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何旭强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3-03-08
  • 出处:《医师在线》2023年第1期
  • 机构: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人民医院,四川宜宾644600
  • 简介:目的:分析并比对CT诊断与MR诊断在腰椎间盘突突出诊断中具备的优势及检出率。方法:将2022年全年覆盖改范围内就诊的腰间盘突出患者纳入研究对象,随机遴选行40例行CT诊断患者与40例行MR诊断患者,依据病理诊断标准对两组患者相关征象检出结局。结果:针对神经根压迫、硬膜囊压迫、脊髓变形、椎间盘变形等征象来说MR诊断的检出率更高,针对椎间盘积气、钙化与椎间盘游离等征象来说CT诊断的检出率更高,除椎间盘变形征象外其他征象CT与MR的检出率间经统计均存在统计意义(P<0.05)。结论:CT诊断与MR诊断对腰椎间盘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意义,其中MR对于多数腰住键盘征象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为该疾病的诊断提供可靠数据与影像支持。

  • 标签: 腰椎间盘突出;影像诊断价值;CT;MR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心型慢性肺动脉血栓栓塞(CPTE)的增强MR影像特征与肺血管阻力(PVR)的关系。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诊治的,且进行增强MR检查的中心型CPTE患者共39例,评估其肺动脉影像学特征。根据其中33例患者的右心导管数据,以PVR=1 000 dyn·s·cm-5为阈值分为两组,比较两组间增强MR影像特征差异,并以性别、年龄、病程、胸膜增厚、双侧支气管扩张、受累血管节段数、血栓数及血栓部位管壁延迟强化节段数为自变量进行二分类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39例中心型CPTE患者受累肺动脉多表现为管腔扩张(168段,43.30%)以及管壁延迟强化(122段,31.52%)。血栓处动脉以管腔扩张发生率最高(66段,52.80%)。PVR<1 000 dyn·s·cm-5组的血栓多于PVR≥1 000 dyn·s·cm-5组(χ2=9.55,P=0.002),血栓部位管壁延迟强化发生率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0,P=0.344)。PVR<1 000 dyn·s·cm-5组双侧支气管动脉扩张发生率高于PVR≥1 000 dyn·s·cm-5组(P=0.019)。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女性、较少受累血管节段数及双侧支气管动脉扩张与较低PVR相关。结论增强MRI有助于精准评估中心型CPTE患者肺动脉管腔异常和管壁重构情况,这对于病情及疗效评估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血栓栓塞 肺动脉 磁共振成像 肺血管阻力
  • 简介:摘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大量研究显示COVID-19在损伤呼吸系统同时也存在心血管系统受累,心脏MR(CMR)在无创性心血管检查中发挥重要的作用。笔者就COVID-19常见的心脏受累表现及其CMR特征、特殊人群CMR的运用和CMR在随访中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心脏受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MR酰胺质子转移成像(APTWI)预测脑干胶质瘤(BSG)病理分级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至202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就诊且术前2周同时接受MRI及APTWI并具有病理分级结果的41例BSG患者的资料。41例患者中高级别BSG 20例、低级别BSG 21例,结合常规MR图像,在APTWI图像上获得肿瘤实质区的酰胺质子转移(APT)信号强度(%)。采用χ²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高级别与低级别BSG患者的性别分布、年龄、APT信号强度的差异;并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预测APT信号强度鉴别诊断高、低级别BSG效能,并计算约登指数,得出最佳诊断阈值;结合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分析APT信号强度的预测能力。结果高级别与低级别BSG患者年龄[分别为(23±18)岁、(20±17)岁,t=0.97,P=0.340]及性别分布(男/女分别为9/11、9/12,χ²=0.02,P=0.89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高级别BSG的APT信号强度[(3.9±0.9)%]明显高于低级别BSG[(2.8±0.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4.16,P<0.001)。APT信号强度区分高、低级别BSG的曲线下面积为0.836,以2.85%为APT信号强度的最佳诊断阈值,其鉴别诊断高、低级别BSG的灵敏度为90.0%,特异度为71.4%。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APTWI对BSG级别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χ²=13.33,P=0.101)。结论APTWI有助于鉴别BSG的高、低级别,对预测BSG的病理分级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潜力。

