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R摄影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我院是我区第一家使用DR的医院,对DR机器使用1年来约15000人次的DR图像质量分析,以及实际操作中的优点缺点进行研究总结。结果DR是在专用计算机控制下,直接读取影像信息,并以数字化图像方式存放和记录,并同时传送至工作站,再经诊断医师用窗技术、后处理技术作出正确诊断。结论DR图像质量好,胶片质量,对疾病的诊断明显提高,减少漏诊、误诊,减少医疗纠纷,提高胶片及诊断质量大有好处。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胸部x线在胸壁结核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随机抽取我院自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收治的胸壁结核患者30例,对这30例患者均给予胸部X线诊断检查。而后分析30例患者的检查结果。结果30例患者经过检查后,检查结果提示均有软组织肿块,其中胸壁外14例、胸壁内胸腔中12例、胸壁内和胸壁外均有的4例。检查还发现骨质受到损害的有9例、脓肿形成的有16例、钙化表现的有5例;最小的软组织肿块为1.5cm×1.4cm×10.9cm,最大的软组织肿块为8.2cm×12.1cm×16.3cm。结论对于胸壁结核的患者,给予胸部X线可以发现软组织肿块的位置、大小以及周边组织的受损情况,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胸壁结核 胸部x线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普放中传统床旁胸部X线与计算机X线成像系统(CR)的联系。方法268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n=134)行传统X线床旁胸部摄影和B组(n=134)行CR床旁胸部摄影。以CT检查为金标准进行对照,通过将两组患者床旁胸片显示病灶的情况进行分类并绘制ROC曲线。结果A组134例患者中,有106例行CT检查,其中72例CT显示病灶,传统X线平片显示66例,6例未显示病灶。B组134例患者中,有128例行CT检查,其中84例CT显示病灶,CR显示80例,4例未显示病灶。A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75(95%CI0.684~0.875);B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15(95%CI0.841~0.975)。两组AUC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306,P<0.05)。结论普通放射检查中,CR能提高床旁胸片显示病灶能力。

  • 标签: X线计算机 X线摄影 床旁胸片 ROC曲线 曲线下面积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如何提高X线摄影技术质量,总结质量管理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该院2016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期间诊断过的10000张X线片,并对X线片质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影响X线片质量的主要因素。结果在随机抽取的2016年10000张X线片中,共有236张X线片被判定为丙级;4个季度废弃线片分别为34张、51张、47张及56张;导致X线片出现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为X线机出线量不准、患者移动及技师主观因素。结论近几年,该院X线摄影技术质量有所提高,但部分质量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提高X线摄影技术质量管理,将质量问题降到最低,才能使该院放射科质量监控长期处于可控水平范围内。

  • 标签: X线片 质量管理 质量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口病患儿胸部X线片表现特征,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方法回顾性分析研究85例手足口病患儿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结果85例患儿男56例、女29例,男女比为1.91,<3岁占81.18%(69/85);患儿均有不同程度发热;手、足、口、肛周出现皮疹或疱疹;肺间质型58例,肺门影增大、模糊,肺纹理增粗、紊乱,呈网格样、线样改变;肺实质型16例,表现为不同范围的片状阴影;混合型11例,既有肺间质改变也有实质改变,2例伴有胸腔积液;动态病变多由正常、单纯间质型向肺实质型及混合型过渡,局限性向弥漫性病变过渡,肺部病变变化快,与临床表现相吻合。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均升高,脑脊液糖、氯化物正常。结论手足口病患者的胸部X线表现多样,但有一定特异性,动态观察患者胸部X线之脉动,对把握病情、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意义重大。

  • 标签: 手足口病 胸部 X线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胸部平片在评价重叠综合征(OS)肺部损害中的价值,提高对OS疾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经临床确诊的130例OS患者的临床表现和胸部X线平片。结果130例OS患者胸部平片显示以下几种改变①胸片正常12例。②肺纹理增多增粗22例。③弥漫性肺间质纤维化改变76例。④肺炎性改变20例。⑤少量胸腔积液12例。⑥继发浸润性结核8例。结论胸部平片在评价OS患者的肺部损害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肺部X线表现的出现与病变的程度及治疗效果均有一定的相关性。

