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三元材料LiMn1/3Ni1/3Co1/3O2比容量高,结构稳定,热稳定性好,成本低,是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市场最具竞争能力的材料之一.重点总结和分析了三元材料掺杂、表面修饰等改性方面的研究,并对其未来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 标签: 锂离子电池 LiMn1/3Ni1/3Co1/3O2 掺杂 表面修饰 改性
  • 简介:【摘要 】 目的 在锁骨骨折患者内固定治疗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对骨折愈合与疼痛缓解的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本院 2018 年 3 月 -2019 年 3 月接收的 锁骨骨折患者共 80 例,通过数字表法,将该病患者分为 2 组,每组各 40 例。期间,参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的方法 ,对观察组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 ,继而对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疼痛缓解时间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骨折愈合时间、疼痛缓解时间的比较上,均要优于参照组,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 对锁骨骨折内固定治疗患者,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方法,可以促进骨折的愈合,并能缩短疼痛消失的时间,因此,该种护理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早期康复护理干预 锁骨骨折 骨折愈合 疼痛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喙锁韧带重建结合钢板固定治疗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采用喙锁韧带重建结合钢板固定治疗17例伴喙锁韧带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患者资料。根据术是否重建喙锁韧带分为未重建组和重建组:未重建组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37.9±11.9)岁(范围,19~60岁)。重建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44.9±13.0)岁(范围,25~62岁)。术前采用三维CT检查判断韧带损伤并据此分组。术后比较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肩关节功能优良率及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8.7±6.7)个月(范围,9~27个月)。两组患者锁骨骨折均愈合,重建组骨折愈合时间(12.6±0.7)周(范围,12~14周),未重建组(23.7±7.9)周(范围,16~48周),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61, P=0.004)。末次随访时,重建组VAS评分[(3.0±1.3)分]、Constant-Murley评分[(85±11)分]分别与未重建组[(3.1±1.8)分、(77±1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未重建组发生骨折延迟愈合(术后48周)1例,锁骨钩钢板松动1例,内固定取出后再发肩锁关节脱位(Rockwood分型Ⅱ度)5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0%(7/10);重建组发生肩峰骨折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4.3%(1/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3,P=0.024)。结论重建喙锁韧带锁骨止点可有效降低伴喙锁韧带锁骨止点撕脱的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并发症,术后疗效满意。

  • 标签: 锁骨 骨折 韧带
  • 简介:目的探讨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并评价其疗效。方法2011年2月~2014年2月使用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治疗锁骨近端骨折13例并评价其效果。锁骨近端骨折按Edinburg分型:1A11例,1A2型5例,1B1型5例,1B2型2例。结果1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0.5~1.5年,平均11个月。13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根据Rockwood评分,优8例,良2例,可3例。优良率为76.9﹪。结论带外侧延伸部的锁定加压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内固定治疗锁骨近端骨折疗效良好,固定牢固,可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并发症较少,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

  • 标签: 锁骨干前上方接骨板 内固定 锁骨近端 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助产过程对新生儿锁骨骨折进行预防的相关方法。方法我院于2012年6月对助产士进行针对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的专业技能培训,选取培训前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573例和培训后经阴道分娩的新生儿639例分别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新生儿锁骨骨折发生率进行统计,并请两组孕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价。结果0.31%的观察组新生儿发生锁骨骨折,明显低于对照组2.27%的比例;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感到非常满意和满意者分别为49.45%和96.56%,明显高于对照组36.13%和90.05%的比例。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提高助产士的助产技巧,可以很好的预防新生儿锁骨骨折,助产士应加强学习,不断提升专业素养。

  • 标签: 助产 新生儿 锁骨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锁骨骨折围手术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上肢骨科2015年02-2016年03月收治的锁骨骨折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手术治疗,对照组给予锁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恢复情况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治疗优良率为95.35%,对照组为82.42%,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99.5%,对照组满意度81.23%,两组比较差异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例,肩周炎2例,愈合畸形例;对照组发生术后切口感染8例,肩周炎12例,愈合畸形9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应用在锁骨骨折患者可以促进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值得在临床上大力推广使用。

  • 标签: 锁骨骨折 优质护理 围手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0月-2015年10月收治的100例锁骨骨折行切开复位固定术患者,采用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观察组采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的优良率。结果采用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的观察组优良率明显高于采用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是一种满意的麻醉方法,效果显著,为手术的顺利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药局部熏洗在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术后康复的应用。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NeerⅡ型锁骨远端骨折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字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优良率、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局部熏洗配合AO锁骨外侧锁定钢板治疗不稳定性锁骨远端骨折能有效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促进锁骨尽快愈合,有利于患者快速康复,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中药局部熏洗 锁骨远端骨折 康复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及对住院病人的随访,了解临床锁骨中外段骨折患者采用形状记忆合金环抱接骨板及克氏针联合的术式的预后情况,以明确治疗效果。方法对我院2009年自2012年期间此类骨折的患者,采取此术式。结果46例患者预后良好,骨折愈合快,基本达到解剖复位。结论克氏针及接骨板的双重固定,符合AO固定原则,全部病例达到骨折愈合,疗效满意。

