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交叉次侧阳性而患者的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为阴性样本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对在交叉血中主侧阴性次侧阳性,患者DAT阴性的3组样本,进行血型复检,对献血者样本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抗体鉴定,并测定其效价。结果3份献血者样本1例检出抗-E抗体,2例检出抗-M抗体。结论对献血员血液最好加做抗体筛查实验。

  • 标签: 交叉配血 次侧凝集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 不规则抗体筛查 抗体鉴定 抗-E抗体 抗-M抗体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卡式这一输血技术在临床的实际工作中具有应用及其价值。方法随机抽取50例患者的进行卡式,在同等情况下在选用抗球蛋白法法进行再次,对比两组结果。结果在本次对比试验过程中得出,有49例结果完全相符,符合度占98%,有1例结果不符,假阳性率占2%。结论卡式在临床上已得到广泛应用,是一种值得继续推广的输血技术。

  • 标签: 卡式配血 优点 应用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和分析临床疑难的原因及处理措施。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7年6月的40例输血病例中疑难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数据归纳分析其中导致疑难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关的对策。结果ABO血型抗原减弱的原因占比最高,远远超过其他因素,比较有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疑难困难问题主要集中在抗A、抗B抗体减弱,自身冷抗体,ABO血型抗原减弱,不规则抗体等方面,只有将这些因素加以解决才能保证的正常有效。

  • 标签: 自身冷抗体 临床疑难配血 不规则抗体 原因 处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本次遇到的疑难血案例,分析温自身抗体在血清学检测中的特性,总结经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及时、有效。方法对医院送检标本的血清和红细胞经过吸收放散处理,在室温、4℃、37℃,做血型鉴定,用盐水法、聚凝胺法、抗人球蛋白法筛选不规则抗体,做主侧。结果不规则抗体筛查阴性,排除自身抗体干扰后,得到标本正确血型,红细胞直抗阴性。结论由于标本红细胞直抗阳性,所以交叉试验中仅做主侧,选择“最小不相容性”的血液,最好是洗涤红细胞输注。

  • 标签: 温身自身抗体 输血安全 血型鉴定 配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长期多次反复输血对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的影响。方法收集该院收治的176例血液病患者,根据输血治疗次数分为输血1-3次组和输血4次以上组,采用微柱凝胶法分别进行直接/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统计阳性率的差别,并探讨阳性患者在各型血液病中的分布情况。结果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输血1~3次组和输血4次以上组之间阳性相关率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两组之间阳性相关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以淋巴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患者分布较多。结论随着输血次数及输血量的累计增加,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率相应提高。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与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相关性较高,淋巴系统肿瘤引起的继发性AIHA患者也应受到足够重视。

  • 标签: 反复输血 微柱凝胶法 抗人球蛋白试验 不规则抗体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解剖单束重建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解剖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和传统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患者,比较两组手术技术术后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IKDC分级和Lysholm评分)、稳定性评估(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和KT1000测量)结果。结果术后随访时,两组患者的膝关节主观功能评分、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差异,但解剖单束重建组轴移试验的结果有优于传统单束重建组的趋势。结论解剖单束重建与传统单束重建相比,在临床评分和前后向稳定性上均无明显优势,但解剖单束重建可以更好地控制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 标签: 解剖重建 前交叉韧带 轴移试验 旋转稳定性
  • 简介:摘要病原体对某种药物耐药后,对于结构近似或作用性质相同的药物也可显示耐药性,称之为交叉耐药。随着抗菌药物的应用日益广泛,细菌对一些常用药物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对于那些应用时间越长,使用范围越广的药物,细菌的耐药性往往越严重。所以抗菌药物交叉耐药性应该引起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高度重视。

  • 标签: 抗菌药物 分级管理 细菌耐药 交叉耐药 合理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前交叉韧带,并分析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方法采用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半膜肌重建ACL。手术23例,男19例,女4例,年龄16—51岁,平均34岁。所有患者均采取自体半腱肌、半膜肌。术后随访6个月-2年,平均随访14月。结果术前抽屈试验21例为(+);Lachman试验术前21例阳性,术后全部为阴性,膝前痛4例,术后2例患者出现膝关节屈曲功能受限。按照美国膝关节协会(theAmericankneesociety,AKS)优18例,良3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达91.3%。结论术中准确定位,胫骨止点采取挤压螺钉及锚钉双重固定是重建的关键,关节镜下手术创伤小,恢复快,术后予以康复指导,是ACL重建的好方法。

