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6 个结果
  • 简介:唐代李肇《国史补》载有一段王维"图辨乐"的事情,这是中国历史上所见最早的关于音乐图像学的记录。但三百多年后被北宋沈括所否定,并在其后的历史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而实际上,王维"图辨乐"并非虚妄;沈括所言也并非确论。这段久远的故事却说明了中国古代音乐图像学的历史及其道理。

  • 标签: 王维 观图辨乐 沈括
  • 简介:中国古代把音乐或歌曲称之为『风』,这一认识与体察自然界的风有着密切的联系.在中国古代政治中,音乐占有特殊的地位.古人在谈论治国方略时往往将『礼乐』并称,认为音乐与礼一样,同样承担着治国的责任.他们在推崇音乐的作用时,除了注意到音乐正人心的一面,还注意到音乐有『淫邪』的一面.注意到音乐的审美功能是在东汉后期.时至魏晋,人们在面向自然中获得了音乐的新知识.在这中间,嵇康、阮籍、向秀等是代表人物.从音乐中寻找面向自然的生活清音,嵇康的音乐观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标签: 音乐 自然 礼乐 嵇康
  • 简介:“亲爱的阳光给我们温暖,美丽的向日葵开在心间……我们是中国少年,先辈的旗帜薪火相传,我们是中国少年,迎着朝阳走向明天。”4月22日,悦耳的童声响彻昆明会堂,除了在场的近千名观众,还有数十万市民通过手机、网络等平台观看了这场高水准合唱演出。在昆明市少年儿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专场音乐会上,

  • 标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歌声 少年儿童 专场音乐会 昆明市 向日葵
  • 简介:“声乐是用人声的歌唱形式表达的音乐。”“声乐艺术是以艺术化的嗓音,情感化的旋律为载体,表现音乐文学语言的寓意与意境,塑造音乐与语言高度融合的听觉审美形象,借以抒发人的思想感情的一门音乐表演艺术。”它与我们俗称的唱歌不同。“唱歌是一个表层意义的概念。而声乐,就其内涵而言,具有科学理论、艺术规格、技能训练及审美表现等系统的体系及学科属性。

  • 标签: 声乐教学 科学发展观 音乐表演艺术 简论 文学语言 歌唱形式
  • 简介:李斯特、死亡与天谴虽说"死有重于泰山,轻于鸿毛",但在世上万般经历中,"死亡"乃是人人平等、任谁也无法去回味的惟一一次经历.在麦肯特许的音乐剧里,当艾波宁与尚万强等代表人物逝去之际,暗淡的舞台上无声无息地洒下一道白热的光柱,照亮了死亡的圣洁与尊贵.在人生舞台上,从一对殉情的台湾高中生,到横尸遍野的前南斯拉夫,死亡又显得那般无奈与渺小.

  • 标签: 李斯特 《死之舞》 钢琴作品 演奏技巧
  • 简介:自各类音乐考级开办以来,成千上万的琴章参加各级考试,呈现出一派业余音乐学习的新气象。但是,在考级的背后,存在着一些隐患。其中,动机问题很值得关注,下面就常见的几类考级动机进行分析,希望对琴童及家长有所裨益。

  • 标签: 音乐考级 家庭教育 音乐教育 考试动机
  • 简介:在本世纪教育发展的进程中,课程的综合化问题是一个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的内容.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我们清晰地看到,包括音乐在内的各门学科都把加强学科联系、实现多学科渗透作为一个重要的课程理念来落实.中就明确提出"提倡学科综合",这无疑是对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大突破.它表明了各学科课程在经历了教育改革的洗礼后,保持着一种开放的态势来重新审视学科的发展,在拓展学科视野、拓宽教育途径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 标签: 《音乐课程标准》 音乐课程综合观 基础教育 课程改革 课程理念 教学评价
  • 简介:<正>音乐学这个行当,大概总是冷背的。但我国的这一领域,已由四十余年前的不绝如绪,发展到而今的队伍可观,分支众多,成果累累,虽还是处于初始阶段,但已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军了。中央音乐学院的音乐学系,即将迎来建系的三十五周年。积数十年教学、研究的经验,对于这一行当的得失,应该有一些体验可说了。

  • 标签: 中央音乐学院 初始阶段 行当 音乐艺术 教学 音乐学家
  • 简介:<正>"ChrrristinaAGUILERRRA",虽然我不会西班牙语,但喜欢用自己很蹩脚的大舌音去念她的名字。其实相对于她的浑厚嗓音,我更喜欢Shakira的收放自如,但看到她的现场,禁不住还是要赞叹其唱功和舞台魅力,确实是巨星风范。

  • 标签: 克里斯蒂娜 收放自如 女歌手
  • 简介:当前学术界对于钢琴音色的研究,存在将技法问题复杂化、神秘化的错误倾向。其原因在于我们对于钢琴音色的认识,缺乏“整体音色”。树立“整体音色”,就是要从钢琴这一乐器的发音原理出发,认识其音色产生的复杂性,并重视“情感音色”在音乐表现目的性、准确性方面的功能。若从技法层面探讨钢琴演奏音色,则可以认为,触键技法的本质是触键力量、触键速度于音乐作品中的安排与设计。

