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9 个结果
  • 简介:大连理工大学金一教授于2013年1月5日不幸去世。金一教授的研究成果在环境毒理学领域得到同行们的广泛认可。为弘扬他严谨的科研态度与超前的研究思想,《生态毒理学报》计划出版专刊"多卤代有机物的环境行为与毒理效应"。多卤代有机物大多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蓄积性内分泌干扰等毒理效应,对人体生态健康构成潜在危害。多卤代有机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行为毒理效应机制是当今前沿研究领域。

  • 标签: 环境毒理学 卤代有机物 征稿 大连理工大学 毒理效应
  • 简介:微塑料一般指直径小于5mm的微小型塑料颗粒或碎片,海洋中常见的微塑料类型主要包括聚乙烯、聚丙烯、聚苯乙烯、聚氯乙烯等。由于形状、颜色多变,分子量大,结构稳定,粒径范围与浮游植物相近,海洋中的微塑料很容易对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其他海洋动物等产生影响。微塑料还可以为病毒、细菌提供附着载体,影响浮游植物分布,进入海洋生物消化道或进一步转移到组织中对机体产生毒性效应,甚至通过捕食作用沿食物链传递,对高等动物及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此外,微塑料可以作为海水中痕量化学物质的吸附载体,对生物产生联合毒性。根据目前对微塑料的研究进展情况,未来应加强对海洋微塑料分离、鉴定技术的研发以及海洋微塑料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传递效应机制等问题的研究。

  • 标签: 微塑料 海洋环境 生物毒性 生物传递 联合毒性
  • 简介:  ACCor是欧洲最大的旅行、旅游团体服务集团.它有150000名员工,分布在140个国家.将近有4000个Accor旅馆(443000个房间)分布在90个国家.……

  • 标签: 太阳能生态 旅游部门 生态设计
  • 简介:通过盆栽实验方法研究了13种茄子幼苗对镉(Cd)积累与耐性的品种间差异。结果表明,这些茄子幼苗根及地上部Cd含量均随土壤中外加Cd的量的增加而提高。品种间存在着显著差异(P〈0.05),其中Cd含量最高品种根部地上部的Cd含量分别为Cd含量最低品种的2.1、24倍(2mg·kg-1Cd处理组)1.5、1.6倍(4mg·kg-1Cd处理组)。不同品种幼苗对Cd的富集系数均大于1,表现出较强的富集能力。但转运系数均小于1,Cd从根部向地上部转移能力较弱,大多数品种间差异不大。当Cd添加量为2mg·kg-1时,只有绿龙长茄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当Cd添加量提高到4mg·kg-1时,6个品种地上部生物量显著下降(P〈0.05),这些品种对Cd的耐性较弱。综合评价,辽茄三号对Cd积累的含量最低,富集系数转移系数也较低,对Cd具有较强的耐性,具有Cd低积累特征。

  • 标签: 茄子 积累 品种差异
  • 简介:采用不同基质配方穴盘,研究其对辣椒育苗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优质田园土、炭化谷壳、鸡粪为原料的混合基质育苗最好,适合穴盘育苗,辣椒成苗率最高,40孔的穴盘比较适合辣椒育苗.表3,参7.

  • 标签: 基质配方 穴盘 辣椒育苗 影响
  • 简介:雪团小粉是2018年3月在洱海月湿地公园出生的两只小鷉。它们的家禽游客行走的栈道非常近,在芦苇丛的一个角落。常常有人看着它们一家,议论它们,也会有形形色色的鸟类邻居在它们的巢周围来来去去,有些可说是奇怪的邻居。