  • 标签: 锁骨骨折 环抱接骨板克氏针 内固定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在锁骨骨折手术的麻醉效果。 方法: 以 2019 年 1 月至 2019 年 12 月间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 48 例锁骨骨折患者为例,应用抛硬币法分成两个组别,对照组接受颈丛改良法阻滞麻醉,观察组接受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优良率。 结果: 观察组患者麻醉优良率是 95.83% ( 23/24 ),明显较对照组数据 70.83% ( 17/24 )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结论: 针对锁骨骨折手术患者,临床实施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颈臂丛联合神经阻滞麻醉 锁骨骨折手术 麻醉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对于锁骨骨折手术麻醉的效果。方法:选入2019年4月-2021年4月间入院治疗的92例锁骨骨折患者。摸球分组后,A组46例的麻醉方法为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B组46例的麻醉方法为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对比镇痛与麻醉效果。结果:麻醉前,两组患者的疼痛评分对比无差异(P>0.05)。麻醉与麻醉后A组患者的疼痛评分低于B组(P<0.05)。结论:为锁骨骨折患者采取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麻醉可以有效镇痛,提升麻醉效果。

  • 标签: 高位肌间沟神经阻滞 锁骨骨折 手术麻醉 镇痛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锁骨骨折患者,进行细节护理联合适时功能锻炼的效果。方法:66例锁骨患者为2023年全年时期选入,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进行对照组(n=33)和研究组(n=33)的分配。分别采取基础护理,细节护理联合适时功能锻炼后,分析所得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Constant、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有差异性,P<0.05。结论:细节护理联合适时功能锻炼,对锁骨骨折的恢复作用良好。

  • 标签: 锁骨骨折 细节护理 适时功能锻炼 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基于3D打印技术的锁骨中段移位骨折微创手术与传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的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以我院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2018年12月,采用随机抽取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的例数是4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接受3D打印微创手术治疗,将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两组的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切口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锁骨中段移位骨折患者,采用3D打印技术结合微创手术治疗,效果要好于传统切开手术,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且切口长度较小,优势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内固定术 3D打印术 锁骨中段移位 骨折
  • 简介:Treatmentof4-amino-3-(1-aryl-5-methyl-1,2,3-triazol-4-yl)-5-mercapto-1,2,4-triazoles/2-amino-5-(1-aryl-5-methyl-1,2,3-triazole-4-yl)-1,3,4-thiadiazoleswithbenzaldehyde,acetoneandω-bromoacetophenonewastestedandcompared.ThetitlecompoundsSchiffbases,amides,imidazolo[2,1-b]-1,3,4-thiadiazolesand7H-s-triazolo[3,4-b]-1,3,4-thiadiazineshavebeenconfirmedbyelementalanalyses,^1HNMR,IRandMSspectra.AllthecompoundshavealsobeenscreenedfortheirantibacterialactivitiesagainstB.subtilis,S.aureusandE.coli.

  • 标签: 合成 抗菌活性 4-氨基-3-(1-芳基-5-甲基-1 2 3-三唑-4-基)-1 3 4-噻重氮 衍生物
  • 简介:目的寻求一种对严重开放性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的有效固定方法.方法通过对38例此类骨折患者行胫骨外固定器,腓骨行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对其疗效进行观察分析.结果随访36例患者,一期愈合33例,2例延期愈合,1例不愈合.愈合患者患肢功能良好.结论此种治疗方法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 标签: 胫腓骨中下1/3开放性骨折 骨外固定器 复合固定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锁骨下静脉穿刺术,导管或扩张鞘误入锁骨下动脉的非手术处理办法。方法交换拔管。结论交换拔管有利于动脉逐级弹性回缩,易于止血,比直接拔管的安全性高,可以作为处理导管误入锁骨下动脉的另一可选方案。

  • 标签: 锁骨下静脉置管 锁骨下动脉 非手术处理
  • 简介:患者女,45岁,7天前突然头痛、头晕伴恶心呕吐,既往健康。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头颅CT平扫双侧裂池、前纵裂略高密度影。DSA(图1~4):右侧颈内动脉前床突段向后侧方囊状膨突动脉瘤10mm×9mm,可见附壁血栓,外缘不规则。左侧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开口远端可见向上前方囊状膨突动脉瘤7.0mm×4.2mm,外缘光滑。

  • 标签: 颈内动脉瘤 锁骨下动脉瘤 血管造影术 数字减影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介绍了一种分离HF与CF3CClFCF3的工艺。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将混合物置于分离区内,其温度为-30~100℃、压力为维持混合物为液态的压力,在底层形成含HF摩尔分数小于50%的富有机相,在顶层形成HF摩尔分数大于90%的富HF相。富有机相可从分离区的底部取出,送至蒸馏塔进行蒸馏,以回收纯CF3CClFCF3,含HF和CF3CClFCF3的馏出液可从蒸馏塔的塔顶移出,从蒸馏塔的底部可获得纯CF3CClFCF3。富HF相可从分离区的顶部分出,送至蒸馏塔进行蒸馏处理,含HF和CF3CClFCF3的馏出液可从蒸馏塔的顶部分出,而HF可从蒸馏塔的底部分出。如果需要,可将两部分馏出液回收至分离区。还介绍了HF与一定量CF3CClFCF3构成的HF类共沸物组成,CF3CClFCF3的摩尔分数为38.4%-47.9%。此外,还介绍了生产111,2,33,3-七氟丙烷的工艺。其中一种方法使用了含HF与CF3CClFCF3的混合物,其特点是制得的CF3CClFCF3几乎为纯品(如前所述),再将CF3CClFCF3与氢气反应;另一种方法是使用上述的共沸物,并在HF存在下,将CF3CClFCF3与氢气反应。还介绍了一种生产六氟丙烷的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制得几乎为纯品的CF3CClFCF3(如前所述),然后进行CF3CClFCF3的脱卤作用。

  • 标签: 2-氯-1 1 1 2 3 3 3-七氟丙烷 提纯 HF 氟化氢 共沸物 分离