  • 标签: 整体音色观 “情感音色” 音色差异性 触键力量 触键速度
  • 简介:中国古代“天地和谐”的观念历史悠久,但它不同于西方的“天体和谐”。古代中国人以黄钟宫音的律(pitch—pipe)参数作为天地和谐的最重要数据,从而推算出历法和度量衡,构筑了“律历和合”和“同律度量衡”的观念。这种文化现象在中国流传了几千年,并对乐律(musicaltone)、历法(calendar)和度量衡(weightsandmeasures)三个学科的进步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从中也产生了伪科学(pseudoscience),即候气说。本文对此作一初步探讨,明确指出历法和度量衡起于乐律的渊源所在,并解答某些人的相关质疑。

  • 标签: 乐律 历法 度量衡 候气 刘歆 京房
  • 简介:青主是我国现代音乐史重要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通过对青主音乐创作的阐述及他的音乐作品的分析,本文认为,青主无论在音乐创作思想与创作原则上,还是在音乐创作实践中都从音乐自身规律出发,当乐歌创作词与曲发生矛盾时,主张以音乐为重;在音乐技法与艺术表现的关系问题上,青主则否定重技轻艺,单纯地追求音乐技法,提倡音乐技法的创新是为了使艺术得到更好的表现。

  • 标签: 青主音乐创作观 音乐创作
  • 简介:后殖民批评是20世纪末以来全球性文化思潮之一,是后现代主义之后的一种文化批评事项,对当代中国音乐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学理意义和实践意义.其中涉及"东方主义"、"文化身份"、"全球化"、"民族性"等,是当前音乐的"中西关系"问题的探究引进新视野、引向新高度的途径.研究中,我们应该突破"音乐"、"东方"、"西方"等相关词汇的本质主义定义束缚,尽力扭转长期以来音乐生活和音乐教育造成的单线进化的音乐发展,同时消解任何形式的音乐文化霸权思想,让中国各民族音乐和世界各文化中的音乐一道多元性地繁荣发展.

  • 标签: 评语 音乐教育 探究 后殖民批评 途径 新视野
  • 简介:作为20世纪杰出的人民音乐家,贺绿汀先生为新中国音乐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所留下的不仅仅是《牧童短笛》、《游击队歌》等大量优秀作品,其精神品格和学术思想更值得后世敬仰。其中,"贺绿汀精神"已经成为锻造刚性人格、

  • 标签: 贺绿汀 音乐教育观 国民 《牧童短笛》 《游击队歌》 精神品格
  • 简介:视唱练耳课程作为高校音乐教师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应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前提下,面临着教育教学理念更新的迫切需求.以及与之相适应的课程的改良。高师视唱练耳课程价值应当顺应教育理念的变革而变革,实现“基础性、综合性、师范性”功用的课程取向将有助于引导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这一系列因素构建而成的课程的重新定位.

  • 标签: 高师视唱练耳 课程观 取向
  • 简介:本文以达尔豪斯的两部著作(《音乐美学观念史引论》和《音乐史学原理》)为主要蓝本,对这位德国当代最重要的音乐学家的音乐美学及方法论进行分析和研究。文章考察了达尔豪斯对器乐美学、康德美学、情感美学、音乐的理解和音乐自律性等问题范畴的历史性梳理与诠释,认为达尔豪斯善于将美学观念重新放回到相关的历史/文化语境中,同时又通过历史诠释来阐发自己的美学创见。这种强调历史维度的美学观点和方法论特点,对我们自身的学科建设具有显著的借鉴作用和启发价值。

  • 标签: 达尔豪斯 音乐美学 音乐史学 器乐美学 康德 情感美学
  • 简介:作为18世纪末的欧洲作曲家,莫扎特的音乐深刻地反映了这个时代的精神,尤其是体现在歌剧作品中的市民阶层的思想,无疑在当时具有进步的意义。莫扎特赋予音乐以歌唱优美欢乐性,然而,其中又深含着悲伤,这正反映了莫扎特时代知识分子的命运。

  • 标签: 歌剧 莫扎特 音乐
  • 简介:<正>只要稍微了解世界音乐发展的人,都不难理解这样一个事实:在历史上长达千余年的时期内,中国音乐艺术曾居于世界前列,并曾成为世界音乐发展令人瞩目的中心。并且,无论是在以前的千余年,还是近五、六百年来,中国的音乐艺术事实上一点也没有退步,而一直在持续稳缓地前进;然而西方在经历了中世纪黑暗的宗教禁锢之后,迎来了文艺复兴,发生了音乐体制的革命。根据这一事实,我们想提出一个关于音乐结构的命题:

  • 标签: 表现形式 持续发展 音乐结构 节奏 中国古代 美学基础
  • 简介:文章通过对中西音乐教育思想中“知识”与“技能性”观念的考查,认为:我国高师音乐教育与西方音乐教育思想,在表现形态上之所以有着不同的特征和区别,是因为对“知识”与‘‘技能性”观念的认知不同。高师钢琴音乐教育有必要提倡注重于“做”向注重于“知”——即由“技能性”向“知识”教育思想的转变。

  • 标签: 音乐教育思想 高师钢琴音乐教育 知识观技能性
  • 简介:线条的魅力──兼及“单声”与“多声”的辩证从古到今,作为展现心灵、传神写照、表情达意的重要媒介之一的线条,以其高度简炼的艺术概括力、自由超越的艺术创造力、以一当十的艺术表现力和气韵生动的艺术感染力,备受艺术家们的青睐。而对于线条的普遍倾注和特殊偏爱...

  • 标签: 多声音乐 旋律线条 单声音乐 音乐化的语言 音乐艺术 中国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