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7 个结果
  • 简介:在简介磨粒流抛光工艺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前置扩压器的工艺特点,论述了磨粒流夹具设计和工艺试验技术,并认为扩压器精铸叶片型面的抛光成功填补了我国航空工艺技术的空白。

  • 标签: 核心发动机 航空 工艺 磨粒流抛光 前置扩压器 叶片型面
  • 简介:通过大量的焊接工艺试验、分析及工艺评定试验验证,确定了15CrMoR+In—coloy825复合板焊接及在15CrMoR基体上堆焊Incoloy825复合层最佳的焊接工艺规范参数及焊接工艺方法。熔敷金属(包括堆焊金属)的力学性能、化学成分及复合层的耐腐蚀性能等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 标签: 复合板 焊接 堆焊
  • 简介:变形是细长零件(轴、板)最常见的热处理缺陷之一。本文主要叙述了控制和改善细长零件热处理变形的工艺技术和方法。分析了各种影响因素,理论和试验都证明,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合理地进行零件的技术设计和选材,有的放矢地提出技术要求,正确制定热处理和工序安排,重视热处理操作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术新工艺,细长零件热处理的变形就能得到控制和改善,本文列举了11个实例,供实际工作者参考。

  • 标签: 机械零件 热处理变形 质量控制 细长零件 工艺控制 技术设计
  • 简介:2006年9月,《火箭推进》杂志分别被美国著名索引刊物《化学文摘》(CA)和俄罗斯著名索引刊物《文摘杂志》正式收录。我国目前有数千种期刊,入选美国《化学文摘》(CA)的1049种,入选俄罗斯《文摘杂志》的仅713种。此前,《火箭推进》已相继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导弹与航天文摘》收录。

  • 标签: 《文摘杂志》 《化学文摘》 火箭 俄罗斯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美国
  • 简介:研究了镍基超合金激光/电火花打孔再铸层的物理化学特性,并报道了DZ125、ЖC6y、K24、DD3、DD6以及IC10等合金的化学研磨处理对基材腐蚀及其力学性能与热疲劳性能的影响等.实验研究表明:镍基超合金的激光/电火花再铸层有着不同于其本身原始铸态的化学性能,采用适当的化学研磨介质和优化的化学研磨条件可以快速有效地去除再铸层,使孔圆整光滑而不损伤合金基体、不降低基体的力学性能,并且可提高孔的热疲劳性能,由此可望实现镍基超合金涡轮叶片"三无"气膜孔的激光/电火花打孔+化学研磨复合法高效高质量制造.

  • 标签: 镍基超合金 再铸层 化学研磨 实验研究 电火花加工 航空发动机
  • 简介:化学铣切是一种能使表面形状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的零件达到加工要求的表面处理方法。简要介绍了钛合金化学铣切的工艺方法,阐述了化学铣切的反应机理,并在均匀设计试验的基础上讨论了化学铣切温度和溶液配方对钛合金产品化学铣切质量的影响。通过实验数据回归分析确定了最优的化学铣切工艺方案,分析表明验证结果与理论是相符的,可应用于实际生产。

  • 标签: 钛合金化学铣切 均匀设计 铣切速度 浸蚀比
  • 简介:以甲烷(CH4)为碳源先驱体,以三维针刺碳纤维预制体为沉积基体,研究了化学气相沉积(chemicalvapordeposition,CVD)工艺过程中沉积时间、沉积压力以及预制体厚度对热解碳界面层沉积厚度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优化了在碳纤维表面制备合适厚度的热解碳界面层所需的CVD工艺参数。结果表明,针对现有反应腔体,5mm厚碳纤维预制体试样,采用1000℃的沉积温度,CH4流速500ml/min,沉积时间10h,沉积压力5kPa,可在预制体内外碳纤维表面沉积得到厚度合适的热解碳界面层;当碳纤维预制体厚度增至10mm,则沉积时间应延长至15h,压力维持不变,可沉积得到合适厚度的界面层。

  • 标签: 工艺参数 热解碳 界面层
  • 简介:本文论述了与发动机研制相关的新型表面处理技术——物理气相沉积和离子束表面处理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涉及了耐磨损、自润滑、抗高温和防氧化涂层。

  • 标签: 表面处理 涂层
  • 简介:介绍了确定液体火箭发动机制造工艺和过程关键特性的方法。运用FMECA法分析和研究了液体火箭二级发动机设计关键特性、工艺关键特性和过程关键特性,识别出三类关键特性242项,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工艺关键特性与过程关键特性判别准则,即策划与甄别准则。该准则可有效推进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精细化管理,为发动机成熟度进一步提升打下了基础。

  • 标签: 液体火箭发动机 设计关键特性 工艺关键特性 过程关键特性 精细化管理
  • 简介:介绍了采用YAG脉冲激光器焊接不锈钢1Cr18Ni9Ti的工艺过程,通过调整离焦量、焊点重叠率、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进行试件焊接,并对焊缝熔深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离焦量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大,负离焦量时可以获得较大的焊缝熔深;峰值功率对焊缝熔深影响最大,但峰值功率过大易出现焊接飞溅;焊点重叠率与焊缝熔深有效性密切相关,对产品密封性能影响大;脉冲宽度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小,对焊缝表面成形状态影响较大。针对推进系统中阀门壳体激光焊缝熔深要求,优化了工艺参数。采用上述工艺规范焊接的阀门产品已经过飞行考核。

