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负压封闭引流术(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在肢体大面积软组织缺损的应用。方法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骨科接受治疗的84例肢体严重创伤后大面积软组织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患者)和实验组(44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用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常规创面换药,待创面新鲜肉芽组织生长良好后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组织缺损处。治疗组患者彻底清创后复位骨折后行单边单平面骨外支架进行固定,创面行VSD治疗,待创面肉芽组织新鲜清洁生长后,对组织缺损处予以组织皮瓣覆盖。结果对照组40例患者中7例出现创面感染,经移植皮瓣后为二期愈合;5例移植皮瓣远端少许坏死;1例转移皮瓣大部分坏死,经植皮愈合;平均住院时间为38.5±6.6d。治疗组44例患者经VSD治疗后创面肉芽组织生长良好,所有皮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平均住院时间为28.6±5.7d。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0~18月(平均12.6个月),所有患者创面和骨折愈合,外观满意,均无再次感染和窦道形成,患肢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对于肢体严重创伤合并大面积软组织缺损,VSD联合游离组织皮瓣移植可有效修复创面,减少创面污染和感染,缩短治疗周期,临床效果值得肯定。

  • 标签: 软组织损伤 引流术 外科皮瓣
  • 简介:摘要预防接种是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最经济、最有效的手段。疫情发生初期立即组织应急接种,可在短期内迅速提高目标人群的群体免疫水平,有效阻断传染病的流行。

  • 标签: 边远地区 应急接种 组织实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蕈样肉芽肿的临床特征、病理表现、治疗及预后等,提高对早期蕈样肉芽肿的认识。方法收集并分析11例早期蕈样肉芽肿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发病年龄、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免疫组化、治疗方案、预后及随访等情况。结果患者发病年龄平均(52.7±4.9)岁,临床表现以红斑(9/11)、斑块(5/11)、鳞屑(9/11)、瘙痒(10/11)为主。皮损组织病理显示81.8%出现亲表皮现象(9/11),63.6%出现“表皮内Pautrier微脓肿”(7/11),45.5%出现“真皮浅层见异形淋巴样细胞呈片状、带状浸润”(5/11)。免疫组化主要表现为CD3+(7/7)、CD4+(5/7)、CD45RO+(9/10)、CLA+(6/6)、CD20-(6/7)。治疗方案以皮肤靶向治疗、免疫调节治疗为主,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早期蕈样肉芽肿皮损表现多样,组织病理、免疫组化及T淋巴细胞受体基因重排检测技术对早期蕈样肉芽肿的诊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蕈样肉芽肿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软组织缺损利用游离胸脐皮瓣修复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四肢软组织缺损患者10例参与研究,利用游离胸脐皮瓣对患者进行修复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0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修复效果良好,有效存活率为70%,2例皮瓣边缘起泡经及时换药后恢复,1例患者皮瓣出现部分坏死经重新修复后恢复。结论游离胸脐皮瓣修复四肢软组织缺损效果满意,血供稳定,修复方便,值得推广。

  • 标签: 四肢软组织缺损 胸脐皮瓣修复 游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浅表软组织肿块的临床诊断作用和价值。方法采用随机抽取方式,从我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收治浅表软组织肿块患者中,抽取67例纳入到研讨范围中,回顾分析其病历记录资料,患者均经病历检查证实,再接受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进行检查,分析其检查结果。结果67例患者中采用病理学诊断方式结果显示共55例患者为良性患者,占比为82.09%,其中超声诊断良性52例,3例恶性,诊断准确率94.55%;病理诊断共12例恶性患者,超声诊断出10例,准确率为83.33%。总准确率为92.54%(62/67)。对比良恶性患者血流参数状况,包含获动脉谱、可探及血流信号、Vmax、RI指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在鉴别诊断浅表软组织肿块疾病时,可考虑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方式,诊断准确性高,有较大应用价值。

  • 标签: 浅表软组织肿块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 检查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在病理技术中应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方法和效果。方法在送检的病理组织中,均分为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和二甲苯两组对比,各组制片均600张,对比两组制片结果优良差。结果经过整体资料对比,两组试剂效果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两组试剂在医学上实施病理技术工作中的效果相近,操作中采用的试剂可根据实际状况使用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和二甲苯。

  • 标签: 新型环保生物组织透明剂 二甲苯 病理技术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研究烤瓷修复牙体预备对牙髓组织的影响及处理方法。方法我们将2013年5月-2014年5月行烤瓷修复牙体患者87例(123颗牙体)做为研究对象,按患者年龄不同将其分为3组青年组39例(54颗牙体)、中年组31例(46颗牙体)、老年组17例(23颗牙体)。三组患者均采用烤瓷牙行牙体修复,将其治疗2年后牙髓组织病变发生情况相比较。结果青年组、中年组患者牙髓组织病变率均低于老年组P<0.05;青年组与中年组患者间牙髓组织病变率无明显差异P>0.05。急慢性牙髓炎发病率高于牙周炎与逆行性牙髓炎发病率P<0.05。结论将烤瓷牙体修复方法应用于牙齿缺损、缺失患者治疗中,其美观度较高、耐磨性佳,但在牙体预备过程中若不能给予基牙有效保护,可引发牙髓病变发生。

