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 静脉套管针用于双源 CT增强扫描的护理体会。 方法: 选择 2015-2019 年接受双源 CT 增强扫描的 1100 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在其接受扫描过程中,配合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 结果: CT 增强扫描者共计 1100 名,没有 1 例受试者出现肿胀、渗漏以及脱管等等不良现象。创建了行之有效的静脉通路,其在根本上保证了对比剂注入以及 CT 图像质量。 结论: 将  静脉套管针用于 CT增强扫描中能取得满意成效,在此过程中应用针对性护理,能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套管针 对比剂 图像质量 CT增强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以预防输液外渗事件发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在我院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78例,以随机分组法分成对照组(39例)和观察组(39例)。对照组实施常规输液护理;观察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静脉输液外渗事件发生情况、治疗总时间、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静脉输液外渗事件仅发生1例,少于对照组的7例;治疗总时间短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达到94.9%,高于对照组的82.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输液治疗的老年患者接受全面护理干预,可以预防输液外渗事件发生,缩短治疗时间,使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提高。

  • 标签: 静脉输液 老年 全面护理干预 外渗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对静脉滞留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我院对收治的88例小儿患者进行分析,患者就诊时间为2017年2月—2018年2月,依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各44例。其中对对照组采用普通钢针穿刺方式,对实验组患者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进行输液,然后对两组患者穿刺成功率、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统计和比较。结果在实验组中,患者首次穿刺成功率为90.91%,而对照组仅为65.91%,两组之间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组中,患者出现静脉炎、肿胀、堵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小于对照组,其护理满意度为95.45%,而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1.36%,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小儿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静脉留置针穿刺方式进行输液,能够显著降低穿刺不良反应发生概率,提高穿刺成功率,同时提高患者家属护理满意度,因而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静脉滞留针 小儿护理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6月 -2017年 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 70例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为研究对象,再选择同期体检的 65例健康人员为对照组,均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对两组的检查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本组的 70例患者中,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 67例,符合率为 95.71%,其中 9例为双下肢静脉病变,占 13.43%, 15例为右下肢静脉病变,占 22.39%, 43例为左下肢静脉病变,占 64.18%,其余 3例漏诊或误诊,均为双下肢静脉病变;观察组的血管不良特征高于对照组( P

  • 标签: 下肢深静脉血栓 彩色多普勒超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在小儿静脉穿刺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 2017年 1月到 2019年 2月的 80例儿科疾病患儿,随机分组每组例数 40。常规静脉穿刺护理组对儿科疾病患儿采取的是常规流程护理,心理护理组对儿科疾病患儿在常规静脉穿刺护理同时实施了心理护理。结果:心理护理组满意率、小儿脸谱疼痛评分、平均穿刺次数、一次穿刺失败出现率对比常规静脉穿刺护理组有优势, P< 0.05。结论:儿科疾病患儿实施心理护理可获得较好的效果,可缓解疼痛,减少穿刺次数,提高家长满意度。

  • 标签: 心理护理 小儿静脉穿刺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静脉留置针在小儿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以 2016年 8月 -2018年 5月本院接诊的患儿 10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电脑随机双盲法进行分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均有 50例。研究组应用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案。分析两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家属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 4.0%,明显比对照组的 22.0%低,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研究组的家属满意度为 96.0%,明显比对照组的 84.0%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采取静脉留置针护理方案对患儿进行干预,能够显著减少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家属满意度,改善护患关系。

  • 标签: 小儿护理 家属满意度 静脉留置针 并发症
  • 简介:【摘要】 目的:总结并归纳护理人员在静脉用药调配中心的作用。方法:将我院 44 名护理人员纳入研究,所有纳入的对象均于 2018 年 2 月至 2019 年 2 月期间在我院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工作,对纳入的 44 名护理人员进行分组,方式采用抽签法,将其随机分为 22 名对照组与 22 名观察组,对照组护理人员开展常规护理工作,观察组患者在常规工作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探究两组护理人员开展护理工作中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结果: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人员在开展工作中不良事件的发生率为 4.55 % ( 1/22 ),明显低于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的对照组的 31.82 % ( 7/22 ),数据经检验展示为 P<0.05, 探析意义显著; 进行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患者满意度为 95.45 % ( 21/22 ),明显高于开展常规护理工作的对照组的 72.73 % ( 16/22 ),数据经检验展示为 P<0.05, 探析意义显著。 结论:加强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护理人员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减少配伍不合理、药物污染以及医患纠纷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改善医患关系、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均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上推广使用的价值较为显著。

