强的松20mg,病情反复,后尿培养及血培养均培养出耐药菌,经替加环素治疗后临床症状消失。结论结缔组织病病史长,长期使用激素,出现反复发热,警惕继发多重耐药,及时加强监测完善微生物检测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菌素。

  • 标签: 结缔组织 多重耐药 临床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磁共振成像对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价值,为临床术前评估肿瘤的良恶性和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依据。方法PHILIPS0.5T磁共振扫描仪对61例骨关节软组织肿瘤患者行MR扫描,重点分析61例肿瘤的MRI特征,对良、恶性肿瘤组间的病灶边界、大小、信号均匀性、瘤周水肿及邻近结构侵犯五项MR征象进行卡方检验,评价各征象良恶性鉴别的意义。结果病灶边界、信号均匀性及5cm大小分界在良恶性肿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瘤周水肿、邻近结构侵犯及10cm大小分界在良恶性肿瘤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R有助于骨关节软组织肿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但存在局限。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磁共振成像 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手术指征、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回顾性分析1993-1998年收治并经手术处理的26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都进行了手术干预;1次手术2例,余24例经过2~4次手术。16例出现相关并发症并得到及时处理。24例获救,2例高龄者死于MOF。结论无特定指征早期(发病12h内)不推荐手术。发病后3~4周是最佳手术时机。手术清除坏死组织应轻柔,注意止血。

  • 标签: 坏死急性胰腺炎
  • 简介:摘要由炎症、创伤、肿瘤疾病引发的软骨损伤、骨关节炎呈逐年增加趋势,软骨损伤往往同时伴随软骨下骨的损伤,骨软骨损伤其自身修复能力极差,甚至无法自身修复,随着研究的深入,骨软骨损伤越来越受到广泛研究者的关注。虽然目前对骨软骨损伤的临床治疗手段取得较大的进展,但未达到满意效果;通过使用生物支架、种子细胞与信号分子构建的工程组织,可能是解决骨软骨疾病损伤的重要方法,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标签: 骨软骨修复 骨软骨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肥胖时,脂肪细胞体积肥大,氧供应相对减少,最终会使脂肪组织局部缺氧。当脂肪细胞肥大到一定程度时会出现死亡进而引起巨噬细胞吞噬,最终引起慢性炎症反应。同时缺氧会导致细胞外基质的过度沉积进而引起纤维化,而慢性炎症反应也会加剧纤维化的产生。

  • 标签: 脂肪组织 缺氧 炎症 纤维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在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4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和实验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用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常规创面换药,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组织缺损处。治疗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行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创面行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清洁生长后,对组织缺损处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中7例出现创面感染,经移植皮瓣后为二期愈合;5例移植皮瓣远端少许坏死;1例转移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植皮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38.5±6.6d。治疗组44例患者经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所有皮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8.6±5.7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和骨折愈合,外观满意,均无再次感染和窦道形成,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软组织缺损,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可有效修复创面,减少创面污染和感染,缩短治疗周期,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引流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组织胞浆菌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分析我院7例确诊为组织胞浆菌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及诊疗过程。结果组织胞浆菌病发病形式多样,临床症状缺乏特异性,确诊难度大,及时用药、正确选择药物、用足疗程的治疗预后较好。结论明确诊断、使用正确药物、早期足疗程治疗能有效的控制组织胞浆菌病。

  • 标签: 组织胞浆菌病 临床症状 诊断 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护士长在护理管理中通过组织文化建设,激发组织成员的主观能动性,实现自我改造、自我调控、自我完善、自我延续的功能,促进护理成员之间的合作、信任和团结,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提升服务品质。

  • 标签: 组织文化 护理管理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口腔正畸治疗对牙周组织产生的临床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2年3月间于我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患者30例,对患者治疗前后其牙龈出血、菌斑数量以及牙周的探诊深度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治疗初期,正畸对患者牙周组织影响并不突出,但随着治疗时间的加长患者的牙龈出血、菌斑数量以及牙周的探诊深度都出现明显增长。结论口腔正畸会对患者牙周组织的健康产生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在治疗阶段患者要随时保持维护口腔卫生。

  • 标签: 正畸治疗 牙周组织 临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