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邻苯甲酸(DOP)对肾上腺嗜铬细胞瘤(PC12)细胞的毒性以及对淀粉样前体蛋白(APP)解的影响。方法体外试验中将PC12细胞分为空白对照(CT)组、低浓度DOP(DOP1)组、中浓度DOP(DOP2)组、高浓度DOP(DOP3)组、低浓度DOP+Aβ25-35(DOP1+Aβ)组、中浓度DOP+Aβ25-35(DOP2+Aβ)组、高浓度DOP+Aβ25-35(DOP3+Aβ)组、Aβ25-35(Aβ)组共8组,每组4个样本;采用MTT法测定细胞活力,测定乳酸脱氢(LDH)、丙醛(MDA)、一氧化氮(NO)含量,采用蛋白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3(Caspase-3)表达。转染实验用仓鼠卵巢(CHO)细胞转染APP695,使用不同浓度的DOP进行处理,分为转染空载体V-Flag对照(V-Flag)组、转染APP695-Flag模型(APP695)组、低浓度DOP(DOP1+APP695)组、中浓度DOP(DOP2+APP695)组、高浓度DOP(DOP3+APP695)组共5组,每组4个样本;采用联免疫分析(ELISA)法测定Aβ1-40含量以及γ-分泌活力。体内实验选择SPF级雄性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为(20±2)g,随机分为对照组、铅(Pb)组、低DOP浓度(DOP1’)组、中DOP浓度(DOP2’)组、高DOP浓度(DOP3’)组共5组,每组10只,连续灌胃6周;使用Morris水迷宫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DOP对小鼠学习记忆的影响,并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中β和γ-分泌活力及Aβ1-40含量。结果与CT组比较,DOP2、DOP3组细胞活力降低,LDH、MDA、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组比较,DOP1+Aβ、DOP2+Aβ、DOP3+Aβ组细胞活力下降,LDH、MDA、NO含量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DOP3+Aβ组细胞活力下降,LDH、MDA、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DOP2+Aβ组LDH、NO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T组比较,DOP2、DOP3组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β组比较,DOP2+Aβ、DOP3+Aβ组Caspase-3表达水平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APP695组比较,DOP2+APP695、DOP3+APP695组Aβ1-40含量及γ-分泌活力增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OP3’组小鼠脑组织β和γ-分泌活力及Aβ1-40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Pb组比较,DOP3’组β和γ-分泌活力及Aβ1-40含量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DOP2’和DOP3’组小鼠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穿台次数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OP对PC12细胞具有一定的毒性作用,引起小鼠学习记忆障碍,可能对阿尔茨海默病的病理进展起促进作用。

  • 标签: PC12细胞 邻苯二甲酸二辛酯 细胞毒性 淀粉样蛋白 淀粉样前体蛋白
  • 简介:摘要近年来发现蛋白磷酸家族在不同的脑区进行的生物调控在抑郁症研究中一直很受重视,其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1(protein phosphatase 1,PP1)可通过其在突触处催化细胞中大部分磷酸丝氨酸和磷酸苏氨酸的去磷酸化来控制突触可塑性。尽管PP1及其去磷酸化参与了许多关键的生物过程,但与抑郁症的相关性研究较少。本文通过综述各种证据,支持PP1及其去磷酸化在抑郁症的发病机制与疾病进展中可能发挥重要的作用。

  • 标签: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磷酸酶1 去磷酸化 抑郁症 突触可塑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磷酸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基因甲基化在骨肉瘤发病机制、病情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三亚市中医院诊治的120例骨肉瘤患者(骨肉瘤组),检测骨肉瘤患者(骨肉瘤组)和良性骨疾病患者(对照组)PTEN基因甲基化并分析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合成设计不同寡核苷酸(MON、UON、CON1、CON2和CON组)转染MG-63骨肉瘤细胞,对比转染前、转让后细胞PTEN基因甲基化、吸光度值、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差异。两组间比较采用t或χ2检验,多组间均值比较采用SNK法分别比较组间差异。结果骨肉瘤组PTEN基因甲基化率显著高于对照组(70.8%比3.3%,χ2=12.376,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aos-2、HOS和OS-732骨肉瘤细胞中PTEN呈甲基化状态,在MG-63骨肉瘤细胞为未甲基化状态。骨肉瘤组患者在Enneking分期、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和远处转移方面的PTEN基因甲基化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8、3.916、5.807、7.241,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ON组可成功诱导MG-63骨肉瘤细胞PTEN基因甲基化,S期、G2/M期、增殖指数和凋亡率均显著高于UON、CON1、CON2和CON组(F=51.245、43.188、71.372和90.129,P<0.05),G0/G1期显著低于UON、CON1、CON2和CON组(F=61.704,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TEN基因在在骨肉瘤中呈高甲基化状态,与骨肉瘤发病机制明显相关,有助于骨肉瘤病情及预后评估。