  • 标签: 烤瓷牙 牙体预备 牙髓 影响 预防性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Survivin)与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在胃癌组织中与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及15例正常胃黏膜组织中MMP-2、Survivi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胃癌组织中MMP-2、Survivin的阳性率分别为43.33%、76.67%,均高于正常胃黏膜(P<0.01)。Survivin、MMP-2的表达与胃癌的临床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具相关性(P<0.05),而与胃癌的病理分化程度、性别、年龄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MMP-2、Survivin与胃癌的发生及恶性演变密切相关。

  • 标签: Survivin MMP-2 胃癌
  • 简介:摘要肥胖时脂肪组织局部低氧,缺氧诱导因子(HIF-1α)表达增加,催化下游纤维化胶原蛋白生成,诱导纤维化发生。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为免疫抑制剂,能够调节HIF-1α表达,参与细胞生长调节。

  • 标签: HIF-1&alpha mTOR 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骨创伤喷雾剂对患有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患者9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平均每组47例。采用盐酸羟考酮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治疗;采用盐酸羟考酮与骨创伤喷雾剂联合对治疗组患者实施治疗。结果治疗组患者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药物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软组织疼痛症状消失时间和治疗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结论应用骨创伤喷雾剂对患有急慢性软组织疼痛疾病的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骨创伤喷雾剂 急慢性软组织疼痛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CT及MRI的影像诊断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探讨。方法选取2014年4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经病理确诊的46例四肢软组织肿瘤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23例(采用CT诊断)和观察组23例(采取MRI联合CT诊断),对两组患者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经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23(100%),对照组的诊断结果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为18(78.26%),观察组在MRI联合CT诊断下的确诊率更高,两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与MRI对于在四肢软组织肿瘤诊断都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CT在显示结节钙化方面较明显,而MRI在检测较小结节方面有明显的优势,两种方式结合检查在能够有效的避免以及减少四肢软组织肿瘤的临床误诊及漏诊率。

  • 标签: 四肢软组织肿瘤 诊断效果 MRI诊断 CT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D-L1蛋白在胃癌患者癌组织中具体表达情况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胃癌患者40例,均为我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设为观察组,应用胃癌根治术治疗,并对癌组织进行留取,制作石蜡标本;选择同期胃癌患者40例,设为对照组,取与肿瘤组织距离>5cm的癌旁组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对两组病理组织中PD-L1的表达进行检测,就PL-1在胃癌中的表达特点及与病理特征间的关系展开探讨。结果结合免疫组化研究结果,PD-L1阳性表达多见于细胞质、细胞膜,主要为胞膜处。PD-L1阳性表达率在观察组胃癌组织中为52.5%(21/40),其中7例为中度阳性表达,占17.5%;2例为强阳性表达,占5%。PD-L1阳性表达率在对照组癌旁组织中为22.5%(9/40),未检出阳性表达和强阳性表达的病例。观察组PD-L1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在胃癌患者中,PD-L1蛋白同肿瘤细胞的浸润、分化程度具紧密相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胃癌患者,对其癌组织中PD-L1进行检测,结果示呈高表达显示,且其高表达同肿瘤细胞的侵润、分化程度等具密切相关性,可作为对胃癌发生侵袭和分化进行反映的指标,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有力参考依据。

  • 标签: 胃癌组织 PD-L1 表达 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中彩超的诊断价值。方法抽取68例浅表组织肿块患者的病历,参照病理诊断结果,观察彩超的良、恶性诊断符合率,并对比良、恶性的阻力指数(Resistanceindex,RI)和收缩期峰值流速(Peaksystolicvelocity,PSV)与声像图特点。结果彩超的良性诊断符合率(特异度)为90.91%(50/55),恶性诊断符合率(敏感度)为76.92%(9/13);良、恶性后方回声衰减有显著差异(P<0.05,t=28.12);良性的RI和PSV平均值均低于恶性(P<0.05),且RI<0.70,PSV<20cm/s。结论浅表组织肿块良恶性鉴别中,彩超成像清晰,诊断符合率高,诊断价值突出。其中RI与PSV等指标可作为鉴别良、恶性肿块的重要依据。