  • 标签: 前交叉韧带损伤 关节镜 自体半腱肌 半膜肌
  • 简介:摘要肺结核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呼吸道传染病,其主要通过空气传播,肺结核感染到发病,潜伏期较长,很难鉴定是院内感染还是社区感染,作为综合医院,如何有效防止院内交叉感染,是医院防控的重要内容。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的管理至关重要,针对三要素做好防控,既可以保证患者安全,也保证医务人员安全。本文重点介绍综合性医院对肺结核的院内防控措施与有效手段,医务人员合理指引、安排患者就诊,同时使用专业的防护设备,对环境物体表面进行有效消毒工作,多部门协助,做好院内肺结核的交叉感染防控工作。

  • 标签: 综合医院 肺结核 院内感染 感染防控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末梢预稀释模式、全模式以及静脉检测血常规地应用效果予以分析比较,为其临床准确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体检的180例体检者,并将其根据检方式平均分为3组,A组体检者采取末梢稀释模式进行检测,B组体检者采取全模式进行检测,C组体检者采取静脉进行检测,对三组体检者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RBC、PLT、WBC以及HB比较,末梢预稀释与静脉相比差异明显,末梢模式与预稀释模式相比差异明显。结论在血常规检测中,采取末梢进行血检,其检测结果易受到的影响,静脉检测结果准确性较高,可多次重复检测,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广泛推广。

  • 标签: 末梢血预稀释 全血模式 静脉血 血常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主要研究末梢与静脉血常规检验检测结果差异的相关问题。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1月—2016年12月间就诊的132例患者,分别抽取患者的末梢与静脉,采用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对相关血液进行检测,分析静脉与末梢血常规检查之间的结果。结果分别比较132例患者的末梢与静脉,判断两者的WBC、RBC、PLT、HGB水平等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h后,PLT值下降,WBC、RBC、HGB三者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末梢与静脉在进行血液检验的结果存在差异,并且末梢的稳定性低于静脉,因此临床开展血常规检验时,需要多抽取静脉进行检查。

  • 标签: 末梢血 静脉血 血常规 对照组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原因分析,探讨预防控制措施。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7月至2012年12月门诊换药83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原因,并针对性提出了预防措施。结果未有患者发生交叉感染。结论通过对门诊换药室环境的控制、保持医疗器械和设备的清洁、对医护人员严格管理等措施的执行,能有效预防门诊换药室交叉感染的现象发生。

  • 标签: 门诊换药室 交叉感染 无菌原则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nteriorcruciateligament,ACL)重建术是治疗前交叉韧带断裂首选手术方式,已被广泛接受并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虽然ACL重建术在过去几十年里有了很大发展,技术不断成熟完善,但在许多方面仍存在争议,比如手术时机、移植物的选择、移植物的固定方法、手术技巧、术后的康复和治疗等。

  • 标签: 前交叉韧带重建 移植 固定装置 肌腱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儿热性惊厥与钠、锌及血糖变化的关系。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合并热性惊厥(观察组)、单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阳性对照组)及体检组(阴性对照组)各80例,检测钠、锌及血糖,观察检测钠、锌及血糖与惊厥发作之间的关系。结果观察组儿童钠、锌电解质减低,血糖水平增高,分别与两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热性惊厥发作与钠降低、锌降低及血糖的异常变化存在一定关联,血清钠降低、血清锌降低及高血糖可能是热性惊厥的诱发因素,甚至可能是引起热性惊厥的直接原因之一。

  • 标签: 热性惊厥 血钠 血锌 血糖
  • 简介:摘要非透析疗法治疗高龄患者不能耐受透析治疗及有透析禁忌症患者提供有利条件。采用非透析的与临床分期相称的综合疗法的经验体会,认为该疗法适合绝大多数不能耐受透析治疗及有透析禁忌症患者,具有疗法简单,费用少,疗效好的优点。

  • 标签: 急性肾功能衰竭 非透析疗法治疗 高血钾 少尿期 综合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