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酸肌酸与果糖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 2014年 3月份至 2019年 3月份我院收治的 10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治疗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50例,并分别采用磷酸肌酸、果糖磷酸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 P< 0.05)。结论:果糖磷酸钠对小儿心肌炎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将果糖磷酸钠作为治疗小儿心肌炎的首选药物。

  • 标签: 磷酸肌酸 果糖二磷酸 小儿心肌炎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多聚腺苷磷酸核糖聚合(PARP)抑制剂3-氨基苯甲酰胺(3-AB)对脑缺血大鼠海马炎性因子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56只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对照组、3-AB组,用线栓法建立大鼠局灶性脑缺血模型,用免疫组化学染色法观察大鼠海马CA1区肿瘤坏死因子-a(TNF-a)和基质金属蛋白(MMP-9)的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对照组及3-AB组的海马CA1区TNF-a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增高(均P<0.01);与脑缺血对照组比较,3-AB组海马CA1区TNF-a和MMP-9的表达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PARP抑制剂3-AB能明显降低脑缺血大鼠海马CA1区炎性因子TNF-a和MMP-9的表达水平,提示其有减轻炎症反应及神经保护作用。

  • 标签: 脑缺血 多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 3-氨基苯甲酰胺 肿瘤坏死因子-a 基质金属蛋白酶-9
  • 简介:目的:研究不同强度的静磁场加载对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影响,探索磁力正畸的最佳磁场强度,为临床合理应用静磁场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采用静磁场加载装置,对体外培养的成骨细胞分别在0mT、8mT、50mT和160mT的磁场强度下给予24h、48h和72h的静磁场加载,利用IFCC法检测静磁场加载后成骨细胞ALP活性的变化。结果:8mT、50mT和160mT的静磁场作用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后,与对照组相比,成骨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增加,其中以50mT组的碱性磷酸活性增加最多。结论:静磁场可以增加成骨细胞的碱性磷酸活性,促进成骨细胞成骨;不同强度的静磁场的促成骨作用不同,50mT的静磁场有更好的促成骨作用,在临床应用时应注意选择静磁场的强度。

  • 标签: 静磁场 成骨细胞 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我国婴幼儿期发病率较高的维生素营养障碍性疾病之一,本病常影响小儿正常生长发育,易引起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严重者可发生骨骼畸形。因此,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及预防佝偻病的发生对我国儿童保健事业具有重大意义。方法本研究对105例可疑佝偻病患儿进行骨碱性磷酸(BALP)及钙、磷、碱性磷酸的测定。BALP测定采用全血干化学免疫浓缩法测定,结果判定>200—250U/L为维生素D缺乏状态,>250<300U/L为佝偻病初期,>300U/L为佝偻病激期,同时进行钙、磷、碱性磷酸的测定及腕部X线检查。结果105例中BALP>200—250U/L即维生素D缺乏状态患儿30例,>250<300U/L即佝偻病初期患儿为50例,>300U/L即佝偻病激期为患儿25例。结论血BALP改变先于血钙、磷、ALP及X线改变,也先于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变,因此可以认为血BALP是诊断小儿佝偻病最敏感最特异的指标,尤其适用于处于维生素D缺乏状态而无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患儿,使这一群体的早期治疗成为可能。

