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86 个结果
  • 简介:相对于众多其他合金,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经过近几十年发展已日趋成熟。利用现有模型可以计算球形、片状和针状析出相尺寸及体积分数与合金成分、时效时间及时效温度关系,从而可以研究铝合金屈服强度在时效过程演变规律,对铝合金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该文详细地介绍了铝合金时效硬化模型发展,并指出了现有模型不足之处,对模型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铝合金 屈服强度 力学模型 时效硬化
  • 简介:金属钨属于难熔金属,具有高强度和硬度,同时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不易受到腐蚀,但其昂贵价格及难加工特性限制了其应用,因此,用金属钨作为涂层材料来改善基体材料性能,引起了众多研究关注。该文综述纯金属钨涂层几种重要制备方法,包括:熔盐电镀法,等离子喷涂法,爆炸喷涂法,气相沉积法。等离子喷涂是钨涂层制备中最为成熟1种方法,基体材料不受限制,涂层厚度容易控制。熔盐电镀法能够通过电化学反应从化合物中一步获得厚度均匀金属钨涂层,并且可避免引入氧和碳杂质。化学气相沉积法获得钨涂层致密度高;物理气相沉积法可以在任意基材上获得钨涂层。同时介绍这些方法各自技术特点和目前研究现状,并对金属钨涂层制备方法进行展望。

  • 标签: 钨涂层 电镀 喷涂 气相沉积 制备
  • 简介:本文介绍了国家“八五”课题“超细WC粉及超细硬质合金研究研究工作,解决了制取超细合金两大关键:优质超细WC粉制取;有效地阻止或限制WC晶粒在烧结过程长大。全面达到了课题预期目标。本成果整体技术水平居国内领先,达到或超过了国外同类合金先进水平。在ZK10UF、ZUM103超细合金应用实例,显示了超细合金优异性能。

  • 标签: 超细硬质合金 研究 应用
  • 简介: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是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因其在特殊条件下具有优良摩擦学特性而受到人们广泛关注,为促进该类材料研究与应用,作者综述了某些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研究概况,重点介绍了其摩擦学特性或相关物理机械性能,并提出了该类材料几个值得重视发展趋势。

  • 标签: 金属基固体自润滑材料 摩擦学 固体润滑剂
  • 简介:对NiAl金属间化合物国内外研究现状如改善NiAl合金力学性能和高温抗氧化性能所采用合金化、制备多相合金、制备复合材料、定向凝固、机械合金化、热压及热静压、燃烧合成、微晶涂层工艺以及NiAl合金超塑性行为进行了系统综述,着重介绍并论述了合金化及定向凝固工艺.此外,还介绍了NiAl合金固溶强化磁行为.

  • 标签: NIAL 合金化 定向凝固 机械合金化 燃烧合成 微晶涂层
  • 简介:成本高、制备周期长、抗氧化性能差是目前C/C复合材料存在主要问题.作者简述了碳纤维对C/C复合材料成本影响,重点介绍了国内C/C复合材料制备工艺和抗氧化涂层方面的研究现状,探讨了今后发展方向.

  • 标签: C/C复合材料 制备工艺 抗氧化 涂层
  • 简介: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以其高比强度和高比模量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尤其是如何提高其高温性能成为近年来钛基复合材料研究热点。该文详细综述了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各种制备方法、增强体与钛基体选择、各种增强体反应体系以及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指出了原位自生钛基复合材料今后发展方向。

  • 标签: 钛基复合材料 原位自生 制备方法 反应体系
  • 简介:纳米铁及氧化铁粉广泛用于磁记录、气敏元件、光吸收材料、高效催化领域。近年来,纳米铁及氧化铁粉制备技术和物性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应用领域进一步扩展。该文着重介绍国内外纳米铁及氧化铁粉几种基本制备方法及其关键技术发展现状,并分析了用不同方法制备纳米粉末物理特性。

