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1 个结果
  • 简介:判决的权威与对判决的异议,两者看似如水火而不能兼容,但在司法实践中却是并存不悖的。少数法官的不同意见得以伴随多数法官所形成的法院意见一并对外宣布,乃是英美法系的产物,德、法等主要大陆法系国家早期对此制度均予以拒斥。二战后,大陆法系国家逐步转变传统的司法权威观念、开始采取一种在最高审级的法院有限适用“不同意见”的制度模式。“不同意见”制度具有彰显法院民主、强化法官说理、促进法律发展、抚慰败方心理的积极作用,但也存在若干负面影响。因此一般仅限适用于疑难案件的裁判,且需要法官在自制美德的约束下才能达成功效。我国最高法院也存在引入”不同意见”制度的空间。

  • 标签: 司法权威 不同意见书 疑难案件 司法自制
  • 简介:中华法学的兴旺有赖于法学教育的严肃和活力。民主法治的进步有赖于有中国特色的公法学的发展和成熟。挖掘优秀的公法学研究人才,搭建高层次的学术交流平台,是目前的当务之急。我们企盼有一批公法学专业的博士生和专家学者共聚一堂研究、探索、交流,有一批激扬文字、潇洒睿智的青年学者脱颖而出,共同来振兴中国的公法学!

  • 标签: 法学教育 博士生 倡议书 论坛 交流平台 中国特色
  • 简介:《京都议定》提供了三种灵活机制(排放贸易、联合履约和清洁发展机制)以帮助缔约方完成他们的义务和更符合成本效益的减排承诺。清洁发展机制是《京都议定》所建立的三种机制之一,其目标是可持续发展与环境完整性。本文是对后哥本哈根时代的一个反应,文章评估了国际层面清洁发展机制实施的有效性,分析了后2012时代清洁发展机制可能的转变,特别是对清洁发展机制改善的建议。

  • 标签: 《京都议定书》 清洁发展机制 有效性 转型
  • 简介:<正>《民间纠纷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第16条规定,基层人民政府处理民间纠纷制作的“调解自送达之岛起生效,当事人应当履行”,第21条规定,“基层人民政府作出的处理决定,当事人必须执行。如有异议的,可以在处理决定作出后,就原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超过15天不起诉又不执行的,基层人民政府根据当事人一方的申请,可以在其职权范围内,采取必要的措施予以执行”。明确赋予基层人民政府制作的调解和处理决定有一定的行政执行效力,但《办法》未对基层人民政府如何执行作出具体规定。这里,我们试对调解

  • 标签: 申请执行人 基层人民政府 决定书 调解书 基层政府 当事人
  • 简介:<正>由北京大学法律系《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对策》课题组撰写的《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和对策》一,即将由北京燕山出版社出版。该书是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六五"规划重点科研项目之一。经过1984年的准备,1985年的调查、撰写和1986年以来的集体讨论和反复修改,在专家鉴定会上,大家一致公认本书材料丰富,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特别是在第二篇青少年违法犯罪原因的分析方面,提出了多维原因论和立体模型,并提出纵向结构的

  • 标签: 青少年违法犯罪 对策 哲学社会科学 违法犯罪原因 科研项目 出版社
  • 简介:民事判决司法实践中的公告送达方式因其各异,导致人民法院不能及时送达诉讼文书或送达错误,既损害了另一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也牵扯了人民法院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公告送达因涉及到法律文书的生效与否,故送达程序与审判程序同等重要。人民法院在送达法律文书时应办争做到精、细、准,并可采用在互联网络上设置公告专页的方式来进行公告送达。

  • 标签: 民事判决书 生效 公告送达 送达方式 互联网络
  • 简介:《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与WTO作为最具影响力的环境保护和国际贸易公约,二者存在诸多矛盾和冲突。具体体现为自由贸易与环境保护首要价值选择不同、预防原则和科学原则的适用不同、复审程序、风险评估措施、处理运输包装标识间的差异以及争端解决机制重叠等等。议定的通过使得停滞不前的多哈回合"贸易与环境关系"和"粮食援助"议题谈判任务更加艰巨,不同利益集团间的对立和矛盾进一步激化。

  • 标签: 《卡塔赫纳生物安全议定书》 WTO 多哈谈判
  • 简介:追随时代精神追寻时代真理——《法的时代精神》一自序●郭道晖呈献于读者面前的这本书①,记录了我转入法律界、法学界18年来的思想轨迹。虽则它只是我这些年来笔耕的部分成果,但如果依写作时间顺序追踪我的思想脉络,或许可以略窥近年来我国法制建设与法学研究的发...

  • 标签: 时代精神 精神追寻 中国法学 中国法制建设 真理 马克思主义法学
  • 简介:对于如何在民事诉讼中审查交通事故认定的问题,理论界和实务界一直纷争不断。正确认知交通事故认定的法律属性是解决这一纷争的关键。从现行法规定上看,交通事故认定属于准司法裁判权的范畴,由此产生的交通事故认定自然具有准司法裁判文书的性质;同时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三条对其证据属性又予以明确。基于此,经由法解释学研究方法所得出的结论是,交通事故认定兼具准司法裁判文书属性和证据属性。因此,法官应在区分交通事故认定之事实部分和法律评价部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证据审查规则和准司法文书审查规则对其予以审查。

  • 标签: 交通事故认定书 民事诉讼 法律属性 准司法裁判文书 审查规则
  • 简介:宗祧继承是中国古代社会以来家族维系的一种重要制度,家族的发展需要男丁的继有而承续,当血缘性的承继没有可能实现时,则出现了对家族绝嗣的威胁,由此,立嗣就是为了“保全家业,而使祖宗之享祀不忒”,通过找寻其他的代替方法延续香火或是延续家族一脉而逐渐形成的一种制度。