  • 标签: 结缔组织病 重叠综合征 放射照像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百草枯中毒后胸部X线的改变及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38例病人回顾性总结分析急性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及对胸部损伤的X线表现。结果和结论由于中毒后的表现是一个变化演变的过程,仅能就某一时间段的改变显示出一些特征的表现,根据患者中毒时间,我们初步划为早期(1-5天)部分较轻的患者肺部表现无异常,中、重度患者可能出现肺透过度增强,毛玻璃样改变为住的特征,中晚期(6-15天)主要表现为两肺中下肺野线状,条状高密度影,两肺血管影像模糊,肺门阴影显示不清,心影增大,两肺出现广泛的磨玻璃样改变,密度增高明显,肺气肿,肺间质改变,肺实质和渗出性改变。晚期(2周后)病变呈迁延性改变,肺渗出实质,广泛肺纤维化为主。故肺部不同时间的改变对临床的治疗有较大的帮助。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比较CT与X线诊断胸部闭合性损伤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9年2月-2011年9月收治胸部闭合性损伤患者107例临床CT及X线影像学检查资料,比较两种检查手段肋骨骨折、肺挫伤、肺不张、血气胸及创伤性湿肺等临床检查符合率。结果X线与CT两种检查手段肋骨骨折临床检查符合率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而CT诊断肺挫伤、肺不张、血气胸及创伤性湿肺临床检查符合率均明显优于X线,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X线诊断肋骨骨折经济、方便、准确率,能够清晰观察胸廓,但CT诊断肺挫伤、肺不张、血气胸及创伤性湿肺临床符合率较高,两者在临床中可联合应用,以有效降低漏诊率。

  • 标签: CT X线 胸部闭合性损伤 诊断 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X线平片和CT对胸部外伤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2022年来院检查的胸部外伤患者156例,根据盲选法将其分为2组,使用X线平片进行诊断的一组设为对照组(78例),使用CT进行诊断的一组设为实验组(78例),比较这两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和不同疾病类型(骨折类、脏器类)确诊率。结果:实验组的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骨折类和脏器类的确诊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与X线平片相比,CT对胸部外伤患者的临床诊断效果更好。

  • 标签: 胸部外伤 肋骨 X线平片 CT 临床诊断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某些地区肺结核感染率有上升趋势的报道1,老年人免疫机能下降,肺结核感染机会增多,常合并其它肺部、心脏等继发性疾病改变,胸部X线征像多样,提高老年人肺结核及继发疾病X线征像的认识,为临床治疗提供准确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老年人 肺结核 胸部X线平片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X线胸片检查,了解我市结核病发病情况。方法对我院2009年7月至2010年7月影像科X线胸片检查初步诊断为结核病的统计资料进行核查,逐一分类列表。结果新发结核病人占总受检病人数的0.19%,总体发病率较低。结论于国家对新生儿童结核预防的大力投入,使得0—20岁年龄段患结核比例显著降低。另一方面,由于医疗条件的不断完善及发展,抗结核药物的合理及时应用,使得患者能够较早的发现并控制病情,收到较好的治疗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闭合性胸部损伤的X线平片检查的临床特征,提高临床诊断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8年5月~2009年6月收治的48例闭合性胸部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性分析病例资料对患者的X线平片检查特征进行分析。结果X线检查闭合性胸部损伤可表现为多种创伤形式,主要包括胸壁软组织改变、胸壁皮下气肿、气胸、纵隔气肿、肺挫伤、肺撕裂伤、创伤性湿肺、外伤性膈疝等,检查准确率较高,表现特征较明显。结论闭合性胸部损伤早期进行X线平片检查可较清晰明确致伤部位、性质及损伤程度,具有较高临床诊断价值。

  • 标签: 闭合性胸部损伤 X线检查 特征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部损伤性肺出血的X线平片、CT诊断价值。方法指定一至两名具有专业知识及丰富经验的临床影像学检查医师完成31例胸部损伤性肺出血患者X线平片、CT检查工作。记录两种检查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统计学分析后得出结论。结果31例患者经X线平片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仅为80.65%,经CT检查与病理诊断符合率高达96.77%,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T诊断胸部损伤性肺出血正确率显著高于X线平片,但其价格昂贵,因此临床医师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检查方法,从而提高患者检查正确率及依从性。

  • 标签: 胸部损伤性肺出血 X线平片 CT 临床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