  • 标签: 骨肉瘤 甲基化寡核苷酸 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
  • 简介:利用生物活性导向分离方法,从丹顶草提取物中筛选出有效抑制蛋白酪氨酸磷酸1B(PTP1B)活性的四个三萜类化合物,通过文献比较分别鉴定为aceriphyllicacidC(1),aceriphyllicacidD(2),aceriphyllicacidE(3)和aceriphyllicacidF(4)。所得化合物1-4有效抑制PTP1B活性的IC50值范围在(2.1±1.5)μmol/L到(11.2±2.5)μmol/L之内。化合物1和2的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齐墩果烷型三萜类化合物以混合形式抑制PTP1B活性。

  • 标签: 丹顶草 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1B 三萜类化合物 生物活性导向分离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慢性肝病患者应用胆碱测定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与特征。方法本次研究的分析对象是我院从2015年2月—2017年3月接收并进行检验的肝病患者70例,其中慢性肝病患者35例与急性肝病患者35例,并对抽取的正常对照组30例作为参照。70例肝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分别进行胆碱测定。结果原发性肝癌、酒精性肝硬化、肝炎后肝硬化、慢性肝炎、病毒性肝炎、药物性肝炎的Che血清胆碱(KU/L)数据之间差异性较大。结论针对慢性肝病的诊断可以选择胆碱的测定来进行判断,能够通过胆碱的变化来提示肝病变化情况,以为后期提供治疗的参考依据。

  • 标签: 慢性肝病 胆碱酯酶 诊断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脏疾病检测胆碱(ChE)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5月-2017年10月收治的慢性肝炎活动型患者40例、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40例、并选取4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组对比,检测患者胆碱,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慢性肝炎活动型组检测ChE为4728.5±854.6U/L、肝硬化组为1838.3±375.9U/L,正常组为9638.3±839.8U/L,任意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胆碱活力可以反映出肝脏合成功能,而且可由此准确得知肝脏病理受损程度,肝脏纤维化的加重,胆碱活力进一步降低,与疾病程度成正比,说明测定胆碱活力对了解肝脏功能具有重要意义,是肝功能下降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可以把检测胆碱活力作为常规肝功能检测指标。

  • 标签: 肝脏疾病 胆碱酯酶
  • 简介:目的:探讨骨碱性磷酸同工(bonealkalinephosphatase,BALP)与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神经氨酸苷处理血清,琼脂糖电泳法分析测定50名健康体检者和131例原发性肺癌患者血清中的血清碱性磷酸(ALP)同工。结果:原发性肺癌组的总ALP和同工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原发性肺癌骨转移组的总ALP和BALP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和无骨转移组,原发性肺癌无骨转移组的总ALP和BALP活性和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骨型ALP与原发性肺癌骨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经神经氨酸苷处理血清后,采用琼脂糖电泳法分离ALP同工有助于临床辅助诊断原发性肺癌有无骨转移。

  • 标签: 原发性肺癌 骨型ALP 神经氨酸苷酶 琼脂糖电泳法
  • 简介:摘要对2020年2月4日入住河北省儿童医院的1例鞘氨醇磷酸裂解不全综合征(SPLIS)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患儿从婴儿期开始出现水肿,伴鱼鳞病、肾上腺钙化、听力下降。实验室检查:血白蛋白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量蛋白尿,肝功能、肾功能异常,低钠血症,放弃治疗后在家中死亡。全外显子测序(WES):SGPL1基因2个杂合突变:chr10:72604336,c.134G>A,p.W45X;chr10:72629563,c.719G>T,p.S240I。SPLIS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婴儿期起病,有肾脏、皮肤、内分泌、神经、免疫等多系统受累,建议基因检查,及时诊断,适当干预。可尝试应用维生素B6治疗,部分有效。腺相关病毒介导的SGPL1基因置换疗法可作为治愈SPLIS的新研究方向。

  • 标签: 鞘氨醇磷酸裂解酶不全综合征 1-磷酸鞘氨醇裂解酶缺乏症 肾病综合征14型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检验的诊断意义。方法对采集到的样本进行检验。结论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的临床检验结果对细菌感染性疾病和病毒感染性疾病的鉴别、妇科疾病的鉴别诊断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对于除了结核性脑膜炎和病毒性脑膜炎患者以外的其他脑膜炎患者的疾病诊断提供重要依据。

  • 标签: 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酶检验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清中碱性磷酸(ALP)的活性水平在死胎孕妇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法测定100例正常孕妇晚孕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和100例妊娠至晚孕死胎孕妇血清中ALP的活性水平。结果正常孕妇组血清中ALP明显高于死胎孕妇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ALP是孕期妇女很好的监测指标,检测血清ALP在正常孕妇中的活性水平,可以为妇女和胎儿的优生优育起到积极的临床作用,也是动态监测胎儿宫内发育情况的良好指标。