  • 标签: 浅表层组织肿块 良性 恶性 彩超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羟氯喹治疗结缔组织疾病的眼部安全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6年12月正在服用羟氯喹治疗的结缔组织病住院及门诊病人411例。每例患者均进行常规眼科检查视力、视野、眼底、眼压、光学相干断层成像(OCT)、视诱发电位(VEP)等眼部检查,要求患者6个月后复查以上眼科检查。结果411例结缔组织病患者中有7例视力下降(1.70%);1例右眼颞下方、左眼鼻下方视野缺损(0.24%);1例右眼颞上方可见暗点、1例右眼鼻上方可见暗点(0.48%);8例眼底检查提示黄斑区色素紊乱(1.94%);1例眼压增高(0.24%);1例黄斑中心凹轻度增厚(0.24%);3例右眼振幅降低、1例左眼振幅降低(0.97%)。结论羟氯喹具有良好的眼部安全性和耐受性。

  • 标签: 羟氯喹 羟氯喹性视网膜病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地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11例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的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并给予疼痛、饮食、管道、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本组11例患者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后,创面未出现感染、有新鲜肉芽组织的生长,患者患肢功能锻炼情况良好,且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骨折合并软组织损伤,通过加强疼痛、饮食、管道、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折 软组织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中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收集CHB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采取肝活组织检查明确肝组织病理炎症分级(G)及纤维化分期(S),并采取14C尿素呼气试验(14C-UBT)检测患者是否存在Hp感染。按照14C结果把研究对象分为Hp阳性组和Hp阴性组,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及纤维化分期。结果两组肝组织炎症活动分级及纤维化分期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G2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S2的比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Hp感染或许和CHB患者肝组织的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分期的严重程度无关。

  • 标签: 慢性乙型肝炎 幽门螺杆菌 病理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体表软组织包块患者行以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2例体表软组织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观察不同类型软组织肿块在多普勒超声检查下的表现,回顾性分析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肿块的诊断准确率,对比恶性肿块患者多普勒血流影像(CDFI)的分级情况。结果所有接受研究的92例体表软组织肿块患者行超声诊断85例,诊断准确率为92.39%,7例误诊,其中,3例脂肪瘤和1例血管瘤被误诊为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被误诊为恶性肿瘤,1例淋巴结炎被误诊为淋巴转移。软组织恶性肿瘤多普勒超声影像下的血流分级明显高于良性肿瘤,对照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于软组织肿块患者的诊断准确率较高,不仅可以进一步确定肿块的具体位置、肿块大小以及肿块的变化形态,还能够准确鉴别患者是否存在恶性肿块,值得用于软组织肿块患者的检查过程中。

  • 标签: 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 体表 软组织肿块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英特网的全球化发展、计算机管理系统的网络化、IC卡与光盘等信息存储介质的广泛应用,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医院电子病历与网络化管理技术,更是医院病案信息实现网络化管理的关键。通过初步的试用,发现电子病历充分保证了临床治疗效果,提高了医院整体的工作效率,当然,这只是最基本的效果,随着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完善,接下来应该研究的是,怎样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病案信息,让其更好地服务于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医疗管理、临床治疗,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妥善解决医患纠纷,只有深入地研究与探讨,才能提高病案信息的实用价值。

  • 标签: 病案信息 开发 利用 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临床意义。方法研究分组肝癌组(67例肝细胞癌组织)、癌旁组(67例肝癌组织相应的癌旁组织,距癌组织5cm以上)及正常肝脏组(32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三组标本中LKB1、AMPK、mTOR的表达水平,并分析LKB1、AMPK、mTOR蛋白的表达与肝癌常见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结果LKB1在肝癌组中阳性表达率(31.3%)低于癌旁组(53.7%)及正常肝脏组(79.1%)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MPK在肝癌组中阳性表达率(25.0%)低于癌旁组(50.8%)及正常肝脏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73.1%),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mTOR在肝癌组中阳性表达率(75.0%)显著高于癌旁组(53.7%)及正常肝脏组(17.9%)中的阳性表达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以上三种肝脏组织中,LKB1与AMPK的表达呈正相关(P<0.01),LKB1、AMPK与mTOR表达呈负相关(P<0.01);临床病理因素分析提示,LKB1、AMPK表达与肝细胞癌的组织分化程度相关,与年龄、性别及病理分期等无关;而mTOR表达则与肝癌的组织分化程度及病理学分期均有关,与患者年龄及性别等无关。结论肝癌组织中存在LKB1/AMPK/mTOR信号通路的异常激活,提示LKB1/AMPK/mTOR信号通路在肝细胞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该信号通路作为临床诊疗的分子靶点提供理论依据。

  • 标签: 肝细胞癌 LKB1/AMPK/mTOR 信号通路 免疫组化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护理,提高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术后的护理,为患者最大程度的恢复手指功能以提高生活质量。方法回顾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我科收治手指掌侧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20例(共23指),总结分析手术前后的有效护理,正确护理及宣教指导。结果20例患者术后外形优良,恢复功能较为满意。结论加强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围手术期护理,可提高患者术后功能和生活质量。

  • 标签: 游离桡动脉掌浅支皮瓣 修复 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 护理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