  • 标签: 湿地公园 日志 邻居 栈道 角落
  • 简介:通过溶液培养试验,研究外源添加Mo对2种价态砷(As(Ⅲ)As(Ⅴ))胁迫下水稻吸收积累MoAs的影响。结果表明,这2种价态的As对水稻生长均有抑制作用,As(Ⅲ)比As(Ⅴ)对水稻毒害更明显,添加Mo可缓解As对水稻的毒害。As添加可影响水稻根系茎叶对Mo的吸收积累,但是不同价态As对Mo积累量的影响不一致。同时,Mo的添加也可以显著地降低水稻根系茎叶对2个价态As的吸收积累。在100μmol·L^-1As(Ⅲ)处理下,添加0.10.5mg·L^-1的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38.8%52.8%,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5.1%10.6%;当As(V)浓度为100μmol·L^-1时,添加0.10.5mg·L^-1的Mo可导致水稻根系As积累量分别比对照处理降低15.4%62.4%,茎叶As积累量分别降低11.9%23.7%。Mo的添加还能显著地降低2种价态As在水稻根系茎叶中的富集系数。因此,通过施用适量的Mo肥可以用来防治农田As污染,降低As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标签: MO AS 水稻 胁迫作用 富集系数 根长
  • 简介:移动互联网技术下不断出现一些新教学模式如慕课、同步课堂、翻转课堂、专递课堂等,教师职业主次颠倒,建议采取教师职业再造、教学过程再造、课程模式再造教学管理再造等应对策略.参19.

  • 标签: 移动互联网技术 教师职业 教学模式 教学管理 再造
  • 简介:随着纳米技术的迅速发展及纳米材料的大量增多,纳米技术的安全性问题正引起世界范围的重点关注.纳米材料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入自然环境而产生多种环境行为。可能引起生物体的毒性效应,其生态学影响也不可忽视,目前国际上对纳米材料生态学影响特别是环境行为的研究仍处于起步阶段,有价值的研究结果非常少,仍有众多不确定的生态安全问题有待深入研究.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就纳米材料的来源、进入环境的途径、环境行为、生态毒理学研究现状及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进行了简要综述.

  • 标签: 纳米技术 纳米材料 生态毒理学 环境 安全性
  • 简介:罗非鱼是中国南方沿海省份自治区的大宗养殖鱼类.它肉味鲜美少刺,不但受到国民的欢迎,还主要加工成鱼片后出口欧美赚取外汇.但鱼片加工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如鱼头、鱼骨、鱼鳞、鱼皮内脏等.这些副产物过去无法利用,直接抛弃后不但造成生物质资源的浪费,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随着人们对生物体内分子结构功能的认识不断加强,以及国内加工业技术的不断提高,这些副产物也逐步得到了开发利用,并成为新产品的原料.渔业养殖也是湖南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强加工副产物利用,保护环境,同时促进渔业产业发展,提高产业利润,拟通过对近年来罗非鱼的加工副产物再利用技术相关新产品的介绍,加强对鱼类加工副产物再利用的重视.

  • 标签: 罗非鱼 加工 副产物 再利用 新产品
  • 简介:为探讨截干施肥对檀香紫檀(Pterocarpussantalinus)、大果紫檀(P.macrocarpus)囊状紫檀(P.marsupium)的促萌条影响,设置4种截干高度(30cm、50cm、70cm90cm)3种施肥方式(复合肥、尿素复合肥+尿素)对其促萌芽条生长表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4种截干高度的萌芽条数量为7.4个/株-19.0个/株,芽长为26.8cm-48.7cm;3种施肥方式的萌芽条数量为8.6个/株-19.6个/株,对照组15.4个/株,芽长为26.6cm-51.6cm,对照组41.6cm.结果表明截干高度对3种紫檀属树种萌芽条数量具有显著影响,截干高度越高,萌芽条数量越多,但截干高度对其芽长未达到显著性;施肥对萌芽条数量芽长均无显著影响,但施用肥料一定程度可促进芽长增加.