  • 标签: 孕妇 碱性磷酸酶 死胎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试验条件对酸性磷酸活性的影响。方法:用不同类型的样品管同时采集同一受试对象的静脉血标本,并在不同的试验条件下检测总酸性磷酸和耐酒石酸性磷酸活性。结果:采血后低温分离血清ACPT和TrACP活性在1h内无明显变化,室温放置2.5h后活性下降约9%,离心后未及时吸出血清或全血静置2.5h再离心检测,ACP活性上升约20%。促凝胶可使ACP总活性明显上升,柠檬酸钠和氟化钠一草酸钾对ACP活性产生抑制,尤以后者更为显著。胆红素对ACP活性测定有明显的负干扰。结论:ACP活性易受多种试验条件的明显影响,应加强分析前的质量控制。

  • 标签: 试验条件 酸性磷酸酶活性 影响 抗凝剂
  • 简介:目的探讨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染色的实验条件。方法用40%、60%、80%的丙酮-枸缘酸固定液对中性粒细胞碱性磷酸染色固定条件进行测定。同时用2-氨基-2-甲基-1.3-丙醇(pH9.4—9.6)缓冲液、巴比妥(pH9.2)缓冲液、Tris(pH9.2)缓冲液配制的基质液分别在10、15、20分钟的染色条件进行测定。结果是选择60%的丙酮-枸缘酸固定30秒染色结果最好。三种不同的缓冲液和三个不同的孵育时间的染色结果经多因素方差分析,P〈0.05,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最佳染色条件为60%的丙酮-枸缘酸固定30秒,用Tris(pH9.2)缓冲液配制的基质液,孵育时间为15分钟。本方法帮助鉴别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和类白血病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 标签: 中性粒细胞 碱性磷酸酶 白血病 类白血病
  • 简介:摘要1例随访1年余的3-磷酸甘油脱氢(GPD1)基因突变致婴儿期短暂性高甘油三血症(HTGTI)患儿并复习文献,发现HTGTI婴儿期起病为主,临床以肝大、脂肪肝、高脂血症、轻度转氨酶异常为特征。且有长期甚至延续至成年的肝脏脂肪代谢异常、肝升高以及生长发育问题,故长期干预及远期预后值得临床医生关注。

  • 标签: 高甘油三酯血症 GPD1 婴儿期短暂性高甘油三酯血症 肝脏脂肪变性
  • 简介:摘要以顺丁烯酸酐和正丁醇为原料,以甲苯为带水剂,选取合适的催化剂,用直接酯化法合成顺丁烯。探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原料配比、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对顺丁烯产率的影响,得到了适宜的合成条件甲苯20mL,反应温度120℃,反应时间2h,正丁醇和顺丁烯酸酐的摩尔比2.5∶1,硫酸氢钾为催化剂,催化剂用量为顺丁烯酸酐的7%,在此条件下产品的产率为93.64%,气相色谱测得含量为88.31%。用阿贝折光仪测定了产物的折光率,用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氢谱(1HNMR)对适宜条件下得到的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产品为顺丁烯

  • 标签: 顺丁烯二酸二丁酯 硫酸氢钾 合成 表征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中晚期孕妇α-L岩藻糖苷(AFU),碱性磷酸(ALP)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试验组健康中晚期孕妇55例和健康非孕组60例,采用速率法和缓冲液法分别检测AFU,ALP,并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晚期妊娠组血清AFU,ALP含量较非孕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并随孕周的增加AFU,ALP的含量也加有所增加。结论AFU,ALP是孕妇和胎儿很好的监测指标,可作为孕妇在妊娠中晚期胎儿动态观察的依据。

  • 标签: 孕妇&alpha -L岩藻糖苷酶碱性磷酸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克林霉素磷酸在治疗呼吸系统感染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2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收治的接受呼吸系统感染治疗的患者144例为实验研究对象,按照患者治疗药物的不同分为观察组(n=72)和对照组(n=72),观察组患者给予克林霉素磷酸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左氟沙星注射液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等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克林霉素磷酸对呼吸系统感染患者实施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的有效率和质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患者的各项临床症状和体征,具有较为显著的效果和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 标签: 克林霉素磷酸酯 盐酸左氟沙星注射液 呼吸系统感染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甘油三脂肪(ATGL)是参与脂肪分解的关键,能够特异性水解甘油三(TG)第一键,在能量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它介导的脂解反应与肥胖、型糖尿病有密切的关系。

  • 标签: ATGL 脂解 二型糖尿病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