  • 标签: 骨碱性磷酸酶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早期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孕妇骨质疏松和减少者与骨质正常孕妇之间成人骨碱性磷酸(ABAP)水平的差异,及时发现ABAP水平增高的孕妇,以对症地预防和改善孕妇骨质疏松情况,做好优生优育。方法采用美国NORLANDCUBA干式超声跟骨骨密度分析仪检查孕妇跟骨处的骨密度(BMD)声速,根据仪器正常值分为正常、减少、骨质疏松3种,收集三种骨密度孕妇组成67组,每组均为孕周相同的骨质正常、骨质减少和骨质疏松孕妇血清,应用成人ABAP试剂对其进行半定量检测分析,并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骨质减少组与骨质正常组的ABAP水平差异不明显p值为0.370(P>0.05),但ABAP水平有所升高,其升高往往发生在骨质疏松之前,骨质疏松组与骨质正常组的ABAP水平具有显著性差异p值为0.013(P<0.05),孕妇检测ABAP很有必要,尤其对于改善和纠正骨质疏松孕妇的骨密度水平和预防胎儿佝偻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孕妇 骨质疏松 骨密度 成人骨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磷酸肌酸钠、果糖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实际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患有小儿心肌炎患者96例,并将他们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磷酸肌酸钠治疗,给予观察组患者果糖磷酸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以及心肌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率(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79.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过治疗后心肌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果糖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病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且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心肌指标,有着很高的临床治疗价值。

  • 标签: 磷酸肌酸钠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 简介:目的子宫内膜炎是妇科常见的多发病,若不及时治疗或处理不当,易引起其他严重妇科疾病。本研究旨在探讨醋酸甲羟孕酮联合克林霉素磷酸对子宫内膜炎患者机体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选择新县人民医院2016-04-01-2017-04-01收治的130例子宫内膜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对照双盲实验分为两组,各65例。对照组给予口服克林霉素磷酸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口服醋酸甲羟孕酮片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炎性因子水平、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31%,高于对照组的78.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3,P=0.026。治疗后,观察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水平为(35.29±5.38)pg/mL,低于对照组的(46.87±5.48)pg/mL,t=12.157,P<0.001;C反应蛋白为(1.59±1.23)mg/L,低于对照组的(5.82±1.75)mg/L,t=15.944,P<0.001;白细胞计数为(7.62±0.87)×10^9L^-1,低于对照组的(11.38±1.09)×109L-1,t=21.736,P<0.001;白介素6水平为(66.84±4.89)ng/L,低于对照组的(103.58±13.76)ng/L,t=20.284,P<0.001。治疗后,观察组炎症消失时间为(6.17±1.18)d,短于对照组的(8.66±1.23)d,t=11.778,P<0.001;白细胞恢复正常时间为(6.02±0.31)d,短于对照组的(8.64±0.35)d,t=45.179,P<0.001;腹痛消失时间为(5.01±0.48)d,短于对照组的(6.92±0.56)d,t=20.878,P<0.001;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8.33±0.68)d,短于对照组的(12.01±0.75)d,t=29.307,P<0.001。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率分别为10.77%和13.8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85,P=0.593。结论醋酸甲羟孕酮联合克林霉素磷酸治疗子宫内膜炎的临床效果好,能够促进临床症状恢复,降低机体炎性反应。

  • 标签: 子宫内膜炎 醋酸甲羟孕酮 克林霉素磷酸酯 炎症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磷酸肌酸与果糖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100例小儿心肌炎患者作为探究对象(2017年1月20日-2018年2月28日),实施信封随机分组模式进行分组。分别给予磷酸肌酸、果糖磷酸钠治疗,对比2组临床疗效、临床相关指标情况、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在临床疗效、α-氢丁酸脱氢、肌酸激酶同工、肌酸激酶、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数据的比较中,存在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小儿心肌炎选择磷酸肌酸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稳定患者病情,可推广。

  • 标签: 磷酸肌酸 果糖二磷酸钠 小儿心肌炎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血液成分的使用趋势,总结成分输血的经验,不断提高紧缺血液资源的有效利用率和有效治疗率。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输血科发放的所有血液(包括全血、悬浮少白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机采血小板、浓缩血小板、粒细胞、新鲜冰冻血浆、冷沉淀)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3年来我院临床用血量总计104479U,成分输血使用率达到了99.18%(103621/104479),虽然各年度之间差别不大(均P>0.05),但仍有逐年上升趋势。成分血的输注以悬浮少白红细胞和血浆为主(分别占48.10%和35.06%),全血的使用呈现逐年下降趋势,而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使用有逐年上升趋势,没有使用过粒细胞。结论成分输血能提高治疗效果,节约血液资源,降低输血反应,减少和避免血源性传染病的发生。

