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我国行政立法体制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体制,其立法规权源于宪法的直接授予,而且法规的通过往往既不需经立法机关的批准,也没有严格的民主表决程序,这就使行政立法的民主性和正当性存在问题。尤其是行政规章的制定权并没有明确的宪法依据。这与国家法制原则、民主制度原理、立法程序要求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目标均不相符。应该从理论和结构上提出调整体制模式,规制行政立法,将行政法规和规章合并作为行政机关的统一规范,改革行政机关立法审查程序,简减政府规章制定主体等改革方案,以期解决我国行政立法民主性不足、行政法规抽象空洞、规章制定失范等诸多问题,理顺我国行政立法关系,建立合理规范的行政立法体制。

  • 标签: 立法体制 民主正当性 行政法规与规章 结构改革 简减立法层次
  • 简介:随着国有资产收益的日渐膨胀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的不断扩大,如何分配国有资产收益成为街头巷尾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如果认真分析当前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就会发现,无论是国有资产收益分享的"全民狂欢式",还是国有企业的"独享式",都不具有理论和实践上的可行性。解决国有资产收益分配的问题不仅关涉到政府与国企间关系的定位和改革,而且还关涉到央地间财政关系的重塑。

  • 标签: 国有资产收益 路径依赖 契约
  • 简介:为有效控制犯罪,保障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施未决羁押无疑具有正当性,但未决羁押与无罪推定的理念形成悖论。解决这种悖论的出路只能是改革与完善未决羁押制度。我国未决羁押制度改革的目标是降低羁押率,扩大非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比例,以提高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障水平。这一改革面临的主要难题是,降低羁押率将使追诉犯罪的效率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因此,未决羁押制度的改革应当兼顾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的平衡统一。在保证有效控制犯罪的前提下,降低羁押率不仅具有正当性,而且具有可行性。改革的基本路径是完善与强化非羁押性强制措施对羁押的替代功能;加强羁押措施的司法审查,强化对于羁押措施适用的限制功能;提高侦查取证能力水平以摆脱有效控诉对于羁押性强制措施的依赖。

  • 标签: 未决羁押 审前羁押 强制措施 非羁押性强制措施
  • 简介:现代司法关于上下级法院之间的组织安排表现为一种不同于行政系统垂直结构的审级构造模式,这种审级构造在制度原理和技术规范上可以概括为上下级法院之间相互独立、上下级法院之间实行职能分层、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具有终局性三方面的内容。中国司法改革应以现代司法的审级构造原理和技术规范为依据,改变上下级法院之间行政化运作的非正式制度,通过合理的职能分层建立上下级法院之间的双向制约机制,确立合理的终审审级制度以维护司法的终局性。

  • 标签: 现代司法 审级构造 中国司法 上下级法院关系
  • 简介:具有较强职业性和实践性的高职院校的经济法课程,必须以培训学生法律职业能力为导向,培养、训练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高他们的法律职业能力。以经济法的教学改革与课程设计为视角,研究改革高职院校经济法教学内容,调整教育方法,使学生学以致用、学有所用,真正掌握职业本领,改变教学与现实脱节,学生学非所用、学不适用等状况。

  • 标签: 经济法教学改革 课程设计 教学内容
  • 简介:优化司法职权配置是中共十七大提出的重要司法改革举措,它所面临的形势较为严峻,涉及的问题也比较复杂。必须首先从理论上予以梳理,以提高人们对这一重大活动的认识,并为司法改革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其次要对现有问题进行分析,江苏省法院从本省实际出发,积极开展了优化职权配置工作,但是也存在一些深层次的问题,需要做细致而扎实的工作,特别是进一步探索改革的新思路。

  • 标签: 司法改革 职权配置 江苏法院
  • 简介:7月13日,辽宁省人民检察院召开了全省检察机关全面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电视电话会议。省院党组副书记、剐检察长宋兴伟受省院党组和肖声检察长委托作了题为《统一思想,明确任务,全力推进案件管理工作创新发展》的讲话。省院案件质情管理处处长于凯主持会议。

  • 标签: 管理机制改革 案件 科学发展 检察工作 电视电话会议 人民检察院
  • 简介:美国行政会议是美国为了促进行政程序改革而专门立法设立的"政府智库",它随着19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联邦监管的范围、深度和权力的扩张而出现。美国行政会议集合了官员、学者和律师的智慧,以民主公开的程序和高效的机制提出建议、向政府提供咨询、发表研究报告有效地促进了美国行政程序的持续优化。美国行政会议在职能定位、成员构成、组织结构和运作程序等方面的制度安排促成了其取得非凡成就。我国的行政程序改革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有必要借鉴美国的成功经验,按照独立专业的要求设立行政程序改革的顶层机构。