  • 标签: 护理人员 静脉用药调配中心 作用
  • 简介:摘要目的对我院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不合理医嘱进行分析。方法对我院静脉用药配置中心(PIVAS)2018年1—12月药师审核的988985条输液医嘱进行整理、统计,并查看相关文献进行分析。结果经审核,不合理医嘱用药292条。占0.03%。主要包括药物配伍禁忌不合理135条,占46.23%,输液溶媒不合理50条,占17.12%,超浓度用药45条,占15.41%,药物剂量不合理28条,占9.59%,其他不合理34条,占11.64%。通过与临床医师及时沟通,纠正和停用医嘱共计285条,纠正率达到97.6%。结论药师运用专业知识详细审核医嘱,可以减少和避免不合理用药的发生,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 标签: 静脉药物调配中心 不合理医嘱 干预策略 安全用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PICU深静脉维护的有效护理措施及其应用价值。方法利用数字抽签法对2018年3月-2019年4月本院PICU接诊的深静脉置管患儿50例进行分组,当中,A组25人接受细节护理,B组25人接受常规护理。分析2组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对各组的护理满意度作出比较。结果A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0.0%,比B组的20.0%低,P<0.05。A组对护理效果的满意度达到100.0%,比B组的高,P<0.05。结论按照细节护理的流程对PICU深静脉置管患儿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 标签: 深静脉维护 PICU 细节护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比瑞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静脉镇痛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2016年9月~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83例骨科全麻手术患者,将其按照手术时间分为两组,探究组(n=42)和参照组(n=41)。探究组给予舒芬太尼麻醉,参照组给予瑞芬太尼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VA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手术相关指标。结果探究组和参照组患者的VAS评分都明显较低,P>0.05;探析组患者和参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唤醒时间均较短,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瑞芬太尼和舒芬太尼在静脉镇痛方面都具有良好效果,均能有效缓解患者疼痛,缩短了手术时间,患者术后唤醒时间较短,并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较为安全,在进行治疗时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使用。

  • 标签: 瑞芬太尼 舒芬太尼 静脉镇痛 全麻手术
  • 简介:摘要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人民对于生活品质和健康医疗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形势下,医院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能够提高静脉输液的安全性和实效性,降低配药失误进而引发医疗事故的风险,加快医疗工作的科学化和规范化保障药学相关工作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医学领域的进步。本文围绕建立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的利弊进行分析,并提出科学合理的优化策略。

  • 标签: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 医疗工作 药品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具体 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 在我院接受过治疗的 82 例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作为本次医学试验的研究对象,入院时间为 201 8 年 9 月 -- 201 9 年 9 月 整一年,采用随机分配的方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一组观察,一组对照,每组 41 例。 对照组 中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采用 普通的 常规护理,观察组 中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则运用含有特别技巧的 护理 干预 ,观察 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的护理效果,并观察是否有其它状况发生,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进行统计及评分,两组对比后,进行数据研究。 结果:观察 组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家属对 护理满意程度平均 分为( 9.76 ± 0.18 ),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7.56% ; 对照 组 小儿静脉输液患者 家属对 护理满意程度平均 分为( 7.29 ± 1.01 ),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87.80% ,数据表明,观察 组 较于对照组来说,患者家属对医护人员的平均护理满意度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高,患者退热时间快 , 反应较为温和,且所有患者在普通资料上没有明显差异,实验结果具有可比性, ( P < 0. 05) 。 具体资料详见表一。 结论:护理干预 在小儿静脉输液的 护理中缓解症状明显,有效的提升了治疗效率。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护理干预 方法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对小儿静脉输液实施强化干预的护理效果进行有效分析。方法 将 2017年 1月— 2018年 9月医院儿科就诊且接受静脉输液治疗的 200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 1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强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静脉输液依从性、穿刺时间、穿刺成功率、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单次穿刺时间、穿刺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其穿刺时、穿刺后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静脉输液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对于输液患儿强化护理干预能提升临床效果以及家属满意度 ,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强化护理干预 小儿静脉输液 应用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留置针在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及护理措施。方法选取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期间,我院儿科收治的 80 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患儿数量为 40 例。对照组患儿接受传统常规穿刺输液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置针成功率为 98.75% ,高于对照组的 71.25% ,差异显著( P < 0.05 );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患儿及其家长对穿刺技术、静脉输液以及健康宣教等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 0.05 )。结论儿科静脉输液中应用静脉留置针,可以提高置针成功率,降低不良反映,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留置针 儿科 静脉输液 护理措施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肝ct上门静脉周围造影增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40例住院肝病患者,按照检查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例。观察组采取CT肝门静脉造影增强检查,对照组采取常规检查。结果观察组检查有效率(100%)显著高于对照组(95%),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T肝门静脉造影增强检查运用于肝病检查工作中,充分满足肝病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需求,有助于提高疗效,可帮助肝病患者治疗及恢复,对临床症状和预后的改善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效果显著,检查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与运用。

  • 标签: 肝病 肝ct上门静脉周围造影增强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静脉输液的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112例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对照组开展常规的护理服务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结果两组在输液配合度方面互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一次性穿刺成功率方面互比,观察组98.21%高于对照组80.36%(P<0.05)。结论针对小儿静脉输液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有助于保证治疗效果,降低医患之间矛盾事件的发生,改善患者穿刺配合度,值得推广。

  • 标签: 静脉输液 小儿 护理干预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病房静脉输液中安全问题,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方法:从 2017年 1月至 2019年 1月病房静脉输液患者中选取 500例进行研究,对其发生的静脉输液安全问题进行分析,了解发生静脉输液安全问题的原因,再针对原因提出针对性护理对策。 结果: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