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9 个结果
  • 简介:我们以《御制增订文鉴》为基本文献,通过对其中满文丧礼词汇的解读,可以了解到满族葬式由火葬到土葬的转变过程,了解满族丧服、服期丧葬礼仪等状况,进而得知满族服丧期较汉族短,服式亦不及汉族严格、繁缛,这与满族人身为旗人,不便长期居丧以及对本族传统的重视有关。

  • 标签: 满族 御制增订清文鉴 丧葬习俗
  • 简介:文启蒙》是清代人学习满语的教科书,满族人舞格作于雍正八年(1730)。该书采用满汉语合璧形式写成,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清代前期满族人的满汉双语使用情况。本文以该书中的满汉语材料为基础,从微观上论述雍正年间满族人的双语情况。

  • 标签: 清文启蒙 清代前期满族人 双语使用
  • 简介:《老满文原档》是用无圈点满文书写的。是研究清朝早期历史的重要原始资料,最为清史学界所珍贵。一九八○年间,我有幸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研究所见到在台湾的光禄等先生翻译的本子,共两册。在研读中发现有些地方译的不妥,甚至有错译、漏译之处,就随手记录在卡片上了。

  • 标签: 漏译 老满文 错译 尼堪 固山额真 八固山
  • 简介:赵志强先生的《(旧语)研究》一书,作为“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满学研究所满学研究丛书甲种之一”,2002年12月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所谓“旧语”是从雍正、乾隆朝校订的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中摘出的满族人早期曾经普遍使用,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乾隆朝中期,长期生活在城市里的满族人已经难以理解的满语口语。《旧语》满文名为yargiyankoolicitukiyemetucibuhefemanjugisunibithe,学界多译作《实录内摘出旧语》,或简称为femanjugisunibithe,汉文为《旧语》。这是一部以乾隆时期的满语书面语解释早期满语口语的工具书。

  • 标签: 语文研究 北京燕山出版社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 评介 成果 满学研究
  • 简介:朝鲜司译院刊行的学书(满语教材)中,(1777)、(1777)、(1765)的某些本子的满文右方见有用笔头印加的朱圆(红色圆圈),它跟(1748)、(1771?)中所印加的识别记号的谚文拼法大体一致.从而认为这类朱圆跟识别记号一样,表示的是满语的拼写和读音的不一致.

  • 标签: 朝鲜司译院 清学书 朱圆 满语发音
  • 简介:三、20世纪中叶以来的环境巨变、文化断裂与生存困境从某种意义上说,从事传统狩猎生产的鄂伦春族的生存问题、文化变迁问题,是由定居、国家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当地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发生巨大变化而引起的。

  • 标签: 自然环境 鄂伦春族 狩猎文化 生态人类学 小兴安岭 个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