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索代,男,藏族,1948年生,甘肃夏河人。1982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少语系藏语文专业,并获得藏语文学士学位。现为甘南州文联副主席、夏河县政府史志办公室主任、《夏河县志》主编,中央党员,副研究员。索代同志的口头禅是:踏踏实实地工作,老老实实地做人。这既是他的座右铭,又是他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索代出生在闻名遐迩的拉卜楞镇,五十岁的他有着坎坷的人生经历。中学毕业后,索代积极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的号召,曾在科才乡跟牧民生活了四年,在那极其艰难而复杂的岁月里,他当过民办教员、赤脚医生,艰苦恶劣的生活环境磨炼了他坚强的意志,尤其是藏族人民的朴实、善良、勤劳、豪爽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影响,对牧民的风俗习惯逐渐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他在上卡加当了六年教员,后又到县文教局搞文艺创作。1977年调到县委宣传部报道组,在这期间,为了大量搜集新闻素材和及时发现掌握新闻线索,他曾跑遍全县所有山山沟沟、村村寨寨,到处留下他耕耘的足迹,一篇篇满含深情带着浓厚的乡土气息的报道见诸报端。1978年他首次在杂志上发表了散文《明珠流彩》。1978年10月国家恢复了高考制度,这特大...

  • 标签: 勤耕耘 学者索代 情系
  • 简介:情感,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是人对客观现实中的对象和事物的一种态度。表演的“。隋感”,是指演员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所创造的想象的艺术情感。“艺术就是将人类情感呈现出来供人观赏,把人类情感转变为可见或可听的形式的一种符号手段。”。准确创造出入物的情感,是演员塑造角色成功与否的关键。从表演实践和表演教学两个方面,值得对“人物情感的创造”这一课题进行探讨。

  • 标签: 舞台情感 舞台行动 体验 体现
  • 简介:俗话说:'感人深者莫过于!'歌唱的本质是人们情感的表现,演唱者通过娴熟的发声技巧,以真挚的情感,美妙的声音表达声乐作品的思想内容来打动观众,从而引起其情感的共鸣。'声'与''是声乐艺

  • 标签: 声乐演唱 发声技巧 声乐艺术 声音技巧 乐艺 以声
  • 简介:徐渭作为明中晚期深受阳明心学濡染的天才艺术家,在艺术理论与创作诸多方面做出了开拓性贡献。他在戏曲领域丰富、发展了以“重真尚”为核心的“本色论”美学思想,对当时及其以后的戏曲创作与理论研究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在徐渭的“本色论”美学体系中,“重真”就是强调、尊重艺术的独创精神和个性体验追求,“尚”则是肯定人的本能欲望情感,否弃压抑人性自由表达的程朱理学。徐渭的“本色论”为当时的曲坛带来一股清新之风,也对晚明文艺思潮的走向起到了先导、推动的作用。

  • 标签: 徐渭 本色论 重真 尚情
  • 简介:八十功名尘与土艺海求塑世间北京陈丁沙我与李超老师相识,不觉将近四十个春秋了。作为晚辈,虽不敢称为知交,但是彼此的心是相通的。近年来他已出版《湘桂线上》(剧作选)和《李超咏戏诗词选》(四册),两相互补,仍不足以涵概他毕生极为丰富多姿的艺术生涯。为此...

  • 标签: 独幕剧 演剧 少数民族 中国话剧 民族戏剧 抗战初期
  • 简介:不久前去泰山,先进岱庙,看汉柏嶙峋,虬枝横逸,直插向浩渺天宇。阳光正从繁枝密叶间瀑布一样泻落,雾气弥漫,远处山影绰约,重峦叠嶂浮现出一种太极之气,

