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分析产前发热对产妇分娩的影响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我院于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100例产前发热产妇作为观察组,同时随机抽取同期产前无发热产妇100例作为对照组。最后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新生儿窒息率及产后出血的发生率等。结果在羊水污染、剖宫产、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方面的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意义(P<0.01)。结论产前发热对产妇分娩的影响非常大,采取综合护理方法,能有效地减轻产妇的痛苦、降低剖宫产率、减少产后出血以及新生儿窒息等症状,保障母婴安全,值得全面推广。

  • 标签: 产前发热 产妇分娩 影响 护理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5月~2014年5月间在我院行产前检查并在我院分娩的1200例孕妇,随机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00例,观察组均接受产前护理干预,对照组未接受产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孕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孕妇接受科学合理的产前护理干预,能够明显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

  • 标签: 孕妇 产前护理干预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孕中期实施产前筛查与产前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于2017年1月—2018年12月来我院进行产检的200例孕妇进行研究,对其Fβ-HCG(游离β绒人绒毛促性腺激素)、AFP(血清甲胎蛋白)进行检测,与孕妇孕周以及年龄等因素相结合作出产检的准确判断。结果本研究结果显示,筛查高风险例数为23例,阳性率为11.50%,其中筛查高风险的不良结局有1例,占本组总例数的4.35%,异常检出率为8.69%。结论孕中期产前筛查结果的重要因素来自于孕妇年龄,产前筛查可以有效预防妊娠不良结局的产生,这对于先天缺陷儿的出生有良好的预防作用,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孕中期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培训需求,从而为临床教学等提供参考支撑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医疗机构感染科护理人员艾滋病护理培训需求进行问卷调查,了解具体需求和整体情况。结果调查的护理人员数量为100例,其中有80名护理人员希望能够通过在职培训的形式进行学习,建议采取个案分析的护理人员数量为42人,建议采取小组讨论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希望聘请国外专业艾滋病专家进行授课的护理人员数量为29人。对门诊护理人员和病房护理人员分别调查,结果发现两组护理人员培训需求差异明显,重点体现在症状护理、抗病毒治疗、并发症护理等方面。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不一样,需要进行全面调研分析并结合调研结果开展针对性培训,丰富培训内容和形式,才能提高培训效果。

  • 标签: 感染科 护理人员 艾滋病护理 培训需求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门诊就诊老年患者对护理服务需求,以适应“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服务理念。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门诊老年患者就诊服务需求调查问卷。对门诊就诊的200名老年患者进行服务需求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在针对患者需求制定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结论积极进行患者需求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调整护理对策,能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

  • 标签: 门诊患者 服务需求 护理对策 满意度
  • 简介:摘要围绝经期是妇女卵巢功能逐渐衰退到消失的一个过渡时期,在此时期,由于卵巢内分泌功能逐渐衰退,生育能力消失,生殖器官也逐渐萎缩,妇女体内的内分泌环境发生很大变化,部分妇女可出现一系列以植物神经功能失调为主的症状,常影响工作和学习。正确的围绝经期妇女保健及护理,有助于妇女顺利渡过围绝经期,提高身体素质,减少围绝经期妇女常见病的发生。为此我科今年开设了围绝经期咨询门诊并在病房开设了围经期妇女专题讲课。为使宣教更有针对性,更好的给予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指导和护理,我们设计了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围绝经期妇女自我保健的知行信状况,为进一步有针对性地开展围绝经期妇女健康教育提供方向。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临产前、产后心理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妇产科2013年1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临产孕妇的临床资料。结果干预前后两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下降,干预前后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孕妇的SAS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孕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剖宫产分娩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正确纠正临产孕妇的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为正常分娩提供有力的保证,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孕妇临产前 产后 心理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孕妇开展积极的产前心理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出现率有无作用。方法以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间,于我院分娩的182例产妇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配合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评价两种护理方案的优劣。结果对照组组患者出现产褥期抑郁症的比例为17.6%(16/91),EPDS平均分为(10.8±2.9)分,观察组组患者相应数据为4.4%(4/91)和(6.8±3.0)分,两组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当的产前心理护理对提升产妇分娩信心,保持积极的心态具有显著的作用。

  • 标签: 心理护理 产后抑郁症 护理干预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对比试验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防治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一定时期内160例产检产妇进行登记,按征求同意后数量设置对比试验,分为2组,各80例,分别予以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简单化护理,比较2组产妇护理后分娩方式、分娩后抑郁症发生情况以及产妇满意度情况。结果产前综合护理干预组顺产率78.25%明显高于常规简单化护理组21.25%,发生抑郁症率5%明显低于常规简单护理组36.25%,产妇非常满意率73.75%显著高于常规简单护理组43.75%。结论产前综合护理干预在产后抑郁症防治中作用明显,且顺产率高,发生抑郁症率极低,产妇满意度高,适合临床广泛应用推广。