  • 标签: 美国行政会议 行政程序 行政立法 行政法治
  • 简介:救助问题金融机构是一国政府的基本职能,是一国政府为了保护存款人等金融消费者和其他债权人利益、减缓危机和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在金融机构陷入流动性危机时,给予资金帮助,使其走出困境,继续经营;或者在金融机构经营失败后退出市场过程中,因无力清偿债务,政府代其清偿债务。中国基于政治、经济和社会原因,对问题金融机构一直是实行隐性担保、全面救助。这种救助体制虽然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有其合理性与必要性,但是其结果却是加大了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并对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发展造成一系列负面影响。中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行到现阶段,包括问题金融机构国家救助制度在内的金融体制改革已经不可避免,建立以存款保险为首的金融消费者保险制度,实行显性、限额的国家担保,规范中央银行最后贷款和国家财政救助行为,是国家对问题金融机构救助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

  • 标签: 金融机构 国家救助 改革方向 显性担保 保险基金
  • 简介: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商务英语口译在高职高专商务英语课程体系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鉴于此,只有积极进行商务英语口译课程改革,探索符合高职高专特色的商务英语口译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巩固学生的口译学习效果,增强学生的就业能力。

  • 标签: 多任务处理模式 商务英语口译课堂模式 考核制度
  • 简介:新一年的铁检工作要认真贯彻全国政法工作会议、全国检察长会议精神,在铁路领域落实检察工作部署,完成好铁路检察院管理体制改革移交任务,不断加强铁榆工作,全面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为铁路安全稳定发展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法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 标签: 铁路检察院 安全稳定 体制改革 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法律监督职责 社会和谐稳定
  • 简介:立足于公安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人才培养的现实需求,探讨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专业课程考核环节中考核原则、考核模式等问题,并根据不同课程模块的属性及内容,尝试设计了"课堂考核+单元测试+期末笔试"、"课程论文+口试"、"课堂考核+实践考核+期末笔试"、"单元测试+操作考核"等几种课程考核模式。

  • 标签: 人才培养 体制改革 考核模式
  • 简介:近年来,一种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在西方十分盛行,成为当下国际教育改革的一种新的主流思想。抛锚式教学模式以动态的观点去把握教学过程的本质和规律,不仅能够优化涉外警务的课堂教学,还能提高学生的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终生学习能力,对人才培养的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探讨在涉外警务的课堂教学中引入抛锚式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期对涉外警务教学理念、教学模式的改革以及学科建设有所助益。

  • 标签: 建构主义理论 抛锚式教学模式
  • 简介:2008年重庆、成都两地的土地改革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对于在改革中"地票"的制度设计,部分学者认为其可以有效地解决土地流转和耕地保护的问题,也有学者则认为"地票制"可能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美好。本文尝试回到作为土地所有者的"集体"那里进行分析,揭示在"地票制"改革中隐藏的对"集体"发挥其功能的需求,并指出无论是对于"地票制"改革的得失成败,还是对于集体所有权的法律规制,都必须对"集体"本身进行分析,而这种分析的前提是需要对"集体"在社会结构中的"位置"有所把握。

  • 标签: 集体 地票 土地所有权
  • 简介:本次刑事诉讼法修改对辩护制度予以了重大改革与完善,内容涉及辩护人的责任、权利、义务等辩护制度的方方面面,其中主要是完善、调整和增加了辩护律师的权利。辩护制度的改革与完善对检察工作具有积极意义,有利于检察工作的改进。

  • 标签: 刑事诉讼法修改 辩护制度 检察机关 保障人权 举证责任
  • 简介:现行户籍制度是一种以人的身份歧视与地域分割为基本特征的传统社会制度,具有计划经济体制条件下强烈而鲜明的政府管制色彩。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构建服务型政府目标的提出,在特定时代背景下形成和发展的户籍管理模式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矛盾也日益显现。户籍制度改革应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社会治理规律,废除歧视性规定和政策,剥离附加在户籍制度上所有不适当的管制影响,恢复户籍的本来面目和功能,逐步做到在户口面前人人平等,这也正是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 标签: 户籍制度 功能定位 服务型政府
  • 简介:公安机关作为社会管理的重要职能部门,承担着增强社会活力、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职责。公安机关推动社会管理创新的目的是实现公正廉洁执法,源动力是理念创新,出路是机制创新,保障是队伍建设。

  • 标签: 公安机关 社会管理创新 公正廉洁执法
  • 简介:法学是一门充满区域性特征的文化科学,培养涉台法务人才是两岸关系发展的必然,应当针对涉台法务的需要修订拓展传统的法学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采取应用型法律专业人才、复合型法律专业人才以及职业人法律培训和继续教育等路径,针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路径调整课程体系,注重科际整合。涉台法学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和评估,需要建立政府、行业协会、学生团体及用人单位等多方协同机制,以保证教育达到期望的标准要求,并能够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 标签: 涉台法务人才 培养模式 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