  • 标签: 作品赏析 范扬 画家 超逸
  • 简介:《德政碑》是作者陈英飞历多年心血创作的潮剧剧本,写唐狄仁杰在魏州任刺史,三年大治,百姓爱戴,离任时百姓为其树碑,颂其功德。其子续任,治政尤方,为往上爬而逼宝害命,犯罪入狱。狄仁杰疚悔教子无方,愧对魏州百姓,哀、法难以两全而悲痛致死的故事。当我第一次看到《德政碑》剧本时,就被作者刻画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和富有文采、颇具个性的人物语言所吸引,我不由发自内心叫一声“好剧本”!全剧贯串一个“”字,百

  • 标签: “情” 音乐形象 人物形象 唱腔 潮剧 烘托作用
  • 简介:大型情景诗画舞蹈《鹤舞高原》,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艺术手法,通过优美生动的舞蹈语汇、美妙动听的音乐语言,栩栩如生地展示出大山包的自然之美、鹤舞之美、人性之美。而集作曲家向美庆多年音乐创作积淀所进发而成的整部情景诗画的音乐,阱大气不失细腻,抒情不乏激昂与舞蹈相映生辉。

  • 标签: 鹤舞高原 音乐 诗画 舞蹈
  • 简介:刘艺青1964年生于辽宁黑山。2003年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李少文工作室研究生班学习。现为李少文艺术工作室专职画家,国韵文华书画院特聘画家,《水墨视界》执行主编,北京翰高画院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蒋兆和研究会会员。

  • 标签: 刘艺 人物画 李少文工作室 中国美术家协会 赏析 笔墨
  • 简介:张韧的水墨画从形态上说,是一种寄寓个人自我性灵的新文人画,所谓“性灵”实际上就是人的性情,国为“性情遭遇,人人有我在焉”(袁枚语)。画有难其真,有性情而后真。缘此,发乎自然,性灵所寄,他的画不求庄重严律,而由法度、琢磨而至自然率性:不求工巧物趣而直寻澹然天趣,从格调上来看,张韧的画属清逸一格,用笔简而

  • 标签: 水墨艺术 物趣 笔墨 自然率 新文人画 直寻
  • 简介:“2010年云南省花灯艺术周”于2010年11月1日至6日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光禄古镇举办。期间,笔者作为工作人员,以最直观的方式感触到了花灯艺术的魅力。本文主要针对花灯艺术周上歌舞类作品中“舞”的创作,并通过专业性研究的方式解析花灯舞蹈的创作内容与表现形式、舞蹈语言及构图,力图扩展花灯舞蹈的创作手法与形式,为花灯舞蹈创作提供可参考、可行动性的依据。

  • 标签: 云南花灯 舞蹈创作 贴近群众 时代脉搏 语言构图
  • 简介:“配音”顾名思义是给屏幕上的人物配上声音,是配音演员运用自己的感情、声音塑造与屏幕上人物的性格、感情相吻合的声音形象。配音是一种语言艺术,是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制约下的再创造,因此,配音演员的创造是被动的。怎样才能主动发挥创造性呢?这就要求配音演员必须具备

  • 标签: 语言艺术 配音演员 文艺家 情化 声音艺术 生活积累
  • 简介:当前中国艺术,经历了千年的历史沧桑,呈现出多元并存的发展格局。其中某些前卫艺术家受西方后现代思潮的影响,打着感性革命的旗号,过分强调和夸大审美的感性因素,认为艺术作品的产生是兴之所至,没有规则和理由,是偶发的、随心所欲的个人情感表现。"美"这个传统美学中至高无上的概念,似乎丧失了它作为

  • 标签: 情理交至 情感意义 艺术作品 情感表现 艺术家 后现代思潮
  • 简介:自2002年以来武夷山的油画风景写生活动频繁,不少名家来武夷山写生,也促进了福建及武夷山当地画家油画风景水平的进步。通过近十几年来的名家写生活动与交流,武夷山油画能否找到自己的定位,在福建省乃至全国形成自己的学术特点及更多的影响?能否取得突破性的进展,能否建立起自己学术学派的特点,从而改变原来国画表现武夷山的单一面貌?