  • 标签: 制备方法 铁纳米粉 氧化铁 物理性能
  • 简介:Fe-50%Ni合金是一种典型高磁导率和低矫顽力软磁材料.作者采用注射成形方法制取Fe-50%Ni,研究了在注射成形工艺烧结工艺对最终产品性能及微观组织影响,并分析了影响产品磁性能一些主要因素.实验结果表明:提高烧结温度和延长烧结时间能够较好地改善产品力学性能;密度是影响产品磁性能主要因素,杂质(主要指C,O,N)含量和晶粒尺寸时剩磁、磁导率和矫顽力也有较大影响;通过注射成形方法制取Fe-50%Ni,其性能要优于采用传统粉末冶金方法制备Fe-50%Ni.

  • 标签: 金属粉末注射成形 Fe-50%Ni 磁性能
  • 简介:本文研究合金是以QR90热作模具钢为基体,以WC为硬质相钢结合金。研究淬火回火工艺对合金组织和性能影响以及磁性能(矫顽磁力)变化规律。试验表明,烧结合金经过1000℃淬火,500~560℃回火后,可以使合金既保持较高硬座,又具有高强度和韧性。研究还表明,回火温度对矫顽磁力有显著影响,500℃回火,合金矫顽磁力最高,同时淬火态合金矫顽磁力随硬度增加而增加。

  • 标签: 钢结合金 粉末冶金 热处理
  • 简介:超细钨粉以其显著优点,早已成为多种重要功能材料和结构材料主要原料,但以喷雾干燥法常规制粉工艺制得钨粉末均为前驱复合氧化物粉末,必须对其进行氢还原才能最终制备出超细钨基复合粉末或钨基复合材料。为此,该文作者综述了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粉末还原工艺、原理及不同条件下还原后所得粉末特性,分析了采用不同特征氧化钨及其复合氧化物做原料可得到不同性能还原W粉原因,并对氢气还原过程粉末粒度及其均匀性影响因素进行了详细论述,获得了一些参考性认知。

  • 标签: 氧化钨 钨基复合氧化物 还原工艺 还原机理
  • 简介:对新型热电池阳极材料Li-B合金耐热骨架LiB化合物进行了晶体结构测定和形貌观察,获得了该化合物完整X射线衍射谱线,经过XRD谱衍射强度计算和电子密度函数分析,确定该化合物化学组成为LiB,属于六方晶系,空间群为No.194,晶格常数α=0.4022nm,c=0.2796nm;单中原子坐标B1(0,0,0),B2(0,0,1/2),Li1(2/3,1/3,0),Li2(1/3,2/3,1/2),理论密度d=1.50g/cm3,电子密度函数分析表明LiB化合物Li原子电子向B原子迁移,B原子之间有高密度电子云区,呈共价键特征,SEM观察结果表明,LiB化合物呈纤维状,合金经轧制后纤维沿轧向排列,X射线平板照相实验结果表明它具有丝织构特征,其衍射花样也与本结构模型计算结果一致。

  • 标签: LiB化合物 LI-B合金 晶体结构
  • 简介:概述了国内外梯度硬质合金进展,介绍了采用正碳烧结工艺来制备WC-Co梯度结构硬质合金工艺和基本原理,列举了合金实际应用领域,指出了该合金应用开发前景.

  • 标签: 硬质合金 梯度结构 正碳烧结
  • 简介:回顾了我国中小硬质合金企业发展历史,对其现状进行了简明分析,指出中小企业在行业中所占比重愈来愈大这一事实。众多中小企业将在与大型企业长期共存优胜劣汰,为了确保今后健康稳定地发展,各中小型厂家应研究市场情况,正确分析主客观条件,扬长避短走自己发展道路。本文还对中小型厂家技术改造、经营亏损现象、降低生产成本问题进行了讨论。