  • 标签: 胶质瘤 脑干 酰胺质子转移成像 病理分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一种新型高介电材料(HDC)在3.0 T胎儿头颅MR扫描中提高图像质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纳入2021年5月至7月在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行3.0 T胎儿头颅MR检查的40例孕妇,根据放置与不放置HDC垫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扫描完成后,对每例孕妇所采集的两组图像质量分别做定性和定量分析。定性分析:采用5分制评分法,由两名诊断医师分别对两组图像进行评分,并记录其评分结果。定量分析:首先分别记录每例孕妇的两组胎儿头颅横断面扫描的总体射频特殊吸收率(SAR)值,并计算总体SAR值的平均变化率;其次在每例胎儿颅脑的横断面标准层面(包括背侧丘脑的基底节区层面)上放置4个感兴趣区,分别计算两组数据各4个ROI的最小与最大信号强度的比值(RSI)、信噪比(SNR)和对比噪声比(CNR)。采用Wilcoxon检验分析两组图像质量评分结果的差异;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或配对秩和检验,分析SAR、RSI、SNR和CNR值在两组间的差异。结果试验组胎儿头颅图像质量评分为4(3,4)分,对照组为3(1,4)分,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62,P<0.01),且试验组图像较对照组图像信号均匀,均无明显伪影。定量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总体SAR值显著降低,平均降低率为32.1%,两组SAR值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78,P<0.01)。试验组额叶、颞叶、丘脑及枕叶的RSI、SNR、CN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DC垫通过减少或消除射频场的不均匀伪影,能够显著改善3.0 T胎儿头颅成像的图像质量,为胎儿头颅MR成像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胎儿 高介电材料
  • 简介:摘要自适应放疗(ART)通过在放疗中适应肿瘤和正常组织轮廓变化从而提高了头颈部肿瘤治疗比。基于MR加速器的MR引导放疗(MRgRT)是目前创新性的头颈部肿瘤ART模式。MR加速器基于MR能实现每日ART,同时也能在治疗中进行实时MR成像。通过每日ART能明显提高头颈部肿瘤治疗靶区准确性,更好地避开周围重要危及器官。虽然目前发表的关于MRgRT在头颈部肿瘤ART的临床应用和实施技术的研究逐渐增加,但总体上这个新型的放疗模式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本文将对基于MR加速器的MRgRT在头颈部肿瘤ART中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及前景进行综述。

  • 标签: 磁共振加速器 头颈部肿瘤/自适应放射疗法 头颈部肿瘤/MR引导放射疗法 临床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MR多序列联合影像组学模型在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及区分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24例腮腺良性肿瘤患者(64例多形性腺瘤,60例Warthin瘤)和52例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及术前MRI图像。使用ITK-SNAP软件在T2脂肪抑制序列(fat saturated T2 weighted imaging,FS-T2WI)上手动勾画肿瘤的感兴趣区,然后配准到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对比增强T1加权成像(contrast enhanced T1 weighted imaging,CE-T1WI)图像上。采用FAE软件分别从FS-T2WI、ADC及CE-T1WI序列中提取1316个影像组学特征,利用循环特征消除(recursive feature elimination,RFE)方法进行特征选择,支持向量机作为分类器构建影像组学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各个模型的鉴别诊断效能,并采用Delong检验评估模型间的差异。结果腮腺肿瘤的MRI特征表现:相比腮腺良性肿瘤,恶性肿瘤多位于深叶或双叶(P<0.001),边界欠清晰(P<0.001),肿瘤内部信号欠均匀(P=0.003),多发生囊变、坏死(P=0.002),肿瘤侵犯周围结构或出现淋巴结转移提示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较大(P<0.001)。影像组学模型分析:基于FS-T2WI、ADC及CE-TIWI序列构建7个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腮腺肿瘤的良恶性,其ROC曲线下面积如下:FS-T2WI模型为0.798,ADC模型为0.838,CE-T1WI模型为0.856,FS-T2WI+ADC模型为0.815,FS-T2WI+CE-T1WI模型为0.858,ADC+CE-T1WI模型为0.863,多序列联合模型为0.878。以同样的方法构建7个影像组学模型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其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24、0.910、0.848、0.887、0.876、0.915、0.954。结论多序列联合模型鉴别腮腺良恶性肿瘤及区分多形性腺瘤和Warthin瘤的诊断效能优于单一序列和双序列,其中单序列中又分别以CE-T1WI和ADC模型的诊断效能最高。