  • 标签: 写意油画 武夷山水 武夷画派
  • 简介:近期,上海《关于全力打响上海"四大品牌",率先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公布。白玉兰戏剧奖作为上海的一个文化品牌,以公开、公平、公正赢得人民的口碑、专业的肯定,从而奠定行业内的基础,成为放飞艺术人才、锤炼艺术精品的平台。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影视产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上海电视节已举办24届,积累了丰厚的获奖作品。立足上海、放眼世界—上海国际影视节本着这样的初衷,开展与戛纳电影节的合作,融合激荡,相互借鉴,多轮驱动,放大格局,主动拥抱世界顶级电影节,融入世界电影浪潮,推动世界电影前瞻的思想、理念、技术和精神的不断革新。

  • 标签: 电影节
  • 简介:鸦片战争之后的海上画坛,因发达的商业经济的刺激而呈现繁荣的局面。各地侨居上海卖画的画家师承各异,风格不同,使海上画坛呈现出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的景象。其中最具时代风采和代表性的是独开生面的“海上画派”,是我国近代绘画史上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艺术流派之一。它起源于19世纪中叶,20世纪初达到鼎盛。画家一方面继承中国画的传统,一方面努力探求新的艺术形式,力求革新,共同开创了潇洒放纵、雄厚古朴、雅俗赏的海派新画风。作为“海上画派”创始人之一的任熊,他短暂的一生创作出众多人物形象以及瑰丽多姿的景象,他的画风对后世影响很大。

  • 标签: 海上画派 雅俗共赏 奇丽 19世纪中叶 鸦片战争 商业经济
  • 简介:时间:2011年9月29日-10月9日地址: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路2号798艺术区中二街D06号地点:北京798艺术区景峰画廊山西艺术资本首度进入京城艺术简历汪伊虹1941年生于贵州独山,祖籍安徽绩溪.擅长连环画、中国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协山西分会理事。汪伊虹出身书香门弟,父亲汪静之是五四时期我国的重要作家之一.曾长期担任湖畔诗社社长,

  • 标签: 北京 水墨画 798艺术区 开业 艺术简历 协会会员
  • 简介:2018年3月15日,在贺绿汀音乐厅上演了"秋"华"春"实—陆培师生作品音乐会,由美国新生代FourCorners室内乐团及四位特邀嘉宾精彩演绎。音乐会曲目十首,除作曲家陆培三首作品为2011年以前所创作之外,其余均来自他本科二年级、研究生与博士生2017年新创作的作品。整场音乐会,形式多样、交响性突出、情感浓烈,既追求个性化现代技法的探索,又不失民族内涵可听性的呈现,民族与现代互通共融得以很好地诠释。

  • 标签: 音乐会 室内乐
  • 简介:清代文化精神在中国历史上具有明显的特点,在这种文化精神浸染和统摄下的山水画家也表现出与历史上其他山水画家所不同的精神面貌.本文通过梳理清代山水画的传承脉络,分析该时期主要山水画家的创作背景及他们的作品,力求描绘出清代的中国文人画在精神领域的蜕变轨迹.

  • 标签: 董其昌 神韵 笔墨 四僧 四王
  • 简介:军旅诗人李松涛的创作在当代诗坛持续保持着提升的状态。考察其近30年来诗歌创作的历程,始终坚守属于李松涛生平、年龄、职业责任感的“这一代的与爱”,构成了其创作价值内涵、艺术品位的“内在情感主线”。循此线索,紧跟诗歌时代潮流,不断深入思考、深化并彰显自身的写作特点,正是诗人不断超越自我,引入瞩目的重要原因。不但如此,上述认识也将李松涛从新时期开始,延伸至世纪初的诗歌创作作为一个“历史范畴”的同时,自然地划分了其创作的阶段与过程。

  • 标签: 李松涛 军旅诗 军旅题材 历史题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