  • 标签: 《名公书判清明集》 文化特质 纠纷解决 立嗣 案件 法律
  • 简介:<正>1990年6月29日晚7时许,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灯火通明的国际海事组织大厅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以下简称“蒙特利尔议定”或“议定”)的54个缔约国、42个观察员国家和50个国际组织和非政府组织的200多名代表经过十几个月的辛勤努力和艰苦谈判,终于以协商一致的方式鼓掌通过了经修正的议

  • 标签: 蒙特利尔议定书 非缔约国 国际海事组织 非政府组织 缔约国会议 发展中国家
  • 简介:在WTO多边贸易体制中,不歧视规则一般含义包括有最惠国和惭民待遇两个方面,不仅最惠国还是国民待遇,都属一种有约定才产生的或者说约定创设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中国入世议定》的有关条款,不论从受惠对象上还是适用范围上,都突破了WTO原有的最惠国,国民待遇或不歧视的格局或内涵,取得了新的进展,但入世议定新规定与原有规则亦有交叉与重叠。入世议定对WTO不歧视规则的新发展,也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必然性,除了有直接针对中国具体情况的用意之外,还有更为深刻的根源,即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与升华。

  • 标签: WTO 不歧视规则 中国入世议定书 GATT 最惠国待遇 国民待遇
  • 简介:产业投资基金作为金融与产业结合的模式,其有效运行需要相应法律制度作为依托和保障。《产业投资基金法律问题研究》一从界定产业投资基金概念及其特征入手,在分析了产业投资基金运行机制和国内外发展历程的基础上,对我国产业投资基金设立、管理运营和交易退出所面临的主要法律问题进行了探讨,围绕产业投资基金的法律关系、市场准入、治理结构、有限合伙、税收优惠和退出机制等六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从制度创新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全书结构严谨,材料翔实,论证充分,观点鲜明,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产业投资基金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 标签: 产业投资基金 制度创新 结构严谨
  • 简介:禁止酷刑公约任择议定是联合国制定的一个重要国际人权文件,是通过建立一个由独立的国际机构和国家机构对存在被剥夺自由者的地点进行查访的制度来促进禁止酷刑公约的实施,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从惩罚酷刑行为向预防酷刑发生的重大转变。中国迄今还没有加入该任择议定。中国政府是非常有必要加入这一任择议定的,同时加入该任择议定书目前在中国也是具备可行性的。当然,中国政府如加入该任择议定,不可避免地会面临一些挑战。但是,中国政府加入该任择议定书标志着中国对酷刑的遏制从惩罚开始走向预防,也是中国人权、法治、民主进步的重大机遇。

  • 标签: 禁止酷刑公约 惩罚 预防 羁押场所巡视制度
  • 简介:为增强执法透明度,保证检察权在公开透明的环境下进行,检委会决定的公开成为检察机关面临的不可回避的问题。检察权作为处理社会矛盾之法律平衡,检察公开是其必然要求。检委会决定的公开化因关系到当事人的实体性权利,是保证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有力武器,也是检察权公正行使的必然要求。同时,在程序方面,检委会决定的公开既是程序公开原则的要求,也是保障公民知情权、对检委会工作予以事后监督的要求。本文正是以基层人民检察院为视角,通过对检委会决定公开化的探讨,最终提出了公开的具体途径。

  • 标签: 检委会 检委会决定书 公开化
  • 简介:书信物权与著作权分属于不同主体并互相限制。对于物权对著作权的不合理限制问题,宜增设著作权人的“接触权”。同时,“钱钟书信手稿拍卖案”的发生又引发了书信手稿可以构成书法类美术作品的讨论。由于著作权人对书信作为文字作品享有发表权,所以书信原件所有权人虽然享有美术作品的合法展览权,但是该展览行为仍然构成对著作权人发表权的侵害。

  • 标签: 文字作品 美术作品 发表权 展览权
  • 简介:刑法具有认定商业秘密的独立标准。刑法对商业秘密的保护从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视角展开,从而否认商业秘密财产权的性质。刑法中的商业秘密应当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有形载体、实际的价值以及从任何渠道无法公开获得的特征。对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证明不能采用"接触+相似"的证明标准,而应当采用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

  • 标签: 商业秘密 司法认定 证明标准
  • 简介:<正>何秉松教授主编的《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一(中国法制出版社1991年出版),从刑事立法、刑事司法和刑法理论上对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地研究,阐明了法人犯罪及其刑事责任产生和发展的客观规律,论证了法人刑事责任的理论根据、归责方式与原则,并对我国刑法上规定的法人犯罪与刑事责任进行了科学的论述和解释,从基本观点到具体论述均有所突破和创新,是刑法学研究不可多得的一部理论著作。本书的重大突破,是提出了“人格化社会系统

  • 标签: 法人犯罪 刑事责任产生 法人刑事责任 理论根据 我国刑法 社会系统
  • 简介:"法子匡时为国重,高名重后以传"是沈家本逝世后,当时的大总统袁世凯为沈家本墓所作的题词,它后来被刻在湖州家乡沈家本墓前牌楼的两侧石柱上.这两根石柱在上个世纪的50年代人民公社兴修水利时,成了水渠的基石.到了90年代后期,湖州市政府筹资修复沈家本墓时,它们又立在了沈家本墓前.我们估且不论袁世凯本人的历史评价,单看作为大总统的袁世凯的题词,应该说是对沈家本恰如其分的评价.沈家本一生以国为重,晚年努力实现法律改革,力求以法救国的一份拳拳之心,赢得了当时法学界乃致政界的尊重与敬仰.他一生勤奋笔耕,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成为现今不可多得的法学文献.

  • 标签: 中国 清朝 沈家平 法学家 生平介绍 学术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