  • 标签: 腮腺肿瘤 磁共振成像 影像组学 Warthin瘤 多形性腺瘤
  • 简介:摘要肺动脉高压(PH)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肺动脉压力进行性升高,肺血管重构,肺血管阻力增高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随着肺血管阻力进行性增加,右心室后负荷增高,发生右心室重构,最终可导致右心功能衰竭。右心衰竭是导致PH患者死亡的最重要原因,因此对PH患者心室功能评价是目前临床的关注重点和研究热点。心脏MR(CMR)可以提供多种右心室结构、功能、应变、心肌组织特征及血流等多种参数,用于评估PH严重性及病因诊断、监测预后情况等,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是评估心室功能的金标准。笔者就CMR在评价PH右心室结构功能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讨论CMR在未来评价、监测PH的一些重要发展,旨在提高对CMR评价PH的认识和应用。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肺动脉高压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各类影像学技术在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我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80例缺血性股骨头坏死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就所有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检出率对比,MRI>CT>X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X线 CT MRI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多层螺旋CT和MR肺动脉成像诊断急性肺动脉栓塞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2例急性肺动脉栓塞患者,在2016年12月--2017年0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1例。常规组进行多层螺旋CT诊断,研究组进行MR肺动脉成像诊断。结果两组特异度均为100%,但研究组灵敏度高于常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不同间接征象时,研究组肺段梗死确诊率高于常规组(p<0.05),但在胸腔积液、心包积液、肺动脉高压等确诊率方面,两组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MR成像技术检查急性肺动脉栓塞,操作便捷且具有较高的确诊率,能够准确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多层螺旋CT 急性肺动脉栓塞 MR成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MR多种成像技术对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作用。方法将52例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患者纳入为观察组,将52例脊椎转移瘤致椎体急性骨折患者纳入为对照组,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MR多种成像技术检查,对两组患者的检查表现、骨髓对比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的检查表现、骨髓对比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统计意义较高。结论MR多种成像技术在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广泛应用。

  • 标签: MR多种成像技术 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骨折 诊断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后交叉韧带作为间接MR影像在前交叉韧带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文共选取采用MR影像诊断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共42例,MR检查工作,需要借助扫描仪及专用的线圈,采用双回波快速自旋回波序列,对后交叉韧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共有29例ACL损伤患者和38例ACL正常患者,PCL角<109°ACL损伤的敏感性为73.68%,特异性为86.21%。PCL线阳性的敏感性为84.21%,特异性为93.10%。共有29例ACL损伤患者和38例ACL正常患者,PCL角ACL损伤指数为101±10.2,ACL正常指数为115±9.7。PCL指数损伤指数为3.75±0.85,ACL正常指数为4.95±0.58。结论PCL角<109°及PCL线阳性为ACL损伤提供了可靠的诊断依据,ACL损伤无法通过敏感性进行判断,PCL角度及指数越小,增加了ACL损伤的发生可能性,在对ACL损伤进行诊断时,需要借助关节镜。为了提升ACL损伤检出率,应结合ACL信号、角度及骨挫伤等直接或间接影像来完成诊断工作。