  • 标签: 产前综合护理 常规简单护理 产后抑郁症 分娩 满意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产前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我院2012年11月至2015年12月接收并住院的产妇中随机性抽取122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产前护理干预,分析并对比两组产妇通过产前不同护理后其对产后抑郁症预防的影响效果。并在产后40d内采用抑郁评分量表EDPS对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进行评分,对照其效果。结果抽取的122例产妇通过不同方法护理后结果显示,研究组产妇产后抑郁症发生率占2%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15%,两组患者的数据差异性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研究价值。结论产妇产前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预防产妇产后的抑郁症等并发症,有助于产后身体状况的及早恢复,值得被广泛运用和推荐。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预防 抑郁症 临床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产前保健和产时护理对于孕妇产后出血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6年3月社区医院内80例产妇进行研究,其中40例完成产前保健和产时护理的为观察组,未接受产前保健和产时护理的40例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中产后出血率2.5%,对照组20.0%,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产后2h、24h内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适时予以产前保健和产时护理能够降低产后出血率。

  • 标签: 产前保健 产后出血 产时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产前护理干预对预防产后抑郁症的作用。方法将186例初产妇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围产期保健;观察组由专科护士在产前对孕妇进行全面评估后,实施有针对性个体化的产前健康咨询和教育、心理指导、以及系统全面的围产期保健和育儿知识的学习,然后比较2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在产前实施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心理护理和围产期的保健,可以有效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使产妇顺利愉快地度过产褥期。

  • 标签: 产前护理干预 预防 产后抑郁症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知晓度以及对于临床护理路径培训方面的需求。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上海市某三级乙等医院308名护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CNP相关知识及CNP的培训需求,运用描述性统计等统计学方法迸行分析。结果本组308名护理人员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知晓率低于50%,显示护理人员缺乏临床护理路径相关知识。继续教育培训(67.5%)、医院的专题讲座(66.9%)、专业书本(50.8%)3个途径则是护理人员希望得到培训的主要途径。结论应加强对护理人员培训力度,并根据护理人员培训需求以及临床护理路径缺乏的知识方面,采取多样化、有针对性的培训方式,循序渐进地使临床护士掌握和应用CNP,从而促进护理质量的整体提高、推动优质护理示范工作的深入进行。

  • 标签: 护理人员 临床护理路径 知晓度 培训需求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COPD住院病例护理需求取向的侧重点。方法通过全选、排序的方式问卷调查COPD住院病患不同的护理需求侧重内容,分析护理的优先服务项目和一般服务项目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共调查689人次,有效问卷100%;生理、技术、服务、尊重等为护理“优先服务”项目,知情、教育、关怀、环境等为“一般服务项目”;男性病例比女性病例更需要尊重和关怀,而女性病例比男性病例更侧重服务和教育;随着住院次数的增加,病患对技术、尊重、关怀、环境方面的护理服务更加看重;随着年龄的增长,病患对生理、服务、尊重方面的护理服务更加看重。结论不同性别、年龄组组、住院次数的COPD患者对护理需求的侧重点不同,有效利用这个特征可以进一步节省护理人力资源,提高整体护理服务质量。

  • 标签: COPD 住院病例 护理需求取向 问卷调查
  • 简介:摘要综述了最近国内外对脊髓损伤病人的护理特点和护理需求,并从运动员的特殊角度出发,从饮食主要是合理饮食和计划;治疗方案心理干预和生理治疗相结合等方面介绍了脊髓损伤运动员的护理需求

  • 标签: 脊髓损伤运动员 合理饮食 康复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精神,了解患者在住院期间最需要我们护理人员提供怎样的基础护理服务,切实做好基础护理服务,提高整体护理服务水平,从而更好的服务广大患者。方法利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的科室住院的患者进行相关调查,然后通过统计数据分析,得出结论。结果(1)患者对护理人员提供的基础护理中,患者需求最迫切的依次是整理床单位、安全管理教育及压疮的预防及护理。(2)不同年龄阶段对基础护理需求也不相同,年龄越大对基础护理需求更加依赖。结论基础护理体现整体护理的服务性,努力了解患者的迫切需求并满足患者对于基础护理的迫切需求,更好的促进患者的康复,从而达到提高整体护理水平和护士综合素质、提升患者满意度的目的。

  • 标签: 基础护理 护士 优质病房 需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静脉采血心理沟通的需求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5年2月至2015年9月进行静脉采血的160例体检者作为研究组,并选取同期进行静脉采血的160例体检者作为对照组,研究组采取现场交流的方式以了解体检者对心理沟通的需求,并加强护理干预,对照组未将护理干预加强,观察比较两组体检者的满意率。结果研究组大部分体检者在采血前、采血中及采血后均需要心理沟通,研究组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体检人群静脉采血中对心理沟通具有较大的需求,将对体检者的护理干预加强,能够明显提高体检者的满意度。

  • 标签: 体检人群 静脉采血 心理沟通 护理
  • 简介: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集医疗、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卫生机构,在社区,老年人作为社区的特殊人群,在社区护理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这一人群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在社区医疗服务及疾病防治方面包括社会角色、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疗服务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已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也增高,希望能得到方便、经济、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健康需求。因此,通过对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通过切实有效的社区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与自我保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社区护理需求 老年人 现状 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