  • 标签: 成分输血 红细胞 血浆 血小板 冷沉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浅谈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结果的情况,以选择白细胞检验的可靠方法。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尿路感染患者1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取其新鲜尿液标本,应用白细胞试验以及镜检法进行检查,对比分析两组检查方法的检查结果。结果试验的特异性及敏感性分别为60.0%和97.9%,敏感性较高,特异性较低。结论白细胞试验对于尿路感染患者的检查敏感性优于镜检,但特异性较低,将两种方法联合应用有利于提高临床检查准确率。

  • 标签: 尿路感染 镜检 酯酶试验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比较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结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尿路感染患者73例,对所有患者的新鲜尿液样本分别以试验与镜检进行检查,分析比较两种方法检测白细胞的准确率。结果试验检查结果得出白细胞阳性患者66例,阴性7例,阳性率90.41%,阴性率9.59%;镜检结果得出白细胞阳性患者68例,阴性5例,阳性率93.15%,阴性率6.85%;两种检查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两种方法的阳性和阴性结果之间存在交叉现象。结论对于尿路感染患者,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均有比较高的检验准确率,但为了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应采取尿液白细胞试验与镜检白细胞检验相结合的方式。

  • 标签: 尿液检查 白细胞酯酶试验 镜检白细胞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对磷酸肌酸与果糖磷酸钠治疗小儿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方法选取2014年3月份至2019年3月份我院收治的100例小儿心肌炎患儿,根据患儿的入院治疗时间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并分别采用磷酸肌酸、果糖磷酸钠进行治疗,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更佳(P<0.05)。结论果糖磷酸钠对小儿心肌炎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可将果糖磷酸钠作为治疗小儿心肌炎的首选药物。

  • 标签: 磷酸肌酸 果糖二磷酸 小儿心肌炎 临床疗效
  • 简介:硫酸是化学工业中常用的一种剧毒物质,所致眼烧伤如处理不当,可引起严重后果.我们于1992年收治了28例被硫酸烧伤双眼的患者,取得满意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治疗 预后 硫酸二甲酯 眼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硝酸异山梨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心力衰竭患者在常规治疗不佳基础上应用硝酸异山梨40-50mg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天一次,共10-14天。结果治疗结果显示总有效率85%,左室射血分数有明显提高。结论硝酸异山梨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疗效确切,副作用少。

  • 标签: 二硝酸异山梨酯 老年慢性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治疗对HCCA患者碱性磷酸 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的影响。方法:收治100例HCCA患者,抽签将其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实施介入治疗,比较两组碱性磷酸 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结果:碱性磷酸 和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结果显示,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介入治疗 HCCA 碱性磷酸酶 γ-谷氨酰转肽酶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在血液病鉴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总结鉴别方法。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6月某院住院部收治的血液科患者180例,再选取同期体检合格者40例,分别行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检验,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正常者男性NAP阳性百分率、积分分别为34.80、(47.10±23.75)分,女性则为30.15%、(48.80±20.58)分,差异不显著(P>0.05);AML、CML、PNH、MDS-RA其NAP积分均低于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骨髓增殖性疾病、AA、CLL均高于正常者,差异显著(P<0.05),缺铁性贫血与正常者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活性在血液病鉴别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但受个体病情、治疗情况影响较大,可作为初步诊断与疗效评价指标。

  • 标签: 中性细胞碱性磷酸酶 活性 血液病 鉴别
  • 简介: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PIH)患者血清胆碱(ChE)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测定PIH患者血清ChE水平,以正常妊娠孕妇作为对照。结果正常妊娠组血清ChE水平明显高于PIH组(P<0.01),轻、中和重度PIH患者间血清ChE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其下降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比。结论血清ChE水平检测可对PIH患者肝功能受损程度进行监测,同时可作为PIH病理生理变化的重要指标。

  • 标签: 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 胆碱酯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