  • 标签: 后交叉韧带 间接MR影像 前交叉韧带损伤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介绍MR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SENSECARDIACCoil1.5T)在肩关节临床应用方法及肩关节MR检查技术,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00例常规肩关节MRI检查,20例肩关节间接造影检查使用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860个扫描序列图像进行评价。结果优质图像占82.45﹪(709/860),良好图像序列占10.70﹪(92/860),一般图像占5.12(44/860)﹪,较差图像占1.75﹪(15/860)。结论使用5通道表面相控阵线圈检查肩关节,可减少扫描时间,获得较佳的肩关节MRI图像。

  • 标签: 肩关节 磁共振成像 扫描技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腰椎间盘突出症的CT与MR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6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在2016年07月--2017年07月间入我院并接受治疗,通过电脑随机的方式,平分为两组,即常规组与研究组,两组分别有30例。常规组采用CT诊断,研究组采用MR诊断,参照临床病理检验结果,对比两组不同诊断方法的价值。结果常规组确诊率高达80.00%,有22例椎间盘脱出者,有2例椎间盘突出者;研究组确诊率高96.67%,有26例椎间盘脱出者,有3例椎间盘突出者;组间结果差异经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MR检查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确诊率显著高于CT诊断,值得临床重视。

  • 标签: CT MR 腰椎间盘突出症 诊断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诊断中 MR应用价值。方法 本次研究 78例膝关节外伤性骨挫伤患者均为 2018年 2月 -2018年 11月本院接收,根据入院单号、双号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 n=39)实施 CT检查,研究组( n=39)则开展 MR检查,统计各组诊断结果。结果 在诊断准确率及误诊率方面,研究组分别是 94.87%和 5.13%,对照组分别是 76.92%和 23.08%,研究组均较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 标签: 膝关节 MR诊断 CT诊断 外伤性骨挫伤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病例的CT表现以及MR表现。方法抽取因患有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而进入我院的3例病例,在分析其临床资料的同时,观察其影像学信息,并且总结患者影像学征象。结果胃肠道管壁弥漫性血管瘤病例消化道系统中多个节段的肠壁组织均会受累,不仅较长节段的管壁组织呈现出不规则性的环形增厚征象,而在肠壁增厚因素的影响下,机体管腔保持狭窄状。不仅如此,病变组织中还有结节状的钙化影征象、多发点状的钙化影征象出现。结论本病有典型的影像学表现,认识其CT及MR表现,可提高对该疾病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胃肠道粘膜下海绵状血管瘤 MR表现 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不同方法下特殊部位骨巨细胞瘤的成像,选择最优成像方法以提高诊断鉴别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近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39例骨巨细胞瘤患者资料,对比分析CT、MRI和DSA下的临床影像。结果CT无明显钙化,骨质破坏边缘清楚,有完整或不完整硬化边,无明显骨膜反应;MRIT1WI以等低信号为主,T2WI以等或稍高为主的混杂信号,信号不均匀;DSA可见肿瘤血管及肿瘤染色,肿瘤供血丰富且供血动脉增粗扭曲。结论充分认识骨巨细胞瘤的CT、MRI及DSA常见表现及各自特点,在诊断时运用合适方法对病历分析及合理利用资源有重要意义。

  • 标签: 骨骼 骨巨细胞瘤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脑海绵状血管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76例脑海绵状血管瘤患者临床资料,均行T2WI-TSE序列、SWI序列扫描,比较两种序列扫描后结果及铁环征、直径大小。结果本组行SWI序列扫描检出量比T2WI-TSE序列高(P<0.05);SWI序列铁环征率比T2WI-TSE序列低,且脑内海绵状血管瘤平均直径比T2WI-TSE序列大(P<0.05)。结论脑海绵状血管瘤经MR磁敏感加权成像诊断具较高价值,可提高血管瘤检出率,且影像学特征明显,诊断敏感性高。

  • 标签: MR 磁敏感加权成像 脑海绵状血管瘤 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