  • 标签: 硬质合金 发展 前景
  • 简介:介绍了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特点及主要制备工艺,列举了几种有代表性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并探讨了颗粒增强铁基粉末冶金材料增强原理,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 标签: 粉末冶金 硬颗粒 铁基材料 磨损机理
  • 简介:针对7050铝合金末端喷水淬火过程,建立喷水表面某时刻换热系数二维分布3个模型:喷射面均匀分布模型(H-Model),喷射水柱区均匀分布模型(F-Model)和喷射表面非均匀分布模型(G-Model),通过ABAQUS有限元软件包用户子程序接口实现换热系数二维分布条件下温度场模拟。有限元模拟与实测冷却曲线对比表明,H-Model平均误差约9%,F-Model平均误差约7%,预测值平均误差约4%。由此证明运用一维传热模型测算换热系数构建其二维非均匀分布方法简便、可靠,能为研究铝合金材料喷水淬火冷却机理与工艺控制提供更加准确温度场结果。

  • 标签: 7050铝合金 喷水淬火 表面换热系数 二维热模拟
  • 简介:通过第一性原理密度泛函理论,研究Cl^-离子在Al(100)表面的吸附行为,获得了不同覆盖度下Cl^-离子在Al(100)表面吸附后能量、结构参数和电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Cl^-离子在Al(100)表面的顶位(T)和桥位(B)吸附较稳定,而洞位(H)是能量上最不稳定吸附位,吸附能随着覆盖度增大而减小。同时,表面吸附Cl^-离子,还引起靠近表面的多层Al原子发生不同程度收缩;随着覆盖度增加,被吸附Cl^-离子之间距离变短,使得它们之间静电排斥和静电能增大,并导致表面吸附能和吸附Cl^-离子与最外层Al原子间垂直距离逐渐减小。通过对清洁Al(100)表面及Cl^-离子在不同位置吸附表面的态密度分析,得到如下结论:Cl^-离子在Al(100)表面的吸附主要是由于Cl^-2s和2p轨道与基底金属3p轨道相互作用结果。

  • 标签: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吸附 吸附能 表面
  • 简介:锂硼合金是LiMx/FeS2热电池体系较理想阳极材料,阻碍其应用关键是难以制备出成份、组织结构均匀大铸锭。本文对锂硼合金研究进展,如制备工艺、合成机理、组织结构及电极性能进行了详细介绍,并对我国在这方面的研究提出建议。

  • 标签: 热电池 阳极 锂硼合金
  • 简介:综合介绍了我国近年来对穿甲弹用高密度钨合金实施添加微量元素合金化强化和旋转锻造、扭转变形、静液挤压形变强化研究进展,以及对于绝热剪切机理和数值模拟计算研究现状,并介绍了机械合金化制备纳米钨合金复合粉末、温压成形及预氧化活化烧结特种制备技术方面的最新试验研究进展。通过全面分析目前我国穿甲弹用高密度钨合金试验研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提出我国穿甲弹用高密度钨合金今后研制主攻方向,以及促进高性能穿甲弹用钨合金研制应采取策略与措施。

  • 标签: 穿甲弹 钨合金 研究现状 发展展望
  • 简介:Al-Zn-Mg-Cu系超强铝合金因为高强度和高韧性,已作为轻质高强结构材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领域。该文主要介绍国内外高强铝合金发展历程及最新研究进展,指出Al-Zn-Mg-Cu超强铝合金研究经历了高强低韧→高强耐蚀→高强高韧耐蚀→超强高韧耐蚀4个发展阶段,认为调控晶界结构及晶界析出相状态已成为目前铝合金研究重点;简要评述微观组织和晶界结构对超强铝合金性能影响,并介绍超强铝合金弥散相和形变—热处理工艺研究现状及其调控晶界结构和晶界析出相状态原理。最后指出寻找新型弥散相和开发新型形变—热处理工艺是提高超强铝合金性能重要发展方向和途径。

  • 标签: 超强铝合金 微观组织 晶界结构 弥散相 热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