  • 标签: 促萌 截干 施肥 紫檀属
  • 简介:研究了塑料增塑剂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辛酯(DOP)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vannamei)存活、生长免疫的影响.96h急性毒性实验表明,在助溶剂Tween20的安全浓度范围内,随着DMP、DEP、DBPDOP水平的升高,凡纳滨对虾存活率呈下降趋势,24h、48h、72h96h的LC50分别为40.33、35.29、25.48、19.14mg·L-1,30.52、23.45、16.96、15.38mg·L-1,7.51、6.97、6.57、6.06mg·L-16.85、5.87、5.01、4.47mg·L-1;DMP、DEP、DBPDOP对凡纳滨对虾的安全浓度随塑料增塑剂碳链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分别为8.11、4.15、1.801.29mg·L-1.90d慢性毒性实验表明,凡纳滨对虾存活率、特定生长率、血清蛋白含量、血清酚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均以对照组0.0400mg·L-1助溶剂Tween20处理组最高,而且显著高于1/100倍DMP、DEP、DBPDOP安全浓度处理组(p〈0.05).

  • 标签: 凡纳滨对虾 塑料增塑剂 存活 生长 免疫
  • 简介:出于对人类健康的担忧,加拿大采取手段限制人为汞排放.汞是一种在环境中普遍存在的天然元素.接触途径很复杂.科学文献、政策法规都涉及到环境中的汞水平,不过所涉及的都是甲基汞(一种神经毒素).把汞颗粒活性汞甲基化合成有机甲基汞会产生毒性作用.加拿大政府已经颁布了一套政策法规以期最大程度地降低甲基汞其他有毒化学品对健康环境的危险性,并与加拿大各省政府地区政府进行合作,积极参与双边、区域国际活动.

  • 标签: 健康风险 加拿大最大 最大程度
  • 简介:为研究大豆肽对湘黄鸡生产性能、肉品质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1日龄湘黄鸡240只,随机分为4个处理,分别饲喂A组(对照组,不添加大豆肽)、B组(大豆肽:0.4%)、C组(大豆肽:0.8%)、D组(大豆肽:1.2%)饲料,实验期为42d.结果表明,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的日增重,降低料肉比,其中B组c组增重较佳,育雏结束时,平均体重分别为350.06g349.00g,显著高于A组D组,料肉比C组最低,为2.49,显著低于A组D组;添加大豆肽可以提高湘黄鸡的屠宰率、全净膛率胸肌率,其中c组D组较高,显著高于A组B组;添加大豆肽可降低胸肌肌肉的滴水损失.滴水损失为C组〈B组〈D组〈A组;添加适量的大豆肽可提高湘黄鸡育雏期的经济效益,其中B组利润最高,为5.62元/只.综合生产性性、肉品质经济效益,本试验条件下大豆肽的适宜添加量为0.4%.表5,参14.

  • 标签: 大豆肽 湘黄鸡 育雏期 生产性能 肉品质 经济效益
  • 简介:土壤盐碱化是制约乌梁素海流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该文针对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盐碱化的空间复杂性与反复发生性,根据乌梁素海流域植被特征,采集了20个代表性样点的土壤0~30cm分层样品.利用电导法电位法分别测定了土壤中总含盐量pH,运用surfer插值软件克里金插值法(Kriging)得到了研究区的土壤盐分pH值的空间分布.研究结果表明:在空间分布上乌梁素海流域土壤中盐分pH呈现出显著地表聚趋势,而且随着土层的加深盐碱化程度呈现降低的趋势.总体上说,乌梁素海流域土壤的盐碱化现象仍较严重,除春季压盐措施外,需要进行灌溉方式改善化学改良剂使用等盐碱化治理措施.

  • 标签: GIS 土壤盐碱化 空间分布 乌梁素海流域
  • 简介:以斑马鱼(Brachydaniorerio)作为受试生物,分析不同暴露浓度、不同暴露时间三苯基锡(TPT)、五氯酚(PCP)对斑马鱼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在0,1.05,2.09,4.18,6.27,8.36μg.L-1的TPT0,5.01,10.02,20.04,40.08,80.16μg.L-1的PCP暴露下,反应时间分别为1d7d,分别对斑马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影响,初步探讨了TPTPCP对斑马鱼的毒性作用,以期及时发现并排除TPTPCP污染提供数据支持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斑马鱼体内酶活性受暴露浓度暴露时间的影响,TPTPCP分别对SOD、CAT、AChE影响趋势基本一致,差异显著(暴露组与对照组均显著差异,p〈0.05)。SOD、CATAChE活性变化可以成为TPT、PCP污染胁迫的敏感指标。