  • 标签: 峰值功率 焊点重叠率 脉冲宽度 熔深
  • 简介:在推进剂燃烧的建模上,传统的热力计算方法一般基于总焓守恒求解定压绝热燃烧温度和平衡组分,不能考虑壁面传热;在燃气流动的建模上,通常采用的冻结流模型认为本地的组分及热物理性质与燃烧室瞬时一致,忽略了这些参数因来流气体与本网格滞留气体掺混带来的随时间的缓变效应。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可以考虑壁面传热的基于总能量守恒的化学平衡流计算方法,运用Fortran2008语言,采用面向对象编程方法建立了化学平衡流燃气发生器管道的模块化仿真模型,并将该模型应用到一个包含42个组件的涡轮试验台气路系统的建模与仿真中。与早期模型仿真结果及试验数据的对比发现,新模型的仿真结果有一定改进,更加接近试验数据。

  • 标签: 热力计算 化学平衡流 总能量守恒 涡轮试验台系统 数值仿真
  • 简介:叙述了一种改进了的平面叶栅风洞试验数据处理程序,该程序适用于亚音速,跨音速和超音速叶栅试验的数据处理,已成功地应用于SB301叶栅试验,使数据处理系统更加完善。

  • 标签: 叶栅 叶栅风洞 风洞试验 数据处理程序
  • 简介:在畸变试验的动态数据采集中,背景噪声和其他干扰信号常常伴随有用数据进入采集系统,为了较准确地获取有用数据,必须对原始数据进行数字滤波处理。本文主要介绍在数字滤波器的设计中,其参数选择对数据处理结果的影响。

  • 标签: 数字滤波器 动态数据 紊流度
  • 简介:某型号火药起动器壳体采用新材料1Cr11Ni2W2MoV,需要进行焊接工艺研究。针对此产品进行了自动TIG焊工艺试验,对比了S-659和HGH367两种焊丝以及不同焊接电流、焊接速度配合所焊焊缝的组织及性能。结果表明,采用S-659焊丝以及大电流高速焊的"大规范"的焊接参数所焊焊缝,成形、组织及性能均更优,焊缝质量满足QJ1842-95Ⅰ级要求。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产品模拟件及正式产品的焊接,所焊产品经X光检查合格,液压、气密试验考核合格,满足使用要求。

  • 标签: 火药起动器壳体 1Cr11Ni2W2MoV 自动TIG焊
  • 简介:介绍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地面试验中动应变测量系统的测量工艺技术。分析了长电缆对应变片灵敏度的影响因素,介绍了应变片的粘贴工艺,分析了动应变测量系统干扰信号的来源和抗干扰的技术措施,同时分析了温度对动应变测量系统的影响及工艺改进方法。

  • 标签: 动应变 测量工艺 关键技术
  • 简介:为了对液氧/煤油高压补燃发动机试验过程进行实时监测.以便及时发现故障并能够采取相应的措施,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运用LabVIEW7.0软件开发环境.开发了一套液氧/煤油发动机数据分析与故障检测系统。通过实例验证,该系统能够大幅提高试验数据分析的效率,并对发动机试验过程的故障进行快速有效的检测。

  • 标签: 虚拟仪器技术 液氧/煤油发动机 信号处理 故障检测
  • 简介:在多级轴流高压压气机上,开展从气动失稳到喘振及退出喘振时对气体压力的动态测量。试验是在多级轴流高压压气机静叶设计角度及中间级引气的情况下进行的,采用高精度,高频响的动态压力传感器,高速同步采集板,快速A/D采集板和高速处理机相结合,借助频谱分析的方法来找出失速/喘振频率,并且找出对应着该频率的各通道之间的相位差,分析出失速/喘振首发级。在试验中运用信号分析方法对叶片排中失速及喘振信号进行数学处理。测量得出的结论是:在多级轴流高压压气机中,失速/喘振均属于突变型;在n^-=0.8时压气机工作于多值区,中间级引气将影响失速/喘振。

  • 标签: 失速/喘振 频谱分析 多级轴流压气机 测量 数据处理
  • 简介:摘要:起落架落震试验是采用自由落体方式,模拟飞机着陆过程中起落架接触地面受到撞击的一种动力特性试验。试验方案多、信号通道多、数据量大是这种试验的特点。依据试验采集到的数据以判断飞机起落架缓冲性能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在数据处理中涉及信号去噪、滤波等的处理。运用matlab语言的矩阵运算功能和强大的数据处理函数包进行试验数据处理,其程序简洁,调试方便,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标签: 起落架落震试验 试验数据处理
  • 简介:铌铪合金具有较高的高温强度,是轨姿控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身部的主要结构材料,但在工作环境中易发生氧化“粉化”,必须在合金表面涂覆高温抗氧化涂层。本文主要研究了硅化物涂层对铌铪合金热防护行为,包括涂层的成型过程、高温抗氧化行为及高温抗热震行为等。试验结果为:涂层在1700℃下的氧化寿命7h,1400~800℃的空冷热震循环次数4700次,表面粗糙度30-60μm。并对铌铪合金推力室身部涂层热试车情况进行了详细分析研究,对涂层在富氧高温燃气冲刷作用下的工作机理进行研究分析,总结了硅化物涂层的热防护机理,研究的新型硅化物涂层在高温条件下具有较好的性能。

  • 标签: 铌铪合金 硅化物涂层 热防护 机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