  • 标签: 斑马鱼 三苯基锡 五氯酚 SOD CAT ACHE
  • 简介:以斑马鱼(Daniorerio)为研究对象,探讨铅(Pb)、得克隆(DP)及二者联合急性暴露对斑马鱼胚胎的神经毒性作用。结果表明,Pb(5、20μg·L^-1)DP(15、60μg·L^-1)单独暴露均会引起斑马鱼自主运动频率增加,触摸反应能力自由游泳活力下降,并且抑制初级运动神经元的生长,加剧尾部细胞凋亡。但与20μg·L^-1Pb单独暴露相比,高剂量联合暴露(20μg·L^-1Pb+60μg·L^-1DP)使斑马鱼的自主运动频率显著降低(P〈0.05),触摸反应能力自由游泳活力显著增强(P〈0.05),初级运动神经元轴突长度显著增加(P〈0.05),尾部细胞凋亡减少。与5μg·L^-1Pb单独暴露相比,低剂量联合暴露(5μg·L^-1Pb+15μg·L^-1DP)也显著减少斑马鱼尾部的细胞凋亡(P〈0.05)。上述结果表明,Pb或DP单独暴露对斑马鱼均可引起神经毒性作用;但二者联合暴露对斑马鱼自主运动、触摸反应以及自由游泳活力的影响则表现为拮抗作用。

  • 标签: 得克隆 斑马鱼 胚胎 神经毒性 联合暴露
  • 简介:以泥鳅的胚胎及仔鱼为试验材料,选择胚胎发育的4个不同时期(囊胚期、原肠胚中期、神经胚期、尾芽期)及仔鱼期为处理开始的时间点,探讨了离子液体[C8min]CI的毒性作用。结果表明,随着[C8min]CI浓度增加,泥鳅胚胎的孵化率下降,畸形率上升,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67~150mg·L-1的[C8min]CI对泥鳅胚胎均表现出明显的致畸毒性效应;随着[C8min]CI浓度增加,泥鳅仔鱼死亡率上升,而100~225mg·L-1的[C8min]CI对泥鳅仔鱼具有明显的致畸、致死作用。其中,[C8min]CI对孵出期泥鳅仔鱼的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97.9586.77mg·L-1;而[C8min]CI对孵出后3d泥鳅仔鱼的24h、48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73.7740.98mg·L-1。由上可知,在一定的剂量内,[C8min]CI对泥鳅胚胎及仔鱼的发育有明显的致畸、致死作用,这为离子液体[C8min]CI的合理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泥鳅 [C8 CI 胚胎发育 毒性
  • 简介:为研究水生生物对水体中重金属有机磷农药毒性的响应,研究了锯齿新米虾暴露在Cu2+、毒死蜱单一溶液毒性1:1混合溶液下的响应状况,同时采用相加指数法对混合毒性进行了评价。单一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毒死蜱对锯齿新米虾的毒性显著高于Cu(2+)(p〈0.01);Cu(2+)对锯齿新米虾未觉察反应浓度(NOEC)最低觉察反应浓度(LOEC)分别为1.78mg·L(-1)、2.40mg·L(-1),24、48、7296h的LC_(50)分别为6.41、4.75、4.203.44mg·L(-1);毒死蜱对锯齿新米虾NOECLOEC分别为0.04μg·L(-1)、0.07μg·L(-1),24、48、7296h的LC50分别为035、0.17、0.110.06μg·L(-1);参考鱼类毒性分级标准,Cu(2+)对锯齿新米虾为高毒,而毒死蜱为剧毒。混合毒性试验结果表明:采用Cu(2+)毒死蜱毒性1:1进行试验时,暴露时间为24、48、7296h的相加指数(AI)分别为0.02、0.45、1.86223,即混合毒性为协同作用。通过研究锯齿新米虾对Cu(2+)、毒死蜱单一联合毒性的响应,可为水环境污染与防治、物种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 标签: 锯齿新米虾 CU2+ 毒死蜱 毒性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